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房改,感满足住房需求,第2次房改,解决住房难的问题

最近两年楼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0年楼市还是处于极度火爆状态,作为领头羊的东莞房价涨幅高达48.7%,深圳房价涨幅37.2%,看到这个房价涨幅不少人又冲去抢房的局面了,2021年上海、杭州、北京、合肥、重庆等重点城市房价以及成交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上升。

杭州新盘销售出现了10万人同时抢房,新房销售价格3.2万元每平米,周边二手房价格却销售4万元每平米,买到就是赚到,不少购房者又陷入到“狂欢中”。2021年下半年楼市却出现了180度的大转变,9月新房成交价格首次出现拐点成交单价9757元每平米,截止到2021年结束,出现4连跌的局面!

第一次房改,感满足住房需求,第2次房改,解决住房难的问题

虽然房价迎来了高点,但整体的房价依旧是处于高位,根据业绩研究院数据显示全国平均房价收入比为12.9,深圳房价收入比41.7,刚毕业的年轻人也会考虑单位有没有给自己缴纳公积金,也会计算着自己与房价收入的差距,对于年轻人来说想要买一套房似乎比登天还难吧,毕竟大城市的房价都不便宜。

不少年轻人都说回想以前老一辈真幸福啊!

98年以前都是实施“福利分房”制度,由企业单位直接盖房,然后根据工龄分配福利房。伴随着1998年国内第1次房改的到来,市场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回想当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还不足10平米,发展到2021年,我国人均居住面积已经达到了39.8平米,甚至超过了绝大部分发达国家的水平,并且随着房地产大涨,早期买房的人,似乎都致富了。

98年全国平均房价不足2000元每平米,全国平均房价也突破了万元每平米,根据调研数据显示,4个一线城市平均房价6.5万元每平米,房价突破2万元的城市有20个,房价突破1.5万元的城市有34个。4座一线城市,购房门槛分别为617万、613万、580万、359万;二线城市平均购房门槛超过300万,5座城市购房门槛分别为200~300万;9座城市,购房门槛100~200万;8座三线城市购房门槛105~313万,所以早期购买房产的人已经挣得盆满钵满,而后期想要买房的人却“浑身解数”都未必能高攀得起。

第一次房改,感满足住房需求,第2次房改,解决住房难的问题

为了解决商品房带来的弊端,北大教授徐远提出“二次房改”,向所有无房人士提供购房资格,大规模建设安居房,让在城市中的流动人口得到安居乐业,每年新建1,000万套房子,套内面积均为50平米,户均投资100万,每年投资超过10万亿,一举解决,住房以及推动经济增长,初步预算每平米投资2万元,其中1.6万元是土地,0.4万元是工程费用。

购房资格,是面对所有无房人员以及就业人员缴纳社保的唯一标准,不歧视无户籍无学位人口。

户型设计,针对中低收入人群以40~60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与商品房形成互补的状态,形成更加完整的住房市场。

城市选择标准,主要都是以大都市和城市圈为主,以人口流入为参考物,人口流入的城市越多,在城市未来安居房建设的名额也会随之上涨。

贷款买房,遵循着商业可持续性原则,首付不得低于20%,贷款利率可以适当地给出优惠。

社保跟人走,要把新市民社保转入落户城市的社保体系,社保资金统一划拨管理采取“有胆之差,无身份之别”的渐进思路,逐步的提高社保水平,而且还要大力度的建设学校医院,商业配套等各方面东西,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可行性。

第一次房改,感满足住房需求,第2次房改,解决住房难的问题

“二次房改”有别于“一次房改”

2000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为33.86%,2020年第7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化率已经攀升到63.89%,在过去20年时间中,平均每年有超过2,400万人进到城市生活,如此多人进到城市里面生活,当然需要巨量的住房资源,一次房改主要解决市面上住房资源问题,满足老百姓的住房需求。

第一次房改激发了老百姓对于购房的需求,一方面需求量巨增房价也出现了大幅度上涨,另外一方面许多城市极度依赖土地出让金,根据数据显示,全国超过20个重点城市对土地财政依赖度超过50%,长此以往将会影响实体经济的增长。

经过多年时间沉淀,国内的商品房已经完全满足老百姓的住房需求,但是资源分布不均衡导致很多人依旧处于无房状态,根据央行公开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居民住房拥有率达到了96%户,户均1.5套,拥有一套房产家庭占比为58.4%,拥有两套住房家庭占比为31%,拥有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占比为10.5%,也就是说拥有两套及以上住房的家庭占比高达41.5%。

西南财经大学调研报告显示,我国房屋空置率约为22.4%,空置套数8,500万套,如果加上小产权房公寓,回迁房安置房等各类房源叠加在一起,房屋空置数量将会是如今商品房的两倍及以上。

第一次房改,感满足住房需求,第2次房改,解决住房难的问题

国内人口密度最大的深圳5398人每平方公里,而新加坡人口密度更高8358人,为什么新加坡却很少有高房价压力。答案很简单,新加坡早期建立较为完善的保障住房体制,这种住房又称为公房,仅有商品房1/3的价格。

低收入家庭可以申请这类住房,并且5年时间内不能出售,炒房人群基本上不会触碰这类型的房产,那公屋的配套是最为完善,学校、商圈、医疗、交通都是极为的便利,反而商品房整体的位置比较偏远。一方面解决了住房需求,另外一方面也解决了高空自律的情况!

二次房改对于未购房的人群来说实属是好消息,简单地理解,把小产权的房购买到商品房一样的属性,如爱情、婚姻、教育、医疗、户籍等各方面的属性都得到全方面完善。

第一次房改,感满足住房需求,第2次房改,解决住房难的问题

2021年1月10日,21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积极推进改善住房条件。

合理确定实公租房保有量,加大对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的家庭保障力度;

大城市要大力建设保障性住房,解决青年人、新市民住房难的问题;

保障性租赁住房建筑面积主要以70平米以下的小户型为主,如今部分小区开发69平米的小三吧,虽然比较急,但是整体居住体验也还可以,怎么样都比公寓好;

保障性租赁住房租金低于同等地段同等品质的市场租金;共有产权房供应从户籍人口逐步扩大到常住人口;住房公积金制度,鼓励灵活就业人员参与租购并举满足住房需求。

第一次房改,感满足住房需求,第2次房改,解决住房难的问题

应届毕业生出来社会工作,整体收入还是处于较低的水平,保障性租赁住房很好地帮助他们解决住房难的局面。根据数据显示,应届毕业生出来有接近35%的收入都是用于租房的,另外想要扩展或者是做其他事情,基本上都被限制住了,如果保障性租赁住房出来以后,仅占据收入成本的25%,多出来的15%可以干很多事情。

具有一定工作年限的新市民,可以选择排队摇号解决住房问题,有了房产后面一切事情都能得到顺利的解决吧!

保障性住房还有最大的好处,一方面是满足住房需求,另外一方面可以调控市场的变化。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