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达曼:家世背景和人脉关系不能比个人努力更重要

“冠病后时代保障新加坡未来”演说系列的第五位演讲者是国务资政兼社会政策统筹部长尚达曼。他今晚7点半演讲的主题为“打造更强有力、更具凝聚力的社会”。

这个主题不容易驾驭,说多了容易流于说教,说得不够又显得隔靴搔痒。然而,如此学术性的课题自然难不倒向来给人学者印象的尚达曼国务资政。

他今晚的演讲内容有几个让红蚂蚁印象颇为深刻的句子:

  1. 再多的失业补贴,也无法让那些因长期失业而士气低落的人士振作起来。
  2. 大部分五六十岁的国人最多只有中学学历,因为他们年轻时受教育的机会比时下年轻人少许多。但他们这一代人刻苦耐劳、充满干劲,同时也累积了宝贵的经验并掌握了许多技能。他们宝刀未老,还能继续奋斗好些年。
  3. 任何一名新加坡人,只要愿意学习,就不能因“年龄太大”而遭拒聘;只要愿意适应,就不该被视为“资历太深”。
  4. 我们千万不能沦为一个家世背景和人脉关系比个人努力和能力更重要的社会。 
  5. 我们也要尊重每一个人,不论他们从事什么行业,我们更要敬佩他们克服难关、努力生活的决心和毅力。

以下是尚达曼国务资政演讲全文的中文翻译。

20200617-Tharman cover.jpg
(Gov.sg​​​视频截图)

各位同胞,大家晚上好! 
 
在这个全国广播的第五场演说中,我将和大家谈谈新加坡社会面临的挑战,以及接下来几年我们应该如何同心协力,加强我们的社会契约。 
 
2019冠状病毒疾病肆虐,加剧了这些挑战。世界各地预计将面对百年来最严重的收入下滑。这不仅仅是一次经济衰退,而有可能在一个个国家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 
 
我们已在其他地方看到这样的现象。在疫情暴发之前,一些社会早已出现分化,只是现在的情况变得更糟。对一些群体来说,失业和收入减少的打击更大。一些家境不那么富裕的孩子无法继续升学,也没有得到什么帮助,逐渐落在其他人后头。这让人们更加无助,觉得现有制度对原本就处于弱势的人更加不利。一些族群也因长期觉得受到不公平对待而感到不满,如今不满的情绪已达到沸点。

全球经济衰退,新加坡也无法幸免,但我们绝不能像许多其他国家一样,让社会失去凝聚力、陷入两极分化,让民众感到绝望。请不要以为这不会在我国发生。许多西方和亚洲社会的凝聚力原本也很强,但如今却出现分化。一个社会不会因为过去是团结坚韧的,就会一直能维持下去。 
 
眼前的经济危机迫使我们必须加强社会的防御能力,以及巩固多年来所建 立的优势。 

强化我们的社会契约

我们将加倍努力,强化我们的社会契约。首先,我们会确保每一个人都有充分的机会接受教育、掌握技能和找到好工作,从而有好的发展。第二,我们会为那些输在人生起跑点上的国人提供更多支援,以维持社会的流动性,逐步减少不平等的现象。 
 
第三,我们都必须各尽一份力,发扬同舟共济的精神。这样一来,无论是顺境或逆境,我们都会相互扶持,共同进退。我们每个人除了努力发挥最大潜能,也要集体担负起责任,帮助遇到挫折的人重新站起来,确保没有人被抛在后头。所以,政府制定了许多政策,在弱势群体的各个人生阶段帮助他们。由民间团体发起的行动和各个邻里所打造的关怀社区,也向这些人提供援助。正如李显龙总理在首场演说中提到,在我国,大家会风雨同舟,没有人会独自面对眼前的困境。

解决失业问题

政府当前的首要任务是保住工作,以及帮助失业的国人回到职场。这不单牵涉到经济,也是社会问题的重中之重。我们会竭尽所能避免人们长期失业,尽快让他们自力更生,维护尊严。我们要巩固社会凝聚力、减少不平等现象,而确保人民拥有良好的工作,是我们整个策略的核心。 
 
全国就业理事会已如火如荼开展工作,努力实现王瑞杰副总理为“新心相连”就业与技能配套所定下的目标,为国人提供10万个就业、实习及培训机会。 
 
事实上,我们面对强大的阻力。只要全球经济前景继续不明朗,贸易和旅游业持续萎靡不振,本地的新职位空缺就很难超越已流失的工作。如果我们将问题交给市场力量来解决,我国失业率将在接下来的一年显著上升。如果到时我们还受冠病威胁,这样的情况就会持续更久。 
 
因此,我们正积极与各个领域的企业合作,在就业市场低迷时期为国人创造临时岗位,以及见习及实习机会,让他们有实际的工作机会和收入,也可在找到永久的职位之前,学习新技能。政府为此提供了大量津贴。这样的援助方式,会让人民获益更多,因为再多的失业补贴,也无法让那些因长期失业而士气低落的人士振作起来。 
 
公共部门会提前为医疗保健、幼儿培育、教育及社会服务等领域增添人手, 也会针对之前较难找到新加坡人填补职位空缺的领域加强招聘力度。    
 
我国过去曾面对高失业率的问题,但我们应付挑战的能力比以往强许多。新加坡过去曾两次面对失业率突破6%的情况。一次是在1960年代末,在英军开始撤军的时候,另一次是在1980年代中期,当时我国陷入严重的经济衰退。如今,我国经济结构已变得更多元化。国人的技能水平也比过去高出许多。如陈振声部长在之前的讲话中提到,投资者也对新加坡抱有更大的信任和信心。 

帮助中年及年长员工

然而,我国目前的劳动队伍,平均年龄要比1960年代末英军撤离和1980年代中经济衰退时高出许多。当时,40岁及以上的工友只占劳动队伍的不到三成。如今,这个年龄层的工友已占劳动队伍的六成,比例翻倍。实际上,许多工友的年龄是50岁及以上。

这也说明我们为什么要齐心协力,帮助中年及年长工友就业。大部分五六十岁的国人最多只有中学学历,因为他们年轻时受教育的机会比时下年轻人少许多。但他们这一代人刻苦耐劳、充满干劲,同时也累积了宝贵的经验并掌握了许多技能。他们宝刀未老,还能继续奋斗好些年。政府将不遗余力帮助他们在最能够发挥的领域,继续发展事业。这一来,他们就能继续养家糊口,为新加坡作出贡献。 
 
政府会给予聘请中年及年长员工的雇主额外的支持,同时也会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扩大中途转业人士见习计划的规模,让更多国人有机会到私人企业和政府部门工作,为日后找到永久的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这需要全民的参与,也需要雇主们改变思维,让中年和年长员工有公平的机会证明自己的实力。雇主需要有一套新的管理哲学,并重新探讨管理人力资源和人才的方式。 
 
雇主不应以年纪太大或资历过高为由,将愿意学习或适应的新加坡人拒于门外。我们将同各商会紧密合作,号召所有雇主参与这项全国计划。同时,人力部也会密切监督雇主的招聘过程,确保他们遵守公平考量框架的规定。 
 
如果雇主能接受聘请中途转业的国人,并培训他们胜任新工作,大家都将从中获益。我们的工友将能以现有的技能和经验为基础,继续自我提升。这样,我国的劳动队伍就会以新加坡人为核心、员工也更能干进取,对每个雇主来说更加可靠。 

从现在开始打造未来工作

我们也投入巨资,让仍有工作的大部分新加坡人再接受培训及提升技能。 一场数码革命和其他方面的科技进步,正在改变许多工作的面貌。我们在多年前就开始做准备。 
 
然而,冠病疫情加速了改变的步伐。因此,当我们谈到未来工作时,那并不是一个很遥远或虚无缥缈的设想,而是现在正面对的情况。 
 
这说明了我们为什么要通过新阶段的技能创前程计划,增加每个领域和每一份工作的培训机会。其中之一就是这个就业与技能培训中心e2i。 
 
要与时俱进,每个人就需要拿出改变自我的勇气,在职业生涯中定期掌握新技能,甚至是投入全新领域。我鼓励大家勇敢接受挑战。 

保持社会流动性

这一切的努力不只是为了让国人拥有良好的工作机会,也是为了保持社会流动性。当每个人都抱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就能凭借他们所掌握和精通的技能来改善生活,而不是靠多年前考获的文凭。因此,我们会不断地调整我国“唯才是用”的制度,让大家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能够向上流动。  

不过,好的学校对保持社会流动性来说,也很重要。 
 
我国一直都非常重视社会流动性,这使我们能从60年代的新加坡,蜕变成如今的样子。一代又一代的儿童,虽然家境一般,却通过教育和他们在 事业上的努力,改善了生活。即使在今天的新加坡,生长在较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也比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孩子,有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 
 
我们千万不能沦为一个家世背景和人脉关系比个人努力和能力更重要的社会。 
 
不过,社会的流动性并不是必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成功的国家会发现,维持社会的流动性变得越来越困难。那些教育程度比较高或生活条件更好的父母,自然有更多的资源投资在孩子身上,让自己的孩子处在更好的起跑点上。 
 
因此,要确保社会的流动性,就必须靠政府不懈的努力、学校的有效干预和专门的社区支援网络。 
 
政府正投入更多资源,让所有的孩子从小开始就能享有同等的机会。因此, 我们扩大“幼儿培育辅助计划”,帮助低收入家庭和他们的幼儿,因为这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也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并成立了国立幼儿培育教育学院,来提升学前教育的水平。因此,无论您的孩子上哪一所幼教中心,都能有一个良好的人生起跑点。 
 
我们也为学校注入更多资源,确保每位需要额外支持的学生都能持续获得援助。阻断措施期间,老师们尽心尽力地帮助低收入和弱势家庭的孩子,确保他们在学习上不落人后。 
 
这是政府众多援助的一部分。教育部会一直拨出额外资源,让学校能帮助弱势家庭的学生。未来几年,我们也会聘请更多老师、教育协作人员、学生福利人员和在校辅导员,为孩子们提供更多支持,帮助学业成绩较差和来自弱势家庭的学生,辅助“提升”(UPLIFT)工作小组。他们也会在全面科目编班制下,帮助中学生发挥潜能。 

教育部长王乙康也计划让所有中学生从明年起,都拥有自己的笔记型或平板电脑。这比原定目标早了7年。 
 
总的来说——从幼儿时期,我们就确保国人有一个好的开始,我们决心把新加坡打造成一个人人不论出身,都能发挥所长的美丽家园。 

发扬同舟共济的精神

最后,我们必须发扬同舟共济的精神,在国人生活陷入困境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保障和援助。 
 
我们的社会必须继续奖励那些积极向上的人,让每个国人为自己的成就感到自豪。比起建国初期,我们如今更需要发扬无私奉献和同舟共济的精神,关心周围需要帮助的人,同时互相扶持。这不是因为我们有义务这么做, 而是因为这会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美好。 
 
这场冠病疫情让我们看到了国人发挥同舟共济的精神、互相扶持。来自各行各业的国人挺身而出,包括投入防疫前线,帮助那些受到最严重打击的群体。 
 
这些民间的善举和政府推出的社会援助计划相辅相成,帮助国人渡过危机。 早在疫情暴发前,政府就针对我国的社会政策进行重新定位,疫情过后也会持续下去。我们正有系统地为中低收入国人提供更多援助,并致力于打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 
 
接下来几年,我们会进一步强化这些政策。没有人可以预知疫情后的世界会是怎么样的,是否会像许多人担心的那样,经济进入长期停摆。不过,我们会尽全力打造一个更有凝聚力的社会,并确保它能保留下去。我们也必须尽最大的努力,避免像其他社会一样,逐渐分崩离析。 
 
政府已经调高了中低收入家庭在教育、住房、医疗保健方面的津贴,这也包括社保援助计划下的津贴。我们也会加强乐龄补贴计划,帮助较贫困的退休人士。 

更重要的是,我们会继续为低薪工友提供更多支持。通过“就业奖励计划” 和“特别就业补贴”,政府将支付年长低薪工友的部分薪水,补贴的金额可高达薪金的40%。 
 
我们在提升低薪工友的收入方面也取得进展,并会再接再厉,让更多低薪工友受惠。通过渐进式薪金模式,我们的清洁工、保安人员和园艺工人的实际工资,过去五年增加了30%。不过,这不是终点,这个模式也不是一 次性的,工友可以通过它逐步改善生活。 
 
接下来,我们希望在各个领域推行渐进式薪金模式,帮助低薪工友提升技能,也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工作机会和更高的收入。人力部长杨莉明正和劳资政三方紧密合作,并会同行业协会联手制定适用于各个领域的实际措施。 
 
同样的,我们也要帮助低薪的短期合约工友找到更稳定的工作,让他们拥有更多保障和擢升的机会。 
 
这些措施能有效地、持续改善低薪工友的工资和工作情况。或许,我们所支付的服务费会出现小幅度的增加,但是这却能为最需要帮助的人士带来更好的工作和收入保障,让我们打造一个公平的社会,因此这点费用并不算高。 

对未来充满信心

归根结底,国人是否对新加坡的未来充满信心,就看我们能否巩固我们的社会契约。政府制定的社会政策是为了把国人凝聚在一起,让社会更团结。 不过,这份团结需要全体国人来维系,不能单靠社会政策。 
 
要把大家凝聚在一起,我们必须发扬自力更生、无私奉献的精神,也要延续疫情期间民间发起的互助网络和善心措施。无论在工作场所或社区中, 我们都要互相关怀。因为我们都是新加坡的一分子。我们也要尊重每一个人,不论他们从事什么行业,我们更要敬佩他们克服难关、努力生活的决心和毅力。我们不分种族、宗教和社会背景,团结一致。 
 
无论顺境或逆境,我们都会携手同行,大家共同打造一个放眼未来、活力处处、团结一心的温馨社会。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