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被波士顿动力虐得太惨了”:浙大机器狗“绝影”的逆袭

不管怎么说,一谈起仿生机器人,波士顿动力就是一个永远绕不过的存在。

从双足人形机器人,到 Spot mini 四足机器人,波士顿动力机器人展示出来的实力,不仅在美国一枝独秀,对比欧洲团队也有相当明显的优势。

坦白说,波士顿动力自 1992 年成立以来,一直依赖美国国防部和 Alphabet 等财力雄厚的资助者。强大的资源支持和多年的技术积累,让波士顿动力凭一己之力,几乎将全球腿足机器人划分成了两个阵营,波士顿动力和其他。

“曾经被波士顿动力虐得太惨了”:浙大机器狗“绝影”的逆袭

图 | 朱秋国

“被波士顿动力虐的太惨了!”

几年前,朱秋国刚开始进入腿足机器人研究领域时,发现被波士顿动力“虐得太惨”:“看到他们发布新的进展,我会觉得挑战很大。”

波士顿动力时不常的高调炫技,使其成为国际上很多机器人团队树立的追赶目标,其中就包括朱秋国所在团队。

朱秋国希望也能造出灵巧快速移动、具备高动态平衡能力的机器人。

经过数年的开发,2019 年 11 月 1 日,四足机器人 “绝影” 最新迭代版本发布,在运动性能和感知能力方面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在复杂地形上的奔跑步态和跳跃步态的实现,在四足机器人的控制算法上再次取得突破。

“曾经被波士顿动力虐得太惨了”:浙大机器狗“绝影”的逆袭

在用途上,“绝影”不会像波士顿动力早期的大狗一样,具备上百公斤的负重能力。新 “绝影” 的负重能力在 10-20 公斤左右。只需要搭载一些轻量的传感器,即可满足巡检等实际场景的应用需求。

虽然同样都是四足机器人,但朱秋国团队开发 “绝影” 的思路和波士顿动力有着明显的区别。

早期波士顿动力的四足机器人大狗采用的是液压驱动,而 “绝影” 则一直采用的都是全电机驱动。这与机器人的负载和运动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

追求液压驱动的关键原因就在于其力量很大。在尺寸相当的情况下,选择液压驱动的机器狗相比全电机驱动的机器狗,在负重能力上具有明显优势。

不过,对液压驱动的机器人来说,每一个液压泵都需要配备一个大功率的发动机或电机,这意味着在提升液压泵压力时,会带来噪音问题。“从波士顿早期视频来看,带了一个发动机的机器人,大老远都能听到响声,这在军用领域是非常致命的。”波士顿动力的大狗机器人也正因此被美国军方冷落,有业界专家告诉 DeepTech,除了噪音,液压驱动还存在漏油以及维护不便等问题。

波士顿动力为了处理这些问题也花了不少力气,同时其强大的研发、工程制造能力也在其中得到体现。

“曾经被波士顿动力虐得太惨了”:浙大机器狗“绝影”的逆袭

在机器人上采用电机驱动,相对来说是一个更加成熟的技术,“绝影身上采用的电机与波士顿动力开发的电机相比,尽管在性能上会存在差距,但这种差异不会是机器人运动能力的决定性因素。”朱秋国说道。

此外,电机控制的实现难度也相对较低。

因此,单从硬件角度看,电机本身并不是决定各机器人表现的最关键要素,而是要把机器人机构、驱动关节、以及控制算法等有机地融合,才能在整体上具有更加优异的运动表现。

软硬件配合是关键

已经获得成熟应用的工业机器人,比如机器手,能够进行非常精准的动作。在诸多行业的生产制造环节,机器手可以进行自动化程度极高的生产工作,在效率和精准性上已经优于人类。

与各种运动机器人相比,四足机器人凭借其在行走过程中的离散接触特性,在复杂环境中的探索和工作,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尤其在有障碍物的通道(如台阶、楼梯、斜坡)上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不过,由于要在各种各样的地形上进行稳定行走,腿足机器人除了要实现精准的控制,动作却不能像工业机器人那样“硬”。

为此,腿足机器人腿部的执行关节部分要采用柔性驱动的方式,降低机器人足部着地过程的冲击力,同时又可以完成既定任务,提高机器人的适应性。

麻省理工学院的学者最先将串联弹性驱动器(Series Elastic Actuator,SEA)应用到步行机器人的驱动关节中。SEA 将弹性元件串联在刚性驱动器与负载之间,从而实现精确的力度控制。如今,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机器人系统实验室开发的四足机器人 ANYmal 正采用了这一方案。

而从波士顿动力公布的专利来看,Spot mini 采用的是电机 + 谐波减速器,以及力传感器的方式来实现柔性控制。

与以上两种方案都不同,朱秋国团队选择了一种准直驱的方式来带动机器人腿部运动。

“曾经被波士顿动力虐得太惨了”:浙大机器狗“绝影”的逆袭

朱秋国表示,在以前的机器人研究中,软硬件之间的关系常被忽视。“有时候做软件的人和做机械的是两拨人。”但要造出一台好的机器人,软硬件需要进行很好的结合。

“在腿足机器人领域,除了硬件水平需要不断提高外,控制算法会是一个更加优先需要考虑的因素。”

因此,在腿足机器人的开发中,需要从一开始就考虑软硬件的配合问题。据朱秋国介绍,团队成立机器人公司云深处之初,就配备了机械工程师、控制算法工程师以及负责系统控制的工程师。资料显示,云深处科技创立于 2017 年底,并于 2018 年 7 月完成天使轮融资。

朱秋国表示,只有先确定控制算法、明确了控制方式之后,才能通过机械设计,完成所需的机器人平台。最终,机器人开发才能朝着一个良性的方向发展。

中国机器人市场优势

“在中国,四足机器人市场在未来一两年就会有非常明显的进展。”

朱秋国认为,在技术层面,中国团队和国外有着多年积累的团队还有一定差距,需要继续追赶;但在应用层面,国内却不见得比国外慢。

目前,波士顿动力已经开始探索四足机器人的商用场景。

2019 年 9 月,波士顿动力宣布 Spot mini 已开始销售。这意味着这台明星机器人已经走出实验室,开启了商用化的探索。同时这也是波士顿动力构建其平台和生态的开始。

波士顿动力当时称这种销售为“早期采用者计划”,主要针对企业用户。其公司不会透露具体的价格细节,只是称,潜在客户如与他们联系,可获取报价,并且会有租赁的选择。

“我们正在做的是 Spot 的产品化,” 波士顿动力公司首席执行官 Marc Raibert 表示,“对于我们来说,从在实验室工作的机器人到可以在现场进行测试的机器人,这确实是一个里程碑。”

作为一个刚面市不久,未在市场里证明自己商业实力的四足机器人产品,波士顿动力宣布开售机器狗的消息受到广泛的关注。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