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典型

聚焦天然绿色健康 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全力打造黑龙江生态渔业建设示范县

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

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典型

近年来,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发挥大水面资源优势,认真贯彻落实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及农业农村厅关于加快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部署要求,坚持把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作为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作为建设食品工业强县的重要环节,牢牢扭住绿色、天然、健康、安全这一优势,优化渔业生产布局,强化渔业资源保护,创新经营体制机制,推进渔业发展转型升级,形成了生态良好、生产发展、健康养殖、产品优质、渔民增收的渔业发展新格局。2019年,全县水产品产量达到4.8万吨,实现产值8.5亿元,分别增长11.6%、18.1%。自治县突出向四个方面聚焦发力。

一、高位谋划,向唤醒沉睡大资源聚焦发力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地处松嫩平原腹地,嫩江流经境内146.7公里,乌裕尔河、双阳河呈无尾状散流境内,形成大小湖泊441个,水域总面积205万亩,现有可养鱼水面105万亩,为全省县级之最。但多年来,渔业生产方式传统,优势产品单一,年单位产量偏低,加工能力不足,沉睡的大资源没有变成发展的大优势。十八届县委审时度势、综合研判、精准定位,科学提出“将水产业打造成又一支柱产业”战略目标,并将创建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纳入重要日程,举全县之力,汇全县之智,全力推动水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一是注重顶层设计。成立全县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全县国有、集体水域资源管理办法》,统筹全县水产资源,避免乡村、场企“单打独斗”。制定《全县水产业发展五年规划》《河蟹产业五年发展规划》和《杜蒙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规划设立两河水域、连环湖、嫩江三大生态健康养殖渔业产业带,强化功能定位,推动错位发展。围绕健康养殖制定了《大水面生态养殖操作规程》《健康养殖技术培训制度》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等,从而推动渔业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二是提高行政效能。为更好地服务全县水产业发展和渔业健康养殖,结合此次机关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保留了县水产总站机构,并将行政级别由副科级调整为正科级,为全省唯一一家县级渔业行政管理机构。建立全县养殖场数据库,在全省第一批完成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并颁布实施,水域滩涂养殖证发证率达到94.8%,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核发率和渔业乡村兽医覆盖率均达到100%。

三是强化金融扶持。为全面推动全县渔业健康养殖大发展、快发展,出台《全县水产业发展实施意见》,通过以奖代补、金融信贷等形式,每年列支水产业发展经费500万元,占投入农业资金10%以上,争取上级资金3500万元,撬动金融贷款4000万元,全县渔业从业人员超2万人,渔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万元,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58%。

四是完善技术保障。为强化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的技术支撑,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签订《技术服务协议》,建立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大银鱼博士工作站和连环湖科学实验基地,建成现代渔业生产科技园,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沈阳农业大学专家教授年为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培训人员2000人次以上。组建全县水产技术专家服务队,公开服务电话,建立微信平台,实行分片包干、远程技术服务和点对点指导,全面解决苗种放养、饵料投喂、防疫灭病等方面技术难题。

二、突出特色,向做好健康大文章聚焦发力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水产品最大的价值在生态、健康,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健康,自治县始终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将生态健康养殖模式贯穿于水产业发展全过程。

一是创新推广育种新模式。大水面养殖苗种尤为重要,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大水面单产效益,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创新推广两种育种模式,首先是推广“湖湾育种”模式,该模式就是用网具将大水面的湖湾与大湖隔开,每年在湖湾内投入一定数量的夏花鱼苗待秋末将网具撤掉,鱼苗回游大湖。其特点是,育种面积大小可调,无需额外占地,易观察、好管理、成本低、见效快。其次是“塘育湖出”育种模式,该模式就是利用池塘养殖大规格的鱼种,待鱼种规格达到1~1.5/公斤,将大规格鱼种出塘投入大湖。其特点是,缩短了商品鱼的生长周期,大幅提高了大水面的经济效益。

二是南渔北移大银鱼增养殖模式。大银鱼是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引进外来名特优鱼种之一,经过近20年的发展壮大,大银鱼大水面增养殖的“南鱼北养”模式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取得成功,目前全县有10余个大水面养殖大银鱼,总面积达到60万亩,养殖过程不投饵、不用药,在纯自然条件下进行养殖,从而保障了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全县每年人工繁殖大银鱼受精卵50亿粒,年产量达到1700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3%,并出口日本、韩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占全国出口总量的50%。

三是稻蟹综合种养“接力养殖”模式。近年来,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依托沿嫩江60万亩优质水稻产业带,积极推广稻蟹综合种养模式,发展河蟹养殖。稻田用水全部引自嫩江,水中含丰富的微生物和轮虫,河蟹养殖过程中不饲喂、不用药,所产河蟹健康绿色。2020年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稻蟹综合种养殖面积达到3万亩,其中扣蟹苗种培育面积达到1万亩,引进河蟹大眼幼体在稻田培育扣蟹苗种成为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河蟹产业最大的闪光点,预计到2024年,扣蟹苗种的产量将达到8000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将会成为龙江扣蟹苗种供应地。今年9月5日,国家级龙头企业辽宁光合蟹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到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就河蟹养殖进行回访调研,认同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培育扣蟹苗种不用药、不投饵的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成活率高达70%,是盘锦河蟹苗种成活率的2倍多。实践表明,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稻蟹生态养殖优势明显。

四是大水面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的水域资源中,大水面占比达到90%以上,单体面积1万亩以上的湖泊就有33个,最大湖泊17.7万亩,属典型的碧水渔业。水温适宜,光照时间长,水草茂盛,浮游生物数量多,天然饵料丰富,较其他水域养殖优势明显,具有得天独厚的天然渔业水域资源优势,经检测各种理化指标均符合国家颁发的渔业水质标准。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在大水面养殖过程中不投饵、不投料、不用药,所产水产品无药残,水产品各项指标均能达到健康养殖标准。

三、明确目标,向做好可持续发展聚焦发力

依托生态健康养殖,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发展壮大区域品牌,以市场为导向,更新观念,优化结构,把资源优势、品牌优势转化为生产力,实现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是优化养殖结构。围绕“增、扩、调、强”做文章,成功引进大银鱼、大鳞鲃、大白鱼等新品种17个,名特优品种养殖比重达21.3%。特别是,大银鱼增养殖成为“南鱼北移”的成功典范,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也荣获“中国大银鱼第一县”称号;河蟹养殖面积超50万亩,总产量达到3500吨,河蟹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立足实现渔业苗种自给自足,通过实施国家项目、地企合作等形式,建成苗种繁育基地3处,年可培育大银鱼授精卵50亿粒,繁育鲢、鳙、鲤等常规鱼种1.5亿尾,鳌花、大鳞鲃、鲟鱼等名贵鱼种200万尾,成功培育稻田河蟹扣蟹苗种,彻底摆脱外界市场束缚。坚持科学增殖投养,大力推广鱼虾蟹与农作物立体养殖、配套养殖模式,全县稻蟹综合种养面积达到3万亩,实现了“一水两用、一地双收”。

二是严格质量监管。指导企业制订生产操作规程和质量安全控制措施,建设药物、饲料储存室,完善入、出库管理制度等台账,健全《三项记录制度》《渔药处方制度》等制度10余项,产品实现可追溯。坚决禁止使用“三无”投入品,年组织县水生动物防治站、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水产品药残30批次以上,监测合格率达100%。出台《连环湖、大小龙虎泡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完成水权、小型水利工程确权登记,设立三级河湖长,建成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2个,绿标面积达到86万亩,认证有机、绿色水产品22个,“连环湖河蟹”通过国家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和欧盟食品检测机构认证。

三是打造优势品牌。坚持全县“一盘棋”,县内品牌统一整合为“杜尔伯特生态鱼”,加速形成拳头效应,子品牌“连环湖”荣获全国最具影响力水产品企业品牌,“连环湖鳙”、“连环湖鳜”、“石人沟鲤”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连环湖鳙鱼”被评为省农产品地理标志十大区域品牌,获评中国农民丰收节“最受市场欢迎名优农产品”。完善多元化营销网络,建成杜尔伯特河蟹盘锦直销中心,新建杜尔伯特渔港,设立省内外“连环湖生态鱼”直销店20处,与阿里巴巴盒马生鲜合作打造直供链,“三个百万斤”协议拓展进京之路,连环湖鱼出口新加坡,杜尔伯特蟹走俏香港,大银鱼远销日韩,活体水产品实现异地供应、全季覆盖。

四、靶向推进,向构建融合大产业聚焦发力

立足国家级生态县基础,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进一步擦亮生态健康的金字招牌,打好“渔业+”组合拳,加快构建以健康养殖为特色的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年渔业总收入超22亿元。

一是打造休闲渔业新标杆。坚持把传统渔业文化、蒙古族民族文化、东北乡土民俗文化及餐饮旅游文化等元素融入休闲渔业,建成连环湖温泉景区、克尔台水岸渔村等休闲渔业基地12处,加快改扩建连环湖国际垂钓场,开发水上捕鱼、岸上采摘、冰雪温泉、鱼品盛宴等体验项目30余个,推出垂钓赛事、冬捕观光、渔趣体验、赏湖水品湖鱼、冰上过大年等休闲娱乐项目20余项,连续举办大型垂钓冬钓大赛10余次、大型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4届,全县发展垂钓、冬捕、品鱼、观赏等休闲娱乐场所190余家,每年12月起,周周有冬捕,冷冰雪带动了热经济,年吸引国内外游客100万人次。

二是搭建深度融合新平台。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多方受益,先后举办中国内陆湖天然水域产销联盟大会、全国渔业高峰论坛、中国生态鱼食文化国际高峰论坛、东北鱼品厨艺大赛等系列高端活动,建立中国龙菜大师工作室,全县可做渔宴的餐馆达到2000余家,餐饮企业营业收入达到2.6亿元,水产品从水边到餐桌、从低端到高端已变为现实。

三是培育精深加工新动能。总书记为龙江发展开出了“三篇大文章”“五头五尾”的对症良方,从而也为县域经济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积极推进“农头工尾”,着力把水产品由“原字号”向“精字号”转变,大力发展渔业深加工产业,全县现有鱼品深加工企业10余家,年加工能力达3000吨。今年,新建集水产品养殖、冷冻、加工销售等为一体的综合型生产加工项目——黑龙江渔博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连环湖水产品精深加工项目,项目总投资1.5亿元,占地面积20000平米,项目投产后,年可实现产值1.2亿元,拉动就业500余人,将推进全县水产业向产业化、综合化、生态化、多元化快速发展。

下一步,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将认真贯彻落实好农业农村部等三部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全省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总结好经验,运用好成果,谋划好方向,深挖资源优势潜力,做大渔业供给盘子,一着不让抓实健康养殖,擦亮中国大银鱼第一县名片,集中力量、快马加鞭,推进杜尔伯特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出处: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