一波三折,新加坡“正常化”道阻且长

本文转自作者 | 徐海娜 的文章

一波三折,新加坡“正常化”道阻且长

新加坡迈向全面恢复正常生活的道路没有人们想象的顺利,近期又出现了一次“重大挫折”,暴露出的社会问题仍然不可小觑。

新冠疫情虽仍未平息,但新加坡政府前不久却宣布未来将“与冠病共存”。这个信号令外界以为新加坡已经“放弃抵抗”,但实际上,“与冠病共存”的计划是有条件和分步骤的。从19日开始,新加坡就又再度收紧了防疫措施。从6月28日到7月12日,新加坡本土传播的病例降到了个位数,有时为0。7月12日起,政府也开始允许5人一组的堂食,工作场所也可恢复最多5人的社交聚会,人们逐渐看到社会经济生活正常化的曙光。并且随着疫苗接种的进度加快,人们似乎也做好了“与病毒共存”的心理准备。但是,可以5人一组堂食的政策仅仅实行一周便又改回了2人一组和有条件的5人一组的限制;7月19日到8月8日,员工也将尽可能在家办公,工作场所不允许任何社交聚会。去年新冠疫情趋稳之后,新加坡一直在为社会经济生活正常化做努力,推行“合力追踪”等安全管理方法,开展全民免疫计划,引进疫苗工厂,预购治疗冠病的抗体药物,推广方便快速的检测方法等。7月初,我还领到了新加坡淡马锡免费为每个家庭发放的“血氧仪”。将来在疫情稳定和大部分人群都免疫的“与冠病共存”的“新常态”之下,万一不幸感染的人们可以自行到药房购买检测盒,进行自我检测,再用血氧仪监测血氧水平,自行判断是否需要就医。但是新加坡迈向全面恢复正常生活的道路,却没有人们想象的顺利,近期就又出现了一次“重大挫折”,使得社会走向正常化之路愈发艰难。尽管新加坡卫生部长王乙康形容,这次挫折就像是在高速路支道的一次迂回(detour),但是暴露出来的一些社会问题仍然不可小觑。

01

“夜店” 爆感染群抗疫受挫感失望

自从7月12日政府通报出现KTV/俱乐部感染群以来,短短一周,与陪酒女郎有关的KTV/俱乐部(俗称夜店)感染群累计确诊病例便激增至173起,成为本地目前最大活跃感染群。实际上自从去年疫情出现以来,新加坡所有夜店就暂停营业,直到现在仍未松绑。但从去年11月开始,政府发放补贴鼓励夜店转型为正常的餐饮场所,转型后不得聘用陪酒女郎,也不允许出现现场娱乐游戏活动。据《联合早报》报道,截至5月14日,已有406个夜店成功转型为餐饮场所,政府也加强了对转型夜店的执法巡视。但是,7月中,夜店感染群还是爆发了。在被允许开业的、已经转型的夜店,辗转各桌、乃至多家夜店的陪酒女郎仍然活跃,有的还涉嫌卖淫。目前形势下,这些都是非法活动,这些转型夜店也被认为是在“挂羊头卖狗肉”。7月13日到15日,警察立即对这些转型夜店开展了反罪案行动,逮捕了29名不同国籍的女子。违法的转型夜店也被吊销饮食业执照,停止营业,违反安全管理条例者可能还将面临监禁和罚款。其他在冠病疫情期间改以餐饮业者身份营业的夜间娱乐场所,也都须从7月16日至30日暂停营业两周。除了被连累的合法经营场所感到冤枉外,人们对这些不守法、不遵守安全管理条例的行为,一度感到非常失望。有鉴于韩国,以及香港和台湾地区都曾爆发类似感染群,新加坡一直没有放开夜店经营,对转型餐饮业的夜店场所也保持高度警惕,但是不幸的事还是发生了,可见执法有漏洞外,也暴露出一些现存的社会问题。人们也在讨论是否应该彻底关停这些夜间娱乐场所,包括已经转型的夜店。据《联合早报》报道,亚太临床微生物学与传染病学学会会长淡马亚教授(Paul Tambyah)说:“这些场所向来有着打擦边球活动的记录,意味如果逼迫他们停业,很多活动可能会转入地下让当局更难监管。教育和有针对性地为这些业者提供包括检测和疫苗接种在内的服务,可能效果更好。” 还有一些经营家庭式KTV的业者要求与夜店分开管理,他们向政府有关部门发起请愿书,要求把家庭式卡拉OK与提供陪酒服务的夜总会和KTV区分开来,并允许家庭式卡拉OK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营运。其中“嗨翻KTV”创办人鲁漭接受《8视界新闻网》采访时指出,市场的娱乐社交需求如水库里的水,“当这种需求得不到排解,就如同水库里的水位不断的累积升高。即便岸堤不断加高,也总是有小老鼠(非法业者)在岸堤上打洞帮助水的排放。打的洞越来越多,岸堤也会崩塌。”一旦限制住了全部带牌照的正规场所,非法活动就会越来越多。这次的感染群爆发,由于涉及非法营业活动,也使得政府原先设计的使用“合力追踪”来进行SafeEntry登记的措施有时变得形同虚设,令当局在追踪新冠病患密切接触者方面,面对重重困难。在各个夜场辗转的陪酒女郎以及光顾这些场所的客人可能不大愿意自行出来接受检测。为了找出全部到过这些场所的人,当局一开始就宣称会保护隐私,希望去过涉事十数家夜店的人能够尽速检测。卫生部17日通报说,使用“合力追踪”电子手段已经隔离2400人,另外有1664人自愿出来接受检测。但相信仍有病例隐藏在社区中。

02

感染暴发但不再“封锁”普及疫苗仍有隐忧

有人说,冠病就是来“揭短”的,去年外来工人感染群爆发,暴露出长期以来存在的外籍工人生存条件的问题;今年5月的补习社感染群爆发引发学校停课,暴露出本地灼热的补习文化;现在的夜店感染群,暴露出了娱乐业的管理问题。此外,卫生部7月16日通报,本地又新增了一个火锅店感染群,以及裕廊渔港/芳林小贩中心感染群。出现冠病确诊病例的裕廊渔港17日起关闭两周。18日,裕廊渔港和芳林巴刹感染群总数达到63起。由于鱼贩和裕廊渔港关系密切,每日都有海产贸易往来,多家巴刹(菜市场)与相邻的熟食中心的鱼贩中也出现冠病确诊病例,位于宏茂桥的崇文巴刹与熟食中心也将关闭两周。所有巴刹的鱼贩都须接受检测。18日早上看新闻,得知连我家附近的菜市场也有了确诊病例。目前,本地共有29个活跃感染群。最近还有3名小学生确诊,以及2名幼儿园学生确诊。这令无数家长感到担忧。今年5月,由于补习社感染群爆发,涉及数间学校,因此政府决定停课,终于安稳渡过上学期的最后一个月,接着6月便是新加坡的暑假。此间,新加坡调整了疫苗接种顺序,优先为12岁以上的学生群体注射了辉瑞疫苗。但是12岁以下的孩子们怎么办呢?7月初刚刚开学不久,就有小学生和幼儿园学生确诊,令家长们十分忧心,有人建议关闭补习社,担心引起交叉感染。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新加坡政府只是收紧了部分防疫措施。就像早前政府宣称的那样,没有再使用“断路器”那样类似“封城”的手段。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联合组长,财政部长黄循财说,以往出现这么大面积的感染,我们会启动“断路器”(封锁或半封锁)等病毒阻断措施,但是现在有了一定的疫苗接种率,就没有必要执行影响范围这么广的手段。卫生部长王乙康也曾在记者会上说,只要社区余烬未熄,病例就有可能冒出。而且“这将成为一种规律,我们必须懂得如何应付。”王乙康在记者会上还说,截止到7月15日,已经有400万人至少接种了一剂疫苗,占全国人口73%;约250万人接种完成两剂疫苗,占全国人口45%。现在每天平均接种超过66000人,按照现有进度,26日那周估计有50%人口完成两剂疫苗的接种,也将如期在国庆前达到三分之二人口完成两剂疫苗接种的目标。新加坡金管局局长孟文能在6月27日的年报记者会上也说,“今年是病毒和疫苗进行较量的一年”。孟文能表示,新加坡经济在2021年第一季度收复了疫情期间的产出损失。随着疫苗接种的进度,新加坡更广泛的经济复苏应该在下半年出现。16日《联合早报》发表社论称,“出现夜店感染群虽然让人担忧、愤怒与失望,但也无须过于惊慌失措,陷入另一极端。未来大流行变成地方性流行病后,这种局部大面积传播的情况还是有可能出现的,就像流行性感冒那样。随着我国的疫苗接种率逐步上升,人群对冠病的抵抗能力会加强,即使染病也可能不会出现严重症状,以后即使再发生类似事件,情况可能不会非常严重。”新加坡自从去年疫情爆发以来,主流舆论就一直在强调,新加坡只是一个小国家,不可能长期封闭,需要大家建立信心,携手防疫,才能保持韧性。18日早上,总理李显龙在Facebook上也再次强调,每个人都要尽责,才能确保安全,进入“新常态”,并再次呼吁国民尽快去打疫苗。目前民众对于新发疫情的反应,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基本上已经“抗疫疲劳”,或者已经打完疫苗,以十分平和的心情,继续保持生活的常态;另一种是持续处于紧张状态,即刻取消所有社交活动,足不出户,严谨地自我保护。但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仍有不少人聚集观赏国庆庆典的烟花彩排。如果希望快点渡过危机,大家都得克尽厥职。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