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P40手机高配版首次突破万元,这么贵,为何4天就超8万人预定

3月26日,华为发布了新旗舰P40系列,全球疫情下发布新机型,不仅没有受疫情影响,反而因为高价获得了更多消费者的关注。

P40 Pro+的顶配定价折合人民币10,845元,这是历代P系列最贵的一次。很多消费者大呼定价贵了。还有人说以前买不起苹果,现在连华为都买不起了。

原本以为疫情之后经济下滑,人们的消费能力下降,华为推出新机会定更低的价格。但为什么华为逆势涨价并能成功地获得受众大众关注?预定量仅在京东旗舰店,短短几天就达到3万台,全网预计超8万人交定金。

华为P40手机高配版首次突破万元,这么贵,为何4天就超8万人预定

透过这句话,我们大概可以了解华为首次定价破万的旗舰手机,背后暗含的深意。

1、P40 Pro+ 并不是为了卖的,而是做“价格锚点”的

在消费者心理学当中,“价格锚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消费者面对大量的商品,很难判断哪个价格是一个所谓的“合理价格”,比如,华为P40定价多少合理?很难讲,和苹果对标,定8000都不算高,和小米比,定3000都高。

消费者很难从成本的角度来判断东西值不值,他们更多依赖的是价值感知。想要形成价值感知就必须有一个参照物,这就是价格锚点。

华为P40手机高配版首次突破万元,这么贵,为何4天就超8万人预定

2、P40 Pro+的高定价,其实是为了卖更多的 P40 Pro

这是华为P系列首次推出三个机型。以往P系列只有两个机型,如P30和P30 Pro,这样,很多消费者会拿P30Pro作为价格锚点,倾向于购买价格更低的P30。

而此次华为更想着重卖出性能优越的P40Pro,它的性价比要比P40高出很多。

这时,必须设定一个比Pro 更高端的、价格更贵的机型作为锚点。

应用价格锚点,可以轻松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把购买力聚集到主推的机型上来。

事实证明,华为的定价策略非常更高。从3月27日零点开始预售,P40 Pro的预售量是2.96万台,而P40的预售量3700+台,相差8倍。这样做极大提升了客单价。

华为P40手机高配版首次突破万元,这么贵,为何4天就超8万人预定

密码二:产品线定价的“通吃策略”:三款机型锁定各个消费水平的人群

很多公司都会用产品线定价策略,比如kindle产品线有三个产品:kindle 、kindle Paperwhite、Kindle Voyage和All-New Kindle Oasis四款,价格从80美元到250美元,相差3倍多。

这其中的性能指标从低到高,生产成本也依次提高,但最关键的还是为了迎合不同消费水平用户的诉求。

华为P40手机高配版首次突破万元,这么贵,为何4天就超8万人预定

2、产品线定价的学问在于不同产品的价格差距

这种差距不光来自于产品之间成本的差异,更多的是消费者感知的价格差异。如何让每个梯度的性能和定价被消费者认可,是至关重要的。

价格差距大,但性能提升不明显,就会被消费者冷落,除非是商家有意设置的锚点,否则就会造成某个价位的消费者认为不值,转投竞争者阵营。

3、背后的逻辑:撇脂定价策略——让愿意多付款的用户多花钱,也不让预算少的顾客望而退步

产品线定价背后的逻辑就是像撇羊脂一样,一层层的筛选客户,让愿意多花钱的用户买高端产品,让预算低的用户也能买到匹配的商品。这就是撇脂定价的奥妙。

华为P40手机高配版首次突破万元,这么贵,为何4天就超8万人预定

2、双品牌战略优势:强化消费者心智模式,区分高端和中低端产品线

这一策略正体现出华为的深谋远虑:为避免腹背受敌,让荣耀和小米抢低端市场份额,留着华为这个高端品牌早晚要和苹果有一场硬仗。

华为“野心”就是要做中国甚至全球智能机的第一,高端市场要抓,低端市场也不放,两手抓,两手都很硬。

如果只有华为一个品牌,内含高、中、低端产品,会对用户心智形成干扰,不利于用户建立清晰的品牌认知。

这方面,苹果曾经两次跌跟头。苹果一直想向下延伸,迎合年轻消费者,先后推出iPhone 5C和 iPhone SE系列,都遭到惨败,不仅如此,还对整体品牌产生影响。

华为P40手机高配版首次突破万元,这么贵,为何4天就超8万人预定

结语

华为之所以能在国内手机品牌里异军突起,成为引领者,与其卓越的产品和定价策略关系紧密。华为手机发布新品P40系列的高定价,不仅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反而奠定了行业领头羊的地位,与苹果平分秋色。疫情后,盲目降价并不能解决销量问题,还会拉低品牌调性,最终伤害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

我是楠楠,8年互联网市场营销经验,坚持创作6年,原创百万文字。如果喜欢我的文字,欢迎您关注。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