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香港、内地、新加坡三地的重疾险怎么选(下)

上篇

前记

一、重疾险相关的基本概念

二、为什么要提早配置重疾险?

中篇

三、重疾险应该关注哪些点?

四、内地、香港、新加坡的重疾险产品结构介绍

下篇

五、内地、香港、新加坡的重疾险的主要差别点

1,产品层面

2,投保层面

3,理赔层面

六、我的配置逻辑

五、内地、香港、新加坡的重疾险主要差别点

结合上面说到的三地产品的结构,我从产品、投保、理赔三个层面具体说下主要差别点:

1,产品层面

1)保费。一直听说香港保费便宜,其实如果是对比平安,香港的保费确实是有优势,但是如果对比的是华夏这样规模比平安稍微小点但也是一线品牌的产品,香港的保费优势并不存在,另外,新加坡因为在70岁之前4倍保额,也是诚意满满了,所以如果看70岁之前,在保费方面,无论是对比内地还是香港,在这一方面新加坡的保诚都是完胜的。

下面是30岁女性,保额为100万分别选择香港保诚、新加坡保诚、内地的平安和华夏的产品为例子(内地选两家的原因是保费差距太大,但是平安规模又太大,不容忽视)。

这几家公司都在世界500强排名列表里,虽然在品牌知名度、公司规模不一样,但是也可以从对比中我们也能看到前面我说的一些共性的东西。

2)重症定义。内地的种类看上去最多,香港和新加坡虽然种类比较少,但是常见高发的也基本都涵盖了.另外国内重疾险前25种高发重疾的定义和理赔条件是保险行业协会统一定义的,各家都一样。同样新加坡的重疾37种也是统一规定的,各家也都一样。港险每家公司的疾病定义和赔付条件都由保险公司自己制定。

3)赔付次数。国内一般设有分组多次赔付或者不分组多次赔付,香港基本是单次赔付的更多,只有一些特定疾病有多次赔付,新加坡保诚也是多次赔付。

4)中症。香港不包括中症,新加坡和内地都包括中症。

5)轻症是否占保额。香港轻症占保额,内地一般不占保额,新加坡和香港一样,轻症发生后保额减少。

6)甲状腺癌。目前 T1N0M0级(早期)的甲状腺癌的话,在国内还是按照重疾来全额理赔的,在香港的话算轻症,按轻症理赔,新加坡也是按照轻症理赔。

7)交费期间。香港和新加坡最长都是25年,内地的最高可以到30年,更适合我这种想拉长交费期限的人,但是只是相差5年,所以也还好。

8)保费豁免。香港保诚轻症豁免保费只豁免1年,但香港重疾险自带了投保人身故豁免,而且无需对投保人的身体状况进行审核,这非常适合一些已经罹患重疾,想要给其它家庭成员进行投保的客户。而内地和新加坡的都可以做到轻中重症豁免之后所有的保费。但是内地一般需要额外附加投保人身故豁免。

9

)免体检额度。香港免体检额度45岁以下的人最高可以到150万美金,香港保诚是65万美金,内地一般最高可以到80万,新加坡要求无论多少额度都要做简单的体检,除非可以提高内地三甲医院的英文体检报告。

10)红利。无论是新加坡和香港保诚的产品都是带有分红的,这个是大部分内地产品没有的,也可以说是新加坡和香港的优势了。而香港和新加坡在分红的信息披露上,新加坡更有诚意点,在分红的演示利率上,金管局规定保险公司按投资回报率为3.25%至4.75%区间内进行保单分红示意,同时披露历史分红履行比例。以新加坡保诚为例,过去10年可以做到100%按照最高分红进行分配。

11)计划书上的信息披露。内地、香港和新加坡三地对比,新加坡的信息披露是最为透明的。

图1:新加坡保险计划书上对于过往投资收益率都会展示:

图2:新加坡保险计划书上对于过往费用的比例的展示:

图3:对于红利的演示:香港只有悲观乐观,而新加坡会把具体的数字列出来

对比香港的重疾,新加坡可以N倍赔付,增加保额的功能让我对新加坡保险好感倍增。

2,投保层面

1)内地

内地的流程就不多说了,可以找代理人,也可以找经纪人,正常情况下线上提交资料就可以。国内重疾险的健康告知形式是“询问告知”,即问到什么回答什么,不问不答。但是据说内地也因为这样在“如实告知”方面有更多纠纷。

2)香港

香港必须本人亲自去香港签单,否则属于地下保单,不受两地法律保护。 需要美元或港币缴费,需要开设香港账户进行缴费。另外,香港重疾险的健康告知是开放式的,近似于无限告知,要把你自己知道的和自己体况相关的所有事实都告诉给保险公司,假如遗漏了一些关键信息,未做到如实告知,有可能会埋下理赔纠纷的隐患。

3)新加坡

新加坡,也必须本人亲自去新加坡签单,但新加坡定期寿险附加重疾可以直接视频签单。并且不同于内地和香港,新加坡必须要体检,简单的体检,一般是身高体重、视力听力、血常规,半天就可以,如果不想体检必须提供近期国内三甲医院体检报告英文版。

3,理赔层面

1)国内的保险法更倾向于保护弱势群体一方的“投保人”,对于可赔可不赔的,基本上都会赔付。

2)港险适用于香港法律,若发生理赔纠纷,100万港元以内,可以向香港保险索偿投诉局投诉,若协调无果或超过100万港元时,就必须在香港找律师打官司,香港律师收费高昂,若战线拉得太久,花费可能会比较惊人。香港是一个非常讲究法治的经济体,也是一个诚信社会,在发生理赔纠纷的时候,会更加公平公正对待投保人和保险公司。

3)新加坡的重疾险适用于新加坡法律,如果顾客和保险公司产生纠纷可以像新加坡仲裁机构申请纠纷调解,如果不能谈拢会再进入法律程序。

六、我的配置逻辑

重疾险,主要是用于真的发生疾病时候能够拿到一笔钱来作为补充的治疗费、康复费以及收入的补偿费用。所以我个人的配置逻辑是:

1,额度。至少覆蓋我3-5年的基本生活费用(大部分是说3-5倍收入),根据我目前已经有的保额10万美金,再根据我目前的经济状况,我决定最近追加到120万左右(40万*3年)

2,币种和地域。考虑到我未来大概率会在国内生活(不排除会去海外),并且我已经在香港配置了10万美金的额度,我决定主要追加内地的重疾险。而考虑到万一后面会去国外,再加上新加坡N倍保额可以把杠杆加大的优势,我决定加5万新币的新加坡重疾。这样从币种和地域上分散了风险(全球资产配置的逻辑被我同时用到了保险上)。

3,产品选择。因为我比较怕后续癌症相关的疾病,另外我自己比较看重“绿通”服务,也希望家人可以享用这个服务,所以我希望这个服务是可以转让的。所以,我选了在这方面有倾向性条款的产品。

4,后续追加。因为重疾产品也在不断更新迭代,尤其是内地产品飞速发展,不排除后面也会有更好的产品出来,再加上后续经济收入也会上升,后续我会综合根据市场变化和经济情况追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干货”香港、内地、新加坡三地的重疾险怎么选

注明:本着自己也要配置,问了两岸三地的多位保险代理人和保险经纪人,争取文章尽量客观(PS.前前后后写了几天,脑细胞也就死了一半吧,硕士写论文大概也就是这个节奏吧)因为文章太长,考虑到大家的阅读体验并且还有几个细节在等确定,被建议分成上中下篇,下面先附上目录。

上篇

前记

一、重疾险相关的基本概念

二、为什么要提早配置重疾险?

中篇

三、重疾险应该关注哪些点?

四、内地、香港、新加坡的重疾险产品结构介绍

下篇

五、内地、香港、新加坡的重疾险的主要差别点

1,产品层面

2,投保层面

3,理赔层面

六、我的配置逻辑

前记: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得知一个本来找我咨询并且尝试投保过几家保险公司的重疾险的朋友因为投保被要求去体检加进一步检查,发现了身体更大的隐患。所以本来打算写储蓄险专题的我,打算把这篇保障相关的专题提前了。

作为一个27岁就去香港配置了重疾险,目前在研究内地、香港、新加坡的重疾险的优缺点,打算根据自己目前的经济状况,在这1-2周内把自己重疾的保额提升0.5-0.8倍的人来说,今天就写写我的重疾险配置逻辑。

一、重疾险相关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重疾险?

重疾险即重大疾病保险,简单来说就是在客户发生合同条款里的疾病时,无论是否发生医疗费用或者发生多少费用,就可以获得保险公司当初承诺的保额,也就是一旦确诊,保险公司就会给你一笔钱,这笔钱你可以自由支配。可以在生病期间用于康复治疗,也可以用来弥补生病期间因为休养没有收入来源的日常开支,所以又称“收入损失补偿险”。

2,重疾险的分类

重疾险按照不同的维度,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下面是我列出的主要维度:

二、为什么要提早配置重疾险?

1,人一生中患大病的概率高达72.18%,而最好的情况下80%以上的重疾都能治愈

很多人会觉得自己现在身体健康,并且家族没有病史,听到重疾险会觉得离自己太遥远。

下面给出根据网上找到的《中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10—2013)》中的各年龄人口死亡率、各年龄重疾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数据作为参考:

数据来源:中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10—2013)

如上是30岁男性的数据,能够看到30岁男性的重疾发生率在接下来50年间,是接近70%的,随着现代人压力增大、环境的恶劣,这个概率更是呈现逐步上升。发生的这些重疾里面其实有80%以上是可以被治愈的,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这个比例应该未来会越来越高。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经济状况是否能够承担治疗和康复的费用。

而得一场大病需要的花费具体如下:

最常见25种重疾治疗费用参考

生一场大病,最直接的治疗费用保守估计在10-50万之间,具体的治疗费用根据要求的医疗条件、环境等不同而不同,而这还没有包括其他费用。

2,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最高支付限额是50万,并且报销的范围有限制

大部人都有社保,但是大部人对社保的覆蓋范围不是太清楚,其实社保能够报销的部分其实比较有限。

下面这种V型图很好的说明了社保的保险范围:

1)首先,社保报销不仅有下限,还有上限。2019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报销住院最高支付限额由之前的30万提高到50万,也就是50万就封顶了

2)其次,有自费项目和自付项目,自费项目就是进口药、特效药、医疗设备等这些就是不报的,需要自费。而有许多检查治疗项目、疗效好副作用小的药品都是自费药,社保不会报销的。美罗华是医生必推荐的治疗淋巴瘤的药物,其单支价格在2.5万左右,5支一个疗程。治疗肾癌和肝癌的多吉美,每月1盒,每盒2.3万,需要持续服用到患者不能临床受益为止。恶性肿瘤平均治疗费用达15万至50万元,且在肿瘤专科医院,自费药的比例甚至高达90%。另外还规定了自己需要自付其中的10%-20%的比例。之前网络刷屏的那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的故事真假无法考究,但里面说到的情况其实是有可能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

综上所述,社保可以报销的比例非常乐观的估计最多也就到80%-90%左右,也就是说至少还有10%-20%左右不在社保报销覆蓋的范围内,如果采用比较多的进口药物,这个不能报销的比例会更高,甚至可以达到50%以上。

3,团体医疗险上限一般是5-10万,网上百万医疗险易停售,无法作为长期保障

很多人公司会给上一些补充医疗险,但是这些团体的补充医疗险一般上限在5-10万左右,并且很多医疗险是有停售风险的,比如很多医疗险也规定了5年内可以续保,5年后要重新根据身体状况去评估保费和是否能够承保。

这决定了医疗险无法作为长期的保障。

4,治疗费以外的费用会造成财务缺口,另外生病期间没有收入来源,会加重经纪负担,影响生活品质

除去前面提到的直接的治疗费用,其实还有一项大的开支是间接的康复休养费用。大病治疗期间大病治疗这段时间里,需要有人照顾,营养更要跟上,这时护理费与生活费是很高的。

像脑中风后遗症这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的重疾,这样的病症在得到精心的医治和照顾下一般也能生存十年,所花的护理费约在36万(每月3000元),生活费约36万(每月3000元)。

另外,生病期间大部分人是无法工作,丧失了收入来源,一场大病至少休养个3-5年,这意味着3-5年内都没有收入来源来应付日常的例如车贷、房贷等类似的家庭开支。

社保加医疗报销不能覆蓋的部分再加上康复休养费用,至少是一笔50-100万的费用(根据治疗的水平和生活质量水平不同该数字有变化),这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财务缺口。

5,很多人想配的时候已经无法配置了

看到这里估计很多人会想,既然发病的概率是随着年纪的增长而提升,那应该等年纪大了再配置也不迟啊。这里面忽略了如下几个问题:

1)年纪越小的时候配置保费越便宜,长期来看更划算

拿一个具体例子来说,一个男性在30岁和40岁的时候分别想配置100万的保额

100万保额的重疾险,20年交费

每年交费(元)

30岁男性

25110

40岁男性

35930

能看到每年保费相差1万左右,保费相差比例在43%,如果是20年的交费期间的话,那20年下来总共相差20万左右。

2)人年纪越大患病概率越大,很多人想买的时候会遇到被拒保、加保费或者除外的情况

前面我讲到的那个朋友就是这种情况,等她想买的时候实际身体已经出现了不少问题,已经被拒之门外了。比如甲状腺、乳腺有结节类似这样的看起来的小问题,这些部位都会被除外,而甲状腺、乳腺出现大病的概率是非常大的。这些部位如果除外的话,其实会让重疾险的杠杆左右大大打折扣了。

下面就是一个除外且加费的例子,最后这个客户放弃投保了。

上半部分到这里结束,中下篇会具体分析各地重疾险的区别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