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摘后18小时直达货架,利农集团用后置仓“直连”生鲜电商

36氪获悉,日前,亚洲知名集约化无土水培果蔬种植企业利农集团完成新一轮数千万美元融资,投资方为海纳亚洲创投基金(SIG)。本轮融资所得资金将继续使用于种植基地和产地后置仓的建设,完善其在珠三角和长三角业务布局。

利农集团成立于2004年,是中国唯一一家集育种、种植、生产和加工为一体的农业运营商,其核心业务覆盖叶类蔬菜、茄果类农产品的种植、加工和流通环节。利农集团富有特色的“自营产地+后置仓”的P2C(产地直达货架)模式,将生产和保鲜集约至“产地一公里”,通过规模化基础设施矩阵,模块化种植体系,标准化的采后保鲜处理,重塑蔬果价值链,为新零售渠道提供稳定的蔬果供应链服务,做到农产品采后18小时内直达终端货架。利农2019年年产量达数十万吨,已在永辉超市、朴朴超市、沃尔玛、大润发、元初等头部零售商渠道得到规模化验证,并保持持续盈利能力。

剧烈变化的下游,供应链成胜负关键

利农集团CEO马承榕向36氪表示,零售渠道的核心竞争力分为三块:食品安全、产品质量、供应链资源;疫情加快线下“农改超”进程,线上生鲜电商也借机取得更高市场份额,而在这个过程中,供应链明显成为生鲜零售的核心竞争力。

“五年前,大家说最难做的是‘最后一公里’,现在物流解决了,为何还是不行?本质上还是供应链问题。”马承榕表示,虽然目前行业在阵痛,但在未来三到五年,会有相当部分下游的头部零售商,一定会巩固或者创建上游供应链。

生鲜电商解决的是去经销环节,提高流通效率的问题,但在马承榕看来,生鲜产业链近些年并没有被经销商层层盘剥。一个现实原因是,渠道很难直接面对最上游供应商,供需两端的问题均十分尖锐。

从上游来看,劳动力紧缺导致用工成本上升,生产端仍以粗放经营的小农经济为主,集约化程度低。流通端情况类似,冷链覆盖率极低。根据一项行业数据显示,欧美发达国家冷链覆盖率高达85%,而国内目前仅在10%~15%左右。除此以外,流通环节相对割裂且冗长,产地到货架往往需要3~5天时间。

利农P2C模式对于生鲜价值链的重塑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在生产端加强标准化、大数据应用,实现产量可控、品质可保、商品可追溯;二是通过后置仓节点,将蔬果保鲜,加工,包装等到货架前作业后置到产地,减轻零售商和生鲜电商的前端成本压力,零售商可以更专注用户体验。

采摘后18小时直达货架,利农集团用后置仓“直连”生鲜电商

利农水培种植蔬菜基地

利农生产端采用“土培+水培”差异化种植方案,其中水培技术将蔬菜种植流程标准化,规模化,这集中体现在:1、提高市场化程度,仅为行业平均水培种植成本的15%,降低多达90%农药使用量;2、大幅提升生产效率,亩产提升4~6倍,降低80%种植周期,一年可以种植多达15茬~16茬;3、高技术含量,提升50%植物耐受温度,可快速规模化复制;4、蔬果种植数据系统,根据区域消费习惯,动态调适宜品种、种植规模、配套设施。

后置仓作为变压器,也大幅提升商品货架期。马承榕向36氪表示,蔬菜跟海洋水产类似,高效预冷处理能显著延长货架期。利农供应给客户的蔬菜,能做到包装后至少7天不会变色。而换做过去通过代办跟农户收货,送到当地加工厂预冷,至少已经在采摘后4h~8h后,货架期将大打折扣。

预处理能显著减少损耗。蔬菜从产地到终端门店,损耗问题十分突出,中间有一个“改刀”环节,将坏叶、黄斑叶、老化叶去处后再上货架,“一刀下去会有30~35%损耗。”马承榕表示,尽管上游蔬菜整体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但有相当部分在运输和批发过程中损耗掉。

后置仓也显著减轻零售终端的压力。前置仓并非孤立存在,一般需要城市中心仓进行货物加工、分拣、配送作业。马承榕告诉36氪,利农当初决定做后置仓,便是定位于帮助为零售商提供全价值链服务,以需定产,直连农场和超市,减轻中心仓劳动力、用地等综合成本。

采摘后18小时直达货架,利农集团用后置仓“直连”生鲜电商

利农蔬菜清洗、甩干、包装流水线

先进种植技术、标准化生产、以及高效流通服务,利农这一模式已经过层层考验。资料显示,在疫情期间利农提供的果蔬产品占合作超市总量30%以上,为其第一大果蔬供应商,产品及服务已规模化复制于福建、广东等两省。

截至目前,利农拥有合计4个大型产地后置仓,20个种植基地,2万余亩的种植规模,其中水培种植规模超过1500亩,并以每年千余亩的速度扩张。

对于接下来的发展规划,马承榕告诉36氪,一方面,预计今年三季度进入华东区域,2021年进入华北市场,逐步完成“长三角+珠三角”的产地经济圈覆盖;同时巩固水培技术优势,预计到下半年实现日均50万份水培蔬菜产能;此外,打造“样板”水培基地及后置仓,对外输出标准化生产技术和集约管理能力。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