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巧巧在小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新加坡宜居是真的宜居。
首先,新加坡安全。在全球范围内,新加坡的安全系数仅次于日本,是世界上最为安全的国家之一;除治安好外,新加坡食品安全也数一数二。
其次,新加坡教育制度好。新加坡双语教育体系排名世界前列,能为下一代提供优质的教育机会。学校也设有华文课程,既能提高英文水平,也可直接用华语进行日常沟通。
最后,新加坡社会福利好。政府给新加坡公民和PR都设有公积金制度,作为家庭、养老、医疗、住房等需求的保障体系;此外,政府还提供生育、医疗、教育津贴。
在新加坡7年了,一直过得挺惬意,也享受到政府给的很多福利。心里默默点个赞。
但是,新加坡社会以实用主义为主,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社会中阶层也很明显。
包括教育上:在新加坡,小孩子小学三年级就会分流,基本上那个时候就基本决定了一个人到底以后干什么、读什么专业、从事什么性质的工作——是社会声誉高的医生律师,还是声誉低的技工?
但你想,在这个年级决定小孩子所谓“智力”的,大抵是一个家庭的教育培养和支出。自然,“高阶层”的早教投入自然会“赢在起跑线”,而这些孩子自然也会子承父业,继续走入这些高阶层乃至更高阶层的工作中,如此往复。
3月9号
回应一下评论里“天蓝色的鱼”同学说的小学“分流取消”。的确,“streaming”这个单词确实从小学教育制度里面取消了,但实际产生的“分流”效果依然在。
讲讲这个分流制度的来源和演变。
新加坡的小学从1980年开始实行分流。最早时在3年级分流,1991年后改成4年级。至此,新加坡小学由年级分为两个阶段,1-4年级是基础阶段,学生学习的内容一样,没有分班;5-6年级根据成绩,学生被分到EM1、EM2、EM3三种班(EM指English and mother tongue),成绩排名是EM1>EM2>EM3,EM1的学生成绩最好,学习科目最多。
2004年,EM1和EM2合并,于是4年级之后的学生分成两种班,差生还是被剥离到EM3。2008年,EM3被取消,由Subject-based banding代替。
Subject-based banding是什么呢?就是学生可以选自主选择科目的难易程度,不擅长的科目可以读简单的基础班。
也就是说4年级之后,也不用和老同学分开了,大多数课是一起上的。但假如你数学不好,上数学课的时候,你就得去隔壁开的基础班上课。基础班只cover其他同学所学的内容的75%。
最终,大家一起参加小学毕业考试(PSLE),这个考试的分数将决定你去哪类中学。然而,每个同学的试卷是不一样的。由于当初你数学读的基础班,数学考试就给你发基础卷,而别的同学就做“高级卷”。即使你们都得满分,基于PSLE的算分机制,做基础卷的你得到的分数将低于做普通卷的同学。
一般情况下,有两门科目选择了基础班的同学都进入了比较差的中学,参考:Subject – Based Banding (P4 parents
是的,新加坡分流制改了名字,但依然从四年级开始发生,效果也依然还在。
另外,初中分流的确即将取消,在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