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学生家长注意!新加坡“绿领”岗位会增加,进入STEM行业有更多奖学金

冠病疫情加速了改变的步伐,除了影响工作方式,也让社会规范和人们的工作偏好出现变化,接下来灵活工作将成为常态,“绿领”职业也会增加。

接下来灵活工作将成为常态,“绿领”职业也会增加。(档案照)

亚洲资源科技节5月12日进入第三天。科技节的其中一个项目“亚细安未来工作”大会上午举行开幕式。

新加坡副总理兼经济政策统筹部长王瑞杰发表开幕演讲时指出,灵活工作安排并不是新鲜的概念,但它在冠病疫情期间获得了巨大的支持,因为这些安排让员工平衡事业和个人需要,尤其是有看护需求的群体。

另一方面,也有更多雇主重视这些安排,将它视为提高生产力以及保留或吸引更多人才的手段。

冠病疫情也让平台工作者获得关注。王瑞杰说,平台经济显著增长,部分原因是电子商务和餐饮配送繁荣发展。平台工作虽为劳动力市场提供更大的灵活性,但也对员工的保护和职业道路产生负面影响。

他强调:“随着越来越多人倾向于从事这类工作,我们需要考虑如何保护他们和提供社会保障。各国为平台工作者提供支援的方式各不相同,我们也在考虑根据国情加强对这些人员的保护。”

王瑞杰也指出,继数码浪潮之后,职场对绿色技能的需求会高涨,“绿领”职业会增加。

他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几乎所有的职业岗位都会带上绿色,就好像现在的数码素养(digital literacy)一样,绿色素养(green literacy)有可能是未来工作的一项基础技能,绿色技能浪潮的潜力是巨大的。”

新工程与科技奖学金

鼓励更多学生加入STEM行业

明年起,有志朝数理与工程发展的初级学院和高中生可申请新的工程与科技奖学金,参加工作坊并到企业实习,加深对这个领域的认识。

新加坡教育部推出的工程与科技奖学金(Engineering and Tech Programme Scholarship)每年颁发给200名新加坡公民学生,旨在加强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STEM)教育,鼓励更多人投身STEM行业。

与其他颁发给高中生的教育部奖学金相同,工程与科技奖学金每年资助学生在初院和高中的学费,顶限为2400元,另加1000元生活费,为期两年。

教育部长陈振声11日出席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与詹姆士戴森基金会(James Dyson Foundation)的备忘录签订仪式时说,奖学金吸引数理基础强、对应用和跨学科学习有兴趣的高中生,鼓励他们日后修读并从事工程行业,为新加坡发展做出贡献。

身为小国,新加坡必须在全球供应链中以独特的卖点占有一席之位,陈振声认为工程与科技专长扮演关键角色。

他说:“新加坡的年轻人须有强烈使命感,参与我国未来的建设。通过工程与科技,他们可以成为新加坡核心的关键分子,不单是为我国,也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

新加坡更须要工程与科学专才携手合作,开创解决方案。他为此肯定新科大与詹姆士戴森基金会的协作,年底在新科大设立工程创新工作室,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今年1月,双方也为高中生主办工作坊,让学生设计无人机。

工程与科技奖学金得主有机会参加这类由大专学府举办的STEM工作坊,以及业界主办的讲座和企业学习之旅等。

学生可到公共或私人领域

工程与科技公司实习

新加坡教育部也与经济发展局合作,安排学生到公共或私人领域的工程与科技公司实习。参与的企业包括新科工程、雅培(Abbott Laboratories)、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等。陈振声希望,更多企业支持奖学金计划,为学生丰富学习体验,启发他们加入工程与科技领域。

新科大校长张道昌教授致辞时说,校方一向积极向高中学生推广STEM教育,通过研讨会、设计编程马拉松(hackathon)等活动吸引学生接触工程与科技。

工程与科技奖学金明年初开放给高一学生申请。修读三年课程的励仁高中学生应在二年级申请;国际中心会考课程(简称IB)和国大数理中学学生同样可在最后两个学年获颁奖学金。

教育部将在今年较迟时通过网站与学校公布更多细节。

相关阅读:

  • 新加坡再发100元数码邻里购物券!一图看懂 | 租房贵!4月份私宅租金同期上涨15.1%

  • 新加坡打车也贵了!每天打车者:开销暴增58%|10日新增病例日增一倍至4831起

  • 6000户新加坡家庭拖欠水电费超过半年|雇主注意!上半年三成员工想跳槽

文:陈可扬、胡洁梅


新加坡鱼尾文 新加坡《联合早报》旗下产品 – 带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领略小岛深处那些鲜为人知的文化魅力~ 4982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关注新加坡鱼尾文视频号

收看独家访谈、特约节目

了解本地新闻、疫情资讯

新加坡鱼尾文 5

新加坡鱼尾文推荐搜索关键词列表:冠病疫苗骑行新加坡Omicron

一只爱生活、文艺范的小鱼尾狮带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领略小岛深处那些鲜为人知的文化魅力~ 新加坡《联合早报》旗下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