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建设要与时俱进为市场所用

对数据中心的大规模建设,行业从业者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担忧,满足不了未来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承受不了重投资、慢回报的压力,都可能让数据中心空置,白白浪费上百亿的资产投资。

上一篇文章《关注|数据中心真会成为新基建的新风口?》中,我们提到,数据中心是典型的重资产业务,包括鹏博士(600804)在内的数据中心企业,都在探索轻资产化运作模式,这也说明了,数据中心这条路上确实有很多坑,未来数据中心的建设如何避免这些坑,一些企业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运营者由重转轻

5月19日,鹏博士发布2019年业绩报告显示,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60.5亿元,同比减少11.81%,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则为-56.93亿元。

无独有偶,联想集团5月20日发布的2019的财报也显示,数据中心业务亏损2.5亿美元;万国数据的业绩快报则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万国数据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0.92亿元。

几大IDC独立运营商的数据中心业务依然没有回本,面对盈利上的难题,鹏博士在积极寻求转型。从上月底鹏博士转让数据中心割肉求存的行为可以看出,鹏博士正全面转向“轻资产化运营”模式。

鹏博士总裁崔航曾公开表示:转让数据中心并不是鹏博士放弃IDC市场,而是对数据中心建设做一些调整,全面转型“轻资产、重运营”模式。

公告也显示,鹏博士在4月底出售数据中心的同时,依然保留了数据中心的运营和管理权。公开消息称,在签署转让合同的同时,鹏博士要求将继续运营和管理与本次交易资产有关的经营业务,合作期长达十年。

此外,还有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交易双方约定未来三年将共同引入境内外投资机构,合作开发数据中心。

事实上,“轻资产化运营”已经成了IDC行业的一个普遍发展趋势,在鹏博士之前,万国数据已于2019年宣布与新加坡基金GIC合作。

万国数据成立独立的项目公司负责数据中心的开发,建完后将项目公司90%的股权出售给GIC,万国数据仅持有10%的股份,负责管理和运营服务。

数据中心建设要与时俱进为市场所用

截至2020年一季度万国数据的数据中心数量(来源:万国数据)

第三方IDC运营商难以逃避的一点就在于,由于IDC的技术门槛相对不算高,只能通过不停投资来维持业绩增长,也就是通过机柜数的增长抢占市场。由于IDC的成本投入非常高,往往都在百亿级别,所以第三方IDC重成本压力在所难免。

对第三方IDC运营商来说,机柜是命根子,但想要维系这命根子,却得耗费大量心血,寻求其他生存路径。因此即使是行业增长最快的万国数据,飞速增长的营收也敌不过巨额投资的年年亏损。

数据中心使用价值升级

如果说数据中心自带的重资产运营模式是个巨坑,另一方面,随着5G时代来临,可能会催生出数据中心更多的创新,而以现有的技术和模式搭建的数据中心能否满足未来更加丰富、灵活的市场需求,也是不好预料的。

国双副总裁彭俊就坚持认为不仅是传统行业需要转型,传统的数据中心也需要升级。他向《数据》记者表示,今天再看大数据中心,已经不是过去说的IDC放服务器的地方,新基建下的大数据中心必然与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发展密切相关的,这也是经济发展对信息技术提出的新一代要求。

因此,彭俊强调,今天再建数据中心,一定要和传统行业转型发展、应用联系起来,“仅仅建一个大数据中心,没有意义,那会是资源的巨大浪费。”

要想保证对数据中心的充分利用,在现在搭建时就应该考虑它未来的可利用空间的问题。彭俊表示,由于传统的数据中心无法实现数据的打通,导致数据从底层就被孤立起来,这也正是今天大数据无法发挥相应作用的弊病所在。

对此,彭俊也强烈呼吁,新基建下大数据中心建设必须要摆脱传统的信息化系统“烟囱”的建设模式。“只有从大数据中心开始打通底层数据,由数据来驱动产业发展,由数据来驱动社会化治理,才能真正迎来数字经济的时代。”

这是国双所理解的“大数据中心”的意义所在——从信息化到数字化的转变。彭俊表示,“过去由于数据不互通,只能使在信息化层面上以业务流程做驱动,今天一旦有了这样的大数据中心,就是以数据来驱动整个产业的发展,而这正是数字社会、数字经济的基础。”

盲目建设引担忧

正是对于现有的困局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引发业内人士对数据中心盲目建设的担忧。软通智慧总裁冯嵱就向《数据》记者呼吁,对数据中心的资本和投入层面仍应警惕盲目建设造成资源闲置和浪费。

公开信息显示,广州、佛山、张掖、重庆、合肥、郑州、拉萨等城市,3月份已经陆续开展了数据中心项目的开建。在新基建概念的拉动下,数据中心的建设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加快。

在市场的刺激下,数据中心的建设规模也大幅提升。以北京为例,根据数据中心行业咨询机构 DCMap 对北京周边区域80多个数据中心调研后发现,截至3月底,北京周边地区数据中心投运机柜达17.35万个,在建机柜达32.55万个,规划机柜27.62万个,在建及规划建设60.17万个,规模翻了3倍多。

面对数据中心的快速扩张之势,不少人呼吁理性建设。早期的数据中心在偏远地区的选址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区域性失衡和资源闲置问题,人们不想看到这样的失误再度重演。

万国数据董事长黄伟就明确表示过,并非所有地方都适合建设数据中心,尤其是大型数据中心。黄伟提到,“各地方政府及企业在大型数据中心建设选址上,必须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客户中长线的应用需求是否能够支撑数据中心的建设,二是必须跟随技术趋势的变化。”

某市场调研机构也曾向媒体呼吁,建数据中心综合考量当地电力供给状况和价格、年平均气温等条件的同时,还需要考量当地 ICT 企业数量和互联网用户数、与地方支柱产业是否匹配等诸多因素,切不可盲目上马。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