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又是最大受益者?对不起,你说的是哪一个美国?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子思】

非常时期,非常思维。

今天这个世界,只要出现了莫名其妙难以解释的事情,而这个事情的最终结果又明显有利于美国,一个流行已久的老问题就会冒出来。

正如一位波兰国际关系研究者最近发表的文章所说,“尽管听起来很残酷,但美国就是这场危机最大的受益者。中国经济持续减速,且受冲击力度尚不明确。那么力量平衡可能会暂时朝美国倾斜。”[1]

外国的危机,美国的收益,历史上类似的事不止一次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老欧洲倒下了,美国成为唯一的大赢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半个世界倒下了,美国成了更大的大赢家;冷战结束,苏东集团倒下了,美国几乎迎来了单极世界。还有先后波及世界的石油危机、金融危机、债务危机,中小国家成片倒下,美国继续赢,即使在波及自身的危机中也依然屹立不倒。

这一次……好像有人又在急不可耐地期待历史重演。一位定居在沈阳的美国作家马意骏在他的文章中写道,“我听到了一些怪异的声音”,“有一股十分怪异的邪恶力量正在对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展开攻击”。[2]

美国又是最大受益者?对不起,你说的是哪一个美国?

两者相互关系

币缘美国和地缘美国的二合一,让美国表现出一些复杂变化的国家行为,并产生出一种超级权力。

从历史上看,两者并非从一开始就叠加在了一起。众所周知,地缘美国的国父是约翰·亚当斯、本杰明·富兰克林、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约翰·杰伊、托马斯·杰斐逊、詹姆斯·麦迪逊和乔治·华盛顿等人,国庆日是1776年的7月4日,那一天大陆会议在费城正式通过了由托马斯·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而币缘美国也有其创建者,如J·P·摩根、约翰·D·洛克菲勒、保罗·沃伯格等人,“国庆日”可以确定为1913年12月23日,那一天以J·P·摩根为首的金融托拉斯小集团说服了美国国会通过了以《奥尔德里奇计划》为基础的《联邦储蓄法》,将发行货币的权力出让给由私人机构组建的美联储,当时的威尔逊总统签署了该法案,正式宣告美联储成立。

从此以后,美国就再也不是当初建国时的那个美国了。自由主义的作家们很喜欢把美国两百多年的国家历史,用一个充满道义感的光辉故事从头到尾串接起来,好像国父们的理想一直都被遵循,《独立宣言》中的建国原则也始终没变。而历史事实是,华尔街早已通过一次次“政变”改造了美国,不正视这个事实,要么是无知,要么是故意。

正视基本事实并不难,两个美国的分野清晰可见:地缘美国的首都是华盛顿特区,币缘美国的首都是华尔街。前者通过联邦政府控制着美国的各州,并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外交政策;后者通过美联储控制着华尔街各大金融机构,并左右着全球金融市场。华盛顿特区和华尔街密切合作,共同创造了美元这一同时服务于两个美国各自利益的金融工具。

为方便叙述,下面就将币缘美国称为华尔街美国,将地缘美国称为华盛顿美国。

由于美联储是私人公司性质,华尔街是内部人小圈子,所以华尔街美国可以摆脱公开其内部信息的义务,所有的政治活动都可以掩盖在其商业活动当中。无论是否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在它内部充满了各种阴谋,华尔街美国自诞生之后即以一种不受公众监督的方式,运用自己巨大的金融权力攫取巨量的财富,这一点是无法否认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紧接在1913年华尔街美国诞生之后,卷入了大战的英国政府1914年10月向美国派出代表团,寻求军用物资的供给,由于当时美国的官方立场是保持严格中立,于是代表团决定委托摩根公司作为它的独家采购代理商。

这正是华尔街美国全面介入世界事务的开始。由于当时的白宫和国会都在反战的民主党手中,美国政府还坚持着中立政策,从一战中大发横财的“国运”实际上最初是华尔街美国所独享的。在一段短暂的恐慌之后,华尔街迎来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牛市;通用汽车股价在1914年底收于每股81.5美元,一年以后涨到了每股500美元;美国冶炼公司股价从每股56.25美元跃升到每股108.125美元;而伯利恒钢铁公司在接踵而来的协约国订单的助推下,股价从每股46.125美元翻升到了每股459.5美元,在那一年最高的时候曾涨到过每股600美元。除此之外,出于避险考虑,黄金从1914年底就开始大量回流美国,从那以后,这些黄金中的大部分就一直留在了美联储的地下金库里了。[3]

将新生的华尔街美国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国际关系行为体,人们会发现,这个由华尔街所代表的行为体与一次大战之间的关系要更为直接、更为深入。

交战的双方都看到了这一点,英国和德国在华尔街展开博弈,争取得到在伯利恒钢铁公司拥有控股权的查尔斯·施瓦布的支持,但施瓦布断然拒绝了德国人开出的天价,向英国承诺他将履行合同,并在摩根银行的帮助下将伯利恒钢铁公司的股票转入信托,确保该公司不会被收购。英国海军上将费雪勋爵在他的战后回忆录里写道,“如果说有人值得英国感谢的话,那就是施瓦布先生。”而在对方,德国将军冯·鲁道夫则将摩根公司负责军工产品采购的高级合伙人爱德华·斯特蒂纽斯称为美国军工业之父,认为他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亚于协约国的一个军团。[4]

但华尔街的最终目的不过就是为了赚钱。到1918年战争结束时,摩根银行实际上一共为英国购买了价值30亿美元的军需品,这个数目相当于美国参战前一年1916年联邦政府收入的4倍。仅仅1%的手续费这一项,摩根家族就赚取了3000万美元。这也难怪有一个广为流传的阴谋论版本:是“死亡商人”(指军火商)和“华尔街”策划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其目的就是通过贩卖军火和为战争融资而从中谋利。

美国又是最大受益者?对不起,你说的是哪一个美国?

特朗普的上台是一个很大的变局,因为他所说的“美国优先”、“让美国重新伟大”,显然是指华尔街美国之外的那个美国。在他眼里,真正代表美国人民利益的华盛顿美国在华尔街美国长期以来的控制和盘剥之下,已经衰落到不能忍受的地步了。从本质上说,2016年兴起的“特朗普运动”,代表的就是华盛顿美国对华尔街美国长期压迫的最新反抗。

为什么会有中美贸易战?特朗普认为,一方面是中国与华尔街美国的经济双赢,另一方面是中国与华盛顿美国的一赢一输,这种局面不能继续下去了。特朗普的政策集中于让制造业回流美国,让工人的工作回流美国,这与此前华尔街美国大力推行的新自由主义政策——让美国金融业走向全球——南辕北辙。

为什么会有两年后的《中美经贸协议(第一阶段)》?这两年的时间,应该是紧锣密鼓地进行了一场三方之间的三角谈判,最终的谈判结果,尤其是华尔街美国与中国之间的那部分,在协议文本的第四章当中体现了出来。直到三方都各得其所之后,协议就出来了。

当然,认为中国与华尔街美国建立了双赢的关系,丝毫不意味着双方是友好和互信的。事实上,在全球的政治光谱当中,中国和华尔街美国恰好处在左右两个顶端,互为意识形态上的最大对手。这个对立双方在目前阶段之所以还没有转入冲突对抗,只是一个暂时的利益平衡,一旦平衡打破,形势将发生巨变。

最近几年,美国的政客和媒体人当中公开反中、激烈反中的言论明显增多了,其实毫不奇怪。只要将这些言论理解为背后出自华尔街美国的指使,代表了华尔街美国的意志,反而更能明白其中的含义。

关于未来中美关系将如何发展?双方各自内部的哪些变化将最终打破这一平衡?本理论模型提供了初步的思考方向,有兴趣的读者不妨沿着这个思路继续研究下去。

外出活动减少了,读书时间增加了,何不趁此机会多思考一些真问题?顺便推荐一下《观察者网》刚刚推出的中华书局新书《天下中华——广土巨族与定居文明》。大变局前夜,必须做到知彼知己,此文意在深化“知彼”,而《天下中华——广土巨族与定居文明》一书则是深化“知己”的最佳读物之一。

注释:

[1]https://www.guancha.cn/RidvanBariUrcosta/2020_02_08_535084.shtml

[2]https://www.guancha.cn/MarioCavolo/2020_02_08_535183_s.shtml

[3](美)约翰·S·戈登著,祁斌译,《伟大的博弈》-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年1月

[4]同上

[5]大分化:正在走向终结的新自由主义/(法)迪美尼尔,(法)莱维著;陈杰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p12

[6]同上

[7]目标中国 /(美)威廉·恩道尔著,戴健等译,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3年1月

[8]同上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