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岁福州老大爷上“热搜”?净资产805亿元人民币,登顶大马首富

从古至今,闽商踏遍了海内外的各个国家,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闽商,现在的闽商足迹已经踏遍了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华侨人数达1500多万。 在东南亚诸国中,马来西亚是与中国具有很深渊源的国家之一。马来西亚简称大马,地处东南亚,由马来半岛南部的马来亚和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的沙捞越、沙巴组成,北与泰国接壤,南与新加坡隔柔佛海峡相望,东临中国南海,西濒马六甲海峡。

自古以来就不断有中国人迁徙至马来西亚,而明朝郑和在完成他七下西洋的壮举过程中,有五次在马来西亚名城马六甲停留,因而在此流芳百世。由于中国人生来育有的聪明和勤奋的特点,在马来西亚的华人因为自己的辛勤劳动,至少在经济上面,拥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在马来西亚走出了很多世界的华人企业家,他们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相应的成就。

98岁福州老大爷上“热搜”?净资产805亿元人民币,登顶大马首富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福布斯》公布2021年全球富豪榜,马来西亚糖王郭鹤年不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继续以126亿美元(约805.80亿人民币)成为大马首富。丰隆集团创办人郭令灿屈次在后,97亿美元的身家显著高于去年的92亿美元。另外5名大马首富,分别是Astro的阿南达(58亿美元)、大众银行创办人兼主席郑鸿标(57亿美元)、IOI集团第二代接班人李耀祖和李耀升兄弟(51亿美元)、齐力工业(Press Metal)的管保强(40亿美元),以及贺特佳(Hartalega)关锦安和家族(39亿美元)。接下来是手套股在疫情年成为市场新贵,龙头大哥顶级手套主席林伟才(35亿美元)。

98岁福州老大爷上“热搜”?净资产805亿元人民币,登顶大马首富

郭鹤年(Robert Kuok),1923年10月6日出生于马来西亚柔佛州新山市,祖籍福建福州。享有“酒店大王”和“亚洲糖王”之称。郭鹤年的名字不仅家喻户晓,而且已成为财富和成功的代名词。从90年代至今,他年年稳坐马来西亚首富之位,每年入选亚洲十大富豪。

郭鹤年是一位传奇企业家、顶尖商品交易商、酒店与地产大亨,从英国殖民地马来亚起步,至今已经建立了一个拥有多元业务的跨国企业集团。在他的领导下,把它发展为一个庞大的商业王国。除在本国拥有众多企业外,新加坡、泰国、中国、印尼、斐济和澳大利亚等是他的主要经营范围。经营的业务也极为多样化,从甘蔗种植、制造糖、面粉、饲料、油脂、矿山,到地产、金融、酒店、产业、种植业、商贸和船运等。郭鹤年控制了马来西亚原糖市场的80%、世界糖市场的20%。70年代,郭鹤年开始进军酒店业,成立了香格里拉酒店集团。香格里拉酒店集团已成为世界上最佳的酒店管理集团之一、全亚洲最大的酒店集团,遍布世界各地。

郭鹤年被福布斯归入马来西亚首富,华人富豪榜第四位,旗下资产最大部分都在香港,包括大量的香港豪宅、商场、酒店、办公室、南华早报集团、香格里拉酒店集团等等。他长居香港,而且积极开拓在中国大陆的企业版图。

早在1960年,郭鹤年就设立了马来西亚木板厂。马来西亚森林面积宽广,仅林业工人就达100多万人,优越的资源和劳动力条件为郭鹤年发展木材加工业提供了广阔的前景。2021年4月,2021福布斯富豪排行榜发布,郭鹤年以126亿美元位列《2021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171名。

98岁福州老大爷上“热搜”?净资产805亿元人民币,登顶大马首富

【人物名片】

  • 祖籍福建福州
  • 马来西亚著名侨领
  • 马来西亚著名华侨企业家
  • 马来西亚丹斯里拿督
  • 马来西亚马哈蒂尔首相特别顾问
  • 中国海外交流协会顾问
  •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特邀顾问
  • 新加坡郭氏兄弟集团董事长
  • 马来西亚嘉里集团董事长
  • 香格里拉酒店集团的创始人
  • 新加坡丰益国际集团创始人
  • 福建省海外交流协会荣誉顾问
  • 福建侨商投资企业协会名誉会长
  • 青岛市人民政府经济顾问
  • 马来西亚原驻美国大使
  • 马来西亚柔南依斯干达经济特区顾问
  • 马来西亚旅游局原主席
  • 马来西亚新山中华公会会长
  • 马来西亚南方学院董事长
  • 北京大学名誉校董
  • 2012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人生经历】

  • 1923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新山的一个华商家庭,排行老三,小学毕业后进入在马来西亚极富盛名的新山英文书院学习,后进入当地最为著名的华文学校宽柔中学,接受了系统的华文教育。
  • 1941年,进入名校新加坡莱佛士学院深造,先后与担任过马来西亚总理的拉扎克与侯赛因•奥恩,以及新加坡前总理、前国务资政、前内阁资政李光耀等成了校友。
  • 1947年,24岁时独立创业,在新加坡创办了商业生涯中的第一家公司——力克务公司。
  • 1949年,与两位哥哥共同成立了郭氏兄弟有限公司,并出任执行董事和公司秘书。
  • 1955年,除经营郭氏兄弟公司之外,还将自己在新加坡的力克务公司改组为郭氏(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同时又创办了另一家公司——明因私人有限公司,经营各种商品和进出口贸易,并因加强在食糖方面的经营。
  • 1957年,马来西亚独立之后,向家族成员大胆建议,率先建立糖厂,并把资金全部投入炼糖业。
  • 1960年,与马来西亚联邦土地发展局合作,建立了马来西亚第一家炼糖厂,并迅速构建起遍布全马的销售网。
  • 1960年,成立马来西亚三夹板厂,产品远销到欧洲、美洲、东亚及西亚各国。
  • 1962年开始,先后创办多家面粉厂、食油公司、饲料厂、塑胶袋厂、大理石厂、玻璃厂和矿业等多个企业,拥有拉曼锡矿41.37%的股权,并成为马来西亚第二大银行——土著银行的董事,还与其中一位董事合作收购了在马来西亚的法国银行。
  • 1963年,在香港设立万通贸易公司,将白糖销往东南亚,包括中国市场。
  • 1968年,再次与政府合作,建立了玻璃市种植有限公司,将14500英亩森林地开垦为大片甘蔗园,翻开了马来西亚农业种植史的新篇章,同时配套建立了玻璃市综合糖厂有限公司,专门炼制种植园生产的甘蔗。
  • 1970年,在新加坡成立了第一家公司——Leo船务公司,之后又成立了太平洋船务公司。鉴于航运业和保险业的密切关系,第二年,他们创立了Jerneh保险公司,同时也应马来西亚政府邀请,合作筹建了马来西亚国际船务公司。
  • 1971年,投资1亿马币在新加坡将自己的酒店品牌——香格里拉。在其心目中,传说中的香格里拉就像世外桃源,他希望香格里拉酒店能够成为顾客的世外桃源,不受干扰卸下负担,尽情享受美好生活。酒店业务步上轨道后,郭先生先后在大马、泰国、香港、中国等,陆续兴建香格里拉酒店,成为一个跨国性酒店集团,截至2017年,全球已有100间香格里拉,其中80间为郭先生持有。
  • 1972年,成立彩虹公司,大量投资地产业务。
  • 1973年,在马来西亚第二任首相敦拉萨的邀请下,合作成立了马来西亚船坞及工程有限公司。
  • 1976年,用玻璃市种植有限公司收购了自己创立的马来西亚糖厂93.3%的股份。至此,40出头的郭鹤年已由原来的“马来西亚糖王”升级成为名副其实的“亚洲糖王”,并成为国际同行所公认的世界六大糖王之一。
  • 1977年,在香港建立嘉里船务。
  • 1978年,投入巨资在杭州通过改建打造了中国内地第一家香格里拉酒店。
  • 1983年,与他人合资兴建了北京的第一家香格里拉酒店——北京香格里拉。

98岁福州老大爷上“热搜”?净资产805亿元人民币,登顶大马首富

  • 1984年,斥资5亿美元在北京长安街兴建了国家贸易中心(国贸),这是当时外资在中国的最大笔投资。
  • 1985年,在由亚洲管理学院以及马来西亚银行公会共同举办的马来西亚十大企业家评选活动中,郭鹤年被评为“最杰出企业家”,并被授予象征马来西亚企业界最高荣誉奖——“金字塔奖”。
  • 1985年,马华控股出现严重亏损,马华公会决定对企业进行全面改组。郭鹤年毅然出任马华控股董事会主席,并带领企业迅速偿清债务度过难关。
  • 1988年,以20亿港元的价格收购香港电视有限公司31.1%的股权,一举成为无线电视的最大股东,全港震动之余也给郭鹤年授予“传媒大亨”的美名。
  • 1990年,邓小平还专门花40分钟接见他,并评价他:你和我一样,都是引路人的角色。
  • 1991年,应荣智健邀请与李嘉诚、郑裕彤一起加入到大昌行的世纪收购大战。
  • 1993年,在香港的旗舰嘉里集团,以26.5亿港元的价格收购香港销量最高最有影响力的英文报纸《南华早报》。
  • 1995年,针对CBD地区高档写字楼稀缺的状况,郭氏旗下的嘉里集团联合北京北奥公司兴建了高级写字楼嘉里中心,其中包括嘉里饭店。
  • 1995年起,他以母亲郑格如的名义在北大设立“郑格如助学金”,鼓励北大学子奋发学习,尤其是帮助品学兼优、家境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
  • 1996年到1999年,4年时间里在中国开设了9家饭店。
  • 1999年,向北京大学捐资建设学生宿舍34A楼和农园学生餐厅。
  • 2004年,以42亿美元个人净资产进入《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位列第111位,在“东南亚40大富豪榜”上更是高居榜首。
  • 2007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以70亿美元位列第104位。
  • 2008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以90亿美元净资产位列全球第97名。
  • 2008年,中国汶川地震的时候,郭鹤年先生捐了1.3亿元。
  • 2009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以70亿美元净资产位列全球第62名。
  • 2010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以145亿美元净资产位列全球第33名。
  • 2011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以125亿美元净资产位列全球第61名。
  • 2011年,通过嘉里集团郭氏基金会资助北京大学师生从事农村扶贫事业的调研。
  • 2011年,成为“马来西亚首富”,华人富豪榜第四位。
  • 2012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以150亿美元净资产位列全球第41名。
  • 2012年,获得当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终身成就奖”,时年89岁。
  • 2012年,再次捐资资助北京大学餐饮中心的建设。
  • 2013年,为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捐了近2亿元。
  • 2013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以125亿美元的净资产位列全球第76名,蝉联“马来西亚首富”。
  • 2015年,他设立“嘉里集团郭氏基金树人奖教金”。
  • 2017年,宣布通过郑格如基金会向北京大学捐资1.1亿元,支持北京大学餐饮中心的建设。
  • 2017年,《郭鹤年回忆录 Robert Kuok, A Memoir》在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上架,内容实话实说,震撼感十足,披露了如何建立起自己的商业帝国,也爆料了与政界一些不为人知的互动过程。
  • 2017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上郭鹤年先生已经连续12次成为了马来西亚的首富,而且资产差不多是第二名的两倍。在整个华人世界,真正说得上可以跟李嘉诚相提并论的富豪,可能也只有郭鹤年了。
  • 2018年,《福布斯》发布最新的“全球亿万富豪榜”,郭鹤年先生以148亿美元(约577亿令吉),连续13年蝉联大马首富,而全球排名则名列第96。

98岁福州老大爷上“热搜”?净资产805亿元人民币,登顶大马首富

【商道名言】

——“父亲是一位商人,诸如商业道德、诚实、一言九鼎等,是他经常提到的词汇,这些都对我们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郭鹤年先生看来,自己和家族取得的巨大成功,是父亲郭钦鉴早年身体力行的结果。郭鹤年先生是马来西亚最杰出的企业家。他的名字不仅家喻户晓,而且已成为财富和成功的代名词。1990年,印尼《经济汇讯》双周刊评出东南亚25名富豪,郭鹤年榜上有名,并以15亿美元资产居大马的首富。70多年基业的兴旺,旗下控制了马来西亚80%的原糖市场、全球20%的糖市场,手握亚洲最大酒店集团——香格里拉集团。郭鹤年先生因此享有“亚洲糖王”和“酒店大王”之称。如今郭鹤年先生家族的业务已经涵盖糖业、粮食、工业、种植、航运、矿产、房地产、国际贸易、酒店、保险、证券、文化娱乐和电视广播等领域等众多领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2012年12月12日,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获奖名单公布,嘉里集团董事长郭鹤年先生获得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终身成就奖。2018年《福布斯》发布最新的“全球亿万富豪榜”,郭鹤年先生以148亿美元(约577亿令吉),连续13年蝉联大马首富,而全球排名则名列第96。只是由于过于低调,在许多人眼里,郭鹤年先生更像一位隐者。作为一位商界老者,郭鹤年先生博大的心怀里,始终承载着厚重的社会责任,他的精明睿智、博爱慈善,已经沉淀为一种财富智慧和道德文化,滋养着这个社会的肌体,引领着我们奋进与思考。这些年,他的身份随着事业履痕而不停地变换,他把自己的全部情感,都融入到了所投资的那一片片土地,他人在哪里,哪里就是他的心灵居所。他不仅是物质上的富豪,更是一座精神丰碑,深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在商场上90%靠自己的勤奋和智慧,要不断收集讯息,并且要有胆量,一旦看清楚之后,要跑得快,因为别人也能看得清楚。如果每次胆量都太小,永远是穷人。”

郭鹤年先生是伟大的冒险家。看准的事情,他义无反顾,甚至孤注一掷。他说,生意人要有胆量,敢于冒险。“一个生意你看好了,即使有风险,也要大胆去干,除非有更好的机会去把握。但事实上,每一种生意都有危险,如果你总是有危险就走开,就会什么都不敢做,不能做。永远是穷人。”

当时马来西亚没有一家炼糖厂,通过本地市场调查和到国外考察,郭鹤年发现了这块巨大的商业蛋糕。想到就做,这是郭鹤年的性格。他配合马来亚联邦土地发展局在靠近槟榔屿的北海,创立了马来西亚第一所炼糖厂——马来西亚制糖公司。时值20世纪50年代末,郭鹤年孤注一掷,将郭氏家族全部资金投入到炼糖业。到上世纪70年代初,郭氏企业成功控制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80%的糖业市场,并通过与印尼首富林绍良合作,将业务扩展到印尼。鼎盛时期,郭氏企业控制了国际市场上每年食糖贸易总量的1/10。1976年,郭鹤年发动了一场倒置收购行动,将玻璃市种植变为郭氏的商业舰队,马来西亚糖厂成为玻璃市种植的子公司。糖业上取得的巨大成功,为郭氏企业积淀了厚重的商业底气。一位长期从事郭鹤年商道研究的华裔学者在一篇文章中分析说,郭鹤年是个运筹帷幄的商人,他看似不精于侃谈,这恰恰是他商道里的大成之道。他遇事果敢,深谋远虑,说得少、做得多,是个执行力很强的企业家。

正如这位学者所言,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具有超强执行力的郭鹤年利用在糖业上积累的资本,以“水银泻地,无孔不入”之势多元化发展,分散投资种植业、银行业、地产业、航运业、保险业、酒店业等领域。从白糖、酒店、房地产、船务、矿产、保险、银行、传媒到粮油,日积月累,厚积薄发,郭鹤年不但建立起庞大的商业王国,更让这个王国持续向上。“在商界,他从不张狂,看似沉默不语,却往往在整个布局完成后让人恍然大悟,当别人举手称道时,市场先机已逝。”他当年在新山生活和创业的事业伙伴及至后辈企业家,都一致这么认为。在他们看来,郭鹤年是个无法超越的人。这种无法超越不单单是物质财富的多少,还包括了一个企业家精神层面的富有。

——“我的心分成两瓣,一瓣是爱我生长的国家马来西亚,一瓣是爱我父母生长的家乡中国。”

对中国大陆,郭鹤年先生更是贡献卓著。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郭鹤年先生积极与中国开展经贸合作,成为第一位投资中国大陆的马来西亚企业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他开始了“香格里拉”在中国的全面布局。尔后,他又耗资5亿美元在北京建造了国家贸易中心。八十年代末,他又将数以十亿计巨资投向植物油加工、房地产开发等项目和产业。至今,他在中国的私人投资总额已达50亿美元,项目遍布大江南北。郭鹤年先生对中国的贡献,早在27年前就受到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高度赞誉,曾花40分钟时间专门接见他。那是邓小平代表中国政府的最后一次正式对外会见。那天,邓公握着他的手,高兴地拍照、交谈,盛赞他为中国改革开放和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并说,“你和我一样,都是引路人的角色”。这次谈话,被收入随后由中国官方出版的《邓小平文选》中。

郭鹤年先生曾经忆述与邓小平于1990年长达40分钟的会面:“我的印象中,他是一位伟大同时也是很谦逊的人,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虽然年事已高,却像年轻人般表现出对结识新朋友的热情。他肯定了海外华人对新中国的诞生和改革开放的贡献,殷切期望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还预见了中国将成为亚洲最重要和最强大的国家。”他当时还特别引述邓小平强调祖国的和平统一,“在台湾问题上,只要台湾肯统一,认同同一面国旗,其余什么都可以给台湾。”此次通过展板,郭鹤年仿佛又勾起了昔日的点点滴滴:“他(邓小平)说的话很简单,但很有深意,他是我最尊重的一位老人。”虽然与邓小平只有一面之缘,郭鹤年对邓小平却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看到邓小平在1992年南巡时已脸颊深陷,他痛心地说:“他瘦了,变得很厉害”。或许是由此想起90年见面时的邓小平,他又深情地忆思:“那时他还很精神”。

——“一个人如果能够拥有良好的沟通技巧,那么这个世界就会更加靠近他。”

郭鹤年先生始终以商人定义自己,很少参与政治,也不爱抛头露面参与社会活动,但他又始终是敏锐的政治和时局观察家,并与政商各界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一个人如果能够拥有良好的沟通技巧,那么这个世界就会更加靠近他。”郭鹤年先生说。

郭鹤年先生的沟通技巧来自他良好的语言与文化基础。郭鹤年先生的父亲郭钦鉴1909年落脚马来西亚,从店员奋斗成当地有名望的商人,母亲则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家闺秀,这是他得以打下良好语言与文化基础的关键。在学习期间,郭鹤年先生就已与同时代一大批政商精英并肩同行。他在马来西亚极负盛名的新山英文书院打好了英文的底子,并与马来西亚第二任首相敦阿都拉萨和第三任首相胡先翁成为校友;他在马来西亚最为著名的华文学校宽柔中学系统地接受了华文教育,之后又进入另一所名校新加坡莱佛士学院深造,与先后担任过马来西亚总理的拉扎克与侯赛因·奥恩成了校友,还眼睁睁地看着同窗李光耀如何“想赢得每个争论”,并且“身上也散发些些许的优越感”。1954年郭鹤年先生还前往伦敦学习和考察,天天流连于伦敦的商品和股票交易所,从中领略到当时最先进的经济运作思维和手法之奥妙。父母的家教,中华文化的熏陶,对英文和英文世界的娴熟,让郭鹤年先生一出手就能做世界级的生意。

——“我那时就有个信念,要看大利益,看长远,只有做得正,才能做得久。那些厉害的对手,现在都不见了。”

郭鹤年先生说自己不是个有本事的商人,很多生意如果换成手段更厉害的,都不会像他这么做。比如那么早就到中国投资,从投资回报来说,就不是精明的决定。比如,投资国贸中心时,国内的投资环境很不完善,市场也没起来。如果他将这笔钱放到海外,回报一定更大。后来在中国做酒店,做食用油,也都是“要像种树那样,一棵树种下去要好多年才能摘果。”在他不断把海外赚到的钱往中国输送的时候,在海外赚得盆满钵满的人,甚至笑话他,做了看不到头的生意。

多年后,谈及这本账,郭鹤年先生说,“大算盘我会打,但小算盘,我不打,也打不到那么精。”打大算盘,不打小算盘,这也是他20多岁时就有的生意经。当时,他做大米、食糖生意。一些同行用恶劣的手段和他竞争。比如,把海水掺到糖里找保险公司赔偿,然后想办法把糖处理出来,用保险公司的补贴作为成本,低价和他竞争。眼睁睁看到不少人因此赚大钱,但他宁愿慢一点,亏一点,也只用正面来发展。“我那时就有个信念,要看大利益,看长远,只有做得正,才能做得久。那些厉害的对手,现在都不见了。”他回忆。看长远,打大算盘,最终让郭鹤年先生得到大回报。比如在中国的投资,当年让他落后于赚快钱的人,如今则让他甩开那些人好几十条街。

——“得到相当的教育,能读、能听、能算;能交朋友,能区分好的朋友和不好的朋友;私生活有规律,精力充沛,早睡、早起,每天要比竞争者多干几个小时,而且想得快,做得快。”

郭鹤年先生不喜欢高谈阔论,也绝少接受传媒采访。是位只有成功,没有成功学的大商家。要学习他的成功,只能从他公开的只言片语中琢磨体会。曾有一次,他这样简短总结自己的成功因素:得到相当的教育,能读、能听、能算;能交朋友,能区分好的朋友和不好的朋友;私生活有规律,精力充沛,早睡、早起,每天要比竞争者多干几个小时,而且想得快,做得快。

郭鹤年先生不相信一个人能靠机运持续成功,强调成功90%来自勤劳与智慧。他说,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有好机运光临,但机运也只喜欢有胆识、勤奋和智慧的人。他勉励年轻人,世界上只要一天有太阳、有氧气、有人类,就永远有生意的机会。“但是时代变了,你要跟着时代变,不能到了22世纪还是21世纪的头脑。”他还曾给年轻人如何创业及获得成功提了四个建议:第一:无论做什么事业,都要敢于冒险,不能东想西想,找到好的项目要抓紧,推动力要大;第二,必须有耐心,路程中肯定有困难,要克服掉,他用邓小平勉励大家,要打倒了站起来,再打倒了再站起来,做生意一定要这样;第三,成功以后,赚多钱以后要特别小心。几十年前讲失败是成功之母,他本人的经验,成功也是失败之母;最后他强调,赚到的钱要回归给社会一部分,越多越好。

——“人生七十古来稀是旧社会的说法,现在,九十岁才是古来稀。人生一定要有挑战,而且要持续挑战。”

1992年开始,郭鹤年先生逐渐将事业交给下一代,但也并没有与奋斗两个字渐行渐远。台湾企业家、全球代工王郭台铭先生曾分享他和郭鹤年先生的趣事。2009年,郭鹤年先生在香港宴请郭台铭先生。“他当时已86岁,健步如飞,脑筋清楚,还带了个30岁的儿子。”当时才60岁却已萌生退意的郭台铭先生,被郭鹤年先生的“高龄”与“不老”比得有点惭愧,但转念一想,他觉得自己也不差:“我心里算了一下,他86岁,儿子30岁,也就是56岁时生下这个儿子,而我自己60岁生了个女儿,也算旗鼓相当吧。”

但接下来的事情,让郭台铭先生彻底相形见绌了。席间,郭鹤年先生和郭台铭先生讨论起周杰伦的话题,郭台铭先生好奇地说:“你还真没有代沟,连他都知道。”郭鹤年先生则淡淡地答道:“当然没有代沟,我还有个19岁的女儿。”

郭台铭先生马上暗自计算,86减19,也就是郭鹤年先生67岁才生这个女儿。

“我当时立即跟他说,我要拼了!”这场饭局,延后了郭台铭先生的退休计划,也让他立志:“他67岁都可以生女儿,我还可以多生几个。”而且,还把计划付诸现实:2009年到2014年,郭台铭先生与现任妻子一口气生下一男两女。

——“儿孙能如我,何必留多财。倘若不如我,多财也是空。不为自己求利益,但愿大众共安宁。”

谈到郭鹤年先生的独特,他的朋友们强调的,不是他的成功,而是他的孝心。他干的是轰轰烈烈的事业,在外从者如云,但回到家中,永远唯母亲是从。从一件曾经广受关注的事,可以看出母亲在郭鹤年心中的份量。郭鹤年先生的大公子郭孔丞先生,曾和台湾歌星邓丽君相恋并计划结婚,但就在许多好友已经收到结婚请柬时,这桩婚姻却告吹了。其中的原因就是邓丽君没能过得了郭鹤年先生母亲这一关。当郭孔丞先生为这桩婚事征求郭鹤年先生的意见时,郭鹤年先生说自己没有意见,但强调,你要先问问你的祖母的,而祖母和邓丽君最终未能达成一致。“她不懂生意,也不去学。就是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要做道德的生意,也不要去崇拜物质。”郭鹤年先生说,母亲的正直、善良、朴实对他的影响非常大。“她80岁生日,我专门买一辆奔驰车给她,想给她惊喜。很开心地去喊,妈妈你出来看,我给你的生日礼物。结果她出来一看,脸就变了。说,要买车,你买个一般的日本车就可以了,不要这么浪费。”最后,郭鹤年先生把车还了回去。母亲快80岁的一年中秋,曾一笔一划写了一幅字,拿到小铺子刻出来,装裱后送给郭鹤年先生。从此,回到家中的郭鹤年先生,常常面字思人也自省。那上面写道:儿孙能如我,何必留多财。倘若不如我,多财也是空。不为自己求利益,但愿大众共安宁。

98岁福州老大爷上“热搜”?净资产805亿元人民币,登顶大马首富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