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8月31日讯(记者 贾玉静)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餐饮火锅龙头企业海底捞经营业绩由盈转亏,交出上市后首份亏损财报。
据海底捞(06862.HK)25日晚间发布的2020年中期业绩公告显示,截至6月30日,集团收入由去年同期116.95亿元降至97.61亿元,下降16.5%;利润由去年同期盈利9.12亿元转为亏损9.65亿元,降幅达205.7%。海底捞表示,餐厅经营收入是集团主要收入来源,占总收入93.7%,该数据下降主要是由于疫情影响门店客流量减少所致。
逆势布局半年拓店173家
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海底捞自今年1月26日起暂停中国大陆所有门店营业,直到3月12日才开始陆续恢复,但门店复业后仍需采取人流管控、分散就坐及限制就餐人数等措施,受此影响,海底捞平均翻台率从去年4.8次/天降至3.3次/天,存货周转天数从26.9天增至43.9天。
即便如此,海底捞仍未停下扩张步伐。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海底捞新开业173家餐厅, 全球门店网络从2019年12月31日的768家增至2020年6月30日的935家,与此同时,集团各项成本也同步上升。
根据财报,集团员工成本由上年同期的36.52亿元升至40.74亿元,所占收入百分比从31.2%增至41.7%;而财务成本由上年同期1.02亿元增至1.83亿元,增幅达79.2%,对此海底捞解释称,由于业务扩张,导致租赁负债的利息增加,以及银行借款的利息增加,财务成本出现大幅增长。
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海底捞资本负债比率达38.1%,银行借款33.05亿元。其中,上半年新增银行借款32.38亿元及偿还银行借款0.61亿元,公司获得并以集团固定资产担保的其他借款为0.96亿元。
创始团队套现15.6亿港元称拟做公益
事实上,作为国内火锅餐饮业龙头,海底捞一直备受资本青睐。疫情期间,海底捞率先从中信银行北京分行与百信银行获得21亿元信贷资金支持。据悉,该笔贷款系两家银行主动联系海底捞,在防疫紧急授信流程下仅用三天时间完成审批。
然而不久后,海底捞却因海选接班人及创始团队套现引发舆论关注。今年4月,创始人张勇在“海底捞接班人计划”中透露自己将在10至15年内退休。5月,张勇夫人及执行董事施永宏又通过子公司SP NP Ltd. 以及LHY NP Ltd.对其持有的4700万股股份进行配售,从而套现15.6亿港元。
即便海底捞已第一时间澄清股东套现系个人在社会公益事业方面有一些资金上的计划和安排,但其一面从银行贷款,一面减持套现的操作仍被指“老板在股市套现把利润抽走了,企业损失却靠银行挽救”。
此外,据福布斯8月20日公布的2020年新加坡富豪排行榜,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夫妇再次凭借19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09亿元)的身家蝉联新加坡首富,与去年的榜单财富相比,张勇夫妇的身家增长了52亿美元。
(责任编辑:郭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