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新媒体趋势|《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8)》昨日发布

点击关注一文读懂新媒体趋势|《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8)》昨日发布关注我哟

点击新闻与写作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一文读懂新媒体趋势|《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8)》昨日发布有传媒的地方,就有《新闻与写作》!

一文读懂新媒体趋势|《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8)》昨日发布

昨日,以“智能互联•数字中国”为主题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8)》发布暨新媒体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这是这部蓝皮书的第9次发布。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李培林出席并发表讲话。中央网信办移动网络管理局副局长卢岚、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赵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出席发布会。发布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赵天晓主持,所长唐绪军作主题报告。

李培林在讲话中指出,新媒体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显著标志。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对于互联网与新媒体的发展有了新一轮的规划重点与布局考量。新媒体的发展不仅限于媒体融合,更侧重于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将网络发展与国家整体发展紧密相连。互联网与新媒体已经被视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等方面发展的强力助推器。他认为,新媒体蓝皮书就是这样的智库成果。在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每年发布的新媒体蓝皮书都力图在把握好新媒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准确预测其发展趋势,为我国网信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目前新媒体蓝皮书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有着广泛影响的品牌蓝皮书。李培林祝愿新媒体蓝皮书越办越好。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主编唐绪军在主题报告中概略地介绍了本年度新媒体蓝皮书的主要内容。本年度新媒体蓝皮书分为总报告、热点篇、调查篇、传播篇、产业篇等五个部分,汇聚国内50多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总报告全面概括了2017年以来中国新媒体发展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27篇分报告深入探讨了中外媒体融合、共享经济、智能媒体发展、网络二次元文化、知识付费、互联网治理、网络广告、移动互联网、短视频、新媒体版权、新闻推荐算法等重要问题。

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人民网、央广网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数十家媒体代表也出席了本次发布会。在随后举行的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就我国新媒体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研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新闻学研究室主任黄楚新主持了新媒体发展研讨会。

新媒体蓝皮书概括了2017年中国新媒体发展的5大进展:国家新战略:我国新媒体发展面临新要求与新变化,信息化建设成果持续惠民,“数字中国”建设步入快车道,互联网治理:多举措严管严控与平台自主整改并举,中国加速迈入智能互联新时代。

新媒体蓝皮书就中国新媒体未来发展提出十大展望:数字经济引领“数字中国”建设走上新征程;人工智能企业迅速崛起,智能互联与万物融合加速到来;媒体融合系统性创新发展,效果评估不断规范;“一带一路”倡议等中国智慧持续推进我国国际传播能力提升;双微发展依然强势,今日头条异军突起;以加强网络舆论引导为主进行互联网内容建设,防范网络思潮风险;内容价值持续回归,内容付费成为新媒体赢利增长新热点;政务新媒体不断自我整合,服务功能逐步“实化”和“具化”;用户个体商业价值被激活,以“社交电商”为代表的社交化产品成为新势力;互联网治理趋势依然是严管严控,网络安全至关重要。具体内容如下:

共享单车、移动支付等遍布海外,中国信息化发展成果惠及世界

蓝皮书指出,我国信息化发展成果服务世界,具有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扫码支付、共享单车、网购与高铁一起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以摩拜单车、ofo小黄车为代表的中国共享单车平台加速在国际市场投放,在新加坡、英国、以色列等多个国家,用户均可使用中国共享单车。以支付宝、微信支付两大巨头为代表的中国移动支付遍布海外,包含海外退税服务的移动支付改变了用户的消费与支付方式。截至2018年3月的统计数据显示,北美、欧洲、日韩、东南亚、澳新、中东等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支持支付宝扫码支付。微信的“城市体验”小程序则通过微信支付、微信卡券等微信生态在游客海外出行场景中提供便利。中国游客在海外也可享受国内的移动网络应用服务。在无人机领域,深圳拥有包括大疆在内的300多家无人机企业,占据全球市场七成份额,在无人机研发、制造和解决方案提供方面处于世界领先位置。无人机已然成为深圳的新城市名片。

(参见《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9(2018)》p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6月)

“人工智能+”产业应用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智能互联加速发展

蓝皮书指出,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发展成果丰硕。以语音与图像识别、云计算、机器人为内容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取得重要进展。人工智能技术推动移动互联时代向智能互联时代转变,智能服务成为互联网下一阶段发展的核心内容,成为全球创新的新高地。中国互联网的发展通过把握政策红利和技术红利,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互联网产业向技术驱动型升级。

国家加紧人工智能布局,从上至下逐步落实人工智能发展工作,以政策引导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支持。互联网科技企业加速抢滩人工智能产业,重视人工智能研发环节,引领人工智能发展。

“人工智能+”产业应用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智能互联加速发展。根据《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数据报告》,在目标市场行业中,“人工智能+”企业(融合医疗、金融、教育和安防等领域)总计占比40%,位居第一。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融合促使机器人、智能生活助理、自动驾驶、新闻分发、智能家居等多领域实现突破,人工智能催生新经济形态,变革传统工作与生活方式。在新闻分发领域,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个性化信息推荐平台通过计算机算法实现了用户新闻信息的个性化定制。算法将海量新闻信息与用户个人阅读兴趣智能连接,实现了信息推送的精准化。在智能硬件领域,智能家居、物联网等成为行业焦点。随着智能语音交互平台技术的不断成熟,智能家居具备的功能更加完备,环境感知、语音交互、自动控制,智能家居入口形态更加多样。2017年,智能音箱成为互联产品的新宠。猎户星空联合喜马拉雅等发布“小雅”智能音箱、小米推出AI音箱“小爱同学”、阿里巴巴售卖智能音箱“天猫精灵”、百度发布视频智能音箱“小度在家”……智能音箱普遍具备互联网新闻、音视频内容获取、天气和路况等生活信息服务查询、家庭电器控制、语音交互等功能,实现了交互方式革新与生活场景的智能互联。截至2018年3月中旬,“天猫精灵”累计销量达200万台。

(参见《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9(2018)》p1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6月)

政务新媒体开启资源共享与服务升级新阶段

2017年,政务新媒体发展呈现侧重数据互通共享和政务服务升级的特点。在被各地纳入常规性工作之后,各政府部门按照“先开设,后联通,再提高”的原则对其主要功能进行了调整、完善与升级。打通政务资源和提升新媒体服务品质是当前政务新媒体建设和发展的重点。根据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截至2017年12月,我国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到4.85亿,占总体网民的62.9%,通过支付宝或微信城市服务平台获得政务服务的使用率为44.0%。根据《2017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报告》数据,截至2017年底,经过微博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达到173569个。其中政务机构官方微博134827个,公务人员微博38742个。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推出的“全球政府相关领域数字化指数”指出,中国政府数字化程度在全球排名第八,超过美国和欧盟。中国政务新媒体通过实行统筹协调机制、实施一站式服务、加快信息互联互通等举措,不断加强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政务新媒体在发展中存在数据共享难、系统互通难、业务统筹难等问题,而主张信息共享互通的政策出台为其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一年来,中央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促进政务新媒体统筹协调发展的文件,通过精准施政引导政务新媒体加强电子政务服务。

通过提升议题策划能力、坚持有问必答、直面网络舆情、进行人格化服务等举措,政务新媒体运营能力整体提升。但同时也应看到,政务新媒体当前仍侧重平台建设和集中进行专项能力的提升,政务新媒体日常运营能力有待提高,服务功能尚未完全互联网化,特别是在互联网络服务实效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不同地方不同部门政务新媒体之间存在一定发展差距。

(参见《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9(2018)》p12-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6月)

网络直播发展进入“下半场”,直播答题、语音直播突起

蓝皮书指出,2017年,网络直播与短视频发展进入“下半场”,新产品样态层出不穷且更替频繁。同时,直播与短视频呈现向全民平台发展的趋势,用户生产内容、专业生产内容与社交属性成为平台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政策监管、激烈竞争、观看需求理性化的前提下,网络直播与短视频行业发展前景依然乐观。

直播答题是2018年初最火爆的互联网风口,塑造了全民答题的景观。用户只要登录直播平台,便可以由主持人引导通过在线答题瓜分奖金。直播答题发挥了在线平台的社交化与互动属性,加以现金奖励引导得以迅速蹿红。可以说,直播答题是《幸运52》《开心辞典》《开门大吉》《一站到底》等电视节目在网络时代的变种。直播答题使知识竞答的参与便利性、互动性、趣味性等大幅提升,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用户参与度与活跃度较高。同时,知识竞答的这种形式也为直播平台带来了大量用户和流量。今日头条、映客直播、花椒直播等平台推出了诸如“百万英雄”“芝士超人”“百万赢家”等直播答题产品,通过增添答题闪电场、“组队开黑”等新玩法持续增加平台的吸引力。在较短时间内,各直播平台不断加码奖金快速使用户集聚。但在快速发展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直播答题出现了内容导向等问题。国家下发《加强网络直播答题节目管理》通知,在对直播答题节目资质、主持人条件、内容审核等进行规范管理的同时,使直播答题的第一波热度退去。但是,作为直播平台高参与性和互动性的宣传手段之一,直播答题仍被市场看好。搜狐、百度等平台的直播答题节目已在获得国家批准后再次启动。

在网络监管下,直播行业加速整合,不断回归理性。同时,各平台通过差异化定位以自制内容赢得用户。虎牙直播、熊猫直播、斗鱼直播等主打网络游戏直播,通过热门网络游戏保持内容影响力;映客直播、花椒直播、一直播等泛娱乐平台则通过引入明星大咖、美女帅哥等在美妆、电商等生活方式领域布局;以六间房、YY等为代表的秀场直播侧重发挥网红主播的号召力进行社交直播。与网络新闻提供平台一样,直播平台也需要通过优质的内容吸引用户,这就促使“头部主播”成为各直播平台争抢的对象。斗鱼直播平台声称2018年将投入10亿元打造“主播星计划”。通过自主挖掘、培养主播,甚至对主播上升通道进行建设等全方位发挥主播个体对平台的反哺作用,实现主播个人和平台的双赢。在直播行业,2017年值得注意的是,语音直播突起。以音频公司荔枝为例,荔枝的语音直播上线3个月收入就过千万元,2018年1月数据显示,荔枝获5000万美元D轮融资,其语音直播月收入已近1亿元规模,并已实现规模化盈利。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达到3.48亿,预计2019年用户规模将达4.86亿。语音直播具有伴随性和多移动场景使用优势,夜间睡前时间也是语音直播的流量集中时间段。

(参见《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9(2018)》p15-1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6月)

短视频市场群雄逐鹿,呈现草根化发展趋势

蓝皮书指出,2017年短视频市场迎来群雄逐鹿的新阶段,“快手”和“抖音”作为行业内两大头部平台,其发展速度和影响力有目共睹。面对火热的短视频市场,互联网巨头纷纷加入,以各自组织梯形视频分发队伍形式进行市场瓜分。随着垂直化短视频平台的兴起,短视频行业产品类型与服务更加多元,玩法更加多样,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短视频行业市场迎来发展新风口,产品火爆发展且更新迅速。2016年被誉为“第一网红”的还是“papi酱”,进入2017年,“办公室小野”已经凭借新奇的烹饪创意成为短视频领域的佼佼者。根据《中国网络版权产业发展报告(2018)》,短视频市场用户流量与广告价值爆发,预计2020年短视频市场规模将超350亿元。2017年,短视频呈现草根化发展趋势,以普通用户生产内容为主的短视频构成了“快手”“抖音”等大众类短视频社交平台的主要推送内容。同时,平台内容和生产主体的草根化,促使短视频内容生产门槛降低,内容具有易模仿性与社交属性,普通用户参与兴趣高、难度小、易上手。短视频的火爆发展得益于网络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资费的降低以及用户与手机的“形影不离”。更重要的是,短视频与新时代用户的信息获取和消费习惯相吻合。移动互联使用户获取信息的场景移动化、多样化,时间碎片化,心态更加随意化、情绪化、娱乐化,因此,主打泛娱乐的短视频平台更容易让用户沉溺其中。在产品设计上,当前沉浸式视频流在短视频应用上较为普遍,而美颜功能也逐渐成为工具型短视频的标配。

资本的青睐与互联网巨头的进入为短视频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组合产品体系化发展成为短视频平台背后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战略。比如,今日头条旗下拥有抖音、火山小视频、西瓜视频等短视频应用。三个平台分别瞄准不同层次的用户群体,通过差异化产品定位建立短视频应用矩阵,扩大用户覆盖范围和规模。2017年12月,西瓜视频活跃用户规模达到6761万人,相比2017年1月增幅约为362%;抖音、火山小视频活跃用户数量分别为5548万人和8478万人,相比2017年1月增幅分别约为2091%和5672%。一下科技公司旗下拥有小咖秀、秒拍、波波视频等,新浪微博则通过布局秒拍、一直播、酷燃等进行多产品线运营,构建短视频平台的集团军。在资讯类短视频领域,梨视频凭借其优质内容生产能力而被资本青睐,继2017年11月获Pre-A轮融资后,又于2018年3月,在“人民网、腾讯、歌华有线视频战略合作发布暨人民视频客户端上线仪式”上,三家宣布成立视频合作公司,共同发力直播和短视频领域。

(参见《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9(2018)》p16-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6月)

音频类知识付费产品最受青睐

蓝皮书指出,目前,知识付费产品形态多种多样,主要媒介形态有文字类产品、音频类产品、视频类产品和媒介融合类产品等;具体的知识付费产品形态又包括音频录播、图文分享、在线问答、视频直播、视频录播、付费传统媒体等。基于用户越来越细分的需求,知识付费产品的形态也呈现多元化的态势,当前的产品不仅仅局限于线上,如在行等既提供线上预约,也提供线下一对一咨询服务,因此知识付费产品也出现向线下延伸的趋势。在多样化的知识产品形态中,音频类产品最受青睐,超过四成的用户使用音频类知识付费产品。

报告中指出,2017年一、二线城市中,月收入5001~8000元的“80后”“90后”人群对互联网付费型知识的付费意愿以实用类与音频类内容为主,在知识价格上以200元以下的低价为主。

从付费用户对知识内容类型的偏好和购买使用目的来看,2017年,用户群体主要偏好实用型知识内容的付费。偏好金融财经内容的用户占比高达46.2%,偏好教育培训内容的用户占40.1%,偏好消费理财内容的用户占34.8%,偏好IT科技内容的用户占32.3%,这四类内容均属当前一、二线城市中等收入的“80后”“90后”用户群体(有关中产焦虑)重点关注的实用型内容,同时由于这四类内容的知识专业性较强,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生产者针对当下中产焦虑的实用型内容做“大众化”解读。对于这类知识的“头部内容”,主要知识付费用户群体有意愿为其“买单”,以提升时代背景下个人和家庭的社会适应力。

从付费用户对于知识内容媒介呈现形态的青睐程度来看,2017年用户群体主要青睐于音频类知识产品的付费。使用知识付费产品的用户中,有41.6%的人群正在使用音频类知识产品,并且有45.4%的用户表示未来倾向于使用音频类知识付费产品;而选择视频、文字等其他媒介形式知识付费产品的用户比例均低于40%。这说明知识付费用户在选择媒介类型时更加倾向于音频类产品。在2017年付费内容购买指数前十名中,70%为音频类产品,有六项最受欢迎的产品来自综合型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FM,而喜马拉雅FM也凭借音频类知识付费产品成为2017年知识付费市场的一匹“黑马”。音频类知识付费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的主要原因是用户在使用音频产品时只需要调动其听力,极大地方便了一、二线城市年轻中等收入用户群体在上下班等候和乘坐城市公交、地铁过程中碎片化、多元化的在途生活场景,成为其最方便使用的知识付费产品。

从付费用户对知识内容的定价接受程度来看,2017年用户群体的价格付费意愿倾向于200元以下的低价定价策略。2017年知识付费用户实际的单项消费额度多在200元以下,这一区间占总人数的70.2%,而目前大部分知识付费产品的订阅价格为199元/年,这与知识付费用户的实际消费意愿相一致,说明了现行的知识付费产品定价策略较为合理。82.3%的知识付费用户对单项产品所能接受的最高价格集中于300元以下,这说明大多数用户对知识付费产品更愿意接受小额付费,未来的知识付费产品价格也不宜过高,平台在制定价格策略时要衡量知识生产成本与用户可接受的价格之间的关系,主要走平民化的定价路线和中低定价策略,以便在短期内快速获取规模化赢利的用户基数,并增强付费用户的持续购买意愿,促进知识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参见《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9(2018)》p139、141-14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6月)

语音交互成媒体走向万物互联的应用重点

蓝皮书指出,2017年,被称为“人工智能应用元年”。这一年,人工智能投资创业热潮兴起,而其应用层的投资热度尤甚;作为人工智能产业链的重要应用层和AI落地选择之一的智能媒体领域,虽在资本市场短暂遇冷,但政府扶持、用户期待、各方抢占技术红利之乐观态势明朗。

语音交互是目前媒体走向万物互联的应用重点和发展风口。互联网时代,受众与个人电脑端的交互以鼠标、键盘为媒介,以“点击”为主要方式;移动互联网时代,人机交互的方式脱离了中间介质的存在,以触摸为主要方式;而在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人机将走向统一。现阶段,语音交互是媒体迈向智能化的应用重点。

2017年7月,在实际应用领域,讯飞输入法的识别准确率达到98%,距颠覆性发展只有一个百分点的距离。语音识别技术的成熟使得人机交互方式的更新成为可能。科大讯飞的云端语音开放平台,截至2017年12月,累计终端数达到15亿个,日均交互次数达到40亿,开发者团队数量已达50万个。搭载语音识别技术的终端从集成平台,如智能手机中的语音助手,到垂直领域的具体应用,如教育、公共服务、汽车、客服、医疗保健等,都已迎来蓬勃发展的阶段。

2016年中国语音服务市场规模达到59亿元,比2011年增长了近1000%。微软小冰已经拥有超过1亿用户,累计对话超过300亿次。百度用户每天已经有3000万次的语音搜索量。语音服务市场的快速扩张说明用户对语音交互方式的需求已经形成,且语音交互的方式开始有了“沟通”意味。

中国消费者使用语音助理的比例达到55%,在调研覆盖的22个国家中居首,比美国消费者的使用比例高出将近10%。目前已有64.7%的中国消费者拥有搭载智能语音助手的产品。搭载语音交互方式的智能终端开始走向大众化。无论是从用户需求还是市场规模方面看,都已经到了语音交互发展的风口时期。

国内互联网巨头除了在大平台搭载语音生态系统外,还积极在应用层面寻找可行的落地方案,如表4所示,家居、车载、可穿戴设备、移动应用中搭载的虚拟助手、机器人等已成落地领域。这是智能媒体发展的搭载机遇,借此可寻求可能出现的匹配场景,探求将媒介内容产品与语音交互技术更好结合的方式。

(参见《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9(2018)》p95-9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6月)

国产二次元IP正在崛起,二次元手游潜力巨大

蓝皮书指出,近年来,从日本传入中国的二次元文化逐渐本土化、大众化,国产二次元IP正在崛起,以年轻一代为核心的受众在弹幕网站、微博和贴吧论坛等主要平台活跃的同时,推动了互动传播模式和网络语言系统的发展。

目前,国内的二次元产业正值高速发展期,二次元与主流文化互动融合增多,二次元文化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国产动漫走出低幼化定位,经济价值得以释放。近年来,国产动漫逐步走出低幼化定位,不断推出市场认可的全年龄向作品。各大视频、漫画平台上线的国产动画、漫画作品点击量已经逐渐超过境外动漫,付费观看、广告植入、衍生品等产业变现探索出现成功案例,并积极向境外输出。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资本关注,二次元领域文化企业在融资规模、融资数量等方面也得到迅速增长。

二次元手游潜力巨大,开发原创IP衍生价值链。2017年中国二次元移动游戏市场销售收入已达159.8亿元,同比增长45%,远超整个中国游戏市场的同比增长速度,《碧蓝航线》《少女前线》等作品也在海外市场获得不俗成绩。一些不属于严格二次元范畴的游戏作品也因运用二次元元素或用户再创作进入二次元文化圈,现象级作品如《阴阳师》《王者荣耀》展开多元化IP运营,借动漫、舞台剧、影视、周边等形式充分挖掘游戏IP价值,开拓更大市场。

二次元形象偶像化,商业品牌借力开展跨次元营销。二次元文化与偶像文化都以年轻一代为目标受众,在泛娱乐化的大趋势下,二次元作品角色、虚拟形象以及二次元衍生领域的CV(配音演员)、Coser(角色扮演者)、歌手等走向偶像化,初音未来、洛天依等成功案例也表明二次元虚拟偶像已有一定的市场基础。在现实偶像明星屡遭形象危机之际,一些商业品牌开始探索跨次元营销,借具有高度稳定性的二次元形象打开年轻人市场,维护自身品牌。

受众规模持续增长,核心群体与大众化趋势产生冲突。作为二次元领域重要平台,bilibili网站(简称B站)在过去三年间,用户群增长50倍;微博泛二次元用户也在不断增长,截止到2017年11月已突破1.89亿。但由于二次元社群的认同感具有高度纯粹性和排他性,在二次元文化逐渐向大众市场渗透的过程中,“弹幕礼仪”“尊重一切兴趣取向”等传统二次元领域默认的规则和价值观一再受到泛二次元用户的挑战,核心人群对其的排斥也愈发激烈,甚至出现“伪二次元”“二不起”等概念以示不满。

(参见《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9(2018)》p122-12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6月)

共享经济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人类将步人“共享社会”

蓝皮书指出,2017年,在“鼓励创新、包容审慎”政策基调下,中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和融资规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共享资源不断丰富,共享内容趋于多元,共享领域竞争日益激烈,共享经济步入整合阶段。与此同时,消费者权益保障等共享经济问题也逐步显露,为了推动共享经济健康发展,我国必须加强共享经济顶层设计,构建多元协同的共享经济治理体系。

在政策支持、经济转型、网络普及、技术革新等利好因素影响下,2017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突破4.9万亿元,融资规模达到2160亿元,较2016年分别增长47.2%和25.7%。与此同时,共享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共享资源垂直细分,共享内容更加多元,产业图谱逐渐完善,社会效益进一步凸显,共享经济成为促进就业和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驱动力量。

未来,随着顶层设计的变革、经济环境的优化、网络信息技术的创新,共享经济将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技术、模式创新推动其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生态化与全球化将会成为共享企业拓展赢利模式的战略选择,我国将逐步形成以市场为主导、政府为辅助的共享经济体系。其未来五大发展趋势如下:

1.共享经济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共享渠道下沉

目前,我国共享经济发展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而在二、三线城市以及广大农村乡镇地区共享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是共享资源供给不足或缺乏经济效应;其二是共享资源的需求不足或缺乏网络效应。未来随着共享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进一步融合,共享渠道将逐步下沉,二、三线城市和广大农村乡镇地区的共享资源价值将得到充分挖掘。

2.共享模式变革雇用关系,共享理念拓展企业边界

共享经济主要通过变革雇用关系和资源配置来改变企业的组织形式。一方面,共享经济改变了现有的经济雇用关系,“平台+个人”将逐步取代“公司+员工”的组织结构;另一方面,企业组织形式向更加网络化、平台化、松散化的方向发展。在共享理念推动下,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将会更加自由,一切活动依赖于共享模式的快速整合和高效运作。

3.生态化和全球化成为共享经济战略重点

生态化和全球化运营是共享经济发展的大方向,一方面随着共享行业整合的进一步深化,寡头化趋向将更加明显,为了拓展赢利模式头部企业会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生态化运营格局将逐步形成;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共享经济技术与模式的创新,全球化运营成为企业拓展赢利模式的另一选择,我国逐渐成为全球共享经济的创新者和引领者。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中国互联网协会分享经济工作委员会:《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8)》,2018年2月。

4.技术创新推进共享经济创新变革

数据是共享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网络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企业挖掘数据、整合数据、分析数据、利用数据的能力。人工智能技术将会改变共享服务的提供方式,物联网技术将会重塑共享经济,带动线上线下资源的再整合,区块链技术将会从技术角度解决信任问题进而加速共享经济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将会极大改善用户体验提高用户对共享经济的认可度。未来,网络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将会进一步激发共享经济的活力与潜力,加速共享经济的创业创新与模式变革。

5.政府拥抱共享模式,人类步入“共享社会”

相对于市场主导的共享经济,政府主导的共享经济具有天然优势。第一,政府信用背书,有效解决了用户对企业不信任的问题,能够快速实现用户获取;第二,政府在实现公共资源整合方面具有行政优势,能够从社会福利最大化出发打破固有利益的藩篱,实现公共资源的快速整合;第三,政府参与共享经济能够充分激发国有企业参与共享经济的积极性,推进垄断资源的共享。

(参见《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9(2018)》p165、181-18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6月)

移动短视频发展势如破竹,成2017年最为诱人红利蛋糕

蓝皮书指出,2017年,中国移动短视频在经历了数年的探索后迎来全面爆发。平台、内容、资本、监管、技术等内外动因共同作用,中国移动短视频产业走进了明媚的春天。在移动互联网用户整体增长乏力的大趋势中,短视频用户实现了逆势增长,短视频发展势如破竹,一举扭转了2016年被移动直播打压的局面,成为2017年最为诱人的一块红利蛋糕。

2017年,移动短视频开始强势发力,用户、平台、内容、商业规模、资本投入等迎来全面爆发式增长。用户规模实现翻倍,突破4亿人。截至2017年底,短视频独立APP用户规模翻倍,已突破4.1亿人,较上年同期增长116.5%,这与2017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全年增长率逐月递减趋势形成鲜明的对比。2017年短视频使用时长占移动互联网总使用时长的5.5%,而这一比例在2016年仅为1.3%。

短视频平台崛起,巨头入场布局。首先,平台数量快速增加。不同监测机构的数据均显示2017年平台数量增长,仅易观千帆监测的平台数量就达到近60家。除了快手、秒拍、美拍三家早期的市场进入者之外,2016年下半年起,今日头条推出矩阵产品头条视频、火山小视频、抖音、梨视频。2017年大批入局者密集跟进,3月土豆网全面转型成为短视频平台,6月头条视频变身为独立APP西瓜视频。此外,快视频(360旗下)、波波视频、爱奇艺头条、好看视频(百度旗下)纷纷入局。互联网巨头亦纷纷进场,进行生态布局,腾讯系(快手)、阿里系(新土豆)、头条系、新浪系(秒拍)、百度系(好看)、360系(快视频)无人缺席。其次,平台规模持续扩大。QM数据显示,2017年快手月活用户数达到2亿人,在其发布的“中国亿级最强增速榜TOP 10”上位列第二,实现了令人瞩目的现象级增长;火山小视频、西瓜视频在“中国5000万以上最强增速榜TOP 10”APP上名列前两位。

资本热度持续提升,内容方受青睐。桔子IT资料显示,2017年仅前三季度短视频投融资就达到48笔,其中资本更多青睐内容方,有近五成的投融资聚焦内容方。

商业规模逐步扩大。短视频商业变现始于2016年,随着用户数量快速增长,平台急剧扩张,资本大量涌入,短视频市场规模也逐步扩大。

(参见《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9(2018)》p227-23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6月)

传统媒体机构调整与人才流动加速,高级别人才再掀“离职潮”

在转型发展中,传统媒体机构通过组织机构重组、合并等进行资源整合,部分媒体以市场需求为标准进行市场退出。

在媒体进行机构改革的同时,一些报纸也通过缩短出版周期或者停刊的方式进行变革。2017年12月,《渤海早报》《假日100天》《北京娱乐信报》《上海译报》《晨报周刊》等多家报纸停刊。部分报纸缩短出版周期,例如,湖北《武汉晨报》改为每周一至周五出版,江苏《扬州时报》改为每周两期的周刊等。不过,在传统媒体普遍紧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引人瞩目的逆势创刊的报刊。2017年6月,由审计署主管、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主办的《审计观察》杂志正式创刊发行。7月,西藏拉萨首家党报《拉萨日报》正式创刊。9月,《科普时报》和时尚生活刊物《领客LINK》正式创刊。值得注意的是,《科普时报》创刊的同时,也上线了科普全媒体平台。尽管新传播技术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冲击,但这也是传统媒体直面自身发展问题,进行改革的机遇。无论技术如何发展,用户对于信息的需求、对于高质量内容的青睐是不变的。这点通过各新媒体应用对高质量内容的认可、追捧和抢夺即可看出。因此,传统媒体需要以组织机构调整为契机,通过物理格局的变动带动思维变化,以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理念进行信息生产。

媒体组织机构的调整必然会带来从业人员的变动,在互联网创业浪潮的影响下,媒体人才的职业流动加快。目前,复合型人才成为媒体融合过程中的中坚力量。经过多年发展,传统媒体普遍积累了大批优秀的采编人员,早期的编制可以为人才提供发展保障,往往成为多数媒体集团的人才策略。但随着媒体逐渐进入市场化轨道,缺少薪金保障与有效激励的人才机制则导致了大量媒体人流失。2017年,传统媒体业内再次掀起“离职潮”,并呈现了离职人才级别高的新特点。

自新媒体迅速发展以来,传统媒体人才向互联网行业的过度流动从未停止,其中尤以媒体精英的单向流动为显著特点。这对传统媒体发展来说是雪上加霜。媒体融合发展需要引进技术人才,使人才队伍更加多元,同时需要传统媒体人发挥优势参与其中。

(参见《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9(2018)》p24-25、81-8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6月)

互联网进入移动智媒化时代

新媒体蓝皮书指出,我国网民规模增长的态势平稳放缓,而网络空间结构与新技术内生动力呈现加速变化态势。建立在专业媒体、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基础上,新技术已经从概念阶段走向实践阶段,并逐渐迈向智媒化阶段,媒介界限变得模糊。物联网把人或各种物体通过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相连接,在云计算的平台上实施服务,通过信息传感器可囊括任何媒体终端,实现“泛媒体化”直至“万物皆媒”。2017年,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技术深化布局,即将进入广泛产业应用时期。

2017年,互联网信息新技术加快了媒体融合的速度。短视频、无人机、VR/AR、直播等新媒体技术愈发成熟,大幅度突破人的媒介延伸。同时,新媒体助力政务公开和新闻舆论工作。政务公开制度和政策举措更加完善,从中央到地方基层深入推进。政务新媒体数量快速增长,矩阵化和视频化的表达也逐渐增强,电子政务服务有所提升。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政府网站,庞大的政务新媒体和主流媒体账号,在互联网舆论场信息发布、舆论引导、舆情回应、生活服务等多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见《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9(2018)》p52-5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6月)

网络正能量充沛,新媒体平台主题传播效果显著

蓝皮书指出,2017年以来,网络正能量充沛,新媒体平台正能量宣传效果显著,舆论反响积极热烈。广大网民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热议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砥砺奋进的五年”“党的十九大”“沙场阅兵”等都掀起全网传播的热潮。中央和地方媒体、各级政务新媒体矩阵成为新闻宣传和网络正能量传播的主力军。2017年央视在多终端相继播出《将改革进行到底》《法治中国》《大国外交》《巡视利剑》《辉煌中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引发社会各界热烈讨论。

AR(增强现实)技术继2016年在杭州G20期间首次应用于新闻报道后,2017年也呈快速发展趋势。例如央视在“3·15”晚会中采用AR技术展示消费骗局内幕。建军90周年时期,解放军报社推出AR读报系统等。同时,H5技术在2017年大放异彩,生产出许多现象级展品。例如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客户端《全国两会喊你加入群聊》以游戏的形式吸引用户关注两会相关内容。建军90周年之际,《人民日报》H5《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一经推出,便刷爆了朋友圈,激起了全国网友的爱国热情,唤起了每个年代老军人的记忆,圆了很多“70后”“80后”的“军装梦”。

(参见《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9(2018)》p5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6月)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