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缺不缺粮食?袁隆平有话要说

全球粮食危机会导致猪肉价格上涨,通胀维持高位

中国缺不缺粮食?袁隆平有话要说

事实上,一些粮食品种的期货已经开始上涨。那么问题来了,国内的粮食安全目前处于什么状态?未来会有哪些问题?其实这个话题我们之前也聊过,根据2019年10月中国官方发布的中国粮食安全白皮书,其中提到,中国基本实现了谷物自给,这里的谷物主要是指水稻、小麦,也就是中国人的主食。

中国谷物自给率超过95%,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国务院制定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提出的是粮食自给率要稳定在95%以上,这是国家的粮食安全目标。粗略一看,95%的成果似乎已经达到目标。但细究起来,却发现并不是一回事。我们要分清粮食和主食的概念,因为国内除了小麦、水稻、玉米3大主粮外,还需要其他品种的补充,特别是大豆。中国目前进口的最大宗农产品就是大豆,自给率不到25%,超过75%需要进口。比如在2019年,中国进口粮食共计1.15亿吨,其中进口大豆8851万吨。

另一方面,虽然蝗灾暂时不会席卷中国,但另一个入侵物种却已在中国扎根。3月22日,农业农村部介绍,今年农业的病虫灾害是属于偏重的年份,具体影响小麦的是条锈病和赤霉病,影响到玉米的是草地贪夜蛾。3月2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吴孔明称,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消息,草地贪夜蛾2018年在12个非洲国家的危害,导致玉米损失达1770万吨,相当于数千万人一年的口粮。

去年,草地贪夜蛾首次入侵中国,目前已入侵20多个省份,实际危害面积达240万亩左右。吴孔明表示,今年国内草地贪夜蛾危害会更加严重。3月以后,逐渐向北迁飞,6月到达东北地区,进而覆盖全部粮食主产区,造成粮食减产。

中国缺不缺粮食?袁隆平有话要说

当然这种囤粮行为,会促使全球粮食的价格上涨。而从全球角度看,根据经济学人公布的《2018年全球粮食安全指数报告》里,主要国家的粮食安全排名,中国在100多个国家里,位居第46位,位居前10的市,新加坡、爱尔兰、英国、美国、荷兰、澳大利亚、瑞士、芬兰、加拿大以及法国。新加坡显然是一个粮食进口国,他之所以排在首位,其实是两个原因。

第一,由于不产粮食,没有保护国内农业的需要,所以粮食进口关税非常低。第二,由于粮食关税很低,所以食品价格不高,占新加坡人开支的比例偏低,但新加坡的粮食安全是建立在太平盛世基础上的,遇到目前的乱局,反而可能沦为最不安全的国家。真正安全的是产粮大国,以及粮食出口大国,比如美国、巴西、加拿大、阿根廷、印度、印尼、澳大利亚、泰国、马来西亚等。至于法国、捷克、匈牙利、德国、斯洛伐克等国家,粮食也非常充裕。危机时刻粮食的定价权就在这些国家手中。至于日本和韩国,粮食自给率都不到40%,非常依赖进口。

粮食价格和短缺量之间有强烈的杠杆关系,比例不大的短缺也可以让价格飞涨。所以2020年粮食的价格波动几乎不可避免。粮食跟其他商品不同,关系到人的生存,粮食短缺的时候,会引发囤积,从而加剧不均衡和恐慌。因此短缺有杠杆效应,能让粮价飙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