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山东(德州)—东盟中小企业联盟”和“山东东盟研究中心”揭牌,并将常设机构设在德州
马来西亚恒源炼油有限公司(资料图)
德州深化与东盟国家在产业、文化教育等领域交流合作,打造中国北方
全自动搅拌机、双面涂布机、全自动制片机……在山东奥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流水线上,工人们操控着先进的机械设备,一台台锂电池陆续下线。据公司外贸负责人王慧介绍,今年虽受疫情影响,但企业与东盟市场一直处于持续合作当中。
放眼全市,今年东盟进出口成绩单十分亮眼:前三季度,我市对东盟进出口49亿元,同比增长43.5%。
作为搬不走的邻居,我国与东南亚国家已经结成利益攸关的命运共同体。我市积极抢抓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机遇,以对接东盟为重点,努力把德州打造成为重要的东盟产品集散中心和中国北方对接东盟的重要支点城市,服务全市对外开放发展。
顶层设计,开展高质量交流对接
今年8月,市委书记田卫东带队赴南宁市开展对接考察。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在与东盟国家交往合作中先天优势突出,合作机制成熟。德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与广西在对接东盟工作中的合作,积极借势借力对接东盟。
此次对接考察,我市相继与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外事办公室、广西大学、广西市长协会达成合作意向,可谓成果丰硕。
一直以来,在对接东盟工作中,我市坚持顶层设计谋划,主动融入国家开放大局。
——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德州市对接东盟重点任务责任分工方案》,成立德州市对接东盟重点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建立工作调度机制,推动与东盟国家各领域合作交流。
——制定对接东盟工作“五个一”总体工作思路,制定对接东盟地区五年行动计划,成立德州—东盟项目中心,成立德州市对接东盟工作领导小组,以德州东盟国际生态城为主,打造中国—东盟产业合作示范园区,积极谋划建立对接东盟中小企业基金。
——2017年和2018年,连续两年开展“百企下南洋”活动,遍访东盟十国,共举办31场商务对接活动,合作签约92个,总金额逾40亿元。
今年4月,德州市政府联合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举办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投资贸易系列之走进德州活动,这是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首次在广西以外举办对接东盟活动。今年5月,中国(山东)—东盟中小企业合作发展大会在济南开幕。开幕式上,“山东(德州)—东盟中小企业联盟”和“山东东盟研究中心”揭牌,并且将常设机构设在德州,德州在全省对接东盟工作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强。
一直以来,我市不断完善对接东盟的交流合作机制。2016年至今,成功举办德州—东盟产业合作论坛、中国—东盟中小企业合作会议、“百企下南洋”等活动,连续两年举办“德州—泰国风情周”活动,还组织举办了“中国—东盟(德州)经贸洽谈会”“德州—印尼投资贸易洽谈会”“德州—泰国经贸交流会”等系列品牌活动。
在交流中促合作,在交流中共发展。近年来,我市各领域投资合作不断深化,产业链供应链融合进一步加深,德州与东盟地区合作交流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走出去”+“引进来”,贸易“含金量”攀升
今年前10个月,山东格瑞德集团有限公司与柬埔寨代理商签订在柬大小项目40余项,项目成单金额超过3000万元。
作为一家生产空调通风系统的企业,格瑞德集团将海外市场的主战场设在东盟,产品在基建工程、商业地产、工业制造、农业开发等领域广泛应用。目前在柬埔寨、泰国、老挝、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缅甸等国均有海外代理商,在老挝、泰国设有办事处。
“下一步,格瑞德还计划在柬埔寨与代理商共同成立合资公司,成为首个在柬设立空调工厂的中国品牌,借助柬埔寨的优越地理位置,辐射整个东盟市场。”格瑞德出口公司总经理扈淑君说。
高耸的石油化工设备,随处可见的“磕头虫”,临邑是一座因石油而兴的城市。眼下,成立于1970年的恒源石化正在向人们“挥手告别”——厂区主体已经拆除。“目前国内炼油过剩,我们将暂停石油冶炼,正在筹备建立子公司恒源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将厂区设在县里专门开辟的化工园区。”山东恒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王宗全说。
目前,我国高端碳材料主要依赖进口,恒源将下一步的发展着力点放在这一方面。犹如凤凰涅槃,恒源石化之所以有向高精尖领域进军的底气,来源于他强大的海外“心脏”。
2016年,恒源石化作为全国首家地炼企业走出去,并购了马来西亚第二大炼油厂,并扭亏为盈,效益大幅攀升,目前正全力开拓东南亚市场。
近年来,德州市与东盟经贸合作持续升温。2020年,虽受全球疫情影响,我市与东盟国家合作逆势上扬,德州市与东盟进出口贸易额56.3亿元,同比增长30.7%,其中出口46.5亿元,同比增长34.6%,占全市出口总额的18.8%。东盟已成为德州市第一大出口市场和重要贸易伙伴。
今年9月,丰树集团与齐河县签订新加坡丰树齐河食品智造产业园项目合作协议,将以外商直接投资方式建设集研发实验、中央厨房、物联网平台、智能存储、冷链配送为一体的现代化食品产业园区。项目总投资10亿元,规模居亚洲第二。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项目一次谈成,一个月内实现签约。除了良好的区位优势之外,优良的营商环境成为主要原因。
德州致力于塑优“软环境”,为构建开放型经济发展新格局,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提供强大支撑。
10月29日,德州印发《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若干措施》,包括实施“先放后检”“边装边检”“即卸即检”等模式,落实RCEP货物“6小时放行”,将2021年全市出口退税平均办理时间压缩到4个工作日以内等。近几年,德州市先后出台《对接东盟工作行动计划》《招商引资激励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每年拨付2000万元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
深层次对接,构建全方位开放体系
在马来西亚发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林尊文看来,齐河区位优势明显、旅游资源集聚,可以说浑身都是“宝”。
目前,由马来西亚发林集团投资建设的齐河东盟生态城正在规划建设东盟十国总部商贸综合区,包括东盟商学院、高等教育交流中心、金融交易中心等,建成后年可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实现年贸易额10亿元。“今后我们将把齐河打造成为山东—东盟旅游市场的旅游集散地,打造东盟企业在华总部聚集区,带动德州成为长江以北东盟企业集聚区和对接东盟的重要品牌。”林尊文介绍。
在德州,苏禄王墓是一个珍贵的历史印记。作为国内唯一保存完整并有后裔守墓的外国国王陵墓,见证着德州与东盟深厚的历史渊源。2017年,我市出版发行了国家“一带一路”合作倡议长篇历史小说《北游记:苏禄王传》。东盟国家对这段文化渊源非常尊崇,成为我市对接东盟的重要纽带。菲律宾总统中国事务特使、上好佳集团荣誉董事长施恭旗多次率团访问德州,捐款人民币330余万元支持文旅产业发展,捐资人民币20万元设立“上好佳—德州五中助学基金”。
近年来,我市与东盟国家在经贸、教育、文旅等全领域交流合作不断深化。
——打造“德州外派教师”品牌。筛选优秀教师赴东盟国家任教,2008年以来,累计派出121人次教师赴泰国、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柬埔寨等国家任教。
——开展形式丰富的民间教育交流。累计接待来自东盟国家的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冬令营1000余人,菲律宾光启学校师生团等多次来德州游学。
——推动各层次教育交流。我市与东盟国家间的教育交流合作已实现从幼儿园至大学全覆盖。德州市实验小学、德州市直机关幼儿园已与印尼万隆小学和幼儿园建立姐妹学校关系,在教师互派、华文教育方面开展交流。德州学院与泰国博仁大学开展专升本升硕项目合作。
德州在东盟国家的“朋友圈”也在逐年扩大,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友城”格局。截至目前,我市缔结各类友好关系120余对,其中各类友好城市关系46对,校际、院际及县级友好关系80余对。
德州市“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着力打造中国北方对接东盟的重要支点城市。宏伟蓝图已擘画,放眼未来,德州将扬帆出海,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本报记者高红岩本报通讯员李禄超谭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