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薛年勤:从艺63年 年近八旬激情依旧

浙江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陈洪标

15岁一展歌喉,从艺63年,年近八旬激情依旧。艺术家薛年勤,现在怎么样?

他15岁一展歌喉打动考官,从此走向了艰苦而曲折的艺术道路。如今转眼已是63年,他不仅传承了父亲的艺术衣钵,而且为昆剧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艺术家薛年勤:从艺63年 年近八旬激情依旧

这是艺术家的责任担当——潜心研究传统戏曲,对我国传统戏曲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被称为“百戏之祖”的昆曲,痴心不渝,默默奉献。尤其爱才惜才乐于提携新人。

这是艺术家的职业担当——执导了60多场大型主题晚会,节约了非常庞大的大型主题晚会费用,体现出一位艺术家的人生价值观和艺术情操。

这是艺术家的实力担当——充分发挥个人的社会活动能量和组织才能,以及人格魅力,积极开展各类和文化公益等服务活动,积极助残助学,解决群众困难,获得了社会的好评。

这是艺术家的志向担当——为了弘扬和发掘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四处奔波,走出国门,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波及十多个国家。

他就是著名综艺导演、浙江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薛年勤。他出身昆曲世家,是资深戏剧史专家,还是作家、书法家。年近八旬激情依旧,为传统文化奔走呼号,乐此不疲。

出身名门

15岁一展歌喉打动考官

看过越剧或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观众都会被结尾的一幕所震撼:祝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倾刻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炸裂,祝英台翩然跃入其中,坟墓合拢,雨过天晴,彩虹高悬,梁山伯与祝英台化为一对蝴蝶,蹁跹而舞,双宿双飞,成了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这经典的“化蝶”一幕,就是出自著名昆曲传字辈艺术家薛传钢的大手笔。他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及《情探》《西厢记》《盘夫索夫》《追鱼》等影片的艺术指导,曾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切接见,文化部两次授予薛传钢“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做出贡献”荣誉奖。

谈及父亲,薛年勤说,“父亲一生朴素、厚道,且不求名利,让我在之后的文艺事业里,不断砥砺前行,即便是在那段最艰难的时光里。”

虎门无犬子,薛年勤从小就受到昆曲艺术的熏陶。在读小学一二年级时,他每天晚上和哥哥一起去上海天瞻大舞台“蹭戏”。每次看完排练,父亲边喝小酒边讲戏,他就会迸发舞台灵感。

其父对薛年勤日后的艺术道路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对父亲艺术创作过程的目濡耳染,也为薛年勤今后导演晚会积累了丰富的间接经验。

将凄美壮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创新改变成爱情喜剧的薛传钢,骨子里是个浪漫主义者。而薛年勤既继承了父亲“仰望星空”的浪漫情怀,同时也保持着“脚踏实地”的坚忍与勤奋。

15岁那年,薛年勤凭借一首《社会主义好》,展示了激情奔放的洪亮嗓音,打动了作为考官的著名昆曲艺术家包传铎,并最终说服了薛年勤的父亲,被浙江省昆剧团录取。

在浙江省昆剧团,薛年勤拜团长周传瑛为师,正式走上学艺之路。

生得浓眉宽宇,颇有阳刚之美的薛年勤,学的是巾生,饰演年轻风流书生的角色,周传瑛授以《亭会》《琴桃》等折子戏,寄予继承衣钵的厚望。

薛年勤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很快成了浙江省昆剧团的青年演员,在《白蛇传》中饰演许仙,在《见娘》中饰演王十朋,《长生殿》中饰演唐明皇等等。

1964年6月7日,浙江省昆剧团在杭州饭店演出昆剧《红灯传》,演出结束后,薛年勤和当年的父亲一样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接见,这次的经历让他终身难忘,也激励他了终身。先后创作了《思念绵绵亘今古》《海裳依旧香溢芬芳》等文章,纪念敬爱的周总理。

20余年出色群文工作中

痴守昆剧默默奉献

“文革”时期,薛年勤被下放到工厂当车床钳工,但现实并没有碾碎他的艺术梦。那个时候,薛年勤白天上班,晚上组织排戏。他自告奋勇演《智取威虎山》中的杨子荣,《沙家浜》中的郭建光,大家都觉得他的气质非常适合演“男一号”,领导也很喜欢。

一年后,艺术才华出众的薛年勤被杭州市文化局选中,调到杭剧改革工作组。

在工厂下放期间积累的舞台经验,为薛年勤后期的艺术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很快成为了出色的群众文化干部。1986年下半年,薛年勤赴市文化局群艺馆担任演艺部主任,负责戏剧、音乐、舞蹈、曲艺、少儿等创作工作。除专注于创作之外,薛年勤还多次指导大型晚会,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艺术“全能管家”。

就连他负责的演艺部,在操办了几项省际和与外省市合作的活动项目后,也成为了省市以致于京沪杭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一支骨干力量。

但是薛年勤始终没有忘情于昆剧。当年与浙江省文化厅原厅长钱法成、汪世瑜一起牵头,成立浙江昆剧研究会的沈祖安回忆,研究会的成立和开展的工作,薛年勤付出了很多的辛劳。

从二十世纪80年代至今,由浙江昆剧研究会举办的全国性业余昆曲大赛和全国昆曲精英梅花奖得主专场演,包括港、澳、台及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地华人和外国友人参加的几项大赛,也都是薛年勤担任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和评委会秘书长。从艺术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及地区的确定、人员的安排、节目的选定、借排练场地到生活安置,事无巨细,都是他一手经办的。

每一次举办活动,对薛年勤来说,都是一次新的考验,也是在艺术思路上新的探索。数十多年来,薛年勤参与举办的六十余项全省和全国性的艺术活动,包括多项海内外的艺术方面的学术交流,每次都上了新的台阶。同时,也体现出了薛年勤三方面的特点:一是活动能量很大,组织策划能力强;二是组织才能出众,无论是评奖活动还是大型的文艺晚会,他都能够事无巨细安排周到,给人留下较深的好印象;三是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者首先是创意人,只有创新才能每次出新意。

薛年勤主持举办“杭州业余昆曲培训班”,尽管当时他爱人怀孕挺着大肚子,但仍旧忘我的工作,深夜回家饿了就吃一碗拌面,一瓶啤酒填肚子。他的爱人孙丽娟说:“老薛是工作狂,艺术是他的生命,昆剧是他的灵魂。”

对薛年勤多年来的默默奉献,省文化厅专门给他颁发一份特殊的荣誉证书:“薛年勤同志长期致力于浙江昆剧事业并做出贡献”。

艺术家薛年勤:从艺63年 年近八旬激情依旧

导演60多台晚会

华丽转身彰显艺术情操

在从艺63年的道路上,薛年勤曾经“巧妙改行”,华丽转身,成为大型综艺晚会总导演,策划的每一场晚会主题和艺术风采,总是很成功。他先后导演了影响深远波及海内外的“浙江省首届农民文化节”大型晚会,“西湖之夜——全国昆曲演唱大赛”,杭州市纪念抗日战争反法西斯胜利50周年“为了和平影视歌曲大赛”……

迄今为止,薛年勤已执导60多场各类大型综艺主题晚会,先后在全省的戏剧艺术活动中多次荣获导演一等奖、创作二等奖和优秀组织奖,获得了文化部颁发的“群星奖”优秀奖,获得了省文联颁发的优秀辅导奖。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为国家和集体节约了大量的费用,体现出一位艺术家的人生价值观和艺术情操。“同样是一台晚会,人家报价500万,而我只报50万。同样是舞台灯光,人家报100万,我只要五六万即可,最多也不超过10万。我执导的60多台晚会中,没有一台是超过60万的。”

经费上投入的减少,毫不影响任何一合晚会的整体演出效果。

薛年勤曾经为浙江省农村信用联社执导“情系三农、建设新农村”大型主题晚会,亲自挑选了几百个员工演员,在长达6个月的时间里,手把手地教他们舞蹈编排,最终整台晚会的专业水准之高,引起了极其强烈的反响。这台晚会后来被邀请到全省11个地市巡演。而这台晚会前后耗时6个月,在他的精打细算下最终只花了26万元。

薛年勤对事业非常执著,甚至近乎痴迷,一旦有主题晚会的任务,就会几个月全身心投入下去。他把名气和面子看得很重,把金钱看得很淡薄。用他的话说,“国家给了我非常高的职称和丰厚的待遇,我已经很满足了。”

每一台主题晚会中,薛年勤都表现出了极高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沉淀。晚会串联词和诗词,都是他通过翻阅大量资料亲自创作的。薛年勤相信,每一台成功的晚会,都是对他辛勤付出的最佳回馈。

退休不退岗

热衷文艺18年如一日

薛年勤2004年退休后,依然发挥余热,热衷文艺事业18年如一日。

秉承坚定的理念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挚爱,薛年勤在不懈努力下,经省文化厅1号文件特批,于2014年12月26日毛泽东主席生日这天下文批准,在浙江省民政厅登记批准,于2015年了5月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发表73周年之际,隆重成立了浙江省传统文化促进会。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这番话让我深受鼓舞,也让我萌生了成立传统文化促进会的想法。”薛年勤回忆道,“我要把自己对于文艺的情怀延续下去,把社会担当作为一份责任,把信仰付诸实践中去。不忘初心,发扬中华传统文化,这是时代的号召。”

如果说,省传统文化促进会是个“框架”和“平台”,那么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就是促进会的“血与肉”,让整个促进会“活”了起来。

“活动是我们传统文化促进会的生命线。”秉承着这个理念,薛年勤始终秉承弘扬、传承、发展和创新的宗旨,积极开展各类文化、公益等服务活动。

让薛年勤记忆犹新的莫过于在促进会成立之初,组织资助了多名贫困大学生上学的爱心书画笔会的慈善活动。薛年勤也曾在农村生活与工作过,知晓这些家境贫困学子的困难,因此他下定决心,通过促进会帮助这些学生圆了大学梦,因为他知道,这不仅仅影响到这些学子的命运,他们家庭的命运,更是他与促进会对社会的一份担当。

“当时有一百余幅作品啊!而且里面不乏一些国内著名书画家作品。”尽管时日过去许久,但回忆当时的场景,时任省传统文化促进会秘书长孙丽娟女士眼中仍然澄亮。

孙丽娟是薛年勤的爱人,他俩举案齐眉,更是文艺战线上亲密无间的战友,孙丽娟说:“当时,我和老薛考察和走访了很多地方,走进了贫困学生的家。他们都是农村来的孩子,虽然条件非常的艰苦,但成绩拔尖,有的考上了985、211大学,无奈没钱上学,所以我们促进会开展的第一次慈善捐赠活动,就是服务贫困大学生。”孙丽娟感慨道,“我们联手浙江绿色共享教育基金会,在老薛和促进会的专家、领导等不懈努力下,以及在书画界名家的帮助下,这次慈善书画义卖活动非常成功!筹集到的105万元全部捐赠给了贫困大学生!”

除了慈善活动,薛年勤还组织开展了传统武术文化、书法笔会、中医文化、旗袍文化等传统文化活动。2018年10月,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与省企业权益保护协会联合主办了“启航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论坛,三十多位省市领导、专家学者和百余位企业家出席论坛。

“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我们以论坛形式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引导我们坚定信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薛年勤说,“改革开放四十年众志成城、四十年砥砺奋进、四十年春风化雨,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诗篇。”

1995年12月,浙江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十周年,薛年勤被邀请担任总导演,由省委副书记梁平波书写《让人间充满爱》大型晚会的主题,薛导亲自执导,并邀请了著名影星电影表演艺术家刘晓庆领衔演出,还邀请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著名电影导演谢晋在开演时致词,这台高水平的助残晚会满誉人间大爱在浙江体育馆滿场迴荡,成功的演出,由浙江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名誉主席省委书记铁瑛和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主席李辉签名的聘任薛年勤为浙江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的荣誉证书交到了薛年勤手上。2019年,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和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在全国助残日联合举办了“助残书画笔会”,邀请了著名书画家、专家给残疾人献爱心,近百幅书画作品凝聚着一颗颗炽热的爱心,赠送给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通过多次举办帮残助学公益慈善书画笔会,将爱和善的能量传递给社会上更多的人。文化助残和文化助学活动得到了众多领导和书画家的鼎力支持。

正因为有了这些极具影响力,有担当的正能量的文化活动,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获得了省5A级社会组织等诸多荣誉和称号。薛年勤说:“这一系列的荣誉奠定了促进会的公益性,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公共服务,并不断健全和完善促进会自身的发展。”

2020年11月,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同浙江传媒学院、江山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钱塘江流域传统村落祠堂建筑文化艺术活化路径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和演出得到了省、市、县各级领导的重视,引发了《人民政协报》等众多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

用艺术助推乡村振兴,让红色文化走进祠堂,这次活动以课题成果报告研讨会的形式,深度探讨了乡村文化艺术方方面面的学术和价值。薛年勤说,传承这样的乡村文化、红色文化,不仅仅是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还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活力,更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

2021年6月6日,在杭州湘湖,由浙江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和浙江省比干文化促进会联合举办“庆祝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浙江省红色主题文艺大赛”,由薛年勤执导指挥,参赛演员400余,观众千余人,整台演出表达了对党的无限热爰和歌颂新时代的万丈豪情。全场热情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热烈气氛中胜利闭幕。

艺术家薛年勤:从艺63年 年近八旬激情依旧

浙江省红色主题文艺大赛全场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021年10月,薛年勤荣获“浙江省社会组织领军人物”称号,省传统文化促进会荣获全省社会组织“品牌社会组织”荣誉。

走出国门

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尽管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薛年勤仍不满足。他认为,如果说传承是根,那么发扬则是叶和果,延展出去,让世界都能够看见我们。“走出去,让全世界了解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

迄今为止,薛年勤和省传统文化促进会成员已经走访过许多国家:阿联酋、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每到一地,他不仅和当地政府官员、王室成员交流,还拜会当地华侨和民间文化组织。薛年勤说:“比如我们在马来西亚组织的两地民间艺术家画展,整整持续了三日,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媒体的一致好评。”

“如今中国传统文化项目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提升,太极就是其中一个最好的例子。”杨式郑子太极拳研究专委会是省传统文化促进会近年来先后成立黄宾虹画院、清音诗专委会、素书文化研究专委会、萧山旗袍文化专委会等专业委员会中的其一。

对于太极文化的挖掘,薛年勤说:“促进会和专委会,对于中国武术太极文化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心力。同时,它也如桥梁一般,增进对外文化交流。如今,中国武术南太极拳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已经带到了大洋彼岸,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方都有南太极拳的徒子徒孙。”

而在当下,这样的“走出去”已然得到了回报。“新冠病毒疫情期间,抗疫牵动着国人的心。”薛年勤说,“疫情发生后,我们促进会会员便自发组织捐款,我们还在《中华传统文化》杂志上及时增刊了“文艺助力防控抗疫”专栏,这些书画和诗歌创作作品歌颂了党的坚强领导和英明决策,书写了抗疫防疫的逆行者的光辉形象,那些之前由我们活动所联系的海外侨胞、留学生和友人也都纷纷参与到这次抗疫中来。他们在国外买了口罩寄回来,捐给了杭州、宁波、温州等省内多家医院。”

“我觉得,海外的华人能够在这次疫情中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纽带的体现。我相信,有着这样一份传统文化的羁绊,我们中国人一定能够在这‘战疫’中团结一致,战胜困难,更能够在今后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继往开来。”薛年勤如是说。

年近八旬激情依旧

为传统文化奔走呼号

薛年勤的艺术生涯,可谓“包罗万象”,有人称他“薛导”,也有人称他“老师”,他既是著名昆曲世家的传人,也是著名综艺导演,更是许多文艺人眼中的“伯乐”。他还是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无论是在曾经的工作单位,还是退休之后,薛年勤都一直在进行文艺创作,还致力于挖掘新人:程卫兵、陈芬芳、张玉芳、席文、魏小燕、胡娉、洪倩、湖南卫视主持人刘娜……这一个个名字,如今已是各文艺界的明星与台柱子了。

如今,薛年勤早已桃李满天下。

但谁见了薛年勤,谁都不敢相信他是一位已年近八旬的老人。

薛年勤不仅气宇轩昂,满面红光,而且中气十足,声音洪亮,最让人感叹的是他的精气神,精神抖擞之外,大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在传统文化和公益事业的征途上,经常见到他忙碌的身影。

薛年勤在业界是德高望重的前辈,属凤毛麟角的“全才”,他的一生事业辉煌,家庭幸福美满,有人说是薛年勤的人格魅力成就了他;有人说是他的高尚品德成就了他,尤其在提携艺术新人上责无旁贷,乐此不疲;有人说是他的善良成就了他,他和爱人孙丽娟,从事慈善工作30多年,帮助了无数需要帮助的陌生人。没错,因为他始终奉行大爱无私的人生信条,乐于帮助和成全别人。

如今,薛年勤仍然在为传统文化而四处奔波,乐此不疲。

艺术家薛年勤:从艺63年 年近八旬激情依旧

在庆祝建党百年书画展上,薛年勤和夫人孙丽娟在作品前留影。

因为热衷于文化事业,他也爱上了文学和书法创作,相继在《浙江日报》等媒体发表报告文学、散文等作品数百篇,先后出版了《艺海行舟》《艺海无彊》《艺海勤缘》等多部著作,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在文学创作之路上,薛年勤继续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2017年,他的文学作品《他像一首气势磅礴的诗》荣获第二届“中华杯”全国文学大赛三等奖;2019年6月,他创作的《渴望着为电影而死——怀念谢晋导演逝世十周年》一文,荣获“蝶恋花杯”国际华人文学大赛创作一等奖,《感受一位“老编”的情怀——与浙报姚振发老师交往点滴》荣获全国文学大赛创作二等奖;2019年11月,《青山不移,浚公不朽——深情缅怀张浚生书记》荣获“当代精英杯”全国文学大赛创作特等奖,《风采靓丽,大器天成——茅威涛领衔经典名著封箱演出巡视》荣获创作特等奖;2020年4月,《琢玉成华》荣获“华语杯”国际华人文学大赛创作特等奖,《情系昆韵的洪倩》荣获创作特等奖。2021年,创作的《海裳依旧香溢芬芳》一文,荣获“中国三亚杯全国文学大赛”金奖。

他的书法作品曾赴斯里兰卡、马来西亚、迪拜进行文化交流,获斯里兰卡文化部优秀作品荣誉奖,马来西亚中国文化交流荣誉奖、浙江省公务员书法大赛荣誉奖。

艺术家薛年勤:从艺63年 年近八旬激情依旧

“人生短,艺术长。”虽然已年近八旬,可薛年勤对于文艺的热爱,仍如同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一样朝气蓬勃,处处留下了他奔波的身影。

在今年时值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之际,为重温经典、熔古铸今、以史为镜,更好地弘扬、传承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浙江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与杭州市园林绿化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专题研讨会暨书画笔会。

薛年勤结合自己多年的文艺工作经历和赴延安考察采风参观学习的感受,谈了对《讲话》的重要性的深刻认识,深情回顾了《讲话》发表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对当时文艺工作的影响,畅谈了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的学习体会。

他认为,跨越80年的历史时空,两代领导人的讲话精神一脉相承,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始终不变。他表示,文艺工作者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艺创新要为中华民族复兴提供服务,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创造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5月19日,浙江省传统文化促进会青少年教育培训研究专委会授牌仪式在龙源九号花园酒店举行。薛年勤说:“弘扬、传承、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从娃娃抓起”。他要求新成立的青少年教育培训研究专委会系统整合教育培训资源,系统地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国学教育、非遗传习、书画教育、红色文化教育,有计划地推进省内外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培训交流和合作。

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对于这份不解的情缘,薛年勤说,因为自己始终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的论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是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因为他始终铭记时任文化部戏曲改进局局长田汉对父亲说的那句话:“艺人,特别是老艺人、老艺术家,是戏曲艺术的一笔宝贵财富,要流传下去……”

他说,每一个艺术家的成就,都是站在前人的肩上取得的,只有靠一代一代的艺术家互相接力,代代相传,继承创新,我们的文化艺术才能繁荣昌盛,才能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熠熠生辉。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