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三国杀”,俄罗斯、美国、沙特到底谁会先认怂?

国际油价出现了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新一轮跌势,在几天内下挫逾20%俄罗斯总统普京日前表示,国际油价连续下跌,不排除一场针对俄罗斯、针对俄财政和经济状况的阴谋正在上演。而有能源专家认为是普京“想太多”,油价大跌其实只是正常的价格波动,那么到底这波油价暴跌是阴谋论还是市场供需造成的呢? 我们分别来解读下

1

阴谋论:美沙联手打压油价

“故伎重演,美国故意打压油价”的猜测应时而出。上世纪80年代后期,油价下跌导致苏联政府收入大减,加速走向解体。

要知道俄罗斯在2014年就遇到过油价巨跌的情况

当时俄罗斯立马遇到了经济危机,情况很惨,国家财政赤字扩大,巨额资本外逃,通胀率大幅提高,卢布兑美元汇率跌25%,超市进口商品的价格普遍提高30%,居民实际购买力大幅下降。

根据摩根士丹利的测算,油价每下跌10美元/桶就使俄经济出口损失324亿美元,约占其GDP的1.6%,以如今油价估算,俄罗斯经济将出现2%的萎缩。

油价“三国杀

国内经济衰退的时候,俄国的对外扩张自然也失去了经济基础,在乌克兰东南部力量的资源也受限制。同时在叙利亚、伊朗核问题上可以投入的资源也会大幅下降。

这自然给了美国重新主导中东局势,同时强势入住乌克兰创造极好的机会。

另外利用俄国的经济危机撼动一下普京的执政地位,也是美国人所乐于看见的。

目前俄罗斯超过40%的政府预算来自于石油,油价降低将加剧该国的经济困境。难怪普京表示及其愤怒

总统普京日前称:“说到阴谋论,阴谋随时都在上演,但阴谋家本身也会遭遇沉重打击。”

油价“三国杀

如果按照阴谋论的说法,沙特的算盘也很清楚了。

油价的下跌也服务于沙特对付其地缘政治敌手——伊朗和伊拉克的目标,并挤压俄罗斯支援叙利亚阿萨德政权的能力。

同时由于俄罗斯近期扩大在亚洲尤其是中国的能源出口,把沙特原油的大主顾中日韩的生意给抢走了,沙特不得不捍卫其在亚洲的石油利益。

所以这次沙特的行动如此激烈就容易理解了。很多大公司建立商业壁垒的方法也是打价格战,通过扩产,打击小公司和新的进入者,讲对手的利润彻底耗光,最后统一全市场,随心订价,暴利可期。

沙特等欧佩克富国的算盘也一样,通过低油价打击俄罗斯的炼油业,自己则靠充裕的外汇储备撑过难关,以保住甚至扩大市场份额、等待转机到来。

毕竟7500亿美元外汇储备放在这里,沙特有底气打这场价格战。

2

和阴谋论不同的是,还有部分人觉得这不过就是市场的供需产生的

决定论:供强需弱

著名市场研究机构IHS高管、著有《探索:能源、安全与现代世界的重建》一书的能源专家丹尼尔·尤金在《金融时报》撰文称,油价下跌绝对不是阴谋所致。文章认为,油价大跌20%反映出世界石油新时代的现实,其特征是北美供应的复兴。

文章分析认为,供强需弱是油价大跌的基本原因。

先从供应方面看

美国原油产量自2010年以来已经经从300万桶达到目前的850万桶,原油日产量在全球仅次于沙特。原油大增的主要原因就是受页岩汽技术的大规模应用。

同时,欧佩克国家的原油开采也在全速运转,9月原油日产量达到3047万桶,为去年8月以来最高。

此外,中东极端组织ISIS从占领区开采的石油,通过土耳其和以色列流向国际市场。这种渠道下的石油虽不多,但由于是“偷来的”,价格尤其便宜。

再看需求方面

受经济复苏放缓影响,全球能源需求正处于低谷。

欧元区经济复苏趋于停滞,中国经济三季度仅增长7.3%,日本经济也阴云密布,主要经济体中惟一被看好的美国已经实现了原油的自给自足,越来越趋于“能源独立”。

美国智库“美国安全项目”高级研究员安德鲁·霍兰德认为,“美国与欧佩克阴谋”或“美国与沙特阴谋”压低油价的说法,没有证据。

更何况,国际油价持续下跌,虽然会打击俄罗斯、沙特等产油大国,美国石油生产商同样会有损失。过低油价将使成千上万人失业,使美国的GDP损失数十亿美元,投资者可能会放弃对该产业的投资,可谓杀敌一万,自损八千。

所以阴谋论似乎站不住脚。

3

国际油价是否会跌至20美元,美、俄、沙者之间的三国杀后续会如何演绎呢?

油价“三国杀

首先30美元的极端价位是所有产油国均无法承受的,也是华尔街的金融资本不能接受的,特朗普为了大选利益更是不能不闻不问的。原油暴跌已经重创了美股股市,特朗普视股市为他执政的基本根基,绝对不会坐视股价大跌,所以美国一定会想办法来敢于原油价格。

对于俄罗斯而言,在会议之前和沙特谈了6个多小时,他的态度并不是完全拒绝减产,只是有条件的减产。由此可见,俄罗斯并不是从原则上拒绝减产,还有解决的余地。

对于沙特而言,其实和俄罗斯情况也差不多,毕竟俄罗斯在亚洲还有一个超级大主顾,沙特的客户太分散,虽然量大,但是价低的话,长期来看以石油为主的经济结构也是扛不住的,沙特内部有一条价格底线,为了维持国内经济发展和社保福利,油价保持必须在60美元以上。

因此,减产谈判的大门仍需要敞开着,有一个市场满意、内部谅解的减产方案形成是大概率事件。

至于谁会先认怂,就看谁在谈判桌上先坚持不住吧,这方面貌似北极熊会更强硬点。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