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
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至今已有六十多年历史,目前我国正从电视剧生产大国向电视剧强国迈进。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国产电视剧作为文化传播和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载体,势必推动中国优秀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本文基于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对中国电视剧的海外传播进行分析,并根据国产电视剧的发展模式和出口现状回溯历史、反思现在、展望未来,从而增强国产电视剧的文化传播力量。
# 关键词 #
国产电视剧;对外传播;编码/解码
斯图亚特·霍尔认为“广电系统必须要以一种‘有意义的话语’形式来生产编码信息。若想产品能被受众理解,在生产中社会体制关系则必须渗透某一种语言模式。所以信息传播过程中自然产生一种需要区别对待的环节,即一个由语言和形式规则运作的环节。然而当信息满足受众需求并且产生效果之前,它须看作为一种有意义的话语,还需应用一定的方式解码;只有经过解码后的意义,才能产生效果和影响,进而娱乐、教导和说服大众,升华至更为复杂的情感、认知以及意识形态或行为上的结果”。
中国电视剧作为表达国人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审美趣味的文化样式之一,在对故事情节、台词、视觉效果及背景典故等元素进行编码创作的基础上,融入了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使受众凭自身认知对电视剧进行解码,从而了解其中“有意义的话语”。国产电视剧作为一种“有意义的话语”的表达形式,其发展历程和对外传播过程中的情感认同提升,在“编码/ 解码”理论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国产电视剧发展的历史“剧”变
1958年,北京电视台播出的《一口菜饼子》标志着我国第一部电视剧的出现。制播技术条件有限、题材内容与艺术形式单一,以及主题承载国家意识形态和表达主流价值取向,是早期电视剧共有的特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国内电视行业发展迅速,愈加凸显娱乐功能,开始制作内涵和表现形式更加丰富的电视连续剧。中央电视台在1980 年播出的《敌营十八年》是我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当时便在国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同年,中日合作拍摄了《望乡之星》,是中国在海外传播的第一部电视剧,奠定了中国电视剧向海外传播的道路。早期国产电视剧创作主要从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挖掘题材,其间出现的大量文学作品改编剧,如《西游记》《红楼梦》《济公》,直接推动了中国电视艺术的快速发展。直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广播电视行业渐渐形成了多元、立体、繁荣的文化格局。
21世纪以来,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为影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能量,大众文化的崛起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作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产品,电视剧具有紧跟时代步伐、易受观众心理影响的特点,逐渐形成了创作题材多样、类型各异、艺术形式不同的局面。近年来,我国电视剧行业发展迅猛,在主题性创作和话题性引导为主的生产模式下,许多作品播出后观众反响热烈。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占电视剧市场的主要份额,女性情感剧《欢乐颂》《三十而已》《流金岁月》等作品展现女性形象和思想的转变。行业剧《创业时代》《安家》《装台》等勾勒出一幅“打工人”现状的浮世绘。脱贫剧《大江大河》《花繁叶茂》《山海情》等作品和抗疫剧《在一起》《最美逆行者》《生命缘》等响应主流号召、折射社会现实变化。连绵不断的古装剧是中国电视剧的特有本土叙事资源。
2020电视剧网络剧Top 10
数据来源于《中国电视剧蓝皮书(2021)》
在制播技术不断进步的条件下,2014年网剧制作崛起,以年轻观众为主要消费群体,催生出了许多青春偶像剧、仙侠玄幻剧、宫斗剧、悬疑剧等作品。近年,网剧制作逐渐具有高端化的内容品质、电影感的视觉效果和工业化的生产态势。2017年悬疑剧《白夜追凶》、仙侠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2020年青春题材剧《风犬少年的天空》、家庭伦理剧《以家人之名》、多类型融合剧《隐秘的角落》和现象级大制作古装悬疑剧《长安十二时辰》,这些国产电视剧不仅在国内影视市场相当火爆,在国外市场也影响巨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观众来了解中国文化。
基于霍尔理论的国产剧海外传播模式分析
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电视剧凭借其直观易懂、覆盖面广、感染力强及内容量大等优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据统计,在“走出去”的电视节目类型中,电视剧多年来占比一直保持在70%左右,是中国影视文化走出去的主导产品类型。近年来,国家倡导“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强调要加强中国电视剧的规划扶持,从品牌建设、版权购买、译制和电视推广等方面为中国电视剧“出海”保驾护航。在国产电视剧的“出海”道路上,电视剧创作者通过编码的方式将自身以及受众期望的“有意义话语”注入电视剧中,引导其在解码过程中充分发挥价值,从而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和传播力。
⑴ 传播题材“编码”多样化
在国产电视剧创作语境中,古装题材电视剧和现实题材电视剧通过组合电视代码与创作特定内容建构文本,使之蕴涵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彰显着当代中国社会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早期国产电视剧“出海”几十年的历程中,古装剧是一大主力,海外受众通过这类电视剧对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进行了解。国产电视剧海外输出的内容层面主要从中国古代故事中汲取营养,以“四大名著”为主体依托打开海外影视剧市场,引发了“古装剧”观看的热潮。《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四大名著相继被改编成电视剧,走向海外市场。《西游记》是最早成功走向海外的电视剧,在东南亚地区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与认可,孙悟空成为不少海外观众认识的第一个“中国人”。1987年,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红楼梦》是欧洲国家第一次购买和播放的中国电视剧。通过电视剧的国际化传播,中国文学名著的世界影响力不断扩大。进入90年代,中国古装剧不仅在数量上剧增,在影响力上也越来越大。《还珠格格》《水浒传》《包青天》《康熙微服私访记》等作品引起海外收视狂潮。
随着国产剧制作质量的提高,近年来上线的古装剧吸引了海外观众的目光和喜爱,以后宫题材为叙事母体,聚焦于古代帝王后宫的封闭空间,叙述后宫嫔妃佳丽之间的情感纠葛与权力倾轧,以迎合和满足观众对于历史的窥探欲望与消费意识,古装剧再次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一张明信片。《步步惊心》(2011)被韩国翻拍成韩剧《步步惊心:丽》,并被泰国引进,成为泰国电视剧收视排行榜第四名,在越南视频网站播放量单集第一名。美版《甄嬛传》(2015)在Netflix首播,成为第一部在美国主流视频媒介平台以付费形式播出的国产电视剧,在纽约当地创下了中文台收视率新高。《芈月传》(2015)在国内未播出时就已将版权卖到海外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外播出的覆盖面比《甄嬛传》更广,《琅琊榜》(2015)在国内播完五天后就迅速登陆韩国电视台。《延禧攻略》(2018)在全球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并登上谷歌2018年全球电视剧热搜榜第一名。《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在韩国中华TV创下了收视新高。《香蜜沉沉烬如霜》(2018)陆续在Viki、Netflix、新加坡Singtel、韩国中华TV等平台播出,并在首尔国际电视节上获得年度最具人气海外电视剧奖。《陈情令》(2019)火爆国内之后,也出现在Netflix的官方网页,相继在北美、南美和欧洲等地播出。《长安十二时辰》(2020)成为首部在亚马逊网站上付费播出的中国电视剧。《山河令》(2021)以独特的网络化叙事手段、熟知粉丝心理的剧情设计,引发观众的强烈推荐。
为改变国产剧出海类型的单一现象,家庭伦理剧、青春甜宠剧、悬疑题材剧等现实题材剧逐渐加入国产剧“出海”的队伍。这类电视剧在不断创作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精品之作,以崭新的视角和叙事方式,成功吸引海外观众的目光。2016年《小别离》在蒙古国教育电视台黄金时间段热播,2019年《都挺好》走进哈萨克斯坦的电视荧幕。2020年《以家人之名》发行至日本、新加坡、越南、北美、韩国、马来西亚、文莱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收获海外观众的好评,并在北美多语种字幕组平台ViKi上成为“美洲地区推荐剧集”。这类家庭伦理题材电视剧聚焦于都市群体的生存状态,紧扣家庭关系的主题,将现实社会中的人情关系、家庭矛盾等问题展现给观众,并在后半部分用温情的想象抚平前半部分中的创伤,使观众的内心产生对家庭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哈萨克斯坦译制人员叶尔泰·努西普扎诺夫表示:“《都挺好》向哈萨克斯坦观众展现了当下中国都市家庭的日常生活,引起广泛共鸣。这部电视剧为哈萨克斯坦人民战胜疫情带来希望,要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一切不好的事情都会过去。”
⑵ 传播地域“解码”多元化
国产剧出口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从东南亚到非洲、东亚国家以及欧美地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际合作司司长马黎表示:“截至目前,1600多部中国优秀作品被译制成36种语言,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并屡创当地电视台收视纪录,受到海外观众的喜爱,带动中国电视内容出口额逐年攀升”。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受众面对不同中国电视剧的题材类型有着不同的信息解码方式,使得国产电视剧在传播内容和数量层面有着差异性。非洲和东南亚地区是我国电视剧走出去的主要接受地之一。非洲与中国对于家庭的重视、亲情的羁绊使得非洲地区的观众对中国电视剧有着更深的情感认同,现实题材家庭剧受到非洲观众的热烈关注。《媳妇的美好时代》是首部进入非洲地区的国产剧,作为中国与非洲国家影视文化交流的代表,这部电视剧所反映出的生活化的家庭故事和伦理道德深受观众的认可。《咱们结婚吧》《杜拉拉升职记》《奋斗》等青春励志剧,对于处于生存状况欠佳、生活水平较低的非洲地区有着很大的鼓舞作用。同时,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进和“中非影视工程”的建设,非洲受到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非洲人民对于中国电视剧的兴趣也更加浓厚。在东南亚地区,包括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现实题材电视剧、古装剧、仙侠剧、现代剧等备受欢迎。20世纪90年代的电视剧《渴望》就曾在越南引发观看的热潮,而今《欢乐颂》《延禧攻略》《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等这些类型迥异的电视剧在东南亚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力。在中国电视剧走进东南亚地区的过程中,中国的一些地方电视台与老挝、柬埔寨等国家的电视台合作开设了“中国剧场”等栏目,通过本土化译制,满足当地受众的观影需求。
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语言壁垒和收视习惯的差异性,部分电视剧在对外输出的同时未能达到预期的收视效果,于是在借鉴制作模式和叙事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版权交易或合拍,成为中国电视剧走出去的一种重要方式。在韩国和日本,家庭伦理题材和青春偶像题材的中国电视剧深受欢迎,并有多部中国电视剧作品被翻拍。这些海外翻拍的国产剧对于人物角色的设定、故事细节的展示、台词的表达等方面都进行了本土化的调整。《太子妃升职记》被翻拍成韩剧《哲仁皇后》,在韩国收视率很高,但由于该剧在人物形象设定方面有违历史使其口碑偏低。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偶像剧,成为近年来国产剧的新势力。2014年青春偶像剧《杉杉来了》成为江苏卫视年度收视冠军,于2015年被引入日本播出。2016年暑期档热播电视剧《微微一笑很倾城》被翻拍为日剧《灰姑娘上线啦!》,原版中的男女主人公通过网络游戏相识,随后在现实生活中相认相恋。日剧保留了原版故事的核心情节点,同样以“真人+动漫”的人物形象设置来呈现,但该剧的收视热度并不高。2019年《亲爱的热爱的》以职业剧与爱情剧融合的类型模式,展现青年人的生活和成长,引起观众的共鸣。
在互联网发展迅速的新媒体时代,网络视频平台的影响力愈加明显,网络时代的粉丝文化不仅使得海外电视剧在中国自发传播,也推动了国产剧的出海进程。在北美最大的亚洲电视剧网站Viki.com上,中国电视剧剧目众多,有大部分作品由影迷志愿者翻译并制成当地语言的字幕。例如国产悬疑剧《白夜追凶》《河神》《隐秘的角落》,这些作品在进行多语种译制后,吸引了许多海外影迷。
近五年海外热播的部分国产剧
数据来源于网络
约翰·菲斯克认为,观众具有主体性,他们是有历史的,存在于特定的社会结构(阶级、性别、年龄、宗教等的混合)之中,是由复杂的文化历史组成。正是这些方面的不同,导致了电视文化产品的不同解读,进而形成大众文化的多样性。在跨文化交流与传播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性导致一些国产剧在出海后呈现出“水土不服”的状态。我国电视剧的对外传播想要获得成功,除了需要对内容和形式进行多元化的呈现之外,还需要在传播前进行准确的译制,从而避免观众在解码的阶段产生误读,影响电视剧的对外传播效果,使得质量和价格大打折扣,形成所谓的“文化折扣”。尤其是国产古装剧在海外传播过程中,剧中惟妙惟肖的台词无法被译制出应有的味道。2016年《甄嬛传》在北美播出时,由于翻译问题由原初的76集被压缩成6集。剧中文雅的对白和吟诵出口的古诗词无法被译出原有的含蓄、庄重之美感。相反,在向非洲输出《媳妇的美好时代》时,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斯瓦希里语播音员与来自非洲的配音演员经过细致的讨论,将这部剧的台词进行本土化加工,以地道的斯瓦希里语配音向非洲观众播放,这种为了降低文化折扣而采取的制作方式值得日后“出海”的电视剧学习和借鉴。当国产电视剧被翻译成当地语言版本配音播出时,观众对于剧情的理解和喜爱度得到提升,国产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也在扩大。只有进行多语种译制,才能打破国产电视剧海外播放的语言障碍,推动国产剧“出海”的进程。
电视符号作为图像符码,比语言、文字和数字符码更为直观易懂、生动形象。无论是从内容编码的丰富度,还是传播地域解码的多元化来看,电视剧都是承载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产品。
新时代背景下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创新推进国际传播,利用网上网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民心相通,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愈加频繁,影像符号相比于文字符号来说更加通俗易懂,更容易实现跨文化国际交流。电视剧的跨文化传播不仅是不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彰显,也是民族文化与精神的体现。
黄会林和高永亮共同提出了“第三极电影文化”的宗旨是“会通以求超胜”。“会通”是指“第三极电影文化”在坚持民族文化主体性基础上吸收、借鉴、融合各种电影文化。“超胜”一是指中国电影文化的“自我超胜”,即在坚持民族文化主体性基础上,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通过吸收、借鉴、融合欧洲电影文化、美国电影文化及其他电影文化,实现自身电影文化的不断丰富、发展和创新;二是指世界电影文化的“整体超胜”,即在中国电影文化“自我超胜”的基础上,形成独具特色的“第三极电影文化”,与欧洲电影文化、美国电影文化及其他各种电影文化一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国产电视剧亦可以此发展宗旨作为自身发展和对外传播的目标。当前跨文化传播和交流中,西方文化占据着优势,西方国家的美剧、英剧等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巨大并且所拥有的受众群体庞大,剧中宣扬的主流价值观、意识形态和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观众。而在中国电视剧对外传播过程中,西方国家的观众对于中国电视剧中的文化认知不够深入,仅停留在对早期影视作品中的武侠文化的认识。由于语言的壁垒和思想观念的差异等原因,许多海外观众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和精髓的了解受到阻碍。加之,有许多国产电视剧在大众文化与消费主义的影响下,其艺术创作精神渐渐背离了主流价值观和传统伦理道德,影响了国产电视剧的文化与伦理价值,出现大量失去艺术灵魂和文化价值的作品。若要实现中国电视剧文化的“会通以求超胜”的目标,国产电视剧的创作要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重塑优秀传统文化在电视剧艺术创作中的表现形式;要植根于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土壤,提升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精神和价值取向在剧中的存在;要借鉴美剧对于共同性的价值观和国际化的表达,站在人类共同兴趣和价值观念上进行电视剧创作,理性地表述中国和世界的故事,避免出现“神剧”。
费孝通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作为“文化自觉”历程的概括。中华文化所蕴含的THEORY & EXPLORATION理论与探索世代相传的核心价值和民族精神应成为中国电视剧创作的主题导向,在中国电视剧“出海”的进程中,应推崇像《都挺好》《琅琊榜》《山海情》等这类表现中国社会现实生活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经典之作。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的电视剧创作,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弘扬中华文明独特的价值和魅力,用中国故事表达中国审美,展现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国产电视剧对外传播的步伐不断加快,通过编码创作形成“有意义的话语”,从而展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伦常故事和中华文化的自信面貌。为了提升国产电视剧对外传播的反响效果和情感认同,创作者在进行本土化和民族化的创作基础上,要以国际化的视野、共通的话语体系和包容的精神建构人类文明的普遍性价值。国产电视剧“出海”不仅能让海外观众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政治价值和社会现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电视剧质量的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请关注《中国广告》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