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公众:低糖或无糖饮料价格比原味贵 味道不比原味好

市面上不少低糖或无糖饮料非但不比含糖量较高的原味饮料便宜,有的甚至更贵。受访公众对此现象提出疑问,也有公众认为,除非少糖或无糖产品跟原味相比更便宜,否则原本就爱喝甜饮的公众相信不会改变选择。

受访食品科学专家和学者指出,少糖饮料反而更贵,看似“怪象”,但背后涉及复杂的生产工序、营销手段和供需平衡,因此必须多管其下才能逐渐降低这类较健康饮料的价格。

我国自2016年向糖尿病宣战以来,政府一直鼓励国人少喝甜饮、调整口味;卫生部本月初也和保健促进局展开公众咨询,针对向包装加糖饮料(pre-packaged sugar-sweetended beverages)征收糖税,甚至可能完全禁售高糖饮料等措施收集民意。

高价位难吸引公众改变选择

有公众指出,低糖或者无糖的较健康饮料和食品,反而比加了糖的贵,这会让消费者打消购买较健康饮品的念头。记者日前走访了几家超级市场和便利商店,发现市面上的汽水确实存有这种现象,一些低糖或无糖饮料要比原味饮料贵1至2角。

在职总平价超市,同样一瓶1.5公升的可口可乐,原味卖2元5分,无糖的卖2元3角;昇松超市售卖的维他奶每六包售价为3元15分,无糖维他奶是3元5角; 便利店卖的500毫升含糖百佳绿茶为2元1角,无糖煎茶是2元2角。

一些产品的无糖版本则是间接加价,比如,每包19克的三合一的Nescafe咖啡粉,19包包装的售价为6元15分,每包9克的二合一无糖Nescafe咖啡,虽然分量较少,但19包包装售价也是6元15分。

但也不是所有的饮料有价格差异,比如,一些超市网店的100 Plus和“红牛”饮料,无糖或少糖,跟原味价格一样。

公众吴玉子(29岁,主妇)说:“制作少糖饮料的原料比起原味来得少,可是却要付更多钱,怎么想都觉得奇怪。再来,我觉得少糖饮料跟原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不健康,那我宁可花钱买原味的。”

蔡玮伦 (26岁,执行人员)则说:“如果要低糖选择较贵,我又想喝汽水,我一定会买较便宜的原味汽水。”

也有公众认为味道才是促使他们改喝较健康饮料的关键。韩子豪(27岁, 财务分析师)说:“我不能接受零糖可乐的味道,所以对我来说,较健康饮料好不好喝比是否便宜重要。”

销售顾问郑伟轩(30岁)也说,若当局真的决定实施征收糖税的措施,希望不只是看到高糖饮品价格上涨,而是看到较低糖饮品的价格跟着下降。他说:“至少大家在选择较低糖饮料时,不用多花钱,而原本就喜欢甜食的人比较可能改买较健康的食品。”

针对低糖或无糖饮料价格为何较原味饮料高,《联合早报》向可口可乐、百佳、杨协成等商家发出询问,杨协成表示不愿置评,其余商家则没有答复。

专家:减糖是最难工序环节

专门研究如何为食品减糖的淡马锡理工学院应用营养学与升糖指数研究专业领域主任芭丝卡兰博士(Kalpana Bhaskaran)受询时说,消费者对于价格抱着“天真的看法,以为便宜才划算,或者一分钱一分货。”

具体就食品中的白糖来说,它不只为增添甜味和卡路里,还涉及口感、气味和味道,甚至能让食品的保质期更长。

“这就是为什么技术专才和消费者口味测试是调配新产品的必要环节,而减糖其实是营养学最难的挑战,其次才是降低卡路里、胆固醇、饱和脂肪和盐分。”

她因此指出,低糖饮料之所以不比原味饮料便宜,是因为在重新调配饮料的过程中,商家不只得征询专家的意见,也得收集消费者对新产品的看法,这都会提高饮料的制作成本,进而提高成品的价格,这还不包括替代材料的成本以及这些材料面对的监管条例和食品安全管制。

她举例说,有些厂商会用水凝胶(hydrocolloids)来取代白糖,比如果胶(pectin)、结冷胶(gellan gum)或纤维素胶(cellulose gum)等,它们能仿效全糖饮料的顺滑口感,卡路里也较低,还能避免高浓度代糖的异味,较容易让消费者接受。

她认为,要让低糖饮料更便宜,除了提高需求外,还要调整零售店的促销、减少含糖饮料的广告和征收糖税等多管齐下才能见效。

学者:市场竞争或征税 有助为少糖饮料降价

不过,义安理工学高级讲师詹家敏却认为需求增加并不意味着价格会下调。“如果需求继续增加,制造商可能觉得没有必要把价格调低来吸引顾客购买。”

他认为,除非较健康饮料市场的竞争激烈,或有多个商家同时减价,不然这类产品的价格不会变化太大。

詹家敏也说,商家为新推出的较健康饮料定下更高价格,也是因为“降价容易涨价难”。

“一旦价格下降,制造商就很难再涨价。消费者会认为产品变贵,转而买其他品牌,导致制造商流失消费者。”

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教授芬克尔斯坦(Eric Finkelstein)认为,对含糖饮料征税,再用税额为较健康饮品提供津贴,是推广低糖或无糖饮料的最佳做法。

但他也提醒,由于一些低糖或无糖饮料也含有卡路里,因此若提供太多津贴,可能造成国人过度饮用,摄取太多卡路里,造成反效果。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