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华侨林谋盛牺牲75周年!曾率领当地华侨抗日

不久前,新加坡南安会馆、林氏大宗祠九龙堂家族自治会、新加坡厦门公会,将联合在麦里芝水库畔林谋盛烈士墓,举办纪念烈士牺牲75周年纪念活动,铭记他对于新马的贡献,欢迎各界人士出席。

林谋盛(1909-1944)是新加坡华侨,抗日英雄,出生成长于中国福建南安,后迁至厦门鼓浪屿。

早年间,他曾就读于英华书院,16岁与家人迁至新加坡与父亲团圆。1929年父亲去世,林谋盛于香港大学肄业回到新加坡。1941年日本南侵,林谋盛领导华侨义勇军积极抗日,1944年6月29日牺牲。

林谋盛少将

在英国海峡殖民地的新加坡,林谋盛无疑是华族双语精英——出生于中国,接受良好的中英文教育,深谙中华传统,接纳西方思想,事业有成,活跃于华社。

抗战爆发之后,为了自由与解放,林谋盛率领当地华侨义勇军积极抗日,并于1944年6月29日牺牲于怡保附近的华都牙惹监狱。

林谋盛如流星般璀璨的35年人生是一段传奇。二战结束后,其生前挚友成立了“林烈士谋盛纪念委员会”,集结新马华社力量,历经八年,完成烈士纪念墓与塔的设计与建造,为新加坡留下两处重要的历史纪念物。

烈士纪念墓的兴建

日本投降后,战友们寻获了林谋盛遗骸,其夫人颜珠娘与长子林良玉前往现马来西亚怡保,护送灵柩返回新加坡。林谋盛夫人选择了麦里芝蓄水池畔山坡,作为安葬林谋盛的所在,这里被华人称为“西湖”,也是当年他们全家休闲散步的地方。

灵柩后跟随的黑衣男孩为林良玉

1946年1月13日,在市政厅前大台阶上,英国殖民政府为林谋盛举办盛大公祭。装着烈士遗骨的特质柚木匣,在众人护送下运至麦里芝蓄水池畔的墓地,灵柩后跟随的黑衣男孩为林良玉以隆重的军礼安葬。

当时,英国殖民政府计划在烈士墓周围设置纪念公园,由纪念委员会募款10万新元。建造公园后,剩下的钱还设立了林谋盛奖学金。

同年2月15日,国民党政府追认林谋盛为陆军少将。

市政厅前大台阶上举行的盛大公祭仪式

然而,林谋盛烈士纪念公园的设计迟迟未获批准。直到1951年初,安葬烈士将近七年之后,石制墓碑与墓冠才取代木质十字架标志。

墓碑以华文书写“陆军少将林烈士谋盛之墓 林烈士谋盛纪念委员会立”,墓冠则以英文书写林将军生卒年月、安葬日期与纪念墓修建日期(1952年6月27日)。

1946年1月13日,林谋盛烈士遗骸以军礼下葬于墓内

烈士纪念塔的设计

历时七年,修改六次,林谋盛烈士纪念塔于1953年11月3日动工兴建,由英国驻东南亚最高专员麦唐纳主持奠基典礼。

典礼上,主席林庆年致辞,阐述了林谋盛的社会贡献与其牺牲的意义:“林烈士生前为本邦之繁荣进步而努力,为保卫本邦而奋斗,甚且为本邦之光复而以身殉,作壮烈之牺牲,不仅为华侨之无上光荣,亦实为本邦全体人民之无上光荣。”

林谋盛烈士纪念塔

对于纪念委员会而言,坚持不懈地在华社筹款以建造纪念墓与纪念塔,不仅仅是个人情谊,更是以实际行动表达华社的集体意志——林谋盛代表了当地华侨的特殊身份与情感,既效力于祖籍国,也效忠于居留地。

翻修后的林谋盛烈士墓

林谋盛烈士纪念墓,与纪念塔一样,都是由当地华社主导并筹款建造,是社群的精神象征。在这片土地上,安息著曾经英勇献身的忠魂。

昔日,先烈们的奋斗梦想,

今天,我们或已习以为常!

今天守护和平与发展,才是对先辈们最好的告慰!

2019年是林谋盛烈士牺牲75周年,烈士的事迹不该被忘记!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