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民日报》两天一篇报道这样看天津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提出“三个着力”五周年。这一年,天津市大力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坚定不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新时代东风劲吹,津沽大地生机盎然。

2018年,《人民日报》记者深入田间地头、基层一线采访调研,她们记录着“九河下梢天津卫”的点滴变化,折射出了大时代的变迁。全年3篇头条3篇报眼,共计18篇头版,189篇报道,《人民日报》以中央机关报的视角和将近两天一篇的节奏讲述着天津故事。那么,作为人民日报重中之重的头版到底关注了哪些人?哪些事儿呢?人民网天津频道为您做了梳理,快来围观!

关键词一:优化营商环境(报眼头条直击天津优化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问题是制约天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近年来,天津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出台“天津八条”,引进人才“租房落户”等政策,引起人民日报的关注。2018年4月26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文章《天津:“双万双服促发展” 下大气力优化营商环境》。介绍了天津直面“官本位”思想、计划经济思维、封闭保守观念,转变观念作风,主动对接企业需求,服务企业,营造亲商、敬商、安商、利商的好环境的做法。

2018,《人民日报》两天一篇报道这样看天津

2018年9月24日,人民日报头版报眼又以《天津“一制三化”优化营商环境》为题,再次关注天津优化营商环境。“天津凭什么?——创新机制优环境,有期待也有底气!”“天津做什么?——对标世界第一流,清单之外无事项!”“改革咋落地?——以人民为中心,促治理现代化!”问得犀利,答得到位。天津以营商环境为总抓手,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以更好更快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为导向,瞄准“国际一流、全国最优”,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打造创新型社会的实践生动传神,催人奋进。

2018,《人民日报》两天一篇报道这样看天津

关键词二:京津冀协同发展(二度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天津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2018年2月22日,节后上班第一天,北京牌照小微型客汽车早晚高峰也可畅行津门。细微之处见真章。近年来,天津发挥濒海临京的优势,抢抓难得的历史性窗口期,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全力打赢21世纪的“平津战役”。

2018年2月28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文章《天津协同拼出加速度:率先舍得算大账 精准发力谋大局》,讲述天津以“舍”“得”二字破解难题,算好发展大账,主动调整、主动付出,为大局谋,算长远账,精准发力协同发展,以一时之“舍”,谋长远之“得”,跑出了加速度。

2018,《人民日报》两天一篇报道这样看天津

京津冀协同发展不只是经济协同,民生也要对接,冬季取暖是一项重要工作,既要温暖也要蓝天。

2018年11月25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京津冀 清洁取暖再加力》梳理了这个采暖季,为打赢蓝天保卫战,京津冀三省市措施到位、责任到位,北京平原地区基本实现“无煤化”;天津统筹兼顾温暖过冬与清洁取暖;河北稳妥推进“气代煤”“电代煤”工程 ;三地均将天燃气保供摆在突出位置,全力以赴做好清洁取暖各项工作。

2018,《人民日报》两天一篇报道这样看天津

关键词三: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重中之重)

天津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发出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动员令。坚决丢掉数字包袱,正确把握“量”与“质”、“速”与“效”的辩证法,坚决摆脱“速度情结”“换挡焦虑”,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坚定发展信心,增强发展定力,舍得时间、舍得投入、舍得声誉,坚决抓住历史性窗口期,把满手好牌打好。

2018年6月19日头版头条《中新天津生态城探索引领生态文明示范 十年长出一座绿色新城》讲述了“一次无中生有的创造”。2007年底,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决定共同建设一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蓬勃、社会和谐”的新型城市,最终落子天津滨海新区这处30平方公里的不毛之地。环境欠账深重的荒地,十年长出一座绿色新城。

2018,《人民日报》两天一篇报道这样看天津

2018年5月18日,《人民日报》头版《智能之光点亮天津》,讲述“天河一号”、科大讯飞、中新天津生态城,坚持自主创新、聚焦智能发展的故事,展现了天津建设智能社会、领跑智能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故事。2018年5月16日至18日,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举行,东道主天津被更多的人了解。

2018,《人民日报》两天一篇报道这样看天津

既关注宏观也着眼微观,高质量发展展现在天津大局,更发轫于具体项目。2018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头版《“天河一号”累计支持1600余项国家重大项目》,报道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累计支持国家重大项目超过1600项,成为支撑我国科技创新的利器。运算能力达到百亿亿次的“天河三号E级原型机”已研制成功,实现了各项关键技术领域整体自主创新。至此,天津高质量发展三度入驻大报头版。

2018,《人民日报》两天一篇报道这样看天津

关键词四:改革开放(四次讲述天津改革开放的故事)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2018年4月10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郑重宣示了新时代开启中国同世界交融发展新画卷的坚定信念和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赢得与会嘉宾强烈共鸣,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也激发起各地干部群众进一步投身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心和高昂热情。

《人民日报》2018年4月12日头版,《对外开放再扩大 深化改革再出发》,报道全国各地对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的热烈反响。天津滨海综合发展研究院体改所所长段吉闯谈道:“聆听习主席主旨演讲,更加坚定了滨海新区加快开放、转型升级的信心。”

2018,《人民日报》两天一篇报道这样看天津

风雨四十年,改革在路上。改革开放,让天津从一个传统工业城市转型成为现在的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

《人民日报》2018年8月14日,在头版报眼以《盐碱滩上接续创业》为题,讲述泰达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从当年的一片盐碱荒滩,生长出建成区已达34平方公里的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之一的创业故事。

2018,《人民日报》两天一篇报道这样看天津

《人民日报》2018年10月10日,头版《天津滨海新区:改革开放就是根和魂》,介绍天津滨海新区见证改革开放时代的传奇。从30多年前的盐碱荒滩;20多年前的 “一只机(传呼机)”“一碗面(方便面)”;10多年前传统制造业领衔;5年前汽车、电子、装备制造业集聚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悄然崛起;而今,绿荫掩映的现代化新城,渤海之滨这片热土,改革开放再出发,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2018,《人民日报》两天一篇报道这样看天津

从小岗村到深圳,从浦东到雄安,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砥砺前行,改革开放伟业波澜壮阔,成就辉煌。

2018年10月8日起,《人民日报》在头版推出“百城百县百企调研行”系列报道,聚焦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和企业,报道其探索实践和经验,展现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

百年风云看津门。2018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头版《天津和平区:绵延底蕴 续写繁华》讲述了天津市和平区怀抱百年底蕴,重振百年商埠、做大“五高产业”、发力全域旅游、书写时代传奇的故事。

2018,《人民日报》两天一篇报道这样看天津

关键词五:社会治理(社会治理让水流到地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

2018年1月7日《人民日报》头版报眼《天津创新党建引领,打通社会治理“最后几米”让水流到地头》。通过天津市和平区兆丰路社区党委副书记刘颖、社工陈蕾,庆有西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金荣,三盛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贵民,河西区惠阳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晓文的故事,生动再现天津夯实“一核多元”基层治理模式,健全基础保障体制,推动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打通社区工作“最后几米”的做法。

2018,《人民日报》两天一篇报道这样看天津

关键词六: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上演擂台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而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这场硬仗中,驻村干部起着“助推者”的重要作用。

2018年2月6日《人民日报》头版《天津市宝坻区石辛庄村驻村干部姚迅——“咱就是这村里的人”》,讲述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下属天科公司的副总经理、党支部书记姚迅55岁时带着行李成了石辛庄村的“第一书记”,留下家里需要照顾的90多岁的母亲和80多岁的岳母,住在冬冷夏热四面透风的屋子里,多年来不论大事小情,用心做好每件事,赢得村里人的信任,成为“村里的人”的新时代驻村干部的感人故事。

2018,《人民日报》两天一篇报道这样看天津

乡村振兴需要帮扶,更需要自力更生。2018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头版《南北二孟擂台戏》,以一个形象的比喻,演出了两位恰巧都姓孟的村党组织书记,在各自一平原一山村,一南一北的村互相比着干,摽着劲往前走的好戏。

2018,《人民日报》两天一篇报道这样看天津

关键词七:奋斗(两次致敬创造美好生活的奋斗者)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每到“五一”“十一”这样的节假日,大多数人都能放松身心、享受生活的美好,可是,不少行业的一线劳动者仍在坚守岗位,用热心服务和辛勤劳动,为节日增添亮丽色彩。人民日报当然也会关注这些最美的劳动者。

2018年5月1日这天的《人民日报》在头版刊发《“五一”假期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坚守岗位 劳动最美丽 奋斗最幸福》关注全国坚守岗位的劳动者。国网天津检修公司的冯喜龙、李金璐节日期间仍坚守岗位,全力保障经济发展和全市居民供电,作为天津劳动者的代表被全国人民点赞。

2018,《人民日报》两天一篇报道这样看天津

10月的中国喜悦和热情,融在秋日灿烂的阳光里,遍洒神州大地。全国各地欢度国庆、祝福祖国。2018年10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不只有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这样的全国焦点,也有全国各地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以奋斗成就伟业 祝祖国繁荣富强》中,天津“意式风情区”“金秋月明意风送爽”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和津菜文化节就与多地的庆祝活动一道登上《人民日报》头版。

2018,《人民日报》两天一篇报道这样看天津

关键词八:做实(以小见大看天津出“实招”)

2018年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一些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要更加重视发展实体经济”。

人民日报记者采访了6位来自企业的代表委员,在2018年3月11日头版,刊登《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代表委员就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谈了自己的看法。天津企业华星北方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响的建议也通过《人民日报》被全国人民了解。

2018,《人民日报》两天一篇报道这样看天津

2018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一些代表团的审议、参加政协联组会,同代表委员们真情互动、坦诚交流、共商国是,再一次发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号令。

代表委员表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以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一步一个脚印把既定的行动纲领、战略决策、工作部署变为现实,继续朝着我们确立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进。

2018年3月20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奋进新时代 加劲抓落实》,整理了8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委员的亲身感受。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石玉颖委员也介绍了天津的真抓、敢抓、狠抓落实的做法。

2018,《人民日报》两天一篇报道这样看天津

关键词九:民生(记者调查:整版聚焦天津棚户区三年清零行动)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提出重要要求,要着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五年来,天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民评民说为标准、民心民力为依靠、民意民声为依据、民愿民盼为方向、民惠民富为目标、民苦民痛为失职,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连续实施20项民心工程。

棚户区改造,则盯住了天津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的目标,抓住了城市建设、社会治理的难点,也抓出了迎向高质量发展的亮点。从2017年起,天津市实施市区棚户区改造三年清零行动计划,到2019年底,全面完成市区147万平方米棚改任务。

2018年4月20日的《人民日报》16版记者调查,刊发《百年棚户变身记》。人民日报记者走进棚户区的胡同,深入了解群众生活,用一个整版的篇幅讲述了百年棚户区变迁的故事,引发强烈反响和广泛关注。

2018,《人民日报》两天一篇报道这样看天津

“知否知否”,2019年已经“C位出道”。2019年,一起拼搏、一起奋斗,一起追梦新时代。天津,我们相约再出发!

来源:人民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