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能力 教育部推出学校家庭合作指导方针

胡洁梅 ohkm@sph.com.sg

家长不应在学校办公时间以外联络教师,教师也无须提供家长手机号码。如果孩子忘了带东西,家长应让孩子学习承担后果。

教育部推出学校与家庭合作方针,为家长提供建议,帮助孩子培养对学习的责任感与自我管理能力。

当中一些建议包括:尊重教师的私人时间,仅在学校办公时联络教师;查询教师想使用的通讯方式,教师没有义务提供家长手机号码;家长不宜每天向教师询问孩子的事宜,应让孩子培养责任感。

教育部兼社会及家庭发展部高级政务次长费绍尔博士昨早在育能小学举行的一场亲子活动上,正式推出这套指南。

校方将各自向家长传达信息,教育部也会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分享建议。

受访家长赞成
教育孩子应适度“放手”

目前,不少学校对教师同家长的通讯与协作方式有各自的指导原则。费绍尔针对教育部此时推出合作方针的用意时指出,随着教育重点转向全人教育,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乐趣,家长和校方的通力协作至关重要,好让孩子从教育调整中获益。

“我希望这套方针可供家长和校方参考,保持互信的协作关系,一起帮助孩子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培养一生受用的价值观。”

副总理兼经济及社会政策统筹部长尚达曼前天出席一场活动时,也呼吁家长避免成为“直升机家长”,过度介入孩子的生活,以便让孩子有空间独立思考、发展兴趣。教育制度调整,家长育儿的方式也必须改变。

受访家长赞同在教育过程中适度“放手”,让孩子学习面对后果。教育部推出的方针是合时宜的提醒。

儿子念小三的傅碧瑞(40岁,家庭主妇)受访时说:“要让家长放手并不容易,儿子念小一时,我也会每天检查他的手册,提醒他做功课。今年他上小三后,我学会慢慢放手,让他学习自律。有一次,他忘了做功课,学习如何面对后果。家长不能一直干预孩子的学习,否则他们会养成依赖父母的习惯。”

她指出,教师通常会利用应用ClassDojo向家长传达信息,而且内容已很详细。

她认同教师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家长不能要求他们时刻回应家长的询问。

另一名家长吴展日韦 (44岁,武装部队人员)分享时说,念小二的女儿有一次把水壶留在家里,他曾犹豫要不要帮她把它送到住家附近的学校。

“我和妻子讨论后决定什么都不做,要她学会面对后果,庆幸她从此不再那么健忘。女儿也没有时间观念,喜欢赖床,有一次我们不像之前那样再三催促她起床,结果那一次她到学校时,校门刚好关上,她被记名。她告诉我们,再被记名就会被记过,后来就不敢赖床。我觉得,就是要让孩子面对后果,才能让他们学习。”

一名李姓小学教师(40来岁)受访时指出,教育部明文列出的建议可避免家长之间相互比较各校或教师的做法。“有些教师不介意提供联系号码,有的在回应家长的询问时也显得积极且迅速,以致其他家长对所有教师都有相同的要求。有的也很积极地提醒家长有关学生得完成的事项,其实学生本身都应该自己注意这些事项。”

育能小学副校长王佩芬指出,校方一向都有类似的指导方针,鼓励家长让孩子学习独立。例如:不鼓励家长把孩子忘了带的东西送到学校。“教育部推出的方针能确保统一性和透明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