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v.qq.com/x/page/a03325laauz.html
互联网企业代表新经济方向吗?互联网+打折正在成为魔咒……李永超《解码财商》上海第一财经、香港NOW TV、新加坡星河有线为你解读。
(李永超,厦门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香港衡谷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香港原动力影业产业基金合伙人,扬州大学、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香港卫视、凤凰卫视、上海第一财经等知名电视台文化及财经专栏主讲人,著有《隐现的天机》和《文明生态论——当代中国的文明主张》等专著)
欢迎收看解码财商,大家好,我是李永超。
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在创业,其中很多商业模式都离不开互联网的,那么这种现象它容易产生一种错觉,以为是只有新兴的互联网企业才代表了新经济的发展方向,其实不是这样,虽然互联网+是潮流和趋势,也是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但是,它说的是实体经济进入了互联网的时代,而我们说所谓的互联网企业它更多指的是提供互联网平台和技术服务的企业,它属于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新兴企业,它商业模式的本质是以平台技术提供服务争取利润。
为什么煞有其事的唠起这个话题,因为我看到了现在到处很多火的一些互联网企业,在商业发展上是存在一些隐患的,我们来举一些例子来看下,首先来看看网购的问题,我们知道,一些互联网公司发起一些团购打折,现在处在一半火焰一半海水之中,我们说团购本意是让消费者更多的获益,比如说我要交车保了,我现在看看公司其他人有没有用车,和公司的车加起来可能有十几辆,那么本来一辆车年保要交一万多,那么现在大家一块去买了,可能只要七千多,这个是很实惠。但是团购往往并不是这样可以称心如意的,其实有时是价格打折了,品质和服务也跟着打折了,我们就说很火的这个团购网,像美团,我们如果在美团网团购某个餐厅的一餐饭,那么你到了餐厅的时候你一般先要跟领位员说我是用团购券来就餐的,那么往下你可能会很尴尬,你看到靠窗的那个位置想坐,那个领位员会告诉你,你的团购网团购券只能在那一边,墙角狭小的一个位置,拿上来的菜,虽然价格是便宜了,可是它的品质它的卖相跟隔壁桌一比,你心里面觉得很不是滋味了。
所以说这种互联网团购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想让你少花钱,受到了更粗糙的一些服务,所以对于团购来说,有些人说好,有些人是不断在吐槽的,像这个美团网,你看它作为一个互联网的企业它实际上是创造了一些平台就搭起生产者还有消费者之间的这个桥梁,它的商业模式的本质是什么?其实利用互联网的平台优势帮消费者去杀价,从这个供应商里面拿到回扣,那么对消费者来说当然是多多益善了,但是对供应商来说,它就有一个销售量还有成本和利润的一个计算,能不能做到有利可图,它的平衡点在哪里都是一个问题。
那么如果一个实体的生产性企业如果已经打折到没有办法有利润空间的时候,那么你平台服务商要挣的钱要向谁拿呢?那么你只有向投资人去拿,换句话说,就很多互联网企业它是靠资本方的投资去创建一个服务平台,同样的还要靠投资方的再投资去虚增这个利润,简单一句话说,就是靠烧钱。那么这样有一些问题就会出来了,我们说烧钱引流,究竟能够走多远走多久呢?因为如果完全靠烧钱来建平台创利润,如果把这个变成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刺激点,那我觉得这个叫做饮鸠解渴,这个时候我们再说中国电影票房的一个例子好了,这跟团购网做的这个事情是有一些类似的,前不久我们做过一个关于电影票房的节目,我们知道就前年4、5月份有一个报道,就是中国的票房已经达到了440亿,仅次于美国,全世界排名第二,那么2017年,按照这个趋势就要超过500个亿,也超过美国,将成为世界电影票房的第一大国,这个数据还是法国戛纳电影节上面公布的,也是非常振奋人心的。但是到了8月底,才几个月过去,人民网却爆出来中国电影票房严重下滑,2016年的暑期档已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低潮,完全是滑铁卢了,为什么呢?像格瓦拉一些手机APP,对买电影票它是给予大额补贴的,就不论这个票价多少,消费者只需支付10块20块钱吧,那么剩下大部分的这个票价就让资本商去补齐,那这种好事,消费者当然乐观其成了,电影票房也会达到一种全所未有的一种虚假的繁荣,那么这种补贴到6月份其实已经被停止了(已经被停止了两年了?),那么电影票的价格它逐渐就回归到一个正常,消费者可能也就没那么兴趣了。
所以我们说了,你靠巨款砸出来的市场它根本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市场,总有一天它的钱是要烧光的,而且靠这种虚假造成的一些统计很多困扰也是大的,其实刚刚讲的电影,你根本无法知道中国真正的电影市场究竟有多大。说到砸钱,我们来看一个小小的片段,看看这些互联网大佬们是怎样烧钱的,每个月烧6个亿甚至更多,这个数字说起来真的是会吓死宝宝的。有媒体报道称,2014年5月,互联网公司饿了么拿到了D轮8000万美元融资,这笔资金融资不过4个月,饿了么就再次传出资金链断裂的消息。公开资料显示,饿了么获得D轮8000万美元后一直处于疯狂烧钱的状态,首先是员工数量迅速扩张,其次是自建配送团队,在快速烧钱补贴下,2015年1月,饿了么又宣布获得3.5亿美元融资,拿到了7亿美元D轮融资的美团网正在洽谈下一笔超过10亿美元的融资,有爆料称,美团网在2015年上半年月亏损大约在6亿元左右,相当于美团每进账一元钱就同步净亏损2.7元钱,在这场餐饮外卖O2O行业的烧钱大战中,美团拿到的7亿美元D轮融资也早已花完,有爆料称,美团各条战线亏损严重,最近的融资材料中,佣金率已经下降至2%,2015年上半年其月均亏损额大约6亿元左右,其分析美团新一轮融资可能因此受阻,月平均烧钱6亿元,餐饮业O2O烧钱大战将会如何收场?
互联网企业用烧钱的方式想硬生生的砸出一个市场,目前活跃度很高的一些互联网企业可以说是想尽奇招向消费领域各个行业全面的宣战,我们是从外卖送餐到低星级的酒店业再到汽车的后市场和家装领域,基本上都会迅速的插上一脚,简直就是跨界清洗了,那么很多传统企业其实也不得安宁,也是恐慌不已,而且互联网企业它利用这个服务平台,还有它占据的所谓的这个大数据在每个行业里面进行排名,指点江山。我们来看看这个食品外卖还有低星酒店业的一些状况,我们知道这个外卖是O2O领域里面最先发力的一个行业,雨后春笋般的一个出现,那么这个领域的互联网企业有这个饿了么、到家美食会、淘点点、美团、大众点评、点我吧等等,目前出现三足鼎立的一个态势,就是美团外卖、百度外卖还有饿了么,它的经营模式虽然有些差异,表面上也波澜不惊,其实是暗流涌动。线上的这个外卖业推出以后,也引导了现在年轻人去依赖外卖来进行日常的这个生活,我们来看一个短片介绍,看看年轻人目前对外卖的依赖究竟有多大。
易观智库发布的《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2015专题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整体市场订单份额中,美团外卖占41%,饿了么占39%,百度外卖占8%,淘点点占4%,到家美食会占0.6%,其他占8%,目前来看,美团外卖和饿了么两家在餐饮外卖O2O市场占据明显优势,两家订单争夺异常激烈,为了得到更多的订单,美团外卖和饿了么都进行了多轮融资,两家都饱受盈利能力的质疑,有调查显示,不会做饭常叫外卖的年轻人占了60.3%,有67.8%的年轻人每周至少吃一次外卖,其中5.5%的受访者每周吃5次以上外卖。所以,有很多人吃外卖,像今年这个美团,又把重心都跟着转移到外卖上面来,那么其实它的原始的这个烧钱的圈地还没有完成,最近食品安全的问题又不断的曝出来了,我们知道像这个北京海淀区,美团外卖近期累计收到举报就17667个,那么其中涉及到商家的资质问题就有4148个,那么O2O这种模式如何进行监管,应该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一个地步了。
再者呢就是说这个互联网外卖平台,它还想出了竞价排名这种模式,其中美团就推出了一个叫黄金推广的营销模式,他这个外卖平台提供了有偿展示产品信息这样一个技术服务,到每天下午三点,那么准时竞价的附近区域,首页的这个浏览排名的名次在24小时以内是有效的,那么排名的选择,购买这个排名的选择上面,它分成了五个不同的层次,像第5、10、15、20、25名,价格就根据你这个不同的推广用户的数量来决定,那么每个门店最多只能购买六个推广区,那这种情况下面很多那些黑餐馆他花高价购买位置在这个各大团购网上排名第一的餐厅,基本上我想是商家买来的,如果都是这样,这个黑店食品安全也是很担忧的,你还敢吃吗?我们这些一无所知的这些白领,每天就这么浑然不觉的按照这个排名次序买自己的一日三餐,其实很多优质品牌的餐馆它不屑去购买这个位置,那么排名非常靠后甚至被下线。我们知道像这个北京的全聚德,这样算是一个优质老牌的餐厅,它就不愿意把钱花在这个竞价排名上面,那么有一些被压榨利润以后的商家,它也只能降低饭菜的质量,羊毛出在羊身上,那你面对的结果是什么,就买了排名的商家掏腰包加大补贴,然后去刺激这个销量,那没有买排名的商家,优质位置长期被其他商家占据,那销量当然也就难以提升了,那么实际上,这种竞价排名它已经变成了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一个游戏,而且照此下去必然是一种恶性的循环。也问过像团购网内部的一些高管,他们自嘲说我们最大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烧钱补贴,那么我就要问这算是时代的进步吗?这不就是等于披着互联网的外衣,打着健康消费的名号干的全是坑爹的事吗?还靠烧钱,靠排名收取贿赂,试问良心何在呢?
我们再看看另外一些互联网企业他们在这个食品消费方面战绩可能不是很好,他们就转身到了低星级的酒店业,我们知道像美团酒店客单价是100多块钱,那么想想当年去哪儿客单价200块钱都还不能说盈利,那么现在何况美团这个战线拉的这么长,横跨餐饮外卖电影票市场,哪有多少精力能够进军到酒店的领域里面呢?那么近期也知道,当年这个团购网有很多在大幅进行裁员,那么这也证明了其实市场的份额以前一定有很多的水分的,但更令人担忧的是因为它掌握的都是一些低星的用户还有本地的资源,那么低星用户实际上没有钱,本地资源对价格是很敏感的。所以你靠低价的这种战术盈利我想是遥遥无期的,去哪儿实际上就是一个前车之鉴,它最后低价烧钱还不是被携程给收购了吗?一旦美团停止了这种补贴,这个价格上就不如对手了,很快就要被用户所抛弃。今年8月24号,腾讯科技也有一个报道,美团将酒店业进行分拆融资,那么这就证明了这类互联网企业的凋敝,这类分拆其实也不只一次了,在这个以前,猫眼电影票的销售是美团的这个核心资产,它也特别受青睐,但因为融资的压力,猫眼也卖给了光线,那么这个也直接导致了美团180亿美金估值的这个迅速的下降,那么你可以想见就是电影发行的这个资源它还相对比较集中,它在线化的程度高,电影产品的标准化不同,但是旅游酒店,它共同的特点是在线化程度很低,它资源很分散,那产品的种类更加复杂,从业人员良莠不齐,那么就意味着,在酒店领域里面就不是靠砸钱就能砸出一个市场份额的,在它的背后,有更多的是技术和服务,这非一日之功,那么即使说现在美团每月在酒店和外卖市场上面补贴超过两亿元,仍然是举步维艰,酒店业也进行分拆,它的估值就会直线下降了,那么从上面我们说的现在这些互联网企业实际上在全面的进入我们的生活,像汽车后市场、家装、美容美发、家政、宠物、洗衣等等,在这个O2O的领域里面可以说是无孔不入,那么让酒店餐饮交通旅游行业,这些传统的行业里面也开始进行竞争,但如果是靠这种打折靠排名靠烧钱融资再烧钱,这种逆市场和经济规律的这种商业行为,其实我相信会越来越被人看得清楚,像这类互联网企业走过与消费者最初的这种蜜月期以后,已经显现出了一些夕阳西下的态势了,那我相信它巨额融资是会越来越难的。
当然,我无意去对抗一种潮流和趋势,也不是不理解在这个转型过程的一些问题,但我想说的是就是如何才能算是一个有序的转型,在形态升级的这个过程中,怎样去反垄断,就不能因为说沾上互联网的边就以劣币驱逐良币,胡萝卜夹大棒,去摧毁这个实体经济的体系,那么它最终的结果是什么样的?一定变成是实体被资本所奴役,匠心被近利所摧残,团购以及它这种O2O的模式,是美国商业中的一种昨日黄花,也说不上是创新,我们知道,像美国团购的鼻祖叫高朋,那么高朋在美国的股价和市值这些年其实已经是一落千丈了,也是已经凋敝失败的,那么中国的团购最大市场份额,这个美团目前也在极力的想去掉这个团购化,其实从另一个角度,他也是在正视一种失败,那听说了这个美团和大众点评已经合并了,那么大众点评在美国的对标互联网企业叫Yelp,那么也是一个长期亏损的,市价仅有二十多亿美金,那么团购的鼻祖高朋的市值也才是三十多亿美金,还是持续这个亏损的,也存在盈利模式的问题,那么这两个东西加起来市值才多少,才五十多亿美金,而且盈利能力是非常令人堪忧的,那么这种背景下面,美团今年1月份融资的时候估值是多少,180亿美金以上,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它的泡沫究竟有多少。
2015年10月,美团网和大众点评合并,被称为”新美大”,今年7月,新美大宣布获得华润旗下华润创业联合基金战略投资,但未披露融资金额和估值,据悉,新美大估值已出现折价,距离上一轮33亿美金融资时,180亿美金已下滑到110亿美金,据新浪财经报道,新美大的股东阿里正在打折出售美团股票,按照这份股权售卖书显示,受让阿里巴巴老股份额的估值价格为124.5亿美元,为本轮融资估值150亿美元的8.3折,安全边际高于市场同期同类型产品,与此同时,新美大却在向新入场的投资者原价售卖自己的股权,业内指出,由于阿里在美国有着极高的声誉,其打折售卖新美大的股权已成为一个信号,引起了投资者的注意。
所以,当马云和王健林在堵那十个亿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看到了实体店的衰败已经是劫数难逃,当然马云的这个判断和豪赌,一点都不影响他在互联网企业取得成功成为首富,而且,他已经大肆在二十几个实体领域进行投资,换句话说,马云是一个很聪明的生意人,即使互联网平台为他带来了巨额的财富,他也因此成为了全世界互联网企业的佼佼者,甚至是代表,但是一点都不妨碍他对实体经济重要性的判断,所以我们说有时该敲敲警钟,因为励志的语言永远是给失败者听的,死在沙滩上的已经不是前浪了,而是跟风的后浪了,如果去做一些横向的比较和反思,我们可以把视野放得更广阔一些来看。
但其实我们大家都有出国旅游的经验,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其实国外的一些移动端的服务真的没有我们这么发达,无论是手机叫车、手机订餐、购物,所以我们很多都会觉得有点不方便,但事实真的这么简单吗?我们中国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发达了,但问题是你看到街上多少实体店已经被击垮了,有多少实体店的员工失业了?大家有没有关心过最近刚刚停业的上海淮海路上的太平洋百货,未来怎么办?那栋大楼怎么办?成千上百的员工怎么办?其实还有很多成批倒闭的小商店,目前这个现状,是大众财富向少数的一些互联网企业或者叫大佬手里面聚集,创新能力比较强的这些小企业,也很快就会被这些财大气粗的这个大企业买走了,最后还是失去它创新的竞争力,所以我就在想,究竟是一些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他们没有能力往移动互联网这个发展,还是说他们看到了这一步,而不想走得那么快呢?我们这种反垄断的监管,有没有跟上这种发展呢?其实包括我自己,有一度我也在嘲笑说香港的互联网的发展实在是太落后了,完全处于一种小学初级的水平,慢慢地去做一些反思的时候,其实也有另一番的滋味,比如说尖沙咀也好,铜锣湾这些商业区的名店如果都倒闭了,当排长队的等着买个蛋挞的这个光景也不再了,每个人都只在家里和办公室里面等外卖的时候,那么可能也就没有了那种逛商场那种购物的体验了,那我相信香港大概也会就是一座死城了吧。
我们知道说互联网+是个大的趋势,无法抗拒,但互联网+打折,我觉得是发展中的一种魔咒,监管者、服务商、生产商和消费者,那么各自如何进行定位,相互之间的关系怎么处理?政策的分布,资金的流向,包括发展节奏的把握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