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拍拖、结婚、做爱、生孩子等人生大事的杨莉明部长,2016年因大声向本地年轻人放话:“做爱只需要很小的空间”而搅动舆论春水,近日她在接受《联合早报》专访时再次传授恋爱、结婚、育儿经。
红蚂蚁把这个“秘笈”总结为以下几点:
- 找对象要主动
- 求学时期要多交友(增加找对象的机会)
- 老公要积极付出,老婆才能兼顾好事业和家庭
- 35岁前生孩子是最好时期
不过啊,网民看似对“秘笈”不太感兴趣,这个视频和相关新闻都没吸引多少人的眼球。
有网民就说,别再说这些我们都听厌了的话。
视频中,协助管理国家人口及人才署的人力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回答了五道问题。
1、我想结婚但找不到对象,怎么办?政府是不是要帮我相亲?
杨莉明部长说,找对象结婚关键不在于红娘,而是年轻人的心态。她建议大家不要采取“我希望结婚,但一切随缘”的被动心态;而是要抱着主动的心态,通过不同的渠道去找一个适合的对象。这样,就不一定要靠政府介入了,毕竟,市场上不缺交友平台啊。
2、部长有没有什么恋爱建议啊?会鼓励年轻人在求学时期就找对象吗?
杨莉明的答案:鼓励的。
她解释说,离开学校后,社交圈子就没有那么广。但学习的时候,时间充裕、社交圈子又广,最适合找对象。
她也认为,读书时期是“摸索期”,不一定要以找一个未来对象作为出发点,而是用来扩大我们的社交圈子,因为从朋友圈中可以看出跟谁合得来,跟谁思想比较一致,可能以后一起生活会觉得不错。
她告诉《联合早报》,在她接见选民时,听过一位女居民感叹说,女儿事业有成却没有对象。
“这位母亲说,我以前一直叫我的女儿读书读书,我现在很后悔,为什么没有叫她去交朋友?”
杨莉明认为,这是家长普遍的心态,总会提醒孩子把学业搞好。实际上,在求学、大学时期,年轻人有更多机会通过活动结交朋友。她与一些夫妻聊起,不少是在求学时认识,他们当时未必是情侣,但保持友谊与联系,后来才发展恋情。因此,她觉得年轻人只要拿捏好学习等方面的轻重,不妨在求学时扩大交友圈子。踏入职场后,接触的大多是同事和同行。
部长这个回答,不仅教了年轻人如何交异性朋友,也教家长们要开明育儿。
杨莉明的建议可能是亲身经历总结出来的,因为她本身就是在求学时期认识现在的丈夫张永昌(盛裕控股集团Surbana Jurong国际业务总裁)的,而且还是通过那种集体相亲的方式认识的。
她早前在博客撰文时非常甜蜜地透露,她在18岁的时候遇到她的白马王子(丈夫)。
“当时,我当然不知道他是真命天子。我们是集体相亲的一员,发现彼此很谈得来。我们成为了好朋友,不久之后,我觉得他可能就是我的真命天子。谢天谢地,他似乎也认为我是他的‘真命天女’。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花了8年的时间才结婚。”
想在读书时期交男女朋友的年轻蚁粉,赶快拿这个报道给你父母看啦,有部长为你“撑腰”了。
杨莉明在与丈夫张永昌结婚21周年时,制图和贴文感谢丈夫并秀恩爱。(杨莉明面簿)
3、现代女性读这样多书,难道要我们牺牲事业来照顾孩子吗?
在国家人口及人才署最新的工作生活和谐调查中,仅有45%新加坡人反映,他们能做到家庭、事业和个人同时兼顾。
不过,杨莉明回答以上这个问题时却说:“许多女性都证实了,事业和家庭其实是可以兼顾的”。 红蚂蚁真不知道她的理据在哪里,“许多女性”是指大多数女性吗?
她接着说,但丈夫(爸爸)需要在这个(女性兼顾事业和家庭)过程中扮演一个积极的角色。
杨莉明也肯定了爸爸的付出。她说:“很多年轻的家庭,很多时候,不只是妈妈在付出,你也可以看到爸爸他们也很努力。”
看到这里,作为妈妈的蚁粉们,是不是也想拿这个报道给孩子他爸看呢?让他们赶快学起来,当个很努力帮忙分担的爸爸。
杨莉明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说过,她的丈夫在她兼顾家庭与事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婚姻事业两得意的杨莉明曾在《晚报咖啡客》中提到,这都是丈夫的功劳,丈夫让她成为更完美的人,在她心目中的地位是无法取代的。
当时她说:“两个星期前我在中国工作,接到先生的简讯,说女儿发烧了,他会带她去看医生,叫我不要担心。当时我心里就想,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有个默默支持我的先生。如果你现在给我200万,甚至2亿,我都不会将先生‘卖’掉。”
杨莉明丈夫张永昌与孩子的日常照。(杨莉明面簿)
4、我要照顾孩子又要拼事业,老板还要求我在办公室show face(露面),怎么兼顾啊?
不管你同意不同意。反正,杨莉明说,很多老板已经开始改变看法了,开始认识到,如果他们在工作时间方面有太苛刻的要求,许多人才可能不会留得太久。
她甚至说,有许多雇主其实开始相当积极地,而且很刻意地去营造一个亲家庭的工作环境。
5、现在科技进步了,有很多受孕的选择,政府为什么一直催我们早点生?
杨莉明答说,如果有生孩子的准备,早好过晚。因为无论男还是女,一旦过了35岁,成功受孕几率就会减低,没必要让自己承受这么多压力。
根据亲家庭民间组织“我爱小孩”(I Love Children)于今年初对正在交往或已婚的1000名国人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有69%的受访者对人工受孕存有误解,以为它是可让妇女受孕的灵丹妙药,即使无法自然受孕,只要接受人工受孕便能怀上孩子;而62%受访者并不清楚人工受孕的成功率有多少。但实际上,人工受孕的成功率不仅低于50%,也会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而更加难以成功。
杨莉明也在视频中解释说,科技虽然进步了,但没有进步到那种(神)境界。即便科学再发达,受孕概率还是会随着年龄下降,不仅仅是女性,这道理也适用于男性,因此夫妻应趁早规划。
有网民非常形象地解释,大家不想生孩子的最根本原因就是个人需求都还没得到满足,要他们怎么想到生孩子那头去?而说到个人需求没得到满足,追根究底是政府没有帮忙啊。
杨莉明应该早就料到你们会这样说。她受访时告诉《联合早报》,政府将继续通过住屋政策、便利且优质的学前教育来鼓励生育,此外也不会忽略推动亲家庭的工作文化,从而支持新加坡人组织家庭。
她说:“我们可以制定政策,但人们是否觉得有权利善用这些措施也与文化有关。单从政策方面努力,而不重塑社会观念,成效不会太大。”
杨莉明也说,要鼓励人们养儿育女,得从“整体社会”层面做起,包括建立一个更亲家庭生活的工作文化,打造“亲孩子”的环境。
部长口水都干了,未婚的你,有没有春心大动想找个伴?已婚的你,有没有冲动想生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