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家长》玩哭中国玩家,新加坡教育为何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中国式家长》让你做一次“虎爸虎妈”

《中国式家长》玩哭中国玩家,新加坡教育为何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最近一款游戏几乎刷爆了大家的社交主页:

玩家角色为中国父母,游戏任务是要把你的(虚拟)儿子或女儿,从婴儿抚养到大学。从“孩子”的学习到兴趣爱好,从性格人品到恋爱结婚,都需要由身为“父母”的玩家来培养。

在《中国式家长》游戏里,这简直就是每个人的童年真实写照——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表现出色,希望他们有好朋友和特长爱好,不要和讨厌鬼谈恋爱,你甚至希望他们生活快乐。

《中国式家长》玩哭中国玩家,新加坡教育为何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中国式家长》的开发者是独立工作室“墨鱼玩”,这款游戏售价9.99美元,自从去年9月发行以来,它在美国游戏制造商Valve Corporation运营的在线市场Steam上获得了大量的用户。虽然还没有官方数据显示究竟有多少人下载了这款游戏,但它已在网上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并得到了数万条评论。

一些粉丝写道,这款游戏让他们可以从家长的角度来体验童年,把他们玩哭了。

《中国式家长》玩哭中国玩家,新加坡教育为何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在《中国式家长》中,虚拟孩子的生活将在48轮游戏中展开。在每一轮中,玩家要给孩子安排课程和活动——钢琴课、游泳课、创意写作、编程等等。玩家也可以给孩子买礼物:冰激凌、玩具,甚至是《跟马云学口才》。

这些选择将塑造你的孩子在六个方面的发展:智商、情商、体魄、想象力、记忆力,以及魅力。

游戏中有一张图表,反映孩子的心理压力。如果给他太多功课,孩子的心理压力就会急速上升。在孩子长大后,会遇到青春期的爱情问题,这也需要玩家父母的一定干预。

《中国式家长》玩哭中国玩家,新加坡教育为何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孩子的最终分数决定了当他成年离开父母后会发生什么结局。游戏中有200多所学院,包括职业学校和精英大学,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孩子可能进入其中之一。同时有各种职业结局:出租车司机、著名作家、电子商务巨头,甚至还可以成为碧昂斯(Beyoncé)。

但游戏并不止步于此!如果你的孩子在游戏结局时拥有良好的性格分数、良好的教育和职业,那么游戏中的下一代——也就是玩家的“孙子孙女”,从一出生就将拥有更好的性格分数。

在中国视频分享网站Bilibili上,这款《中国式家长》的游戏实况视频被无数玩家和观众点爆观看量。很多玩家和观众觉得这款游戏就像他们经历的真实生活。

《中国式家长》玩哭中国玩家,新加坡教育为何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中国式家长”对于我们来说从不陌生,几乎每一代人都经历过这样的教育:严苛,责罚,管制。

你喜欢的事不可以做,你讨厌的特长课必须学;做错事就要被打骂惩罚,做个“书呆子”才是家长心中有前途的优等生……

对孩子严格教育是正确的,但如果没有把握好这个“度”,反而很可能适得其反。尤其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来说,或许会留下不可磨灭的伤害。

但令人欣慰的是,我们能够看到现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父母选择更加正确适度的教育方式,成为孩子愿意信任的父母、朋友、人生导师。

《中国式家长》玩哭中国玩家,新加坡教育为何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新加坡一直以优质教育资源盛名,他们可不仅仅只是师资优良,新加坡的学校课程理念,和老师、父母之间的教育方式和沟通,都为孩子的快乐学习和健康成长打下了坚实基础。与《中国式家长》这款游戏一样的是,新加坡的教育理念从幼儿时期就已经早早开始。

幼儿时期:家庭活动是培养性格的关键

家庭活动对于儿童来说不仅有趣而且充满学习意义!无论有多忙,花时间陪伴教导孩子这很重要。

和孩子在一起加强关系、建立信任,让他们从小感受到你的爱,这将完整他们的心理成长,增强孩子的自信和自尊。同时还是你教导他们的好机会,一边玩乐一边学习,这是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教育方式。

《中国式家长》玩哭中国玩家,新加坡教育为何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做家务也可以很有趣

让稍大的孩子帮你做家务,教会他们独立和责任,以及明白如何关心照顾他人。

但家务活不一定要无聊枯燥,为清洁工作增添一点乐趣,从打开收音机或欢快的音乐开始,说不定还可以发掘孩子们的音乐细胞喔~

坐下来讲个故事

不是每个孩子从小都爱看书。从简单有趣的方式开始,让他们先对此感到兴趣,比如在家里讲故事,或者全家一起玩阅读和拼写游戏。或者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开始。例如,你的孩子最近对动物很感兴趣,那就挑选一些与动物相关的书籍。

阅读是学习的基础,你的孩子会从中受益。对于已经有阅读习惯的孩子,可以尝试一些阅读后的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孩子从阅读中获得的知识数量和质量。

发现外面的世界

多带孩子参与有趣的旅游和活动。对于孩子来说,体验这些新鲜事是相当令人大开眼界的。如果没有时间出去玩一整天,看看这些科学实验,大自然视频或故事,和你的孩子一起探索发现外面的新世界。

发掘艺术潜力

对于有艺术倾向的孩子,试着让他们早些开始发展他们的特长和潜力!幼儿教育学家Kamarunisa Mohamed女士分享说,画画可以用来鼓励儿童思考和表达自己。对父母和孩子来说,这都是一项有趣而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重点不在于孩子画得有多好,而在于画的是什么。

成长时期:让你的孩子过他们自己的生活

不要通过你的孩子实现你的梦想——Lim Suet Wun博士想告诉所有父母。

经验丰富的林医生分享了他作为医生、父母和老板的个人故事:

“父母可以鼓励,但不应该盲目鼓励孩子‘追随自己的梦想’,学会热爱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更重要”。

“在我成为一位父亲后,我更加意识到,父母可以鼓励,但不应该盲目鼓励孩子‘追随自己的梦想’,学会热爱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更重要。”

以电视真人秀节目《美国偶像》为例。许多人对唱歌有热情,但不是所有的人都唱得好。在父母的鼓励支持下,孩子们应该根据自己的才能来决定自己想要的生活,并且要有情景意识——后见之明,洞察力,然后是远见。做你擅长的事,如果后来发现你并不擅长或并非你喜欢的职业,那就去不断改进学习。

当Lim Suet Wun博士在成为一名医生时,他的眼睛出现了问题,此后无法为病人进行手术。后来他被推荐进入医院的管理层。“我认为这是一条吸引人的“未被打破”的道路。”

“每一份工作都有你喜欢的部分,也有你讨厌的部分。学会热爱你当前的生活和工作更重要。”

“当我决定进入管理行业时,我不得不阅读大量的医学期刊来了解世界各地不同的医疗系统。而我发现另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部分是,我被要求在公共场合进行演讲。作为一个内向的人,我讨厌公开演讲。我心里七上八下,直冒冷汗。我不喜欢,但我不得不做。所以我因此给自己建立了心理暗示,并反复练习。现在人们都说我是个很有魅力的演讲者——这是我努力克服后的结果。”

当然,激情和才能是相辅相成的。对一些人来说,他们的能力可能与他们的雄心壮志相匹配。但这可能并不适用于每一个人。

同样的,父母也不要以此为由而进行过度的“反向鼓励”——不要干涉孩子的思考和决定:你应该去做某个职业,那个职业更赚钱,更适合你。

“我们不能为我们的孩子们定义未来。如果父母也不知道结果如何,只凭片面观念就告诉他们的孩子‘去当一名医生’,这可能是不明智的。”

如果孩子说他想成为一名医生,父母应该要像一位就业顾问和他们讨论:“你真的想成为一名医生吗?”“为什么?”“你是否具备兴趣和技能?”

父母要做的是一步步帮助他们“问清楚”思绪,而不是告诉他们“你应该如何如何”。

但总的来说,所有行业都一样面临的挑战是,世界将保持高度竞争力。科技技术的变化发生得如此之快,你在学校学到的技能可能不会伴随你的一生。人们必须努力工作,聪明地工作,不断地学习,来适应这个世界,给你自己一个更满意的生活。

如需了解更多,还可以点击此处了解详情↓↓↓↓↓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