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普惠金融的“深”和“远”

自2017年6月正式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以来,在普惠金融业务上,中国银行继续往“深”处着眼,向“远”处迈进。

中国银行普惠金融的“深”和“远”

2019年3月29日,中国银行发布2018年业绩报告。中国银行董事长陈四清在年报致辞中表示:“全年集团客户贷款总额比上年末增加9227.14亿元,积极为实体经济提供源头活水。持续调整优化信贷结构,新增贷款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坚决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率先发布《中国银行支持民营企业二十条》。加强投、贷、债联动,严控贷款定价和服务收费,积极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全年普惠金融贷款增长12.26%,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增速。”

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中国银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为3042亿元,较年初增加332亿元,增速为12.26%,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增速,贷款户数较上年新增4.81万户;截至2018年年末,贷款户数较年初新增4.65万户;不良率较上年底下降1.21个百分点。

据悉,为推动普惠金融业务进一步发展,中国银行单列信贷计划,配备专项费用,制定差异化考核体系,着力提升基层开展普惠金融业务的能力和意愿,实现“敢贷、能贷、愿贷”。同时,聚焦线上融资产品,研发“中银企E贷”,打造普惠金融网络融资服务体系。采用合理、简化、标准、端对端的工厂式“流水线”运作和专业化分工,升级完善中银“信贷工厂”模式,扩大客户服务范围,放宽授信期限,简化流程,提高效率。

另外,中国银行进一步强化大数据技术应用,优化风险计量与控制手段,提升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让利客户,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始终控制在合理区间。2018年四季度,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较一季度末下降超100BP。

截至目前,中国银行已经在36家一级分行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营业网点全部作为普惠金融基础服务网点。通过评选普惠金融信贷发起重点网点,中国银行持续打造过硬的专职人员队伍,实现普惠金融服务的便利化、专业化。

中银富登涉农、小微贷款占比超9成

湖北省潜江市素有“中国小龙虾之乡”的称号,并有“世界小龙虾看中国,中国小龙虾看湖北,湖北小龙虾看潜江”的美名。

2010年潜江市举办首届龙虾节,大学毕业后在广州工作的陈龙觉得养虾市场大有可为,他辞去广州的工作,回到潜江老家和父亲陈居茂开始学习养虾。

父亲陈居茂曾是一名高中物理老师,已辞职在外经商多年,怀着对小龙虾养殖市场的憧憬,陈居茂父子租用100亩莲蓬池将理论化作实践,对小龙虾的重要食物来源“底栖生物”进行研究。

不料当年莲蓬发虫,而任何药物对底栖生物的成活均有影响,为了杜绝药物,陈居茂父子选择赔偿莲蓬池主的损失。不巧屋漏偏逢连夜雨,次年莲蓬池主突然提出不再提供研究场地,这一下,陈居茂父子投入近80万的研究经费付之东流。

陈居茂怀着对小龙虾事业热情,决定带着儿子再次起航,计划承包500亩田,其中472亩养殖藕带,28亩专门研究小龙虾的生长环境、育种等。但苦于手头资金不足,借遍身边亲朋好友后,资金缺口还差30万。就在陈居茂父子为资金伤脑筋的时候,潜江中银富登客户经理的主动上门拜访,很快就通过审核批准了30万的信用贷款。资金到位,陈居茂父子最终培育出了抗体强、存活率高的麻壳虾,当年小龙虾养殖获得了大丰收。

在潜江中银富登村镇银行的大力支持下,陈家父子进一步成立了潜江虾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规模也由之前的500亩扩大到2000多亩,实现了年利润过千万。

自2014年始,潜江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在扶持小龙虾养殖产业上动作频频:累计联合水产局举办小龙虾养殖推广活动8次、配合上游饲料厂商举办活动50多次,组织小龙虾养殖协会合作社开展养殖户座谈交流活动100多场;累计为小龙虾养殖户授信2800多户,发放贷款额度约2.15亿,其中,2018年全年发放小龙虾养殖户贷款900多笔、额度5900万。

陈氏父子,只是中银富登数百万贷款对象中的一个;在经历过数轮扩张后,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已甩开其他村镇银行较大距离,并成为中国银行开展普惠金融业务的重要推进器之一。

中银富登村镇银行是中国银行与新加坡淡马锡下属的富登金控合作,自2011年起规模化、批量化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中国银行将自身品牌和资源优势,与富登金控丰富的微型金融经验相结合,开启国内大型银行发展微型金融之路。设立之初,定位即非常明确:三农、小微;在具体表现上,则是扎根县域,“惠农支小”。

2017年3月,中国银行以9.78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国家开发银行发起设立的15家村镇银行,并将其整合进中银富登;2018年8月,中国银行再次以16.06亿元接盘中国建设银行发起的27家村镇银行。至此,中银富登的规模和实力,已领跑村镇银行群体。

截至2018年末,中银富登已建成127家分支机构,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等金融服务空白或薄弱的县域地区,累计服务200万客户,为23.5万户客户发放贷款900亿元,户均21万元,涉农及小微贷款占比超过90%,大力支持乡村振兴和“三农”事业。

截至2018年末,中银富登存款客户数达到178.7万户,贷款客户数15.33万户,户均贷款21.34万元。其中,涉农及小微贷款占全部贷款的90.62%,农户贷款占全部贷款的43.31%。

截至2018年12月底,中银富登全辖不良率为1.94%,拨备覆盖率为269.83%,拨贷比5.24%,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指标全部满足监管要求。

据中银富登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3年,中银富登的目标是将村镇银行进一步扩张至150家左右,约占全国村镇银行总数的10%。

中国银行普惠金融的“深”和“远”

多维度出击,决胜“最后一公里”

中国银行的普惠金融业务,是从多个角度进击,突破“最后一公里”的阻力。

前述中银富登主要扎根县域,借助中国银行总行的强大支持,将业务不断下沉至农村市场;而对于广大立足于城镇的中小企业,中国银行的一大利器为:中银信贷工厂。

2009年,中国银行在全国推广“中银信贷工厂”,该业务模式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通过端对端的流程设计,以“批量化”的营销机制实现主动营销,以“工厂化”的经营理念打造流程银行,以“标准化”的管理技术制定标准作业程序,从中小企业授信业务发起到审批,实现全流程的高效服务。

近期,中国银行对信贷工厂模式进行了2.0升级,其重点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扩大了服务范围,让更多小微企业可以纳入信贷工厂的服务范围;

二是取消信用贷款限制,灵活设置授信担保条件,改变以往信贷过分依赖抵质押的做法;

三是灵活确定授信期限,匹配小微企业经营周期和资金需求,授信期限可长可短;

四是积极使用大数据技术,为发展网络金融产品打下基础,鼓励借助信息科技手段代替人工作业,降低成本,让利客户。

在服务中小企业方面,中国银行还有另一优势:首批投贷联动试点资格。

早在2016年,中国银行便位列首批10家投贷联动试点银行。数年来,中国银行结合自身综合化优势,持续推进投贷联动,利用中银投、中银国际等投资平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股权投资,缓解企业融资难压力。

在投贷联动的加持下,中国银行打破传统信贷思维,“不唯财务报表,不唯抵质押担保”,发挥知识产权增信增贷作用,优化科技型企业信贷审批流程,打造以“中关村模式”为核心的科技金融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覆盖初创期、快速成长期和稳定发展期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

截至2018年底,该模式已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八个主要城市完成复制推广,累计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4.67万户,累计投放贷款567.58亿元。

此外,在中资银行中,中国银行具备全球化和综合化优势。在普惠金融领域,中国银行借助其全球化优势,首创了“中银全球中小企业跨境撮合服务”,这一服务亦是中国银行探索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与众不同之处。

其具体做法是,不定期在全球各地区举办跨境撮合对接活动,为全球中小企业搭建互联互通的平台,支持中小微企业开展技术、产品、管理模式、商业模式创新,进而帮助中小企业融入全球资金链、价值链、产业链。该服务聚焦“一带一路”建设,助推多边贸易合作,对世界各国的中小企业间合作与交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2014年以来,中国银行在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13个国家及中国多个省市举办50场跨境撮合对接会,吸引来自全球87个国家和地区、境内31个省市自治区的3万家中外企业参与。

2018年11月,中国银行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为期3天的展商客商供需对接会,客户覆盖进博会7大展区30个大类行业近一半海外展商,80%以上客户是中小微企业。

“1+2”事业部架构护航

中国银行在普惠金融业务上的多维度推进,少不了背后组织架构调整所带来的支撑。

2017年6月20日,中国银行举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揭牌仪式,宣告普惠金融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银行管理层曾在2017年的一次银监会(现银保监会)的例行发布会上介绍,中国银行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最大的特点,是全集团实施,“普惠金融事业部涵盖的主体不仅仅包括我们商业银行法人机构,还包括专门从事普惠金融服务的中银富登村镇银行以及中银消费金融公司,我们把它称为‘1+2’的普惠金融事业部实施架构。”

这一事业部制架构,一方面体现了总行层面上的重视,另一方面又让相对独立的机构得以将触角得以伸入市场深处,给中国银行开展普惠金融业务赋予了更大的灵活度。

“2019年,将是我们可以用一个比较合理的价格去竞争优质小微客户的一年。”中国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总经理朱军在今年初召开的普惠金融新闻吹风会上称,“去年四季度新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79%,较一季度降低107BP——这个价格是中行自主决策、自发引导确定的,希望给小微企业更优惠的利率,打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最后一公里’。”

朱军表示,除了降利率外,中国银行还主动将“两禁两限”改为“四禁”,全面禁收承诺费、资金管理费、财务顾问费、咨询费,免除房地产类押品的评估费用,累计免收小微企业8个业务类别的12项服务费用。

朱军表示,2019年,中国银行将从加大信贷投放力度、降低小微融资成本、加大资源倾斜力度、提升信贷服务能力四个方面进一步发力。

三农、小微等普惠金融业务之外,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也是开展普惠金融的重要体现,因为绝大多数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

2018年下半年,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国内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出现较大程度恶化;2018年11月1日的民企座谈会后,中国银行在金融同业中于2018年11月9日率先发布《支持民营企业二十条》(以下简称“二十条”),并在全辖与民营企业举行总对总合作协议签约和座谈。

中国银行《二十条》主要从优化授信政策、提高服务效率、加强资源配置、健全尽职免责、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费用、完善服务模式和创新产品服务等八个方面对民营企业进行精准支持。

据悉,《二十条》正在加速推动中,并提出了相关目标,例如,在尽职免责方面,中国银行2019年将采取配置900亿元普惠金融专项规模、增设一级分行“民营企业业务”考核指标、下发民营企业白名单;下发《尽责审查工作指引(2018年版)》、完成《信贷工厂客户尽职免责情形》、出台《中国银行普惠金融(小微企业)、涉农、扶贫授信业务责任认定尽职免责操作指引(2018年版)》等,并将出台《中国银行民营企业尽职免责工作指引》。这些措施的出台,将进一步激励一线业务人员“敢贷”。

中国银行还一并提出了“民营企业贷款新投放不低于全部对公贷款新投放的三分之一”的目标。

普惠金融的“深”与“远”

经过多年实践后,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依旧普遍存在。它指的是现有金融服务不能触达部分社会阶层,尤其是“中小微弱”群体的现象,形成金融服务的缺口,其具有几种表现形式:空间距离远、服务成本高、客户服务能力不足等。

对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而言,做普惠金融有天然的优势,也存在弱势。

优势在于,国有大行在机构网点、信贷能力、经济资本等方面拥有庞大的资源优势,同时具备一定经验;而劣势在于,更加严格的监管机制和庞大的客户资源,也让小微贷款在银行基层员工眼中显得有些“鸡肋”。

对国有大行而言,要摆脱原有路径依赖,将普惠金融客户群体下沉,较快见效的,或是通过在考核上做出调整。

朱军在前述吹风会上表示,中国银行已针对普惠金融信贷领域出台了包括绩效考核、内部收入奖励、专项人事费用奖励、FTP优惠、经济资本优惠在内的一系列资源倾斜政策。

“总行的考核就是最好的指挥棒,能够引导基层行在普惠金融服务上更多地投入力量、配备资源,加大扶持力度。”朱军说,“比如,基层行让利给小微客户的FTP,总行会进行全额补贴。央行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政策分为两档考核标准,中行内部同样把这种鼓励政策传导给分行,普惠金融业务余额占比和增速越高的分行,奖励也越多。”

倾斜更多激励,辅以尽职免责,能解决一线业务人员的动力问题,但要提高个人能效,全行科技力量的提升亦不可或缺。过去几年里,中国银行在科技方面的投入亦在不断加大,未来,科技的力量,将有望在其普惠金融业务中进一步显现。

2017年,中国银行提出科技立行的口号,并提出每年将额外投入全集团营业收入的1%用于金融科技,这使得全行科技投入大幅提升。

中国银行同时还提出,并将着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在3-5年内,实现集团具备科技背景人才占比达到10%,即30万中行员工中将有3万是科技人才,并重点加强产品经理、数据分析师、客户体验师、互联网安全专家等人才储备。

若要归纳中国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的特征,或许可以用“远”和“深”。

深,中国银行拥有可以深入农村及贫困地区的庞大网络,用户群体的“纵深”颇具特色;而“1+2”架构下用科技手段武装起来的深度服务能力,亦非一般机构可望其项背。

远,跨境撮合,让中国的中小企业得以与遥远的外国企业合作,拓业务、学管理,增强企业生命力;同时,中国银行总行的坚定支持,则为中行普惠金融业务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未来,伴随资源进一步投入、网络进一步延展、科技进一步创新,中国银行普惠金融发展更加值得期待。

(专题)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