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8月6日,由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院与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主办,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与中国南海研究院合办的“海南-新加坡线上专家研讨会”在海口召开。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院副院长吴士存在研讨会上指出,海南与新加坡地理位置邻近、合作基础牢固、人文交流频繁,双方应借助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有利契机推动建设中新(海南)自贸港示范项目,提升两地合作水平、共享自贸港发展红利,为中新友好关系、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增添“新动力”。
8月6日,“海南-新加坡线上专家研讨会”在海口召开。图为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院副院长吴士存。
新加坡与海南的合作优势
吴士存表示,海南是中国距离新加坡最近的省份,同时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及区域主航线以内,海运、空运更为便捷迅速,能够大幅缩短人员往来、货物运输时间,最大限度地降低交易成本。目前,海航已开通多条海口、三亚至东南亚国家的直飞航线;海南(洋浦港)-东盟(新加坡)的班轮航线也于2018年12月开通。《海南自贸港建设总体方案》提出要推动海南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和航空枢纽,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随着海南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进程加快,海南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同时,海南自贸港建设使得海南与新加坡的政策落差缩小。《海南自贸港建设总体方案》为外籍人才和外国企业进入海南或以海南为跳板进入中国内地市场提供了巨大机遇。目前,海南在贸易投资自由便利,跨境资金、人员进出和数据流动便利,产业园区发展、个人和企业税负减免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这将从政策层面吸引更多新加坡高层次人才和知名企业到海南就业投资,参与建设中新(海南)自贸港示范项目。
血缘亲情、地域乡情、同胞友情、商业交情是海南与新加坡紧密联系的重要纽带。新加坡境内成立了海南商会、海南会馆等琼籍华人华侨社会组织,充当着海南与新加坡商贸文化交流的“桥梁”。吴士存认为,这种人脉优势是建设中新(海南)自贸港示范项目的重要民意基础。
海南应该向新加坡学什么?
吴士存表示,新加坡的自由港成功发展经验对海南有较好的借鉴意义。首先是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新加坡各类园区建立了覆盖项目引进报批、项目投产和产品销售、投资嗣后回访等全过程的客户服务体系,服务内容已经从企业入驻的程式化服务拓展到相关配套的“网状”服务,即为投资者提供医疗教育、金融法律咨询、娱乐休闲等生活配套服务和为入驻企业未来延伸生产链提供先导服务。
其次是法制化、国际化的争端解决机制和“待遇+服务+平台”的人才吸引机制。新加坡先后设立国际仲裁中心、国际商业法庭和国际调解中心等“一站式”国际纠纷解决平台。同时以“一人一策”的待遇套餐“点招”行业尖端人才,为潜在引进对象提供短期在新加坡工作和生活的“发现之旅”,促其与新加坡行业内的专业人才和机构加深联系;聚合国际高端人才和培养本地人才,对高端人才采取灵活的税收安排等。
港航产业、旅游业和医疗产业或成重点推进合作领域
吴士存表示,鉴于海南更为突出的地理、政策和人脉优势,可考虑将港航产业、旅游业、医疗产业作为与新加坡重点合作的领域。
在港航产业方面。可考虑以洋浦经济开发区为主要的港口合作平台,以“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宗商品集散交易基地、国际贸易创新示范区”四大产业为合作方向,在港口运营管理、修造船舶、保税船供油为特色的大宗商品贸易、仓储物流、油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加工等领域开展项目合作。以海口江东新区临空产业园为主要的航空合作平台,充分利用《海南自贸港建设总体方案》赋予的政策,在航空物流、飞机维修、航空金融、航空旅游等领域进行项目合作。
旅游业方面。吴士存建议,以三亚国际邮轮母港为平台,吸引新加坡公司参与,积极探索两地旅游资源整合、邮轮航线延伸、共建旅游市场的有效途径,实现客源互推、资源共享,共同推动环南海邮轮旅游。与新加坡企业在三亚和海口合作开发包括酒店、会议中心、展览设施、剧院、免税零售商店、多样化餐馆等组成的旅游消费综合体。
在医疗产业领域。吴士存建议以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和海南国家高新区为主要平台,在高端医疗服务、美容整形产业、进口医疗器械和药品引进、高新制药产业、公共卫生研究等领域与新加坡企业和院校加强合作,在对接国际标准、体制机制改革和提升服务水平上下苦功夫,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国际化的海南自贸港医疗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