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云集!首届长三角国际论坛,于开放合作中求发展

大咖云集!首届长三角国际论坛,于开放合作中求发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由上海财经大学主办的首届“长三角国际论坛”6日上午在上海开幕。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区域一体化:合作与发展”。两天会期里,将分为“区域一体化与可持续发展”“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政府公共服务供给”“公司金融和金融市场”“数据赋能与长三角一体化”“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五大板块,共5场分论坛。

本届国际论坛在上海市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以“汇聚智慧、聚焦热点、交流合作、发展共赢、战略协同、突破创新”为宗旨,以上海丰富的国际资源为依托,围绕中大发展问题和战略决策展开思维碰撞,为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持续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论坛将以开放的理念、战略的眼光、创新的精神、务实的作风,立足长三角,放眼全世界,持续推动中国战略与全球格局的融合,服务全球经济发展。

论坛嘉宾十分重磅,包括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纽约大学William Berkley经济学讲席教授托马斯·萨金特(Thomas J. Sargent),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法国图卢兹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学术主任、讲席教授让·梯若尔(Jean Tirole),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席、中国外经贸部原副部长龙永图,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中国工商银行行长谷澍,美国财政部原首席经济学家兼助理部长、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讲席教授杰妮斯•艾博丽(Janice Eberly),中国工商银行独立非执行董事、荷兰中央银行原行长努特•韦林克(Nout Wellink),友山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裁杜平,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所所长李迅雷,德勤会计师事务所中国区副主席吴卫军,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首席金融科技官斯普南德•莫汉帝(Sopnendu Mohanty)及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靳庆鲁都分别发表主旨演讲。

==大咖观点==

林毅夫: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最关键的一点是,必须发挥各个地方的比较优势,形成有效的产业集群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是公认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林毅夫出席6日在出席首届“长三角国际论坛”时,作题为《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区域一体化》的主旨报告。他指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对助力我国经济发展、实现民族复兴意义重大。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最关键的一点是,必须发挥各个地方的比较优势,形成有效的产业集群。

林毅夫指出,在管理学上,按照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理论”,一个国家发展的产业要有竞争优势,必须符合四个原则,即:充分利用经济体丰富的要素(按照比较优势发展);国内必须有大市场;必须形成产业集群;要发展的产业必须是竞争的、而非垄断的。

“如果有的国家或地区处于发展早期,重点发展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那么劳动力分工程度就不会很高。”林毅夫举例,上世纪80年代,国内出现了“一乡一品”“一县一品”或“一省一品”的现象。有时候,一个乡就可以形成有效的产业集群。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在资本密集、分工细化的时代,要形成有效的产业集群,往往就不是一个县或者一个乡可以做到的,而需要更大的经济范围。因此,要通过区域一体化发展,形成产业集群,这样才能将自身的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蒋传海教授指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区域战略相互配合,进一步完善了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加快了区域一体化进程,促进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通过推动科技、经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中国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构建开放共享、合作创新的世界经济格局,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民众,也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区域一体化合作与发展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蒋传海说,美国、日本等世界其他国家与地区,通过科技成果与人才要素等资源的优化配置、以经济联系为纽带的跨行政区域合作等举措,探索形成了以市场为主导的区域一体化模式,并开始迈向大中小城市、都市区、城市群融合发展阶段。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统一大市场、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等系列举措,欧洲一体化进程早已超越经济一体化,进入政治、经济和社会一体化阶段,政府公共部门、私营机构与社会民众的合力合作日益彰显。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也为中国区域一体化合作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张红叶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