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爱祖国,但我更爱我的孩子

dcc3a7a828b28e15f8d3a1e52615e2bc.gif

昨天,椰子发了一篇:

携程幼儿园居然虐待孩子?看新加坡是怎么带孩子的!”

引起了相当热烈的讨论,有妈妈联系我们曝光新加坡虐待事件的,有读者反对文中妈妈观点的,也有支持和打call的。

有一位读者将自己为了孩子选择新加坡的感想写成了很长的文字发给椰子。

因为担心误读,所以只修改了这位妈妈原稿的部分文字表述,基本原封不动地呈现给大家。

1840a8932179ca3181ddbf7a6e1e9ba3.jpeg

本文所有插画均出自Pascal Campion

我是孩子三岁的时候从中国来新加坡的。在和国内朋友分享新加坡育儿环境好的时候,也有很多人奋起反驳,指责我这是崇洋媚外。

这种时候我都保持沉默,心里想:

“如果给你机会来新加坡,你真的会为了爱国而死守在中国吗?”

分享几件深刻触动了我,让我最终选择新加坡的决定性事件吧。

第一件事情

448d5be8cea38de91aee2ede66abc041.jpeg

这件事情,发生在我的孩子13个月大。

2012年,我带儿子来新加坡探望我的老公。

我从上海大学站推着婴儿车坐七号线去浦东机场乘坐飞机。当时送我上飞机的,还有我60多岁的公公和婆婆。

上车的时候我们站在爱心专座前,那边已经坐了一对四十岁不到的情侣。

孩子在哭,我的公公拉着扶手,因为车辆的摇摆而有些踉踉跄跄。

三站后,那对情侣中的男人突然指责我的公公非礼他的女友,问我公公为什么身体总要往他女友的身上蹭。

当时我很愤怒,反驳他为何不把爱心座位给一个老人,却要因为老人站不稳而反过来指责我们。

那人居然说:“你想要舒服就去买车啊!还挤什么地铁!”

最后他还叫了地铁保安上车,要把我们扭送到警察局,我赶飞机耽误不得,所以当时只好谎称我是新加坡永久居民要去大使馆理论,保安才悻悻离开。

2edc3c68dc08e7ede7ba38aca9cbe9d6.jpeg

在新加坡也并不是所有时候都有人愿意让座,有一次我从圣淘沙回家,因为孩子太累,让我抱了整整六站,我一手抓着把手,一手抱着孩子,面前的中年人也假装没看见无动于衷。

但大部分时候只要孩子上车,主动起身让座的比例,实在是比中国高太多。

让座,不过是文明素质的一个小小的窗口,但是从中却能感受到群体的内心状态。

我一直很看重这一点,所以我上车的时候先上后下、走楼梯的时候一定靠边留出紧急通道、看到老人、孕妇、抱小孩的乘客一定会起身让座。我也要求我的孩子这样做。

因此,当我意识到我教会给孩子的这一切,可能会让他未来“争抢不到资源”、让他“吃亏”;当我意识到“乖”,成为了在社会上“可能混不下去”的代名词。

我能做的就只有选择留在新加坡这个更适合我教育理念的国家。

第二件事情

d0775c8d5b3d814942a518435add7831.jpeg

第二件事情发生在我的孩子三岁的时候,当时带孩子回老家看爹妈,在肯德基小游乐场玩的时候,儿子被一个稍大的孩子从滑滑梯上推了下来。

那个孩子的奶奶完全无动于衷,还洋洋得意地教导自己的孙子,“你看这个娃娃多会哭啊,我们可不要学他。”

当时我很气愤,但几个月后,当我将孩子送到新加坡的幼儿园时候,却发现:我的孩子其实也没比那个“熊孩子”好多少。

班上的几个从中国来的孩子,普遍都具有一定的攻击性,他们更喜欢用大嗓门来表达自己强烈的渴求,对喜欢的玩具表现了更强的“独占性”。

这是整体教育环境所造成的,因为孩子太懂得如何适应环境,在一个习惯性“争抢”的群体中,他们也会变得具有攻击性。

在中国,“分享”仍然是美德。但是“强势”却成为了父母,特别是祖父母一辈暗自偷乐的品性。


c6323983908599753e9382e6e6c6c7e1.jpeg


从教育学的观点来看,这个时期的孩子的确是“自私的”,因为他们意识到了“我”这个概念,因此产生了“占有欲”。

但是在新加坡,这样的“自私性”在同龄的儿童中却显得比中国孩子淡薄许多。

他们也会为心爱的玩具相互动手,有时候也会因为一个游戏某人不守规则而哭闹不止。

但是带孩子的大人会主动教育孩子“分享”,并以“自私”而感到羞耻。

但这种“羞耻心”,在国内带孩子的人身上,特别是年长带孩子的人身上,感受到的比例较低。

884bda1c366fe84a559d30a8c72f6e36.jpeg

或许会有朋友看到这里说:“争抢有什么不好,早点适应竞争压力大的社会生活啊!”

这话没错,但我不想让我的孩子过这样的人生。

因为中国有太多竞争却争不过的结局。

过快的房价涨幅让这一代人不再以“优秀与否”成为财富积累的标准,准则变成了“是否能审时度势抓准时机”。

这种投机性在我来看是中国的仇富心态很重要的推手。

而我希望我的孩子,就算没有什么运气,也可以安安分分的过自己踏实的生活;不要因为时不我待而愤恨,不要因为争抢失败而苦恼。

我认为平和,才是让一个人得到内心幸福的基石。

每个国家都会有竞争,每个学校也都会有学校霸凌事件,新加坡自然也不例外。

但在新加坡的环境中,我教育出一个内心平和的孩子更加容易。


9e2fc023e29d77021913bc6288bd74d6.jpeg

第三件事情

第三件事情说来很简单,还是关于我的这个“熊孩子”本身的。

刚来新加坡的时候,他很爱哭,在食阁吃饭的时候因为没有吃到咸鸭蛋哭、为了不给零钱买扭蛋哭、为了不给喝冰水哭。

哭得嗓门还忒大,忒频繁,哭成了我们小区食阁的著名哭星。

我是个态度强硬的母亲,采取的方式就是无论如何也不满足他的无理取闹。

但是身边的人却采用了截然不同的态度。

在我儿子哭闹的时候,常常有人过来主动哄他开心,还有人主动送他玩具,甚至在他哭得如此扰民的时候称赞他是个“乖孩子”、“好孩子”。

我为儿子的这种行径感到很丢脸,但更为这个国家对孩子由衷的喜爱而感觉诧异。

他们对于孩子发自内心充满爱意的比例相对要高。

或许是因为这是一个注重家庭的华人为主的国家,更是一个缺少孩子的国家,在他们的眼里,孩子很可爱,哭闹的时候要柔声细语地安慰才是最体面的教育之道。

新加坡的确也有熊孩子,但至少在六岁以下的孩子中,特别乖巧的孩子比例明显比中国要高。

0d16fdbebad17505a050d26b60d3cb42.jpeg

谈谈基础设施

再说说关于新加坡孩子的设施。我看有人在椰子的文章中总反驳“你来没去过上海不了解现在的上海”,那就来说说我在上海的情况。

我在上海的外环有一套房子,保利集团的,小区内有一个小沙盘,一个从来不装水的小水池,一个巴掌大的滑滑梯。

利用率不算高,我看大部分的奶奶们带孩子的时候,都更喜欢遛狗一样的带着孩子绕着小区的绿化带走。

但在新加坡,我的小区楼下不到300米的位置,建了三个游乐场,其中一个是荡秋千区域,可一次容纳15个孩子荡秋千,共四种不同的秋千类型;另一个是攀爬区域,大约两层楼高的大型攀爬设施;最后一个是滑滑梯区域,有旋转的球、一个组合滑滑梯、两个跷跷板、还有2个原地脚踏车。

这三个算是比较大的游乐场所,其实300米半径的位置还有另外三个普通的组合滑滑梯的玩耍区域。

我不排除上海好的新小区有很多孩子玩的地方。但在新加坡我住的不过是普通地区的普通组屋,楼下却有如此好的游玩设施,这让我觉得很惊讶也很高兴。

因为作为一名普通的民众,我也可以享受到良好的基础设施带来的福利。

1c1dd570850770cf90ae65ee6eb43ce3.jpeg

稍微谈谈携程幼儿园的虐童事件

对于携程幼儿园的事件,的确不是只有中国才有虐童,新加坡有、日本有、美国一样有。

有人的地方,就有形形色色的恶性事件。但中国对于孩子的全民喜爱、容忍、优先程度,在我来看不及新加坡。

携程幼儿园的事件,不仅仅是监管不力、法制不到位,还有整个教育体系对孩子的管教理念。

在中国,响鼓还需重锤敲的教育理念非常普及,因此也形成了没有经受过专业培训的老师,认为打骂责罚学生是“理所当然”。

一旦教育群体中有人想出了一些“变态的法子”:喂芥末、拧胳膊……便没有人产生异议地效仿,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管教方式,其实这已经形成了对孩子的虐待。

c3e9e13ed67efddbf6f490a26496eb3f.jpeg

有很多人看到这篇文章,一定会说我崇洋媚外。

但是中国不足的地方的确存在。

我选择了新加坡,是因为新加坡的教育理念和我的育儿理念更加接近。

如果有更好的国家,我也会毫不犹豫选择去那里培养我的孩子。

在椰子的文下,我看到太多为中国洗地的声音,但中国的确有其不足之处。

中国的确在进步,这几年在快速发展和改进。但基础建设、资源完善需要时间,而我的孩子性格塑造的时间就那么短短的十年。

在中国的优秀的资源还没有充裕的时候,只有一部分人可以享受到所谓的良好教育、好的公立幼儿园的教育环境、优秀的私立学校的教育质量。

但我只是个普通的母亲,我能做的就是带着孩子效仿“孟母三迁”,只是跨度大了些,从一个国家、到另外一个国家。

我不会在丑闻出现的时候还为中国遮掩辩白,因为虽然我热爱我的国家,但我更爱我的孩子。

看完了这篇文章

这位妈妈在文首的问题,你是怎么回答的呢?

欢迎在下方给我们留言哟~

推 荐 阅 读

100万+:李显龙总理突然访华,新加坡给中国发了条微信……

极简新加坡史  |  毕业季必看  |  新加坡房价

新加坡居然这么大  |  新加坡23个区攻略  |  新加坡第一家庭决裂

点咖啡必备技能  |  租房别踩这些雷  |  装甲车被扣之后。。。

新加坡生活到底有多贵  |  揭秘芽笼红灯区  |  移民难不难

让人懵逼的新加坡华语  |  公民/PR/外籍的区别

新加坡就医指南  |  周末去哪儿  |  详扒各大公司工资水平

为什么新加坡人不爱生娃  |  新加坡银行卡哪家强

超级魔性的Singlish   |  CPF深度解析  |  又双叒叕偶遇明星

离开新加坡过得如何  |  装逼指南  |  新加坡VS国内生活

有多少钱才能过上有房有车有娃有女佣的生活

富豪都爱新加坡 |  罚款之国  |  一带一路与新加坡

新加坡就是个P  |  新加坡单身狗VS有对象

新加坡教育体系全解析  |  组屋or公寓  |  买房之前必看

85a3c5af11baf55761fcb5f3c9c26384.gif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