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方网4月10日报道,为保障儿童权益、强化儿童参与、尊重儿童需求、实现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广州拟启动《广州市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规划导则》编制项目。
据了解,未来广州市将进一步优化儿童活动设施布局,提高儿童服务设施水平,为地区建设儿童设施、营造儿童活动空间环境提供规划建设指引,规划引导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支撑广州实现精细化、品质化城市空间发展。除了广州,深圳和长沙也在更早的时候提出了要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
“儿童友好型城市是一个可以让孩子‘随时随地自由活动’的城市,这样他们才能在成长过程中尽情享受自我”。
这是蒂姆·吉尔(Tim Gill)曾经在他的著作《无所畏惧:成长于一个危机四伏的社会》(No Fear: Growing Up in a Risk Society)中对儿童友好型城市进行的如此阐释。
看到这里的各位是否跟我有一样的体会,儿童友好型城市是一个很好的发展趋势,可是这个概念终究过于宏大过于抽象。那么现阶段,我们究竟在做到了什么呢?下面,让我们先通过两个案例来具象化地解析这一概念进行解析。
机场+儿童——新加坡樟宜机场
新加坡樟宜机场为东南亚枢纽机场,十年来已多次名列进出港吞吐量榜首。机场的“自然景观步道”有六个独立的花园,代表不同的生态系统。
机场内设有7个主题公园。“航空画廊”通过多媒体方式让孩子们了解航空知识。
整个场地规划了8座“信息岛”,展示屏显示的内容涵盖了机场运营中的许多活动。在航站楼里的天花板上,机场还设有按1600缩小的飞机模型。
另外,3号航站楼转机厅里的蝴蝶生态公园,里面有40种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蝴蝶品种、1000多只蝴蝶,还有11块教育展板展示有关蝴蝶的知识,可以为所有年龄段的孩子们展现当地的热带风情。
为打造一个更亲家庭的环境,樟宜机场在第三搭客大厦增添儿童设施,让家长能够陪同孩子享受更具互动性的家庭生活。
其中一项新儿童设施是占地约3000平方英尺的“新童”室内游乐场。该游乐场是东南亚首间兼具互动元素的儿童游乐场。
购物中心+儿童——深圳KidsRepublic
深圳宝安天虹购物中心的KidsRepublic英伦小镇亲子主题街区,利用进驻品牌的聚合效应,将空间景观小品、街区主题文化、特色的小情境与品牌门店进行融合,从而打造一个更富场景体验的生活购物休闲空间。
主题场景上,整个街区是纯正的英伦风情消费体验。从爱丁堡街、泰晤士街、莎翁大道到伦敦桥、温布利球场、大本钟、双层巴士、皇家马车、英国栎等等,每个街景都源自于英国的著名景点,一砖一瓦都体现了原汁原味的英伦风情,吸引顾客在此拍照分享愉悦。
品牌业态和商品结构方面,引进了一系列有特色的、风格符合英伦主题的品牌和商品,其中不乏首次引入的独家品牌。
此外,结合英伦小镇主题还大量引入了餐饮、娱乐、教育、培训业态,使KidsRepublic的零售业态与体验业态占比基本为1:1,更好地满足了家庭顾客零售、娱乐、体验、培训、餐饮、社交于一体的“生活中心”需求。
与此同时,KidsRepublic还自建特色的景观小品项目,让整个空间氛围更浓厚。如自主设计制造的小球旅行记、惊险刺激的穿越火线、绿草如茵的温布利球场等。
据悉,KidsRepublic还承办小朋友生日party、才艺表演、亲子活动等各种社交活动。
透过上面两个案例,你是不是和我一样,对儿童友好型城市的未来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并开始期待起来了呢?
虽然上面两个案例分别来自机场和购物中心(叫他们交通枢纽和城市综合体也许更为时髦),但他们不仅是一座现代化都市里非常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而且能够为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提供一般化的经验,跟我接着往下看吧~
让儿童享有“特殊待遇”
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都还极其不成熟,如果直接将现实世界里冰冷的常识、知识抛给儿童,儿童是极其难以接受的。
此外,我们现实世界的大部分事物,都是按照成年人的标准进行设计和制造的,并不适合直接用在儿童身上。
比如乘坐汽车,大家都知道要为儿童单独准备儿童座椅。那类似的思维是否可以延伸一下呢?比如在幼儿园门口设计儿童专用的斑马线,以及在大型超市里中置“Q版”的向导牌。
或者,我们可以在游乐园、公园中,以童谣、谚语、小故事的形式,为孩子传递一些终生受用的知识,比如耳熟能详的刻舟求剑、曹冲称象等等。
构建儿童友好型城市格局
从零开始发展儿童友好型城市,势必始先“从无到有”,再“从有到好”。
那么,首先应当是要我们的政府部门出力,合理规划布局城市内儿童活动场所和基础服务设施,满足区域内儿童生活成长需要。
其次,规划布局应远离环境污染区域,与自然要素紧密结合,让儿童与自然有更多的接触机会。
再次,通过设立步行和骑行绿色网络体系,将亲子游憩经常去的活动场所、公共基础设施和商业服务设施通过“绿色廊道”串联起来。
最终,形成多层次的空间系统,使儿童活动与城市生活最大限度的融合,实现儿童活动网络融入到城市开放体系的目标。
设计“家-园”间的儿童安全“流线”
安全“流线”设计也是儿童友好型城市需要考虑的问题。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上学路线的建设,满足城市儿童的基本安全空间需求,保障儿童的生存权和受保护权。
由于上学路线是儿童与城市必然的、也是最大的接触面,其安全问题可看作城市儿童的最基本安全问题。
其次在城市街道和相应公共空间基础上建设的“儿童出行路径”。
提倡通过与儿童使用者、社会工作者、学校、父母的交流,解决儿童步行或自行车可达的游戏及停留空间如学校、运动场、社区中心等沿途的危险因素,建造以鼓励包括上学在内的、儿童独立出行和游戏为目的的线性空间体系。
《儿童权利公约》确立了儿童应该享有的基本人权、生存权、全面发展的权利,免遭有害影响、虐待和剥夺的受保护权,全面参与家庭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权利。
我们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一定不能走入成年人自以为是、自娱自乐的误区,要真正地“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内心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