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城市,如何对老年人更友好?

文/陈玉琪

“不让任何人掉队”——这是联合国人居署《世界城市报告2022》提出的未来城市发展目标。

包容性的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在这里人们不会因为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身份不同而被公共空间差异化对待。包容性城市的规划、设计、建设,是城市人文的重要尺度,也是一次人性化大考。

“包容性城市,简单说就是以幸福生活为依归。”在7月16日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和老龄社会30人论坛主办的专题研讨会上,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袁瑞军提出,探索建设包容性城市,不仅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不同主体协同进行社会创新,更重要的是机制和手段的创新。

每一个群体都值得被包容

7月11日,联合国人居署发布《世界城市报告2022》,指出未来城市的核心任务是韧性建设。城、市、镇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所有人加以保护和支持的政策。具有社会包容性并为所有居民提供均等服务的城市,也更有能力面对环境、公共卫生、经济、社会和任何其他类型的冲击或压力。

因为,城市强大与否,取决于其最薄弱的环节。

北京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北京社区研究中心主任茅明睿指出,城市里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群体都需要被包容。老人、孩子、残障人士,需要被重点关注。

茅明睿从无障碍环境的提升、儿童友好的探索以及青年友好的探索等方面展开话题。

他以盲道为例,介绍了目前城市建设过程中,包容性设计仍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同等距离,同样的道路,正常步行道路要转弯7次,但盲道行走需要转弯73次;盲道的步行距离是正常步道的1.65倍,同一条道路走下来,盲人要多消耗1碗米饭。此外,盲人还会遇到道路不平、道路中断、盲道贴墙等情况。

通过调研与对城市的无障碍评价结果,施工单位能够更快地根据诊断建议进行整改。

谈及儿童友好的探索,茅明睿指出,适合儿童的社区空间的缺失、社会规范缺失都会导致“熊孩子”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连接社区、孩子、家长等多方社会力量,从儿童群体的角度去提升社区包容性。

茅明睿认为,很多人可能觉得青年人是社会的主体力量,已经不需要包容了。事实上,现在的青年人在城市中背负巨大压力,同样是需要关注的对象。“一个城市要友好,首先要让这个城市的劳动者觉得是友好包容的。”

因此,茅明睿和他的团队在过去两年持续监测北京的文化事件,包括演出、沙龙、市集、展览等,试图对这些文化事件进行数据可视化,从而为年轻人提供一个参与城市生活的工具。

城市化、信息化、老龄化需互相包容

面向老龄化社会,打造老龄友好型社会在我国也逐渐被提上日程。

“城市化、信息化、老龄化之间互相包容的问题需要重视,这三者既互相结合又互为约束条件。”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马旗戟认为,城市化所倡导的包容性,信息化、数字化所倡导的普惠性,以及老龄社会所倡导的社会群体老龄发展的公平问题,需要在发展中进一步交融。

茅明睿重点从老龄群体的感知阐述了老龄友好型社会该如何建设。

他强调,要系统地了解老年人的行为特征,必须求助于非智能化、非大数据的一些传统方法。

他提出了“mapping”这一概念,指调研团队下沉到社区,通过潜水式调研的方法对社区进行观察,形成社区叙事。

茅明睿和他的团队在北京西城的延寿街、鸭子桥、回龙观、天通苑等多个社区,进行沉浸式观测与生活日志调查,形成关于老人、儿童、社区居民、外来者等不同群体在社区里的活动路径与行为特征的调查结果。

他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结论。比如,大妈的出行半径基本在20分钟以内,但大爷很不一样,住在回龙观的大爷会跑到西山、大观园去;老龄化程度越高的小区,居民和小区配套、物业管理之间的纠纷也会越多。

“得用泥腿子的方式去做这个工作,我们把这个工作叫作‘人肉大数据’或是‘空间侦探’。”茅明睿说。

优客工场创始人毛大庆介绍,在关于数字化城市、智慧化城市下的老龄应对方案和适配方案,新加坡走在世界前列。

从新加坡经验来看,适老化问题不仅要关注已经进入老龄化的人群,还要关注今天50岁左右、还有10~15年进入老龄化的人口。

新加坡政府制定了一套智慧家居和智慧社会老人服务方案:采用“人盯人”的办法对独居老人、失能失智老人、孤寡老人进行专门照护;采用最简单、最集约的系统来进行政务服务的老龄适配化工作;在公共汽车、地铁、医院、菜场等公共场所做了大量适老化安排,住宅里配备无障碍辅助设备,安装传感器监测老人在家的安全情况。

“如何做到一个包容化的数字化城市?首先是各种人性化的安排。”毛大庆提出,政府要跟各种机构一起,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老人制定更为细致的数字化城市安排。

(编辑:荀诗林 校对:颜京宁)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