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能源内容,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编者按
“十三五”是石油行业深具里程碑意义的时段,油气体制改革政策逐一落地,行业越来越开放,无论是曾经“壁垒森严”的上游勘探开发,还是视为改革最难啃的“骨头”——油气管网的独立运营,都已取得“破冰”式进展。
与此同时,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油价暴跌双重因素叠加给石油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成为石油行业未来必须完成的重要课题。
01 炼化多元化竞争格局形成
近年来,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集中规划、建设、投产,炼化行业逐步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升级箭在弦上。
2020年,浙江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中石油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中科合资广东炼化一体化项目、福建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等千万吨级炼化项目均有进展。中国炼化版图也由以中石化和中石油为主转变为与其他国企和地方炼厂“三分天下”的局面。
在此期间,民营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优势渐显,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415亿元银团贷款获批,恒力石化、荣盛石化中期业绩报捷。民企作为新生力量登上中国炼油产业舞台,大有后来者居上的势头。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地方炼化代表的山东地炼在竞争对手不断崛起倒逼下,奋起直追,发展“龙头项目”与淘汰落后产能并重,努力走出供给结构失衡、落后产能过剩的困局。随着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开工建设,“一超多强”的产业格局逐步显现。
纵观全国,2020年三季度以来,随着国内疫情好转,逐步复工复产,各大石化项目建设陆续推进。炼化行业正在进入一个“现代化、低成本、高效低碳”的整合时代。
然而,在炼化行业有序向一体化大发展的当下,低油价、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使得行业承压颇重。同时,产业也面临产能过剩加剧、利润被严重挤压、老旧炼厂技术落后等问题的挑战。而随着民企的崛起和外资的进入,国内已进入新一轮较快增长通道。炼油能力过剩开始向炼化行业下游扩展,极有可能造成大宗低端石化品产能过剩,化工产品过剩隐忧也需重视。
以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未来炼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成为业界共识。
同时,应发展特色产业,不同区域要根据当地资源特点打造优势产业,避免同质化扎堆。从原料采购、产品生产、产品销售、原料和产品的运输及仓储、技术、管理等方面互通有无,互为上下游,协同发展。燃料型炼厂向化工型炼厂进行适度的转变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未来3-5年是炼化行业重新洗牌的关键期。长三角、珠三角、辽东湾将向世界级炼化基地迈进。我国炼化行业将朝着一体化、规模化、集群化的方向发展,行业整体集中度和竞争力将大幅提高。
02 民企“圆梦”成品油出口
年初,浙江石化跻身此前只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及中化集团的石油巨头之列,成为首个获得成品油出口配额的民企。年底,随着16.3万吨成品油从舟山港油品码头运往新加坡,浙江石化成品油出口之旅启动,标志着民企成品油出口成为现实。
为何浙江石化获得成品油出口配额备受关注?
一方面,在当前我国成品油市场供应过剩、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成品油出口闸口放开,为民企提供了更为公平的竞争环境,在缓解炼油产能过剩压力的同时,充分调动了市场积极性。
随着国内成品油供大于求形势愈发严重,成品油市场迫切需要加大出口。2019年,我国炼油能力9.05亿吨/年,同比增长2.61%,产能日趋过剩。在产能不断提高的同时,国内成品油产量也在不断增加。但由于“十三五”期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和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成品油需求增速并不理想,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出口,成品油出口配额放开成为缓解国内供过于求的有效手段之一。
另一方面,这是国家不断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意味着成品油出口主体向多元化发展,形成并保持成品油贸易领域适度竞争格局。
其实,早在2015年,东明石化、利津石化等多家地炼企业就曾获得成品油出口权。但由于出口配额利用率偏低,民营炼厂出口资质昙花一现,一年后即被收回。
行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开拓更大的市场空间,扩大成品油出口渠道有助于提高国内炼油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也有利于改善和提升石化企业经营效益。今后与浙石化实力相当的恒力石化、盛虹集团、山东地炼等更多民营企业也将有机会参与成品油出口。
让具备条件的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形成并保持成品油贸易领域适度竞争格局,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方式和政策公平的重要体现,能有效促进国内能源企业提质增效,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展望未来,随着经济不断复苏,在国内需求有增量预期的情况下,成品油出口将进一步向有资质、具备竞争力、易监管的民企有序放开。
03 油价暴跌引发连锁反应
国际油价堪称石油行业的“晴雨表”,其波动牵动着市场神经,带来的连锁反应更是不容小觑。
2014年国际油价下跌的影响至今还未彻底散去,在“十三五”的最后一年,石油市场再次见证了一场原油价格的“史诗级”暴跌,跌幅创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之最。
2020年初,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欧佩克+”于3月6日进行的新一轮减产谈判意外破裂,先是俄罗斯拒绝承担50万桶/日的减产份额,此后沙特发动“价格战”,大幅降低销往欧美等国外市场的原油价格,以抢夺市场份额。
3月9日,国际油价应声暴跌30%至30美元/桶附近,整个市场因此笼罩着悲观情绪。当天,港股中国海油股价下跌17.23%,中国石油股价下跌9.63%,中国石化股价下跌2.8%。此后国际油价继续走低,一路降至20美元/桶以下,4月20日,WTI油价甚至出现了负值,降至-37.63美元/桶,堪称石油工业史上最大的“黑天鹅”事件。
作为石油进口大国,从整体来看,国际油价下跌也是一种利好,不过由于国内石油消费需求大幅削减,原油进口能力打了折扣。但对于以“三桶油”为代表的石油企业而言,由于上游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低油价显然不是个好消息,2020年上半年,“三桶油”营收出现大幅下滑,大量油服企业也面临“无米之炊”的残酷局面。
事实上,自2014年那一轮油价下跌以后,各国都在降低原油开采成本上下足了功夫,我国各大油田也开始精打细算、降本增效。尽管如此,随着能源转型的不断推进,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不断下降,供大于求的局面难以改变,油价长期低位运行或成常态。
在超低油价倒逼下,石油公司纷纷发挥一体化优势,大力降本减支,努力培育新的增长点,积极应对低油价带来的困难与挑战。比如,上半年中海油的桶油主要成本进一步下降11.3%,桶油操作成本降至6.50美元,创十年来新低。此次油价暴跌再次为国内油企敲响警钟,适应低油价、探寻转型升级已成企业必修课。
04 “三桶油”齐谋转型
应当说“十三五”时期是石油行业最具里程碑意义的重要节点,油气体制改革各项政策逐一落地,遍及上中下游,产业格局发生新变化。
而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油价暴跌双重因素叠加更是给石油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三桶油”来说,先天资源优势越来越弱。转型——成为“三桶油”的“不二选择”,都在根据自身特色探索新的增长点,寻找新的发展路径。
作为国民经济增长的“压舱石 ”“稳定器”,增储上产,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供应是“三桶油”的首要任务。近年来,“三桶油”积极贯彻落实大力提升国内勘探开发力度的重要指示精神,组织实施七年增储上产计划,油气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并取得了不俗业绩:长庆油田突破年产6000万吨油气当量、 塔里木油田建成年产3000万吨大油气田、西南油气田建成年产300亿方大气区、海上油气年产量超过6500万吨、页岩气探明储量超过2万亿方、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形成……
但也面临着老油田资源品位低下、采收率挖潜空间越来越小等难题,而民营企业在炼化领域、下游市场的不断崛起,也给“三桶油”带来新的挑战 。
以上游勘探开发为主的中国石油开始谋求转型,提出坚持稳油增气、结构调整、量效兼顾、统筹优化、优质高效、深化改革等方向,并进军氢能、光伏等新领域。中国石化的转型路径最为明确,在氢能发展方面已走在前列,2019年氢气产量超过300万吨,占全国氢气产量的14%左右,同时涉足风电产业,投资布局光伏发电、新材料等领域。最具国际化特色的中国海油,也重返海上风电产业,瞄准新能源产业。
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从国家大局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已成大势;从行业看,能源产业变革加速,油气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从企业来看,业务结构不合理、运营效率偏弱、 盈利能力偏低、 一些“卡脖子”技术还未突破等矛盾尚待解决。
如何在越来越开放的市场和越来越具挑战的市场环境下,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都需要“三桶油”给出答案。
(文丨本报记者 渠沛然 李玲 吴莉)
End
编辑丨李慧颖
封面图制作丨刘澄谚
我知道你 在看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