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虽然没有一点一滴中国血统,却有着百分之百的中国心。”一句寄托拳拳爱国之心的深情厚语,来自一名曾经的印尼弃婴。
1995年10月1日,华夏广阔大地上正进行着热闹的国庆盛典,而与此同时,地球的另一端,洛杉矶阿罕布拉市也在举行隆重独特的升旗仪式,鲜红的五星红旗飘扬在大洋彼岸的高空……
这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由海外侨胞组织为中国国庆而举行的升旗式。南加州华人、赴美留学生在红旗下眼含热泪,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
众人注目的中心,升起飘扬五星红旗的男人,身材伟岸、高眉大眼,毫无华人体征,他是美国熊氏集团主席、印尼《国际日报》集团董事长熊德龙。
这个曾经被骂作“番种”的印尼弃婴,如今已是美国集团主席、国际知名企业家,虽然他体内不曾流着中国血,但他人生中不可割舍的祖国自始至终都是中国……
熊德龙
养育之恩:客家人之子
1947年,熊德龙出生在印尼雅加达,他兼有荷兰、印尼血统,但刚出生就被遗弃在了孤儿院。
但幸运的是,他很快有了一个温暖的家,被侨居印尼的广东梅县籍华人夫妇熊如淡、黄凤娇收养。夫妇俩对他视如己出,并给他取了一个富含中国意蕴的中国名——熊德龙。
“熊家获得了一条龙”,寄托了望子成龙的深切厚望,希望他德才兼备,成为人中之龙。
由于外貌与中国人差异较大,熊德龙曾被同学欺侮,骂作“番种”,养母知晓后,立刻领着他到学校理论。养父母乐善好施,熊德龙其实并不是唯一被夫妇俩收养的孩子,但夫妇俩对孩子们一视同仁,尽管当时家庭并不富裕,可是父母的慈爱关怀依然深深留在孩子们的心中。
在熊德龙成长的时候,父母经常给他讲“岳母刺字”、“司马光砸缸”,这样经久流传的中国典故,在母亲的影响下,普通话和广东客家话也成为了他的“母语”。
司马光砸缸》
他在母亲的怀里,聆听着她吟唱悠扬悦耳的客家山歌,倾听她娓娓诉说有趣的客家童谣。那是属于童年的美好记忆,客家文化也深深烙印在他的体内。
随着熊德龙渐渐长大,父母的言传和身教对他来说意义深远。
养父曾经当过教师,经常会给熊德龙讲述一些中国历史上各路英雄豪杰的故事,养母虽然没有受过正式的教育,但乐观通达,会为他解读《增广贤文》里忠孝节义的含义,也告诉他很多至今令他受益匪浅的道理:“远亲不如近邻”、“忍气能留财,受气能得福”、“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增广贤文》
在熊德龙的记忆里,身处异国他乡的海外华人无论生存环境如何,逢年过节都不会忘记将自己的血汗钱寄回老家,用以在家乡买田买地、奉养双亲、操办学堂。彼时家境贫寒的养父母也会如此。
有一年将近年关,已是身无分文的母亲翻出仅存的手镯,带着熊德龙匆匆去当铺变卖,尽管心酸难舍,但一换好钱,母亲就立刻将钱寄回了老家梅县乡下。当时熊德龙和母亲坐在破旧的三轮车里,只听养母抚摸着心爱的手镯,说了一句令他终身难忘的话:
“孩子,就是再苦再穷,也不能忘家忘本!”
“家”之一字,深深镌刻在养父母的内心,也从此深深地扎根在熊德龙幼嫩的心灵,他品味着家的含义。家,既是养父母给他的这个温暖的家,也是养父母口中那片家乡的故土。
广东梅州
20世纪80年代,熊德龙辗转了五次渡轮,才到达家乡广东梅州。此前他从未到达中国大陆,但当他真正站在中国的土地上,他却能辨认出回家的路。只因为儿时温暖的睡梦里,母亲曾经细细描述过家乡:“过了一条河再沿着河边走到田埂路,就能回到家”。
当年逾九旬、双目失明的祖母摸着他的脸,亲切地问道:“是不是乖孙德龙回来了?”,熊德龙的眼泪垂落下来,“那一刻我更加觉得我是熊家一份子,连瞎奶奶也能认得出是我,我的家乡就在梅县,我永远是客家人的儿子!”
商海沉浮:华媒崛起之路
为减轻家庭负担,改善家庭环境,16岁的熊德龙来到一家海绵厂打工。他聪慧能干,做事灵活,擅长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是块做生意的“好料子”。两年后,他就在养父母和亲友的大力支持下,自立门户,开设了一家小海绵厂。
熊德龙
十年间,熊德龙坚韧不拔、锐意进取,同时以“孝敬父母、忠义朋友、信誉事业”作为座右铭,对待客户真实守信,对待事业执着追求,赢得了广大客户的赞誉和信赖。
随着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提升,30岁的他,已经拥有16家工厂,生产经营范围从海绵到钢铁,并扩展到纺织、酒店、金融、地产、传媒等多种行业,已成为业务广泛的跨国企业,业务遍布美国、中国、加拿大、新加坡、印尼、柬埔寨等国家。
熊德龙旗下名企众多,集团规模越发庞大,收纳了包括美国大兴银行、好莱坞大都会酒店、新加坡国际金叶烟草有限公司等几十家著名企业,与此同时,他还抓住时机地进军海外华文媒体,进军媒体的初衷不在于其他,而在于支持中国,弘扬中国文化,让中国走向世界。
1993年,熊德龙斥巨资收购一位旅美台湾人于1981年创办的美国华文报纸《国际日报》。希望借由这个窗口,让世界认识中国,消除对中国的误解。
《国际日报》
但转型之路并不顺利,海外办报可以说是在夹缝中求生存,举步维艰,广告营收小,报纸连续6年出现巨额亏损。
“当时家人一直认为应该把这份报纸关了,以免经济上继续蒙受损失,但是我觉得不能半途而废,因为当时中国很需要有一个在美国的宣传阵地。”关于报业发展的低谷期,熊德龙事后回忆道。
在美国坚持了近十年,熊德龙转移阵地,时机到了,或许有了更好的去处,他将目光投向他出生长大的地方——印尼。2001年元旦,《国际日报》正式登录印尼。
《国际日报》印度尼西亚版的创办,是《国际日报》发展历程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
印尼在海外拥有1500万华人华侨,是全世界华人聚居最多的国家。而且当时情况特殊,恰逢印尼华人的生活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一些歧视华人的法规被相继取消,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威望不断提升。
印尼的华人华侨心系祖国,印尼本地人也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十分关注中国的发展。这是印度尼西亚华文传媒发展前所未有的良机,可以说,《国际日报》不失时机地进入到了印尼的视野中。
自此,《国际日报》的发展之路柳暗花明。进入21世纪后,《国际日报》设立两个总部基地,分别位于美国洛杉矶和印尼雅加达,扩大了报纸的影响力。
而后,报纸承印和代理了中国《人民日报·海外版》和香港《文汇报》在北美地区的发行,更增加了中国英文报纸《中国日报》,读者可以从中及时了解到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的新闻,获得的信息量大大增加。
紧接着,熊德龙又做出了一个重大举措。他将《国际日报》与印尼最大的平面媒体集团《爪哇邮报》联手,把每天的《国际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文汇报》和《中国日报》一众报纸的发行捆绑起来,从印尼首都雅加达推到全国,《国际日报》走上一个全新的台阶,成为了印尼的第一华文大报。
《中国日报·海外版》
多年来,熊德龙继续扩大报社,陆陆续续并购了各地多家海外华文报刊,国际日报社逐步走向集团化。他更不断深化报社与中国内地媒体的合作,定期或不定期设立专刊,《国际日报》时有介绍侨乡潮州、梅州、泉州和厦门的专版报道。
经年发展壮大,《国际日报》已经成为介绍中国建设成就,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国际日报集团成为在海外地区享有声誉的大型报业集团,在世界华人华侨中,《国际日报》具有相当广泛的影响力。
回馈祖国:中印友好桥梁
“养父母的家乡就是我的家乡,养父母的祖国就是我的祖国。”
“我爱我所生长的印尼,也爱抚养我的父母的故乡中国。凡是对两国有利的事,我都会尽量去做。”
一直以来,熊德龙以扎实的行动践行着这两句话。
上世纪80年代初,成年的熊德龙回到中国,见证了国内社会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他清楚地记得:“澳门这一边是水泥路,过了珠海那边就是泥沙路。”
亲眼见证祖国的山水,那时的中国内地还没焕发出属于他的光彩,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为了心中的祖国,熊德龙决定为中国发展出力。
熊德龙心系祖国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及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他先后捐款数亿元人民币,为中国兴办了40多所学校、医院和敬老院,更帮助筑路、修桥、修建公园和其它基础设施。
他也深知科教兴国,教育和人才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因此,除先后捐巨资修建校舍和各类教育设施之外,他还倾尽所能,首创全新的学习交流模式,实现国内外包括经济、文化、科技的全方位的学习交流,当中国人才去到国外,熊德龙还会体贴地协助机构落实各类华侨事务工作,广联络造福祉。
熊德龙
从1986年开始,熊德龙亲力亲为,分批邀请海外华侨、华裔代表团回到中国参观考察,他从中斡旋、牵线搭桥,为祖国引进各类资金和项目。同时他更先后输送了将近3000名中国基层干部外出培训,分批次邀请祖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领导、科研人员出国学习考察。
除此之外,他还非常关心祖国的公益福利事业,捐资建成了众多著名建筑:剑英纪念大桥、嘉应大桥、嘉应学院德龙会堂、梅县人民医院凤庚楼、如淡长廊、贤母桥等。
熊德龙奖教金捐赠仪式
在经济生意场上,当众多华侨聚焦逐渐崛起的中国市场,纷纷在中国经济热土地带投资设厂,他却另辟蹊径,把目光放到了祖国相对更为贫穷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他最终选择在贵州办起他的第一家外资企业。
实际上,如果他当时将资金投资在深圳、广州、上海等地,利润岂止千百倍,但他选择贵州、云南等地,如他所说:
“我到中国不是为了做生意赚钱,为的是实践自己的诺言,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我的‘家’在中国,我要宣传中国,回报我的‘家’,我希望中国早日富裕起来。”
熊德龙虽定居海外,但他始终心系祖国、联结华人,他团结各类华人社团、华侨和中国留学生,在华人社区开展中华文化各项活动。
海外爱国活动
1995年国庆,熊德龙在美国举办第一次庆中国国庆的升旗仪式。在香港回归之日,他同样在美国组织了欢庆盛典。
那段岁月,雅加达、北京、上海和广州这四个城市总有熊德龙奔波忙碌的身影,他更是频繁地跑到祖国西南、西北和东北等地区考察。他细致地为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出各项建议,对祖国内地的经济建设作出极大贡献。
因此,熊德龙先后被云南、广东、贵州等八个省政府聘请为经济顾问,30多个城市授予他“荣誉市民”称号,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广泛尊敬。
熊德龙
2009年,熊德龙荣获“亚太最具社会责任感华商领袖”光荣称号。
“从中国改革开放到现在,我的人生规划是这样的:头一个十年,对中国和梅州家乡进行捐赠为主。现在中国强大了,家乡的经济也有基础了,在我看来,如今这种捐赠并不是最迫切的,第二个十年,由我个人出资输出中国的各级干部到国外培训为主;第三个十年,以宣传中国的声音为主。当年我花了400万美元买下《国际日报》,就是为了更多地宣传华人的声音。随着中国的强大,现在《国际日报》的日子也越来越好过了。”
熊德龙演讲
对于曾经回馈祖国的30年,熊德龙这样概括,而对将来想做的,他说:
“从现在算起的未来十年,我愿做中印友好交往的桥梁。当然,谈爱情是需要面包的。现在我们有英文、印尼文、中文报纸,可谓有平台、有地位、有资金,所以当我重新回到印尼时,就是要融入印尼的主流社会,为印中友好往来,为印中经贸交流做好桥梁。”
2016年4月28日,熊德龙被印尼旅游部任命为印尼—中国旅游亲善大使。
捐资公益报国、人才走出国门、办报传递声音,熊德龙的每一步,都诠释着一颗赤诚的中国心。从熊德龙身上,我们看到海外游子的家国情怀,企业家对社会的馈赠,即便他身上没有留着中国血统,但他血液中流淌着中华民族文化。
中华文化当凝聚起万千中华魂,而华人领袖当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