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新通道 新渝贸易一线牵

作者:王纬温

“四川以前是猪肉产量蛮多的省份,价格也很便宜。不过,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当地养殖业受影响,产量减少很多,之后十多年我就比较少从那里进口猪肉……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简称陆海新通道)冷链物流的开通,加上去年猪瘟让中国国内猪肉供应出现短缺,是让我把重心移回中国西部的一个机缘。”

在华从事食品贸易超过20年的新加坡肉商联合会委员会成员魏况戎告诉《联合早报》记者,汶川大地震前曾采购四川成都、乐山一带的猪肉,出口至新加坡。地震后四川猪肉供应偏紧,加上中国民众消费能力变强且对猪肉需求提高,猪肉价格水涨船高,魏况戎后来停止采购猪肉,转向中国北方购买海产和蔬菜并出口到新加坡。

不过,中国前年8月爆发非洲猪瘟导致生猪存栏锐减,猪肉价飙升,让魏况戎嗅到了中国西部猪肉供应短缺的商机。他今年与合伙人成立经营食品贸易的B&R国际有限公司,准备从世界各地采购肉品至新加坡,再借陆海新通道将肉品供应到包括重庆的中国西部市场。

陆海新通道 新渝贸易一线牵

中国前年8月爆发非洲猪瘟导致猪肉价飙升,新加坡商人嗅到了中国西部猪肉供应短缺的商机。(互联网)

陆海新通道比传统路线省时多达两周

魏况戎说,陆海新通道正是促使他重返中国西部市场的主要原因。他指出,物流网络对贸易商至关重要,让他更容易控制运输成本。“现在通过陆海新通道快很多,(从新加坡通过)广西北部港湾上去只需要一个星期,时间就是金钱。”这条运输路线比陆海新通道开通前传统的“四川—上海—新加坡”路线快两周。

今年5月12日举行的中新(重庆)项目联合实施委员会(JIC)第五次会议上,B&R与中新重庆项目的牵头公司——中新互联互通(重庆)物流发展有限公司(也称轻资产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MOU),共同开发中国西南肉类市场。B&R负责海外市场肉类冻品采购,轻资产公司则负责冻品的进口、报关、销售。

陆海新通道 新渝贸易一线牵

中新(重庆)项目联合实施委员会5月12日通过视频会议签署八份谅解备忘录(新加坡贸工部提供)

这项合作目前偏重于向中国西部供货,但魏况戎说,考虑到贸易应该是双向的,他计划未来把部分运入中国的食品原料在华加工,再卖回东南亚。公司还将探讨从中国西部采购辣椒等农产品,供应亚细安市场。

食品供应是今年中新(重庆)项目聚焦点

冠病疫情冲击全球食品供应链,新加坡食品供应虽然暂未受太大影响,但也未停下加强食品供应保障的脚步。疫情下,陆海新通道愈发受到新渝官方重视,被视为保障食品和医疗物资流通的有效新贸易路线。

身兼JIC新方联合主席的新加坡人力部长杨莉明和贸工部长陈振声,上月在JIC会前与中共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视频会谈,讨论了利用陆海新通道作为食品必要商品流通的可行替代途径。

杨莉明当时说,中新通过陆海新通道将加强贸易路线和供应链的韧性,促进食品和医疗产品等必要商品的顺畅流通,支持管理冠病疫情的工作。

新渝机构今年JIC会议上也在中新(重庆)项目的合作框架下签署八份谅解备忘录(MOU),一半涉及食品贸易,显示食品供应是今年中新(重庆)项目的聚焦点。

陆海新通道 新渝贸易一线牵

新加坡贸工部副常任秘书、JIC高级官员会议新方联合主席吴鹏毅5月21日接受重庆媒体“华龙网”书面采访时强调,陆海新通道在东南亚和中国西部的贸易往来与连接性扮演重要角色,双方货物流量在疫情期间不但没减少,反而增加,例如一批25吨的水果今年3月底通过陆海新通道从重庆运抵新加坡,新加坡在疫情暴发初期也通过陆海新通道运送医疗物资至中国。

新加坡目前虽已从超过170个国家和地区进口食品,但受访贸易商普遍认为供应渠道“不嫌多”,陆海新通道有利于强化新加坡的食品供应安全。魏况戎说:“多一个管道总是好的,凡事都要未雨绸缪。”

轻资产公司总经理陈泗棕受访时则说,成都和重庆地区有很多可供新加坡和东南亚采购的农业产品,特别是蔬菜和水果,新加坡可利用陆海新通道进一步增加食品采购地的数量,“(新加坡)市场要更开放,不能说食品渠道足够(满足国内需求)就够了。”

他说:“尽管新加坡有很多传统供应源,但有了陆海新通道,应该也把中国西部地区供应的一些食品,看作是食品多元化战略的一部分。”

新加坡可与重庆分享处理冷冻肉经验

据了解,JIC会议上签署的两份与肉品供应相关的MOU,前期主要着眼重庆的肉品进口。其中,新加坡肉商联合会就与重庆市肉类协会签约,促进新渝肉类贸易及商贸往来的交流合作。

新加坡肉商联合会主席郭志强受访时说,重庆因非洲猪瘟导致肉品供应紧张而开始进口冷冻肉,但当地消费者长久以来食用鲜肉,对冷冻肉有抗拒,重庆也缺乏处理冷冻肉的经验。

郭志强说,新加坡人食用冷冻肉已20年,新加坡肉商向重庆供应冷冻肉的同时,也可从事技术转移,将处理冷冻肉的方法传授给重庆。

尽管供应偏紧,但据郭志强观察,重庆仍有出口肉品的潜力。他说,未来重庆若肉品过剩,只要经新加坡食品局批准,新加坡通过陆海新通道从重庆进口肉品的可能性仍然很大。重庆肉商有朝一日走出去也可利用新加坡作为区域枢纽,打开亚细安等市场。

中新局推动农产品出口到新加坡

陆海新通道 新渝贸易一线牵

随着陆海新通道运输网络日益成熟,重庆市中新示范项目管理局(简称中新局)去年10月也启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农产品出口计划”,由官方推动重庆主城以外县区农特产出口到新加坡。

据了解,新加坡生记私人有限公司去年12月与重庆东北云阳县两家菊花生产企业,签订销往新加坡的60吨菊花出口,是中新重庆项目下重庆农特产出口的首单业务。

今年3月底,重庆东北忠县的25吨柑橘则全程采用冷链运输,沿陆海新通道于4月中运抵新加坡,这也是重庆柑橘首次直接出口新加坡。忠县11家农特产商4月底也以捐赠物资之名,经陆海新通道向新加坡出口笋干、方便粉丝、豆腐乳等,为重庆农特产走出去进一步探路。

参与出口笋干的重庆红高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吕元钧受访时介绍,公司2012年在忠县开发1万多亩种植基地,相等于超过942个足球场,年产逾50吨笋干,主要供应国内市场。

吕元钧坦言,疫情下笋干生产虽未受影响,但销售仅恢复到疫前水平的六七成,他因此希望借出口弥补损失。首站选择出口新加坡,主要是因新加坡华人人口居多,有食用笋干的习惯;陆海新通道开通也让重庆农特产的出口运输免经路途遥远的上海口岸,运费更低。

吕元钧目前已找到愿意进口忠县笋干的新加坡贸易商,将启动对新加坡供货。他说,地方政府近期大力推动农特产走出去,主动与企业沟通解决海关通关问题;重庆主城以外县区农特产商,目前对利用陆海新通道开展出口业务的意识也有所提高。

重庆农特产商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对出口市场认识不足。吕元钧说:“产品在新加坡市场到底受不受消费者欢迎?这方面信息比较缺。”

重庆农产品“投石问路”

重庆大学经济学教授兼宁波诺丁汉大学讲座教授姚树洁受访时分析,农产品大多易腐且低价值,“如果没有很灵通的信息、很快捷的贸易通道,一般农产品出口比较困难。”

陆海新通道 新渝贸易一线牵

重庆农产品目前的策略是“投石问路”,随着陆海联运效率提高,预料可为农产品进出口创造更大空间(互联网)

姚树洁形容重庆农产品目前采取的出口策略是“投石问路”,“先出口一些再扩大,建立互信互动关系,不是一下子就能把规模搞得很大。”

他说,目前陆海新通道运送的货物以工业品为主,随着陆海联运班列效率提高,预料可为农产品的进出口创造更大空间,尤其是冷链物流。“如果能开拓这个空间,(农特产商和贸易商)应该还是有利可图,可在班列里弄几个集装箱试试看,出口市场觉得好再增加,不断推进。”

中新局:强化需求信息渠道至关重要

中新局局长韩宝昌受访时也说,需求信息对重庆农特产商至关重要,局方下一步将强化信息渠道,包括促进新渝两地商会、贸易平台及农产品协会相互分享需求信息,提高供需匹配效率。中新局为此也在JIC会议上与新加坡中华总商会签署MOU,促进新渝企业农贸交流合作。

韩宝昌说,重庆官方同时将加强渝企对出口农特产的检测,保障食品质量。他认为,作为陆海新通道的运营中心,重庆近期借陆海新通道出口农产品是“率先探索”。

他指出,中国西部12个省市区农特产品资源丰富,出口潜力巨大,具备吸收新加坡和亚细安进口食品的庞大消化能力,参与陆海新通道食品进出口的意愿也高,“希望下一步通过中新互联互通合作框架,带动西部更多省区参与,中新农产品贸易进一步做大。”

韩宝昌透露,重庆西北角潼南区近期将对新加坡出口柠檬,云阳县的黑木耳和彭水县的粉丝接下来也有望出口到新加坡。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