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加坡立法重遏假新闻!2020,假新闻会否由此远离我们

假新闻 一词大家或许听得很多,自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批评“眼中钉”美国有线新闻网络(CNN)的新闻是“Fake News”后,这个词语在全球多国经常出现。

随着互联网日益发达与通讯科技的进步,假信息或假新闻浮滥,已对各国的政经秩序造成不少负面影响,人称“后真相时代”(post-truth)的来临,更加剧假新闻肆虐的情况。

正式进入假新闻的讨论前,

必须先从何谓“后真相时代”说起。

后真相时代指的是,多数人比起了解、知悉事实真相或客观事实,更倾向于不顾真相、忽略事实,全然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情感凌驾于事实,这部分也带有“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的成分──即寻找与自己立场相近或相同的信息,证明自己的想法或立场是正确的。诉诸情感、忽略事实,成了假新闻的温床。

假新闻之所以肆虐全球,乃因现代的政经环境逐渐恶化,人们在各种议题的立场、看法等渐渐趋向极化,向光谱的两端集中,议题难有理性讨论的空间,议题的讨论往往沦为光谱的两端互相攻讦、谩骂,全然的二律背反。

惟,纵然如此,假新闻定义如何、应否予以立法限制,各国仍旧争论不休。

全球“打假”
新加坡立法须重遏

在2019年,新加坡完成并通过了《防止网络假信息和网络操纵法案》(Protection From Online Falsehoods and Manipulation Act,POFMA),以期有效打击假新闻。根据POFMA第7条规定,如果接收讯息者知道或有理由确信该讯息为假,且仍旧散布于众,即可依法开罚。

POFMA将假讯息设定成必须具有六大要件,有其一即为假讯息:

一是危害新加坡的安全;

二是危害公共健康、安全、安宁或公共财政;

三是危害新加坡与他国的外交友谊;

四是影响总统选举、大选、补选或公民投票的结果;

五是煽动仇恨或恶意;

六是损害新加坡政府的公信力。

11月25日,新加坡首次出现POFMA执法首例。据新加坡政府核实网站的声明,新加坡政治人物毕博渊(Brad Bowyer)宣称,新加坡政府影响国营投资公司淡马锡控股(Temasek Holdings)及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的多项决定,已对该两间公司产生不良影响,要求毕博渊更正。

毕博渊随即应新加坡财政部长之要求,更正他质疑国营投资公司独立性的Facebook推文,并附上政府声明连结。

新加坡POFMA专法将重点摆在“假新闻是否会对公众造成伤害”,任何危及到公众、重要议题、活动、政府公信力,又或是刻意煽动仇恨的言论,即可被视为假新闻,并可依照POFMA开罚、要求更正或删除,新加坡的做法是在假新闻争议当中,找出一个目前看来较不争议的方案。

假新闻法案
不应该被恐惧

当新加坡的假新闻法POFMA于2019年10月2日生效之时,Facebook和代表多家互联网巨头的亚洲互联网联盟,都表示了强烈关注。

Facebook发表声明说,公司关注的是,部分相关立法条文赋予新加坡政府权力,迫使公司撤下他们认定的假新闻,同时要求公司将政府的警示信息发送给用户。

代表谷歌、Facebook和苹果公司等公司的亚洲互联网联盟则认为,草拟假新闻法案的过程没有咨询公众的意见,他们对此深感失望。

亚洲互联网联盟认为,假新闻是非常复杂的问题,通过立法规范人们的行为不应该是首要的解决方案。

反假新闻,

不会导致新加坡失去言论自由!

为此,新加坡内政兼律政部长尚穆根特别强调,推出《防止网络假信息和网络操纵法案》,并不会导致新加坡失去言论自由。

尚穆根做出澄清时说,所谓的假信息包括一些不实的指控,例如网络谣传一名虚拟货币创办人去世的谎言,导致五小时内蒸发了40亿元。

“它不涵盖批评、看法和观点。例如如果你说政府水准正在下降,或者不平等加剧政府需要负责,亦或是新加坡随机禁止举办活动,或新加坡不尊重人权。所有这些都是看法,不会触犯这项法案。”

假新闻法只会处理事实,而不是意见。这意味着您仍然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

如果四处传播假新闻,可能会非常非常危险。借助互联网,传播虚假新闻和误导他人非常容易。这就是政府必须介入的原因。

例如,一个名为“在裕廊造船厂发生的大规模斗殴事件”的视频在2019年10月1日传播开来,这表明在裕廊造船厂发生了暴力事件。

新加坡警察立即在Facebook上对此进行了揭穿,称这并非在新加坡发生。既然POFMA已经生效,当局可以采取更多措施来限制此类虚假信息的传播,确保此类视频不会传播并造成不必要的紧张。

假新闻到底因由何在
尝试找出答案

身为父母,你是不是常常担心自己的孩子在上网时,接收到很多负面的网络消息?而孩子们的阅历和世界观还未发展完全,很难分清真相。

其实作为成年人的我们,作为公民,常常也会被网络媒体公布的一些虚假新闻蒙蔽双眼,不能分辨真假——

这是非常危险的。

假新闻,

源自对主流媒体的不信任感!

在由英国BBC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了该公司向印度、尼日利亚及肯亚(Kenya)三国共80位参与者收集他们连续7天使用手提电话的数据,以及通过家访详细了解他们的上网习惯,研究他们在网上分享的消息类型、对象和次数等。

研究人员亦分析超过16000个Twitter和3000个Facebook账户,希望得知假新闻如何分化社会。

这三个国家的民众普遍对主流传媒都抱不信任态度,导致他们利用其他途径散播资讯,而且他们认为自己分享的讯息是真确,因而没有作出考证。

另一方面,参加者声称有信心分辨出假新闻,可是网上流传消息速度之快亦导致假新闻大行其道。他们很多时见到其他人传来的资讯时,都不假思索地接收和转发,不会由Facebook的留言数目、相片内容或传送者的身份等线索考虑其可信性。

Facebook保安漏洞 近年来Facebook不时被爆出平台成为俄罗斯干预美国大选的工具、“剑桥分析”事件,还有对假新闻及仇恨言论采取放任态度等新闻。以扎克伯格为首的Facebook高层积极寻求挽回声誉,但后来又爆出保安危机。

假新闻,

更加懂得如何去煽情!

BBC分析这三国民众的接收的假新闻内容,例如印度人经常收到“某位朋友或家人的孩子被掳”的假消息,他们本着保护家人和社区的心态,将消息传遍天下。

结果导致当地经常发生针对无辜陌生人的暴力事件,估计在2017年有最少32人就是丧命于民众误信流言的袭击。

研究更发现,在当地Twitter散布的虚假消息来源中,有部分是与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的支持者势力重叠。

至于在非洲的情况,假新闻的内容与国家形象不无关系,肯亚有3成的Whatsapp上的消息都是金钱和“电子零件党”的诈骗内容,而尼日利亚则有不少与军方或恐怖主义有关的假消息。

BBC的报告认为,这些消息旨在刺激人们对民族身份的认同,所以内容的数据并不重要,如何煽情才是重点。

BBC经分析的1.6万个Twitter账户以及3000个Facebook专页后指出,右派传达的讯息力度更强以及更连贯,而左翼的假新闻网站组织则较松散——而即使它们是有组织,讯息的效力也较弱。

不止于Facebook,Twitter等也成为了“假新闻”平台,不实资讯流传令政府及社会头痛。

但原来有发现指出假新闻能够广传天下,是因为发布和流传者效率极高,往往少量专门流放假消息的“机械账户”,已很足够让整个网络塞满海量的假新闻。

机械账户,

发布如何让你信以为真!

同样,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他们追踪Twitter上大量怀疑专门发放假新闻和资讯的“机器人”账户,发现即使它们只占Twitter整体用户数的6%,但已参与了Twitter上三成以上未经证实,怀疑虚假讯息流传及发布。

研究指出这些“机器人”账户实际是由电脑操作,协助分享假新闻并予以转发。而它们被视为故意转发假讯息的机器人,是因为它们在相关资讯最早流通时就参与转发,而且速度惊人。

研究同时亦发现这批机械账户很懂得掩饰自己,它们平常会转发一些无关痛恨,来自其他真实用户的讯息,让人误以为它们是“人类”。

而当关键时刻来临时,它们就会在一些地方“很自然地”转发虚假讯息,让其他人信以为真。如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谈及移民措施的贴文底下,它们会留言转发一些未经证实,移民相关的假新闻,引诱使用者上钓。

Facebook、Twitter虽然已尽力打击这些机器人,但自动系统仍未完善,分辨机器人账户有一定难度,成效不彰。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