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船,世界第一!从零开始到全面崛起,中国造船这条路走得不容易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1月16日公布

2021年

造船业三大指标

我国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实现了“十四五”的开门红

中国造船,世界第一!从零开始到全面崛起,中国造船这条路走得不容易

在这份新出炉的成绩单上

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

中国船舶企业

分别占世界总量的50%左右

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其中

我国最大的船舶企业中国船舶集团

2021年三大造船指标

首次全面超越韩国现代重工

成为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团

实现完工交付船舶206艘

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20.2%

实现新接订单合同金额1301.5亿元

创下自2008年以来的最新纪录

中国造船,世界第一!从零开始到全面崛起,中国造船这条路走得不容易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秘书长李彦庆表示

“这个第一来之不易

含金量非常高

因为我们这一次的新接订单

按修正总吨计算

已经接近50%的占比

实现了‘十四五’的开门红”

中国造船,世界第一!从零开始到全面崛起,中国造船这条路走得不容易

上世纪80年代初

中国造船业

正值命运抉择的关键时期

1980年5月

大连造船厂承接了

由世界船王包玉刚家族

投资的“长城”号的建造合同

中国造船,世界第一!从零开始到全面崛起,中国造船这条路走得不容易

上世纪80年代的大连造船厂厂区

合同谈判首先从技术上开始

仅《技术说明书》

就有足足三大厚本

除了主机、辅机、舱室、厨房

发电机、污水处理系统

通讯设备、吊车等等

甚至细致地包括管系、缆绳

锚链、扶梯、船员床铺等

就连床铺上的壁灯、床铺下的鞋柜等

必须统统要有技术说明

在技术说明书里

还提出了该轮的各项性能标准

涂装要达到瑞典SA2.5级

建造工艺采用日本JSQS标准

管系采用日本的JIS等

20多项国际规范和标准

眼前出现的这一幕

着实让我方参加谈判的代表应接不暇

一时难以应对

更难的是我们手里没有资料

一时间谈判陷入了困难

进展缓慢

当包玉刚弟弟包玉星得知这个情况后

主动提出委派他的技术顾问

负责指导技术谈判

介绍相关资料

谈完了《技术说明书》

接下来又谈交货期、违约赔偿等

5月15日

联成航运公司主席包玉星

六机部副部长刘清

大连造船厂总工程师桂薪

正式签订了“长城”号的建造合同

合同规定1981年11月交船

优惠期1个月

价格为1218万美元

合同终于尘埃落定

为了按时交船

六机部部长柴树藩一连找

时任六机部生产局局长王荣生

谈了三次话

向他详细询问造船方面的具体工作

并指定由他一人抓总

一定要把全部的精力

都投入到这件事情上来

“长城”号的建造

完全是一切从零开始

此前我国建造的船舶设计标准

大都是从苏联那里沿袭下来的

或是按照中国的标准来设计的

与英国劳氏标准

完全是两回事

而“长城”号

完全按照国际规范和标准建造

所以

从人的观念,到设计、规范、管理

技术、设备、操作、施工等方面

一切都是从头开始

中国造船,世界第一!从零开始到全面崛起,中国造船这条路走得不容易

建造中的“长城”号

设计工作是船舶建造的关键环节

负责“长城”号设计

是由当时经验最为丰富的上海708所

他们设计的“远望”号航天测量船

和“向阳红10号”科考船

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他们设计的打捞救生船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这里云集了

国内众多的知名船舶设计大师

中国造船,世界第一!从零开始到全面崛起,中国造船这条路走得不容易

“长城”号27000吨远洋散货船

我们对飞速发展的航运

和造船领域内新的规范、标准

几乎一无所知

忽然之间

要求设计人员

全部采用新的规范和标准

确实有些难度

经过努力

4个月后

他们拿出了整个设计图

在这么短的周期内

做到资料图纸一应俱全

对于一种新型船的开发设计来说

不仅国内没有先例

就连技术发达的造船强国来说

也是非常罕见的

在那些紧张的日子里

所里动用所有的人

查资料、找规范

通过外国的亲戚和朋友

不惜一切找资料

收集完资料后

让英文好的同志

通宵达旦地翻译资料

提供给设计人员

就这样

技术人员还在这边挑灯夜战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大连造船厂那边

已经紧锣密鼓地行动了起来

质量就是生命

根据合同规定

船厂必须要在18个月内交船

否则

每超1天

就要罚款4500美元

超期150天

船东就可以弃船

一切经济损失由卖方赔偿

时间紧迫

船厂必须争分夺秒

夜深人静时

技术部门制图室的灯光还亮着

车间里制造分段的工人们

手里的焊光

依然此起彼伏地闪烁着

面对第一条按照国际规范建造的船

建造方法自然与以往有所不同

无论是从结构设计、设备安装

甚至每一个部位的检验

都要严格按照英国劳氏船级社的

规范与标准来进行

规范不熟悉

质量要求高

交工期限短

全厂职工集思广益认真研究

对照新规范提出问题380多条

并针对每个问题制定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落实在每个人身上

为了确保按合同期限交船

计划科编制了详细的安全生产技术

准备进入日程表

为了顺利交船

船东专程聘请了一位英国的专家

他的名字叫爱伦

是船东包玉星全权委托的验船师

由于检验规范与此前不同

尽管工匠们

比以往更加小心翼翼

到爱伦那里还是被要求返工

鉴于此

有关方面想聘请专家来现场作技术指导

可一询价

要30万美元

经过研究决定在车间领导、技术人员

和工人们中间组成攻关小组

不分昼夜地进行技术试验

经过上百次的实验

终于掌握了高超的切割工艺技能

另外

过去我们对于船体油漆的观念

与现在完全是两回事

以往

只要是刷子蘸上油漆

不管向上还是向下

只要是将整块钢板涂完就是了

可是按照国际标准

油漆涂厚了不行

涂薄了也不行

而且

下雨天、阴天、雾天还不能刷

这可急坏了工人们

苛刻而挑剔的油漆商

每天盯在工地上

手里拿着一个油漆厚薄测量仪

时不时地往刷好油漆的舱壁上测量

令工人们来不得半点马虎

随着施工的进度和严格的检验

工人们这才明白了什么是国际标准

这标准就是每一个细微之处

都必须讲究质量

来不得丝毫马虎和差不多

质量,是船舶的生命

更是远洋船舶的生命!

“十分完美,真没想到”

经过300多天日日夜夜的忙碌

“长城”号即将在船台上进行组合了

爱伦终于要对这艘船进行最后的测量

刚量完第一遍后

钢卷尺上显示的船舶长度为179米

这意味着船舶长度的误差

只有2毫米

而其它几项目指标的误差

几乎为零

这让爱伦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这是中国第一次按照英国劳氏规范造的船

而且工人们的技术合格证书

也是此前刚刚颁发的

全船122个分段

经过放样、号料、切割

装配、焊接等多道工序

出现误差是完全有可能的

可是

眼前的一切

不得不让这位英国验船师

由衷地赞叹道

“十分完美,真没想到”

中国造船,世界第一!从零开始到全面崛起,中国造船这条路走得不容易

“长城”号下水

1981年9月14日

“长城”号在万众瞩目下

缓缓下水

次年1月

“长城”号横渡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

顺利通过了称著世界的巴拿马运河

美国五大湖区、苏伊士运河

和地中海、红海

先后停泊于美、日、澳大利亚、埃及等国家

经过近1年试航

“长城”号经受住了

无数次的重大考验

船东包玉星高兴地说

“真没有想到质量这样好

完全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长城”号的建造

不仅标志着中国船舶工业

跨入了一个新纪元

还成功地吸引了一大批外国船东

随后

香港长江实业公司、环球航运公司

汇德丰(集团)公司

意大利货船海运公司等外商

陆续与我国签订了造船合同

从1980年到1982年

我国共签订了77艘出口船的合同

实现了打进国际市场的目标

此后

我国船舶工业更是主动参与国外竞争

大量承接外籍船舶的建造

迅速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力量

从“长城”号开始至今

我国船舶已出口到

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年出口总额达百亿美元

“天蝎座”号

开启疫情后“新航海时代”

这两幅图

是疫情前后

跨太平洋航线的热力对比图

中国造船,世界第一!从零开始到全面崛起,中国造船这条路走得不容易

2019年与2021年第四季度跨太平洋航线热力对比图

观察这一组图可知

红色整体在加密

得益于一艘艘船

全球经济在疫情之下

不仅没有断裂

反而连接成了

更加紧密的一条条线

它就是“天蝎座”号

属于综合运力排名世界第一的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

从“天蝎座”号的经停路线来看

新加坡港2021年前五个月

集装箱吞吐量与2020年同期相比

增长了4.6%

与疫情暴发前的2019年同期相比

增长了3.9%

而荷兰鹿特丹港

更是保持100%正常运行

2021年前6个月

货物总吞吐量达2.316亿吨

同比增长5.8%。

船所到之处

交织出的正是

世界经济的一条条大动脉

一艘艘船

一个个港口之间

连点成线

绘制出观察全球经济的切面

2021年

中国外贸规模首次突破6万亿美元

外贸增量达到了1.4万亿美元

2021年1年的出口增量

超过去9年增量之和

数据一骑绝尘背后

是中国有物可造

有力可造

辅助全世界进出口的工具——船

大多也是中国制造的

中国,成为了

全球不确定浪潮中的引航者

也为全球各国组成的“巨舰”

提供了信标

中国造船业

从“领跑中国”到“配置全球”

如今

中国船舶工业能够设计建造

符合世界上任何一家船级社规范

满足国际通用技术标准和安全要求

适航于世界上任一航区的

各类现代船舶

不仅实现了散货船、油船

集装箱船等主力船型的自主批量建造

而且在舰船、液化天然气(LNG)船

各类海洋工程装备、载人深潜器

非船工程等领域取得了历史突破

在若干船舶科技领域实现了

由跟跑者向并行者

甚至向引领者的转变

“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船

南极洲,一艘巨轮,身披中国红,高昂起船首的破冰艏柱,犁开一条水道缓缓驶来。这是中国“雪龙2”号!2021年11月23日,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第二批101名队员乘坐“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从上海启程,开赴南极。自2019年7月交付使用以来,这艘我国首次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已历经多次大考,成为咱中国人探索极地的“神兵利器”。

海军055型驱逐舰首舰南昌舰入列

2020年1月12日,海军055型驱逐舰首舰南昌舰入列。两年来,南昌舰官兵传承英雄薪火,锻造深蓝利刃。不断在远海大洋书写着更加壮美的航迹。

中国造船,世界第一!从零开始到全面崛起,中国造船这条路走得不容易

23000TEU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

中国造船,世界第一!从零开始到全面崛起,中国造船这条路走得不容易

17.4万立方米大型LNG船。

中国造船,世界第一!从零开始到全面崛起,中国造船这条路走得不容易

“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

中国造船,世界第一!从零开始到全面崛起,中国造船这条路走得不容易

1974年,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服役。

中国造船,世界第一!从零开始到全面崛起,中国造船这条路走得不容易

2012年,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付。

中国造船,世界第一!从零开始到全面崛起,中国造船这条路走得不容易

2014年,新型导弹驱逐舰首舰昆明舰入列。

中国造船,世界第一!从零开始到全面崛起,中国造船这条路走得不容易

2019年,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入列。

中国造船,世界第一!从零开始到全面崛起,中国造船这条路走得不容易

2020年,新型万吨级驱逐舰首舰南昌舰入列。

中国造船,世界第一!从零开始到全面崛起,中国造船这条路走得不容易

2021年,长征18号艇、大连舰、海南舰集中交接入列。

中国造船,世界第一!从零开始到全面崛起,中国造船这条路走得不容易中国造船,世界第一!从零开始到全面崛起,中国造船这条路走得不容易

呼和浩特舰舷号“161”,是我国自主研究设计建造的新型导弹驱逐舰,曾先后多次参加重大演训任务和海上维权行动。

中国造船,世界第一!从零开始到全面崛起,中国造船这条路走得不容易

岳阳舰舷号“575”,是我国自主研究设计建造的新型导弹护卫舰,曾执行过第27批护航等多项重大任务。

中国造船,世界第一!从零开始到全面崛起,中国造船这条路走得不容易

骆马湖舰舷号“907”,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新型远洋综合补给舰,曾执行过第31批护航等多项重大任务。

16张图

看船舶这十年间的成长

↓↓↓

中国造船,世界第一!从零开始到全面崛起,中国造船这条路走得不容易中国造船,世界第一!从零开始到全面崛起,中国造船这条路走得不容易中国造船,世界第一!从零开始到全面崛起,中国造船这条路走得不容易中国造船,世界第一!从零开始到全面崛起,中国造船这条路走得不容易中国造船,世界第一!从零开始到全面崛起,中国造船这条路走得不容易中国造船,世界第一!从零开始到全面崛起,中国造船这条路走得不容易中国造船,世界第一!从零开始到全面崛起,中国造船这条路走得不容易中国造船,世界第一!从零开始到全面崛起,中国造船这条路走得不容易中国造船,世界第一!从零开始到全面崛起,中国造船这条路走得不容易中国造船,世界第一!从零开始到全面崛起,中国造船这条路走得不容易中国造船,世界第一!从零开始到全面崛起,中国造船这条路走得不容易中国造船,世界第一!从零开始到全面崛起,中国造船这条路走得不容易中国造船,世界第一!从零开始到全面崛起,中国造船这条路走得不容易中国造船,世界第一!从零开始到全面崛起,中国造船这条路走得不容易中国造船,世界第一!从零开始到全面崛起,中国造船这条路走得不容易中国造船,世界第一!从零开始到全面崛起,中国造船这条路走得不容易

从20世纪50年代中国第一艘万吨轮

60年代第一艘两万吨油船

70年代第一艘导弹驱逐舰

80年代第一艘出口船

90年代第一艘超大型原油船

直到21世纪第一艘航母辽宁舰

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

造船业三大指标全球第一

是中国制造业辉煌成就的一个缩影

未来中国这艘大船

必将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为中国制造点赞

来源:共青团中央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