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那些“撞名”的军舰,太原号、昆明号都被台湾抢占了

海峡两岸那些“撞名”的军舰,太原号、昆明号都被台湾抢占了

海峡两岸那些“撞名”的军舰

与飞机坦克通常只有一个号码不同,一般来讲,一艘军舰不仅有编号,而且还会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名字,这个独一无二指的是无论对内对外都没有重名,不会引起歧义,美国不会同时有两艘“密苏里”,苏联也不会同时存在两个“里加”,如果是不同的海军,就更难出现同名的现象了。然而凡事总有例外,台湾海峡两岸的两支海军,却出现了在世界范围内都很罕见的“撞名”现象。

在说“撞名”之前,得先了解一下两岸海军的命名规则。新中国人民海军成立于1949年4月23日,经过六十多年发展,已经从只有几条破船的“陆军海战队”发展成为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数得着的海军,拥有从潜艇到航母一系列齐全的装备。

海峡两岸那些“撞名”的军舰,太原号、昆明号都被台湾抢占了

在海军建立初期,并无非常规范的命名法则,惯例是用地名,多选择有革命纪念意义和工业重镇的城市,如瑞金、南昌、抚顺、鞍山等。1978年11月18日,经中央军委批准,海军颁发《海军舰艇命名条例》,规定海军舰艇的命名标准,1986年对该条例又作了补充和修改,依照这个条例,可以简单地总结大陆海军军舰命名规则如下:

航空母舰、战列舰、巡洋舰——行政省(区)或直辖市

驱逐舰——大、中城市

护卫舰——中、小城市

综合补给舰——湖泊

核潜艇——“长征”加序号

常规导弹潜艇——“远征”加序号

常规鱼雷潜艇——“长城”加序号

扫雷舰——州或县

猎潜艇、护卫艇——县城

船坞登陆舰、坦克登陆舰——山川

步兵登陆舰——河流

电子侦察船——星体

训练舰、试验舰——人名

辅助舰船——所在海区和性质(“南运”、“北油”等)加序号

这套命名规则清晰明了,军舰大,相应的地名也大,反之亦然,一听名字即可分辨出种类和性质,符合世界各国海军的通例,也有自己的特色。

而对岸的台湾海军沿承自民国这个“旧中国”,军舰命名曾经比较混乱。民国海军继承了清末海军的一些传统,在北伐之前,海军实际上是被各个军阀实际控制的,所以在命名上也就没有统一规范,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抗战结束,除了少数以人名和地名(中山,逸仙,咸宁等)命名外,多数军舰名称用了一些有寓意的名词(利捷、永绥、民生、宁海等),显得比较文雅,但规律性不强。

海峡两岸那些“撞名”的军舰,太原号、昆明号都被台湾抢占了

▲逸仙舰

抗战期间,民国海军损失殆尽,也就没有给军舰起名的事情了。抗战胜利后,从日伪接收的战利舰艇以及从国外获得的舰艇一下子多了起来,怎么给军舰起名才提上议事日程。

1946年8月10日,《海军舰艇命名原则》颁布,对舰艇名称的选择做了规定,比如:

战斗舰(应理解为“战列舰”一类的军舰)、航空母舰以天体名命名;

巡洋舰以省、市名命名;

驱逐舰(包括护航驱逐舰)以人名命名;

潜水舰(艇)以江湖河川名命名;

巡防舰(艇)以县名命名;

辅助舰艇以山名命名等。

当时从英国获得的巡洋舰“重庆”号以及驱逐舰“灵甫”号就是依照这个规则命名的。

海峡两岸那些“撞名”的军舰,太原号、昆明号都被台湾抢占了

▲日本联合舰队的雪风号赔偿给了中国,改名“丹阳”号,成为“阳”字号驱逐舰之一
这个规定此后又经过了数次更改,在国民党政府败退台湾后依然在修订,到了1964年左右基本上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比如战斗舰改为人名,航空母舰改为省名)。如果对比一下两套命名规则,就会发现大体上都遵循了以地名为主,人名为辅的原则,出现两岸军舰同名的现象也就不奇怪了,只不过海峡对岸还要挑一挑,选择带某个字的“吉利”地名,于是就有了所谓“阳字号”驱逐舰一类的“系列”。

沈阳舰

海峡两岸那些“撞名”的军舰,太原号、昆明号都被台湾抢占了

▲“波风”变成“沈阳”之前是被拆除了武装,当作复员运输舰使用的,因此“沈阳”是无武装的
说到这个“阳”字号驱逐舰,前身是“雪风”的“丹阳”比较有名,而另一艘“沈阳”的名气就不大了,但这却是一艘与大陆海军重名的军舰。台湾地区海军的“沈阳”号先后有过两艘,第一艘原为是日本海军“峯风”级驱逐舰的第14号舰“波风”号,战后作为赔偿舰移交中国,改名为“沈阳”,但该舰当时已经有25年的舰龄,又曾遭美军潜艇重创,状况不佳,也就没有被再次武装,只被列入训练舰名册,1960年报废。

海峡两岸那些“撞名”的军舰,太原号、昆明号都被台湾抢占了

第二艘“沈阳”原为美国海军基林级驱逐舰“鲍尔”号(Power DD-839),1945年9月服役,1977年退役,然后以剩余军品的价格出售给台湾,按地名带“阳”字的规则,命名为“沈阳”号,母港为基隆。

海峡两岸那些“撞名”的军舰,太原号、昆明号都被台湾抢占了

这是一艘排水量3540吨的军舰,与051型驱逐舰相当,后来增设了直升机、标准-1型导弹、密集阵近防系统、雄风2型反舰导弹,寿命得以延续,到了21世纪后仍然在使用,是除了墨西哥海军“内萨瓦尔科约特尔”号(Netzahualcóyotl)外唯一在世的基林级。2006年1月1日,这艘舰龄超过了六十年的老舰,同时也是最后一艘“阳”字号军舰退役。

海峡两岸那些“撞名”的军舰,太原号、昆明号都被台湾抢占了

▲人民海军的沈阳舰
大陆人民海军的“沈阳”号则没有这么多曲折,“沈阳”号(舷号115)是051C型驱逐舰的首舰,2003年底在大连造船厂动工,2004年12月28日下水,2006年1月1日正式服役于北海舰队,是解放军海军第2种专门设计用来执行海上编队防空任务的大型驱逐舰,相比于海峡对岸的“沈阳”要年轻得多,也更先进,存在的时间也有几年重叠,巧合的是它们正式服役和退役还正好在同一天。

洛阳舰

“阳”字号驱逐舰的另一艘“撞名”军舰则是“洛阳”号,台湾地区海军的“洛阳”号原为美国海军“本森”级驱逐舰的首舰“威廉•本森”号(DD-421 William S. Benson),1938年5月开始建造,1940年7月25日服役,1946年3月18日退役,转为后备军舰,1954年2月作为援助物资在南卡罗莱纳州转交台湾方面,按“阳”字规则改名为“洛阳”。

海峡两岸那些“撞名”的军舰,太原号、昆明号都被台湾抢占了

“洛阳”号满载排水量2515 吨,装备有5门127mm舰炮,2座五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在当时两岸的军舰中还算是武备较强的,曾当过蒋介石的座舰,还作为“孰睦舰队”的一员出访过韩国、新加坡、南非等国,但因为舰体较小,设计老旧,不便于现代化改装,最终于1974年11月1日退役。

海峡两岸那些“撞名”的军舰,太原号、昆明号都被台湾抢占了

大陆海军的“洛阳”号则先后有两艘,第一个“洛阳”同样是外国货,而且经历比较曲折。“洛阳”号原为澳大利亚皇家“本迪戈”号(HMAS Bendigo),属“巴瑟斯特”级扫雷舰,后被重新定级为护卫舰,1940年8月12日由悉尼Cockatoo船坞与工程公司开工建造,次年3月1日下水,1941年5月10日服役。

太平洋战争期间主要在西南太平洋海域活动,战争结束时参与了英国对香港的接收工作。1946年9月27日该舰退役并被出售,1947年5月5日由香港某公司购入,改名为“祥兴”,作为客轮使用。

海峡两岸那些“撞名”的军舰,太原号、昆明号都被台湾抢占了

▲“本迪戈”变“祥兴”,军舰变客轮

1950年,华东军区海军后勤部司令员陈玉生等赴香港购买能够改为军用的舰船,原来就是军舰的“祥兴”轮被购入,由江南造船所改造为护卫舰,1950年12月正式命名为“洛阳”舰,编入华东军区海军。

海峡两岸那些“撞名”的军舰,太原号、昆明号都被台湾抢占了

海峡两岸那些“撞名”的军舰,太原号、昆明号都被台湾抢占了

▲“洛阳”舰的荣誉舷号53-220就是为了纪念毛泽东登舰视察而给予的,1980年“洛阳”舰改舷号523

修复改造后,洛阳号的排水量也只有970吨,装备苏制100毫米单管舰炮两门,25毫米单管舰炮3门(50年代中期改为五门37毫米舰炮),航速只有15节,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一条小船,与对岸的“洛阳”不能比,但在海军建军初期,这样的小舰也得用着。

毛泽东于1953年2月20日视察海军并登上了洛阳舰,留下照片和“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的题词。这艘小军舰一直在海军中服役到1982年2月方才退役。

海峡两岸那些“撞名”的军舰,太原号、昆明号都被台湾抢占了

▲人民海军的洛阳舰
人民海军的第二艘“洛阳”可就先进多了,新“洛阳”属053H3型导弹护卫舰,2004年8月1日上海沪东造船厂下水,2005年9月入列海军,隶属北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第二代“洛阳”号舰长112米,排水量2300吨,体量是老洛阳舰的两倍多,武器装备更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2014年,由“洛阳”舰、“盐城”舰和“太湖”舰等组成的第十六批护航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并成功出访了安哥拉、喀麦隆、南非等国。

贵阳和衡阳舰

台湾地区“阳”字号驱逐舰中还有“贵阳”和“衡阳”也与大陆海军重过名,“贵阳”号原为美国海军“弗莱彻”级驱逐舰“特文宁”号(Twining),1942年11月20日开始建造,1943年7月11日下水,1943年12月1日在美国海军中服役,赶上了战争,参加过塞班岛战役。
“衡阳”号有过两艘,第一艘原为日本赔偿舰“枫”号(“松”型),由于舰况不佳,只作训练舰使用,1954年11月除籍。第二艘“衡阳”号原为美国“森摩”级驱逐舰(Samuel N. Moore)号,1944年6月24日服役于美军。

海峡两岸那些“撞名”的军舰,太原号、昆明号都被台湾抢占了

海峡两岸那些“撞名”的军舰,太原号、昆明号都被台湾抢占了

▲“衡阳”(上)和“贵阳”(下)
1970年4月25日,“塞缪尔•穆尔”被移交给台湾地区海军,改为“衡阳”号。1971年8月16日,“特文宁”号也被移交,更名为“贵阳”号。由于都是二战老船,到了七十年代已经是非常落后了,于是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台湾对“阳”字号军舰来了一次升级,即“武进一型”专案,加装速射火炮、反舰导弹和防空导弹,战斗力有了一定提升,但型号过老导致的先天不足使其提升空间有限,两舰于九十年代先后退役,均被作为靶船击沉于宜兰外海。

海峡两岸那些“撞名”的军舰,太原号、昆明号都被台湾抢占了

▲大陆海军的“衡阳”舰早期的舷号为208,后改为508
大陆海军的“贵阳”和“衡阳”均为6601型护卫舰,这一型仿自苏联“里加”级,该型舰满载排水量1389吨,最高航速28节,但续航力只有2000海里,属近岸防御型军舰,装备三座单管100毫米口径炮、2座双联装37mm防空炮和2座三联装鱼雷发射器,后将鱼雷改为双联装SY-1反舰导弹。
“衡阳”号于1956年3月在上海沪东造船厂开工建造,1957年下水,1958年6月服役于东海舰队,1964年7月11日,“衡阳”舰和扫雷舰“沙家店”号在吴淞以东海面击沉了台湾“江苏省反共救国军”19纵队1支队特务船“满庆盛1”和“满庆升2”,1974年西沙海战后调往南海舰队,更名为“西昌”,1993年退役。

海峡两岸那些“撞名”的军舰,太原号、昆明号都被台湾抢占了

“贵阳”号与“衡阳”舰诞生年代差不多,亦由沪东造船厂建造,也先后服役于东海和南海舰队,最初的舷号为207,后改为507,名称也改为“凭祥”号(很多时候被误认为是“萍乡”),于1995年退役。

海峡两岸那些“撞名”的军舰,太原号、昆明号都被台湾抢占了

现在大陆人民海军又有了一艘新的“衡阳”号,该舰原名“巢湖”号,因安徽省巢湖市于2011年8月22日被撤销了地级市的行政编制,所以于2012年2月28日改名为“衡阳”号。

海峡两岸那些“撞名”的军舰,太原号、昆明号都被台湾抢占了

▲最新的054A衡阳舰

该舰属054A型护卫舰,“妈妈”还是建造了老“衡阳”的沪东造船厂,长134米,宽16米,吃水5米,最大航速27节,满载排水量4053吨,装备有2座4联装YJ-83反舰导弹发射架、4座8联装垂直发射红旗-16防空导弹、1座PJ26型单管76MM隐身舰炮以及反潜直升机、730近防炮、鱼-7型鱼雷、反潜火箭等武器,2007年5月23日下水,现服役于南海舰队,于2009年执行过亚丁湾护航任务。

昆明舰

在两岸海军现役的军舰中,各有一艘“昆明”号。台湾地区海军的“昆明”号如同其前辈一样,也是外国货,原为法国“拉法耶”级护卫舰,被台湾地区引进后称为“康定”级。

海峡两岸那些“撞名”的军舰,太原号、昆明号都被台湾抢占了

康定级满载排水量3600吨,全长125米,最大航速25节,装备有Mk 75舰炮,四联装“海欉树”防空导弹、四联装雄风二型反舰导弹、三联装MK-32鱼雷发射管、近防系统和反潜直升机,是台湾地区海军中较为先进的舰型,“昆明”号为第三号舰,1994年11月6日开工建造,1995年5月13日下水,1997年2月26日抵达台湾服役。

海峡两岸那些“撞名”的军舰,太原号、昆明号都被台湾抢占了

大陆海军的“昆明”有两艘,第一艘属6601型护卫舰,为该型舰的首舰,由沪东造船厂建造,1955年4月15日开工,1956年4月28日下水,1957年5月30日服役。老“昆明”号先后在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服役,1992年4月24日退役。

海峡两岸那些“撞名”的军舰,太原号、昆明号都被台湾抢占了

第二艘“昆明”号为052D型驱逐舰的首舰,舷号172,2012年8月28日在江南造船厂下水,2013年8月试航,2014年3月21日正式服役。“昆明”舰长155米,宽18米,吃水6.5米,满载排水量7500吨,最大航速30节,装备有64单元导弹垂直发射系统、130毫米H/PJ-38型单管主炮、H/PJ-12型730近防炮系统、HQ-10近程舰空导弹发射装置和2座3联324毫米鱼雷发射管,以及一架卡-28反潜直升机,论个头比对岸的“昆明”要大一倍,武备也强得多,如果两个“昆明”来个单挑,恐怕对岸的小号“昆明”没有胜算。

郑和舰

海峡两岸那些“撞名”的军舰,太原号、昆明号都被台湾抢占了

台湾地区海军的“郑和”号为“成功”级巡防舰(实则为护卫舰)的第二号舰,由美国转让“佩里”级护卫舰的设计和技术,由中国造船公司(现台湾国际造船公司)高雄厂建造,1991年10月29日开工建造,1992年10月15日下水,1994年3月28日正式服役,至今已经有二十多年舰龄,装备有76mm单管舰炮,雄风二(三)型反舰导弹,标准一型防空导弹,密集阵近防系统。佩里级在美国海军中已被淘汰,今天看来并不先进,对台湾来讲只能说是聊胜于无。

海峡两岸那些“撞名”的军舰,太原号、昆明号都被台湾抢占了

▲人民海军的郑和号

大陆海军的“郑和”号属679型航海训练舰,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708研究所设计,由上海求新造船厂建造,1986年7月12日下水,1987年4月交付海军,划归大连舰艇学院管辖,实际上是大连舰艇学院的“教学工具”。

海峡两岸那些“撞名”的军舰,太原号、昆明号都被台湾抢占了

“郑和”号训练舰长132.07米,宽15.8米,排水量5548吨,比一艘051C驱逐舰略轻,由于不需要装备导弹之类的武器,可腾出更多的空间用于教学和后勤,能无须加油单舰环绕地球半圈,船上设有全球定位系统、全自动火炮、火箭深弹发射器等武器装备,教学、通信、机电、生活、医疗设施齐全,有三个大型海图室、教学指挥中心和彩色电视闭路系统,学员可同时进行航海、观通、机电、武器、船艺、医疗等40多科目的实习训练。虽然不是冲杀在一线的武器,但经“郑和”号培养出的各类人才或许是比看得见的战舰更让对手担心甚至恐惧的力量。

太原舰

除了“阳”字号以外,台湾地区海军还有“山”字号和“太”字号军舰,例如“天山”、“玉山”、“太平”、“太和”等,其中有一艘“太原”号,这就和解放军海军中曾经“四大金刚”之一的“太原”舰撞了名。

海峡两岸那些“撞名”的军舰,太原号、昆明号都被台湾抢占了

“山”字号军舰是台湾在“八六海战”惨败后向美国购入的军舰,总共有12艘,“太”字号则有7艘。“太原”号原为美国“拉德罗”(Rudderow)级护航驱逐舰, 由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建造,1943年12月29日下水,1944年3月13日服役,原名“赖利”号(Riley),编号DE-579。该舰参加过太平洋战争,从美军退役后封存,于1968年7月10日在西雅图移交给台湾,改名为“太原”。

海峡两岸那些“撞名”的军舰,太原号、昆明号都被台湾抢占了

“太原”号装有127mm炮两座,双联40mm炮两座,20mm炮10座,533mm鱼雷发射管,后来在80年代进行了升级,加装了防空导弹,但二战水平的原始设计无论如何改也摆脱不了总体落后的现实,不堪使用的“太原”号最终于1997年退役。

海峡两岸那些“撞名”的军舰,太原号、昆明号都被台湾抢占了

大陆海军的“太原”的名声就大多了,该舰原为苏联海军“愤怒”级驱逐舰“热心”号(Ретивый,也有译为“勤奋”号的),1941年建成服役,隶属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也是一艘二战老舰。1953年6月4日,中苏签订了购买四艘驱逐舰协议。

1955年6月28日,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参谋长波德洛夫海军少将率领“坚决”号和“热心”号抵达青岛,交付给中国海军。在解放军海军初创时期,这艘满载排水量2150吨,差不多价值17吨黄金的军舰就是最大最有战斗力的装备之一了,与同时从苏联购买的“长春”、“鞍山”和“抚顺”并称为“四大金刚”。

海峡两岸那些“撞名”的军舰,太原号、昆明号都被台湾抢占了

1970年,“太原”舰开始进行导弹化改装,拆除了鱼雷发射管,安装了2座双联装上游-1型反舰导弹发射装置。1991年,“太原”舰退役,移交大连舰艇学院充当“教具”,停放于大连的老虎滩,所以今天还能见到它。

海峡两岸那些“撞名”的军舰,太原号、昆明号都被台湾抢占了

除了以上完全重名的军舰外,两岸还有“半撞名”军舰——在台湾地区的“康定”级中,有两艘分别叫做“武昌”和“迪化”,武昌其实就是武汉,迪化就是乌鲁木齐(按民国时期的区划和名字来称呼了,康定在民国时期是“西康省”的省会,“西康省”包括今天四川省的西部和西藏东部,解放后分别并入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

海峡两岸那些“撞名”的军舰,太原号、昆明号都被台湾抢占了

军舰的名称是一个国家文化传统的反映,大陆和台湾虽然被海峡分隔,两岸人民也曾因为内战而分裂,但两支曾经捉对厮杀的海军中还能找出这么多同名军舰,却也正是两岸同属一国的明证。现在岛内正在抬头的台独势力在舰名上打起了主意,企图“去中国化”,将舰名全部改为有“台湾特色”的名称,要把“国军”彻底变成“台军”,这军舰名其实是个风向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