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北京(三)三维城市

为什么北京的面积是上海的三倍,却比上海显得更加拥挤?

我爱北京(三)三维城市

由此造成的结果是,北京东二环至东四环的「商业区」数量,不到两位数。

商业的发展需要人口的聚集,北京低密度的城市格局对北京的商业发展有着先天的巨大制约。

二、政治城市

在北京的阴与阳(二)中,我们知道北京本质上是一座政治城市。

首都的政治需求,对北京的发展有着诸多制约,其中最明显的一点,是北京有着世界上最庞大的政府部门,国企,央企,各(省、市、县)驻京办等机构,在政治因素的驱使下,这些机构都划分了相当大的地块,一方面造成了巨大的土地浪费,一方面也给城市的发展留下了无法移动的阻碍。

我爱北京(三)三维城市

各种机构数量巨大,可谓鳞次栉比。仅以长安街为例,一些长安街沿线的「机构大楼」 的名称足以编写成新中国近代史和政治学的复习课本,「长途电话大楼」、「国家开发银行」、「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办公厅」….

而且,由于建造年代较早,大多外形破旧,楼层低矮,造成了低密度的建筑群,难以融入现代都市的氛围。

我爱北京(三)三维城市

影响更大的特点是,相比南方例如上海这样的城市,北京的路网密度明显稀疏不少。

在主干道以外,缺少中等道路和毛细血管道路来承接公路交通的两端,部分小路由于地面停车,地区管制(比如使馆区)或断头路等问题而无法发挥作用。

我爱北京(三)三维城市

相同比例尺下北京CBD和上海徐家汇的路网密度对比

而如果与世界上其他成熟的超大人口城市对比,则相差更大。

我爱北京(三)三维城市

我爱北京(三)三维城市

红圈大概是五环范围

外围被封堵后,我们的内城其实也并不乐观,如果你有留心观察的话,其实五环以内,有大量的空置区域。

仅以最繁华的东三环至东五环为例,下图中的红色方框都是公园绿地,蓝色方框是闲置空地或农村(是的,北京五环内外还有大量农村),而红色部分,政府是不太可能放出来开发的。

我爱北京(三)三维城市

因为北方城市摊大饼式的发展,北京的形成了低密度+大马路的城市格局,造成了摊大饼的城市结局;

但北京人口的持续增长,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各类商业在城市的缝隙中生长。

我爱北京(三)三维城市

建国门外大街,以北是管制的使馆区,以南是腹地不到500米的商务区

不管北京有多少障碍,只要有人在,总会有市场来满足需求。

近来网络盛传的「北京折叠」,我不太认同,但这背后体现出北京这座城市的特点:

北京的人口,远比上海坚韧。

在缺乏城市整体规划的前提下,北京市场自然发展出一些大型睡城,例如望京,回龙观,天通苑,通州等。

而北京的传统商业活动区,基本都集中在内城,东三环,西二环。

这种产住分离的状态,导致北京在官方人口比上海少几百万的情况下,以更短的的地铁历程,输送了更多的地铁客流。

我爱北京(三)三维城市

而这种产住分离导致的通勤困难,可以说是其他城市居民难以想象的。

我爱北京(三)三维城市

一号线,五号线,六号线,以及未列出的四号线,是4条连接郊区睡城的东西或南北向线路,承载了北京每天一半的运输量。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