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其昌:引领福州金鱼游向世界

来源:台海网

台海网12月17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上月,福州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单公布,福州观赏金鱼培育技艺榜上有名。中国渔业协会金鱼分会名誉会长叶其昌不仅获评此项非遗技艺传承人,还受聘担任福州三坊七巷国潮金鱼博物馆名誉馆长。

与金鱼结缘半个多世纪,叶其昌选择了再出发——不仅要继续传承发展福州观赏金鱼培育技艺,还要探索推广福州金鱼文化,引领福州金鱼游向世界。“这里的小鱼儿,每一尾都有故事。”这位在金鱼界赫赫有名的人物,此刻正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热情欢迎八方游客。

叶其昌:引领福州金鱼游向世界

叶其昌(左二)在国潮金鱼博物馆为观众讲解。 张立庆 摄

一见钟情 感恩金鱼

福州金鱼的养殖历史悠久。明代万历《福州府志》记载,“金鲫,能变幻,可蓄盆中,俗呼为盆鱼”。清人郭伯苍则在《闽产录异》中写道:“‘盆鱼’即金鱼,福州南台银湘浦(今台江区广达路一带,编者注)业此者数十家。”位于福州屏麓山庄的邹氏一家世代养鱼,民国时期已育有墨龙睛、鹅冠(高头)、花文鱼、五花帽、朝天龙等名种。

1950年,邹家自愿将家中所有名贵金鱼捐献给国家,鱼儿先是饲养在孔庙(后改为福州市少年宫)供人观赏,两年后移交给福州西湖公园,邹鼎及邹恒、邹穆父子三人亦被西湖公园招募,专门负责饲养金鱼。叶其昌与金鱼的结缘就发生在那里。

9岁时,叶其昌到西湖公园游玩,看到金鱼一下子就迷上了。“仿佛一见钟情,看着色彩斑斓、千姿百态的金鱼,我满心欢喜,顿时有种带回家养的冲动。”更令他没想到的是,养金鱼还可以补贴家用。

“当时家境贫苦,我和哥哥五分钱一尾、一毛钱三尾的买回来养,遇到问题就向邹穆请教,很快学会了养鱼的基本技术,卖鱼一天能有三五块钱收入,星期天能卖到十块钱。若不是靠着金鱼,我们家不知如何度过那些艰难的岁月!”从此,叶其昌始终对金鱼秉持着一份特殊的感恩,即便后来上学、工作,他也一直利用业余时间饲养金鱼,从不间断。1985年,叶其昌被调到福州市园林处花木公司,专门负责饲养金鱼,踏上专业之路。

匠心培育 兰寿扬名

据介绍,中国金鱼以花色来分约有260多种,其中叶其昌主持培育的“福州兰寿”就有10多种,深受渔场和大众喜爱。

而在30多年前,第一批从日本拍卖会上带回福州交由叶其昌试验繁殖的日本兰寿金鱼,却产卵失败。日方宣称,兰寿在日本被尊为“金鱼之王”,离开日本就不会有第二代。叶其昌自然不信这个邪,他精心照料着第二批10多尾鱼,其中一尾母鱼成功产卵,孵出了20000多尾小苗。

不过,当时的日本兰寿并不符合他的审美标准。“头部比较光滑,肉瘤比较少,我们都戏称它为‘和尚头’。”这20000多尾小苗,如何才能培育出令人心仪的金鱼呢?

按照当时的标准,名贵金鱼应体型粗壮、头肉发达、尾柄粗、尾巴有张力。“培育优美的金鱼没有捷径可走,只有慢慢饲养观察,不断筛选,整个过程胜过选美大赛。”叶其昌说,“挑”是培育金鱼最重要的功夫,“最忙时一天要干上12个小时,尤其夏季挑苗任务最为繁重,一天下来,背都直不起来”。有时候,明明很看好的鱼种,也可能在经历无数个辛劳的日夜后,还是宣告失败。饲养法则千条万绪,他不断实践,风雨兼程。

到上世纪90年代,叶其昌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兰寿金鱼风格,被业界尊为“老版国寿”。他不满足于现状,又大胆创新,培育出“五花兰寿”“黑兰寿”等品种,使“福州兰寿”系列更加丰富多彩。

叶其昌:引领福州金鱼游向世界

①红顶虎头

叶其昌:引领福州金鱼游向世界

②黑兰寿

叶其昌:引领福州金鱼游向世界

③紫白蝶尾龙睛

叶其昌:引领福州金鱼游向世界

④红黑国狮

叶其昌:引领福州金鱼游向世界

⑤紫龙睛红球

注重传统 万紫千红

在金鱼品种的养殖、创新和交流方面,叶其昌多年来做了大量工作,受到业内人士的一致推崇。2010年,他被中国渔业协会授予“中国水族成就奖”,两年后又获得“水生动物饲养(金鱼)一级高级技师”称号,确立了其“福州传统金鱼培育技艺传人”的地位。

在他的影响下,福州金鱼养殖场如今已发展到近60家,养殖面积达2000多亩,年产各类高端金鱼1000多万尾、年创产值4亿多元。其中不少金鱼出口到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3000万美元以上,占全国高端金鱼出口量近八成,牢牢锁住全国第一的位置。2013年,中国渔业协会将福州市命名为“中国金鱼之都”。“世界金鱼看中国,中国金鱼看福州”,成为业内流传的一句口号。

但在蒸蒸日上的经济效益面前,叶其昌却逐渐把眼光回归到传统品种上。“一名培育者终其一生,能够育出少量珍品已属不易,有的品种甚至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他的渔场,保留了大量优秀的传统金鱼品种,比如紫兰花蝶尾、望天球、红头寿星、长尾五花琉金等。

叶其昌指出,有的渔场片面追求加速生产,往往违背金鱼的生长规律,冬天到了,鱼却身子太短、头肉过大,频频发生栽跟头现象。“这既影响质量和效益,也影响福州金鱼的名气和地位。”他不厌其烦地告诉弟子们,“养鱼需养心,育鱼先育人。”

曾经跟了叶其昌23年的徒弟李长秋告诉记者,老师对自己影响最深的,除了干一行爱一行、不怕吃苦爱钻研的精神,便是对传统的重视。比如,他至今都遵循古法,在夜半时分将鱼粉、面粉、酒糟配起来做鱼饲料。到了春天金鱼繁殖的季节,他们采摘新鲜的木麻黄叶子做巢,提高鱼卵存活率。李长秋说,自己打算按照老师的建议,明年恢复更多的鱼种,保护优秀传统金鱼资源。

在叶其昌看来,福州金鱼在业界名气大,但“墙内开花墙外香”,本地人知之甚少。如今,只要跟金鱼有关的活动,他都不计得失勉力亲为。“金鱼承载着福州的历史文化,也体现了榕城现代生活的时尚。这是祖先留下来的宝贝,需要我们源源不断地守护下去,让人们在生活中体验更多美好。” (东南网记者 张立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