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 | 安徽大学校长匡光力:急国家、地方之所急为中部崛起打造创新支点

瞭望 | 安徽大学校长匡光力:急国家、地方之所急为中部崛起打造创新支点

安徽大学校长匡光力

安徽省办的大学,一定要为安徽省培养急需的人才,一定要为安徽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科学研究绝对不可能是闭门造车,必须与国际高手加强紧密合作交流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周畅

她身处中部地区,身上满载人文风采,却凭理工成就华丽转身建设“双一流”;她身怀创新基因,搭平台建学院,探索学科交叉融合;她连接长三角、放眼全世界,为社会发展培养最需要的人才——她,就是坐落于科教名城安徽省合肥市的安徽大学。

近日,安徽大学校长匡光力接受《瞭望》新闻周刊专访表示,安徽大学处在发展的转型阶段,顺应社会和国家发展需求选择主建的学科方向,搭建多个新型研究院、学院,积极探索学科交叉融合。未来,安徽大学将继续秉承“至诚至坚、博学笃行”校训,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不断奋力前行,追求卓越。

瞭望 | 安徽大学校长匡光力:急国家、地方之所急为中部崛起打造创新支点

安徽大学磬苑校区 安徽大学供图

华丽转身的“双一流”建设

《瞭望》:安徽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院校,为何会选择“材料科学与工程”这个理工类专业进行“双一流”建设?

匡光力:2017年国家启动“双一流”建设,我在当年3月来到安徽大学担任校长。在这个关键时期,安徽大学的“双一流”建设怎么做?在安徽的创新发展中,安徽大学该起什么作用?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基于此,安徽大学在班子内部先交流意见,后来又邀请几十位院士、中国社科院的同志、其他大学的党委书记和校长等,集中到安徽大学召开战略咨询会议,在集中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练了发展的思路和方向,形成安徽大学“双一流”建设方案。最终,我们选择把材料科学与工程作为一流学科来建设。

安徽大学是一所综合性院校,起初选择这个方向时,很多人都替我们捏一把汗。因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在安徽大学原本比较薄弱。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它只有C级。跟本校内部比,当时本校学科评估中有7个学科被评为B级;跟学校外部比,全国很多大学都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且办得很强。在此背景下,我们把这个专业作为安徽大学的主建学科,是“背水一战”。

但我们始终有这样一种想法:安徽办的大学,一定要为安徽省培养急需的人才,一定要为安徽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安徽大学要在安徽的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再加上我有长期在“科学岛”(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工作的经验和背景,所以希望能促进大学跟科研机构更好融合。“科学岛”的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就跟材料研究有关。利用这个外围条件开展材料研究,是非常有利的。安徽大学的发展可以通过借力外部优势的方式,把科教融合、协同创新这篇文章做起来。

因此,我们最终选择把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功能材料与器件,通俗点说是集成电路材料与技术作为发展的主要发力点。现在回头看,这个选择是正确的,因为安徽把集成电路产业作为主打的高新技术产业来发展。

《瞭望》:选定了方向之后,具体是如何建设的?

匡光力:一是搭建“3+1研究院”。校内搭建了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徽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院、创新发展战略研究院。校外和合肥市联合,共建安徽大学绿色产业创新研究院。“3+1研究院”对我校的学科发展、人才凝聚和培养发挥了很大作用。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它主要是为了支持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而建立。我们着力在研究院搭建最好的研究条件,争取和投入了很多经费,依托于此吸引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者。

二是吸引人才,培养优质的师资队伍。我们原有的师资队伍比较薄弱,近年来我们邀请了将近20名教授和研究员作为“双聘教授”来到安徽大学。他们来了以后,能够把整个的学科方向带动起来,比如请“双聘教授”出面动员,吸引一批在美国、新加坡实验室的人才,将人才不断汇聚到安徽大学。近三四年,我们引入了500多名博士及以上的优秀人才,其中材料科学方向的就有200多个。

同时,让“双聘教授”起带头作用,帮助年轻同志尽快上手把工作做起来。这样,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安徽大学就走上了一个良性循环道路。如今我们正逐步形成自己的安大品牌队伍,这离不开“双聘教授”发挥的作用。

三是雁阵式发展,文理工科全面发展。安徽大学是一个文理工科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大学。一个大学的健康发展应该是雁阵式的,要有一两个学科引领,也要有其他学科跟上去。为了避免文科没有得到应有发展,我们把徽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培育的第二选手。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去年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社会与政治学院近年引进了一批重量级学术带头人,社会学系今年刚刚拿到一个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从现实产出看,我们取得了不俗成绩。以往社会各界对安大的印象是理工科水平一般。2017年春,安大的自然指数排名在全国高校中是第115位,最近我们最好的排名是第59位。自然指数方面的成绩之所以能取得快速进步,大部分要归功于材料科学与工程这个学科的成果。

搭平台建学院 探索学科交叉融合

《瞭望》:安徽大学如何探索学科交叉融合?

匡光力:现在的学科发展方向再也不是对传统学科方向的简单延续,必须通过学科跟学科之间的关联、合作来开展一些研究,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像现在的集成电路材料,它包含物理、材料、化学、电子技术等研究领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材料研究,而是多个学科交叉融合后形成的新学科方向。

为了促进交叉创新,前面有提到安徽大学成立了“3+1研究院”。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多学科交叉,让不同学科的学者坐到一起,共同就现实问题展开研究。事实上,现代的科学研究如果没有交叉创新,基本上很难出大的成果。

学校在这方面还做了许多努力,如跟合肥市共建互联网学院。互联网技术本来就是信息技术、传感器、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等综合起来的一个学科方向,互联网学院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学院。另外,我们还成立了集成电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这都是从原来的学院中间分出几个专业和方向,成立一个新的学院,再在学院里面成立一些其他专业,打造一个新的交叉学科,也就是现在说的“新工科”。

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互联网这些领域的人才需求很旺盛,供不应求。安徽大学成立的三个新工科学院,将满足社会上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总体来说,安徽大学正抓住机遇,通过建设大的科研平台,让学校多学科方向的师生有机会共同展开合作,促进科研攻关。

《瞭望》:安徽大学是如何让学科发展、办学方式与国内国际对接的?

匡光力:近些年安徽大学处在发展的转型阶段,我们根据安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及时调整了学科方向和办学重点。

在办学模式方面,通过建设研究院的方式,使学科研究的条件相对集中,打造出最好最先进的条件,并使我们的教师队伍迅速得到充实和优化。只有依托于高水平的学科研究平台和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才能够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

在办学方式方法方面,为了培养学生国际化的视野,我们引导很多学生去国外学习,也跟国外的研究机构合作共建实验室、研究中心。一个重要的例子就是,安徽大学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共建安徽大学纽约石溪学院。我们想通过这种合作办学的形式,了解国外大学的课程选择和培养方法,同时也让学校的年轻学者和老师,跟对方展开更多学术合作与交流。科学研究绝对不可能是闭门造车,必须与国际高手加强紧密合作交流。只有了解别人的思想和科研动态,再去自己努力突破,才有可能做出超越别人的成果。

安徽大学还在海外承办了四所孔子学院、九个中国中心,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和中亚、东亚、南亚等地,目的是为了满足当地人民学习中文、了解中国的需求,深化中外人文交流,增进中外人民友谊,服务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的孔子学院、中国中心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在当地起到了很好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也加强了安徽大学和海外高校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学校之间教育、文化的交流,也给双方师生提供交流和了解的机会。

“千人一面”“千校一类”不可取

《瞭望》:高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

匡光力:作为校长,需要思考的几个大问题正是——高校要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我觉得立德树人是学校的一个根本任务,要牢记在脑子当中。从某种程度讲,这比做学术研究和专业建设更为重要。因为高校首先是要培养人,然后是做学术,再通过学术研究成果服务社会。

具体而言,首先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要为党培养人,为国家培养人。人才要有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热爱我们的国家、拥护党的领导,认同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这是第一位的。

第二是专业培养。在培养学生时,打牢扎实的专业基础、培养宽广的视野很重要,所以我们特别注重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安徽大学在教育部的“双万计划”中,获得3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这个成绩在安徽省高校中遥遥领先。

第三是劳动教育。学习之外,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通过劳动让学生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学校正在对后勤进行改革,把后勤的某些工作,比如绿化、保洁、餐饮等,适当分出来一部分作为学生劳动课的内容,将劳动课与思政课有机融为一体,给学生提供一个通过劳动得到锻炼的机会。

《瞭望》: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今年的提案主要关注教育的什么方面?

匡光力:我今年的提案中有一个是分类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我认为大学不能搞成一个模子,“千人一面”“千校一类”是不可取的。学术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的培养模式是完全不同的,从条件建设、教学方法、教师配置等各方面都应该不一样。对于大学的评价标准,不能按照一个模式去套,应该体现出不同。

分类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是打造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基础。但目前支持高水平大学分类发展的政策体系还不完善。因此,我在提案里建议:

一是做好高水平大学分类建设的顶层设计。明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等学校的建设标准,明确政府相关部门在支持高水平大学分类建设中的任务。

二是构建高水平大学分类建设的协调机制。由省级政府构建高水平大学分类建设的统筹协调机制,建立由教育、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的联合协调机制,构建推进高水平大学分类建设合力。

三是建立高水平大学分类建设试验区。在长三角地区(如安徽、上海)建立高水平大学分类建设试验区,加强政策支持,共享优质资源,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高水平大学分类建设。同时,进一步完善评估体系,抓实试点工作评估,将好的经验逐步推广。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