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冯尚钺编辑 | 李洋
“瑞波币 60% 、ACT 70%、BCD 80%、DNT 65%、EOS 30% 、GNX 75%、 HSR 70%、Mana 60%、Qtun 40% …… ”
1月16日,此行文字在多个微信群传播着。对于大多数不相关的人,这只不过是一串难懂的字符。但对那些从事数字货币交易的人士,这却是切肤之痛 —— 每一个百分比,都对应着一种数字“代币”由月初的高点摔下的幅度。
这是“币圈”史上从未有过的悬崖式下跌。当然,在此之前,一轮几近疯狂的猛涨也同样刷新了人类数字货币的历史——随之而来的,是主流风投圈加持下的区块链躁郁症。有人用“飓风”来形容这个风口——他们不眠不休地研究、讨论这项技术,这是许久未见的集体兴奋,仿佛错过几天,真的就错过了一个时代。
技术革命的信心裹挟着投机。比起2017年9月4日、中国禁止ICO的监管政策之后币圈所经历的“突然死亡”,这次的下跌更加出于恐慌——从新年1月3日起,“央行在内部会议中决定查封一切比特矿场”的消息不胫而走,尽管事后财新从权威渠道处确认此为子虚乌有,但已开始有声音说将逐步取消电价、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央视早前的一组调查数据显示,70%的比特币产自中国矿场。
交易者们犹如惊弓之鸟。从1月7日开始,比特币开始下跌,其他的数字货币随之下落。持续十天后,主流数字货币,包括各种项目代币大量缩水。从1月15日开始,一切似乎变得更加糟糕。数字货币网站“非小号”的数据显示,在这一天,原先 5% – 10% 的跌幅,开始拉大到 20% 以上,部分跌幅达到了 50 %。往往在许多人认为可以“抄底”的时刻,却迎来了更大的一次暴跌,在近两千种数字货币种,上涨的不足十种(在最糟糕的时候只有三种)。
人们意识到数字货币的交易圈竟如此脆弱和易控。
数字货币中最为主流、坚挺的比特币,在这三天内经历了巨大的暴跌。截至1月18日凌晨,比特币价格仅为10396美元,距离1月16日15174美元的价格缩水了1/3,与两周前最高点的19299美元相比几乎“腰斩”。作为对比,曾经引起币市恐慌的2017年9月4日,比特币价格仅下降300美元,不足这次跌幅的1/10。2018年1月18日上午,比特币和数字货币略有回升,但市场仍然动荡。
比特币价格走势图,仅从跌幅上看,近三天创下了历史记录
不过,那些“久经考验”的人已对此见怪不怪。倒是新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区块链“台风”卷入局的新币民颇受打击。有人笑称:“打开一次平台就要交几十万的手续费”;一首歌在这个狭促的小圈子里反复传播:刘欢的“从头再来”。
灾难给了狂热投资者一剂难得的清醒剂,也让人认识到:在“一夜暴富”的币市和“下一代互联网”的美好未来背后,尚存在着大量的陷阱。巨大的财富从天而降,继而又蒸发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从头再来。
分叉、私募与区块链炒作
回顾中国的数字货币投机史,“94事件”毫无疑问是一个分水岭。2017年9月4日,央行、网信办、工信部、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七部门9月4日出手正式叫停ICO融资。七部门通知指出,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从事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应当立即停止。
在那之后,国内的ICO暂停了一段时间,交易所转战海外。原先疯狂的投机偃旗息鼓。对于经历了由热到冷的币民来说,对ICO的风险也开始了有所认识。
然而,这种表象却掩盖了一些事实:逐利的狂热从未消失,而只是不断的换成新的形式。在10月下旬比特币开始暴涨以后,数字货币热度重新复苏,此前代币市场被人诟病的三大问题:滥发代币、项目诈骗、庄家控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而且还诞生了三种新的“玩法”:分叉币、私募代投和区块链炒作。这些炒作不仅损及了币圈普通投资者的利益,而且还进一步推动了资本火热的假象。
分叉币,顾名思义,来源于区块链中“分叉”的概念。早期对于比特币的分叉,是针对比特币的区块扩容问题产生的妥协方案。
理论上来说,分叉意味着对比特币的一次不完全升级,升级后,部分未升级的节点拒绝验证已经升级的节点生产出的区块,不过已经升级的节点可以验证未升级节点生产出的区块,从而分出了两条链。2017年最有影响力的一次分叉,是由比特大陆创始人吴忌寒推动的BTC与BCC分叉,这次分叉成功诞生了以8M区块的比特现金(BCC,又称BCH)。目前,BCH的交易量已经达到了数字货币的第四位,甚至高于一直被视为主流数字货币的莱特币。10月24日,廖翔从比特币中分叉出BTG(比特黄金),主打“去矿工中心化”,一度也挤入了数字货币交易量前四。而李笑来则在11月24日宣称推出另一种分叉:SBTC(超级比特币)。而以太坊在12月也出现了两种竞争的分叉币:EMO(以太修)与ETF(以太雾),双方为了竞争谁是以太坊“太子”甚至抢先分叉,在币圈引起了争议。
如果说最初的分叉币是一种对区块链问题的解决与革新,那么在11月后,分叉币及首次分叉(IFO)则开始迅速泛滥,据比特派统计(http://pieifo.com/)在短短两个月里,已有二十余种比特币的“分叉币”。其名字五花八门,例如除了原有的比特现金和比特黄金外,又出现了比特铂金和比特钻石,甚至比特币上帝等,分叉币成为了一种新的“ICO”的代名词。
典型的分叉币操作是:通过宣布分叉币,为每个用户按1:1的比例赠送特殊的新“分叉币”“糖果”。在用户普遍获得分叉后的新币之后,自然会产生交易需求,这时可以引导舆论,以庞大的用户数量和交易需求倒逼交易所上币。而在交易所上币之后,分叉币持有者先用一定的资本拉高分叉币,营造出追捧假象,再将自己“预挖”的分叉币卖出套利。
在整个过程中,分叉币由于没有一开始的代币众筹过程而是“免费赠送”,所以在形式上避开了政策风险。另一方面,由于是比特币或以太坊的“分叉币”“升级版”,用户往往会放下警惕,盲目追捧。
但分叉币有多少技术含量?业内人士为36氪分析:屈指可数。许多分叉币只是针对主链少数技术参数上作简单改动,其技术含量比一般ICO项目更低,更不用说落地和实现替代原有比特币或以太坊。最终大部分分叉币在热钱过后,都成为了收割韭菜的工具。
第二是私募与代投乱象。私募与代投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金融私募,而是指在项目代币发行前,某些与项目关系密切的人可以以较低的价格获得一定的代币额度。他们可以将这种代币额度二次加价转卖给其他用户,或是收取一定的手续费用。由于代币上交易所之后能有非常高的价格预期,这些“私募”消息刚出来份额就会被一扫而空。
在“94”后,公开的ICO转入地下,其中“私募”就是主要渠道之一。项目发布者利用微信群、QQ群宣布私募,份额由群中成员进行瓜分,完全没有实名要求。当份额超出群中个人资金量的时候,个人又可以向其他群传播私募消息,进行层层加价分发。这些发布私募信息的QQ群、微信群本身还存在着相当高的门槛,部分“大佬”加入的微信私募群“开价”达几百个以太币。
另一方面,“代投”也成为了一种新的中介角色。“94事件”后,国内人员投资ICO项目难度加大,部分优质项目对中国用户屏蔽了IP。因此,部分国内人员将自己的数字资产交予能够投资的用户予以代投的人员,换回ICO后的代币。
由于无论是私募还是代投,由于没有第三方的担保,纯粹为C2C行为,诈骗行为屡见不鲜。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是,群主或代投者宣称有一个项目可以代投,要求成员交付一定的以太币,但此后宣布项目失败,或者干脆消失。也有筹集了一定的以太币之后,以种种借口拖延交币,等待交易所上市,如果代币上市价格超过预期,则告知投资者项目失败,退回以太币;而如果代币破发,则将贬值的代币发给投资者。一些代投者身居海外,即使投资者知道其身份,也无可奈何。
典型的代投骗局:代投后宣布项目失败,拉黑用户后跑路
国内甚至出现了由微信群捏造的“假私募群”,用户加入一个特殊的私募群,所有的微信“投资者”都是假的,专门吸引投资者上钩。
典型的私募骗局:伪造一个群,但除了持币者以外都是托
第三是区块链炒作,在迅雷玩客币推出之后,迅雷借助区块链概念股价、市值大涨,引发了许多传统互联网企业借助”区块链”概念意欲重新炒作。由于有庞大的用户优势和品牌优势,传统互联网企业进入区块链往往能够为投资者认可,同时区块链技术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有利于提供场景。尽管不能够直接发放ICO代币,但是互联网企业可以通过炒作类似“VR概念”一样的股价升值来获益,也可以通过发售特殊的积分终端(经常被称为“矿机”)来获得收益。
但另一方面,传统企业的区块链转型,远比大多数人想象的更加漫长。首先,目前区块链技术并不成熟,少数应用都还处于试验阶段。部分大企业宣称自己有用户优势,但区块链逻辑已完全不同,庞大用户群的高频、高效交易对底层技术有非常高的要求,目前几乎没有任何国内企业能达到这种要求。其次,区块链技术仍然有一定门槛,国内有区块链项目开发经验的人才十分稀缺,而传统企业技术人员转型为区块链专业工程师需要时间。第三,区块链与传统互联网不仅在产品,而且在管理、研发、销售架构上都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完成转型。最后,关于矿机积分的IMO模式,已经被互联网金融协会“点名”,未来将面临更进一步的政策和法律风险。
除了这几个问题之外,思考区块链项目的根本问题,对于考察传统的互联网企业依旧有效:该企业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这一问题是否必须使用区块链解决?是否已经被其他更为成熟的区块链项目解决?
目前,上交所表示,“区块链”技术仍处于开发阶段,尚难以形成稳定业务,概念炒作迹象比较明显。对此,上交所对相关概念股采取停牌问询、停牌冷却、澄清说明等分类监管措施。消息发出后,区块链概念普遍走低。
监管压力与政策怪圈
这个圈子已被各种“监管将至”的消息淹没了。
元旦刚过,一则署名为币圈著名人士郭宏才的朋友圈在附近传播开来,“我有确切消息,5号之后要查封一切矿场,将持有和交易虚拟货币定位扰乱金融秩序罪。”几天后,郭宏才对此进行辟谣。但“矿场被封”的消息已经传开。
1月3日,有媒体称央行“召开闭门会议,要求限期关停比特币矿场”。而对于微信中传播更是假假真真,一个截图称“监管政策25日将要出台,包括矿业清退及墙交易所。”另一个截图则称,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认为,应该禁止虚拟货币的集中交易,同时禁止个人和企业提供相关服务。还应该禁止那些为这类货币的集中化交易提供做市、担保、清算服务的个人和机构,例如在线‘钱包’服务提供商”。
目前,政府还没有给出明确的监管文件,但种种消息已经足够令风口上的人惊慌。
除了中国以外,隔海相望的韩国政府也在宣称要对数字货币加强监管。1月15日,针对加密币交易,韩国政府政策协调办公室在公告中表示,韩国将按计划开始对数字货币实行实名系统,努力遏制非法数字货币交易。同时,韩国将在全面讨论后就关闭数字货币议案作出决定。16日,迫于币民抗议,政府重新讨论了数字货币新规,韩国银行已经放弃之前停止提供数字货币账户服务的决定。同时告知该国六大银行,必须安装阻止加密货币匿名交易的系统。作为掌握10%的以太币和5%的比特币的韩国市场,韩国政府这一政策无疑也为数字货币的市场的波动推波助澜。在线交易平台ETX Capital驻伦敦的高级市场分析师威尔逊甚至认为:韩国、中国和日本已经考虑了一种共同的方式对加密货币进行监管。
短期来看,对比特币和数字货币持警惕态度的国家数量占多数。但从另外一个角度,在全球环境下,同样有不少国家对数字货币和数字资产交易持开放甚至鼓励态度。例如,马来西亚政府批准在该国合法使用比特币。白俄罗斯已经宣布加密数字货币合法化,希望能够吸引外国投资。新加坡也表示,不会加入国家控制加密数字货币的行列。而日本,由于它开放的区块链态度和庞大的资本市场,正被认为有希望成为下一个数字货币的聚集地。
各个国家的政策态度不一致,也很难让中心化的世界达成一致意见。这使得传统国家政策对数字货币的严厉监管实质上难以实施。交易所和部分项目方迁移到新的地区,通过互联网向国内输出信息,依然能够吸引资本。真正落地的、与实体经济结合的项目难以迁移。而最终获利的,仅仅是一系列的中介和代投方。
从结果上看,引起了一种特殊的政策怪圈:政策越是打击,越是期望完全消除数字货币交易。数字货币交易越容易转入地下和其他国家,投资者的正当利益反而更容易陷入风险。相反,部分本该被打击的币圈庄家故意利用夸大、误读的政策消息来进行炒作,操纵币市,定期性的“收割”投资者的资产。
许多区块链从业者向36氪表示,尽管对币圈的投机行为深恶痛绝,但对单一的“一刀切”的监管也持保留态度。一旦国内完全屏蔽相关网站,可能会出现更加隐秘的地下数字货币交易网络,更多无监管的代投和中介将会从中得益,用户的交易成本将会变得更高。另一方面,尽管区块链技术与代币投机本质完全不同,但简单的禁止容易波及已有的区块链创业企业,导致中国现有的区块链人才与资本流失到其他国家。
区块链是一项不可错过的伟大技术,它也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考验从业和决策人士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