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新加坡“油王”陷272亿债务危机:福建华商 曾当“油耗子”

文/华夏商训

都是国际油价惹的祸。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国际油价持续低迷,新加坡本土石油巨头兴隆集团遭遇债务危机。据路透社援引行业消息人士称,由于银行债务达到38.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2.39亿元),兴隆集团正与贷款机构谈判,以扩大其信贷额度。

路透社称,兴隆集团的债务方涉及23家银行,包括汇丰银行、渣打银行、星展银行、华侨银行、中国银行及法国兴业银行等。其中,汇丰银行的贷款占比最大,达约6亿美元;新加坡本土的星展银行贷款约3亿美元。

兴隆集团创始人是林恩强,成立于1963年,是亚太地区最大的独立石油贸易商之一,提供石油贸易、码头仓储、燃料油供应等服务。林恩强因此被称为新加坡的“燃油大王”。其祖籍福建省莆田市,父亲早年赴新加坡经商,林恩强12岁随母亲迁居新加坡。

官网显示,兴隆集团拥有环宇仓储基地、大士路仓储基地、以及遍布周围海域的浮动仓储。其中,環宇仓储是亚太地区最大的独立石油产品仓储中心,拥有233万立方米的总仓储容量和现代化的停泊设施。

油价下跌惹的祸?

知情人士对路透社透露,兴隆集团要求延期偿还债务。新加坡《商业时报》报道称,4月14日,兴隆集团已与多家贷款银行举行电话会议,商讨如何为公司提供短期融资以维持公司运营。

据路透社报道,因担忧低油价下的短期还债能力,部分银行已停止向兴隆集团发放用于购买石油产品的信用证。

信用证是目前国际贸易中常见的结算方式,是银行有条件保证付款的证书。标普全球普氏表示,由于对油价走势误判,许多原油市场参与者陷入经营危机。

2020年1月1日,国际海事组织颁布的新船用燃料硫含量标准正式执行。该标准规定,全球船燃硫含量从此前的3.5%降至0.5%,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为应对该标准,在此之前,许多市场参与者用较高的价格,储备了大量的低硫燃料和中间馏分油。今年1月初,WTI和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保持在60-70美元/桶之间。随着新冠疫情爆发,国际油价一路走低。

3月初,沙特阿拉伯与俄罗斯减产协议谈判崩盘,两国随后开始石油价格战,国际油价经历史诗级暴跌,降至1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油王林恩强

早在2018年,在《福布斯》编制的2018年新加坡50大富豪榜(Singapore’s 50 Richest)中,林恩强以17.5亿美元的财富位列第17。胡润2020年2月26日发布《2020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林恩强财富150亿元,在新加坡排名15。

近几年,这位新加坡油王已经淡出公众关注的焦点,也淡出公司日常管理,将经营权交给子女,低调安享晚年。林恩强曾经有“OK林”的绰号,坊间流传,当时在新加坡买卖燃料油,如果林恩强不点头说“OK”,即便有再多的钱,也无济于事。

传说或许不无夸张,但林恩强确实曾是新加坡本土最大的私营船主及最大私人石油贸易商,其所一手打造的兴隆集团,也是新加坡最大的本土独立石油贸易公司之一。

1963年,年仅20岁的林恩强创立了兴隆公司,此前,迫于生计,他已经做了两年的“油耗子”,在当地地下石油走私圈里小有名气。

依靠手里积攒的资金,林恩强开始逐渐盘活并扩大自己的地盘。1963年,林恩强一个人开着油车往返于新加坡的运输公司、郊区电厂、以及建筑工地,为他们提供柴油。精力旺盛的林恩强从与夜幕相伴的“油耗子”变成了“油贩子”,其业务渠道也日渐扩大,并开始招兵买马,购买油槽车,为新加坡、马来西亚两地的伐木场、种植园丘、渔船、矿场、工厂以及旅馆等地供应石油产品。而这,也是林恩强掌管的新加坡兴隆集团的前身。

1968年,兴隆集团购入了第一艘100吨油轮海狮号,这艘油轮也成了兴隆集团走向财富之旅的转折点,而林恩强的黑白人生也由此完成转型。此后,他又大手笔购入5艘超级油轮,并定制了19艘特殊油轮。1985年,兴隆首次自行定制远洋油轮“海洋公主号”。林恩强一手打造的新加坡海洋油轮私营有限公司也成为当时新加坡的私营船王。

1998年,兴隆通过一艘价值1.2亿美元的“EllenMasek”号中东油轮一次性购入46万吨柴油,一举奠定了兴隆在新加坡柴油贸易市场上的霸主地位。

多年来,在新加坡,甚至整个东南亚,兴隆集团已经霸占了燃料油市场的半壁江山,旗下的商业储油设施、远洋运输、码头港口也早已四处布点,堪称规模。其每年高达140亿美元的石油交易总值也与跨国巨头BP及壳牌在亚洲的市场份额相差无几。

事实上,在决定投资湄洲湾仓储项目之前,林恩强依靠母公司兴隆集团的既有资源就已经将福建拉入了其石油贸易的扩张版图。1994年,兴隆集团在福建成立了一家名为福兴润滑油的子公司,主要生产车用油、工业用油、船舶用油等产品,而这家福兴润滑油公司的负责人便是早年陪同林恩强走南闯北打江山立下汗马之功的黄学宏。

接近兴隆集团在华子公司的人士说,早在2010年左右,林恩强就开始频繁地往返于新加坡与福建之间,与他相对而坐的除了莆田市的政府要员外,还有来自福建省政府的主要负责人。

2011年3月,兴隆集团在湄洲湾先期砸下了50亿人民币,用于建设亚洲规模最大的石油仓储基地,以及福建子公司福兴润滑油公司的新址。这个在当地堪称劈山填海的工程首期规划用地面积达3000多亩,码头吃水深度13米。

【华夏商训】系今日头条连续四年签约作者,位居今日头条财经自媒体年度榜单前列。欢迎通过私信、留言等方式提供新闻线索。春暖花开,注意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