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元!让她从小乡村走向国际,在公益这条路上行走20年

视频加载中…

20块人民币,在中国现在可能只能买一杯奶茶、一包饼干、一碗麻辣烫。然而在上世纪80年代末,20块人民币却可以改变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

希望工程当年资助给农村失学儿童每学期的学费就是20块,有了这20块,无数穷苦孩子才得以重回校园。今天我们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就是其中一位

刘静:

中国第一个受助于希望工程,

又回到希望工程工作的资深公益人

20元!让她从小乡村走向国际,在公益这条路上行走20年

心中有爱

在刘静的记忆中,母亲的形象是模糊的,因为很小的时候母亲便生病去世。刘静的父亲也因为脑血栓导致左手和左脚失去知觉,必须依靠拐杖才能行动,给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往后的十几年里,他拖着残缺的身体拉扯大了四个小孩。

在刘静的心目中,父亲就好像一座大山,虽然他身体残疾,但是却给了她精神上的支持。

20元!让她从小乡村走向国际,在公益这条路上行走20年

刘静和父亲视频通话

刘静说:“父亲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从来没有在意志上要放弃过,在行动上更没有。小时候我们上学去了,父亲就拄着拐杖去田里锄地,用一只手锄一次,整个人用手支撑往前挪一小步,再用另一只手锄一次。从田的这一头到那一头五六百米,他就这样一步步地坚持不懈地锄下去。”

在刘静的心中, 父亲永远是最干净的老头,他只要出门回来,都会用一只手把鞋子刷得干干净净的。这让她领悟到虽然生活在困境中,但是你依然要有尊严地、体面地活着。

20元!让她从小乡村走向国际,在公益这条路上行走20年

向光而生,逆境中也要有尊严地活着

刘静的父亲今年八十岁,年轻时当过兵,老高中生。在当时他们所居住的农村已经算是有文化的人了。可能也是因为这样的经历,在他看来,知识是唯一可以改变寒门子弟命运的武器。即使因为家境贫寒,亲戚劝他只供男孩读书,女孩可以早点嫁人,他却从来没有放弃过家中的女孩。

20元!让她从小乡村走向国际,在公益这条路上行走20年

读书一直是刘静的梦想

但是孩子们心里清楚,四兄妹的学费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特别是看到他拄着拐杖向乡里乡邻求借时的场景,常常让几兄妹感到锥心之痛。

于是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刘静选择了辍学在家帮忙务农、照顾父亲。当她在地里干完农活回家的时候,碰到了放学回家的前同学,心里十分难受。偶尔她会跑去学校,趴在以前读书的教室窗台上偷听老师的讲课。

20元!让她从小乡村走向国际,在公益这条路上行走20年

年幼的她还不知道辍学意味着什么…

幸运的是,半年之后刘静遇到了希望工程,希望工程帮她承担了那每学期二十块钱的学费,她终于重返校园了!

20元!让她从小乡村走向国际,在公益这条路上行走20年

20元!让她从小乡村走向国际,在公益这条路上行走20年

希望工程

刘静说:“有了这二十块钱,我重新可以返回校园了,之后就没有想过要放弃过,或许之后有些日子比当初更难,但是已经不一样了… “

在遇到希望工程之前,刘静放弃了很多,贫穷让她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时都选择了更现实的一条路。希望工程给了她爱和希望,让她感受到了和外部世界的连接。也知道了原来自己还可能拥有另外一种活法,多了几分与命运抗争的勇气。

20元!让她从小乡村走向国际,在公益这条路上行走20年

公益的种子在刘静心中发芽

希望工程在刘静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这颗种子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根发芽。在她读书时就开始好奇,究竟希望工程是什么样一个组织?在里面工作的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慢慢地她开始对公益事业感兴趣,朦朦胧胧之中有了一生去追随公益事业的念头。于是在她大学毕业实习期间,她选择去黑龙江省希望工程做了一名志愿者。

眼里有光

2003年,刘静入职黑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立志像当初帮助她的人一样,去帮助更多像当时的自己一样在农村陷入困境的孩子。投入工作之后,刘静开始对公益事业有了更多的认知与实践,并做出了很多可喜的成绩,获得了“希望工程20年特殊贡献奖”和“领导力奖”等。

2015年,她从黑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调到了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这样一个从区域性机构到全国性机构的转变,让刘静得到了更大的提升,释放的力量也更强大了。

20元!让她从小乡村走向国际,在公益这条路上行走20年

刘静和希望工程创始人徐永光先生

随着责任越来越大,刘静也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在她立志终身从事公益这条路上,自己还能再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看问题的视角会从局部的细节拉伸到大局的整体上,在她眼里不只是有希望工程,看到了更多的公益形式和整个行业发展。

20元!让她从小乡村走向国际,在公益这条路上行走20年

带着这样的想法和探讨,2017年刘静离开了中国青基会,去了一间民间基金会担任秘书长。整个中国有90多万社会组织,它们中绝大多数是草根的NGO组织。于是如何推动专业志愿服务的发展,帮助NGO组织补充人力资源成为了刘静那个阶段的主要工作。

脚下有希望

20元!让她从小乡村走向国际,在公益这条路上行走20年

20元!让她从小乡村走向国际,在公益这条路上行走20年

新加坡国立大学求学

当她越来越深入去探索去思考,想要推动更多的事情的时候就会发现还有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她萌发了再去学习充电的念头,很幸运的是此时她得知了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招生的消息,她觉得很适合自己,于是硬是在疫情期间排除万难来到了新加坡求学。

20元!让她从小乡村走向国际,在公益这条路上行走20年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得硕士学位

求学阶段,新加坡励基金 (Li Foundation)发现了刘静选择她成为中国国际慈善领袖计划的第一个学员。通过励基金,刘静有机会进入亚洲慈善协会Asia Philanthropy Circle (APC)工作和学习,进一步了解亚洲慈善与新加坡公益组织,不断地参与一些项目,未来也多了更多的可能性。

20元!让她从小乡村走向国际,在公益这条路上行走20年

在励基金,李晓波先生给刘静讲课

来到新加坡之后,刘静发现这里的公益组织的特点是小而美、精而专,它们在体量上、在人员数量上并没有很庞大,但是很能够发挥杠杆的作用。新加坡一个帮助犯罪家庭孩子的公益机构仅2名全职员工,却能带领五百个义工一直跟随他们十几年,很有社会影响力。而新加坡有很多公益机构都是以这样的模式运行的。影响力投资、社会企业和社会创新以及家族慈善等领域,新加坡都有很好的实践和探索,是一个非常值得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地方。

20元!让她从小乡村走向国际,在公益这条路上行走20年

China Philanthropy Leaders Fellowship

由励基金发起的中国国际慈善领袖计划(China Philanthropy Leaders Fellowship)第一期于2021年6月正式启动。

整个项目过程中,刘静接受了来自励基金以及亚洲慈善协会关于亚洲慈善发展、跨文化沟通与领导力、公益金融、公益组织运营和家族慈善规划等方面的系统培训与学习,并参访了新加坡多种类型的社会组织。

“这一年半的新加坡之旅,我收获很多,不仅学习了扎实的理论,更让我有了国际化具体实践、以及未来探索与推动国际慈善交流与合作的可能。我相信这只是一个开始,励基金未来也将挖掘和培养更多有生命影响力的国际慈善优秀年轻领袖!”

2021年9月8日,刘静登上了回国的航班。离开新加坡后的日子,我们坚信她一定能怀抱公益梦想,走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20元!让她从小乡村走向国际,在公益这条路上行走20年

这一路走来我一直相信的是向光而生。

只要你自己不放弃,心里有那道光能够照亮自己,人生就一定不会很差。

如果这个光足够温暖,足够有力量,你也可以去照亮别人。如果每个人都能够眼里有光、心里有爱,脚下就一定会生出希望。我也愿意为此,一直走下去。

——刘静

纪录片-HOPE

20元!让她从小乡村走向国际,在公益这条路上行走20年

亚洲故事.点亮生命

Inspiring Lives. Impacting Asia

这是爱与梦想(A.D.A)在励基金(LIF)与亚洲慈善协会(APC)支持之下发起的一个公益项目,旨在打造一个以“Inspiring Asia”为主题具有影响力的内容创作平台,有温度地讲述平凡人不平凡的故事,用生命点亮生命。

我们将立足亚洲,深度挖掘人性以及关注内心,发现身边具有生命力、影响力、直击人心的普通人,记录与呈现关于爱与慈善、质朴勤劳、追求梦想的亚洲故事。宣扬亚洲精神、亚洲力量,通过“Inspiring Asia”让亚洲变得更加美好。

20元!让她从小乡村走向国际,在公益这条路上行走20年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