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意思啊?行什么得?反什么己?
看到路透社记者一脸茫然的样子,爽哥没憋住,笑了……
笑完还不忘补上一刀:“呵呵,知道什么意思吗?”
爽哥眉头一皱,不怒自威。
对于他国的多次污蔑和挑衅,耿爽明显表现出一脸的“不爽”。
3月20日,有记者说,个别西方学者称从中国购买的产品都有新冠病毒。
从“中国病毒论”到“中国制造病毒论”,我们都听到不下十几遍了。
这种污名化言论何时才能消停?
耿爽直接“三连怼”:
“不要戴中国制造的口罩,不要穿中国生产的防护服,不要用中国出口的呼吸机,以免染上病毒。”
是啊,有本事说这种话,那就别用啊!
面对污蔑,我们从来都是行得端、坐得直。
我们用行动证明自己,但言论上,也绝不会吃闷亏。
03
不爽脸、会怼人,这还只是外交部发言人的基本技能。
但是,最让我们自豪的是,我们的发言人面对提问,表现出泰然自若、云淡风轻的气度。
有时,还会恰到好处地笑一笑。
还记得华春莹华姐那句经典回击吗?
2019年12月12日,美国驻澳大利亚大使称,中国假警车骚扰在澳维吾尔族人。
对于这样无脑“黑”中国的话,大家一听,就知道是个笑话。
耿爽被记者问得“笑场”,也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一次,一名韩国记者提问:
韩国总统文在寅说,韩方表示无论是香港问题,还是新疆问题都是中国内政,您作何评论?
听到这个提问,耿爽愣了几秒,手还没把喝水的杯子送到嘴边。
什么?这就完了?
这就是个事实啊,还用得着做什么评论呢?
同月,耿爽回应蔡英文涉港言论,又笑了。
“我忍不住说一句。奉劝岛内某些人,不要这个时候跳出来假慈悲,他们自己不过是个‘泥菩萨’。”
用最坚定的声音,最幽默的表情,说最狠的话。
这是每个发言人的必备技能。
但,只要有强大的自信,微笑的杀伤力就足够大。
我们真心希望发言人多笑笑。
他们一笑,我们就跟着笑了。
04
这次,爽哥之所以又圈了一波粉,除了他的笑,还在于他恰到好处地用到一句古话: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什么意思呢?
作为“最无情”的中国文化代言人,爽哥有一目标,就是“逼疯”各国的翻译官。
2019年7月3日,爽哥批英国外交大臣亨特的涉港言论时,一次性连怼10个成语,火力全开!
“我今天索性再多说几句!”
自作多情、痴心妄想、颠倒黑白、厚颜无耻、自不量力、信口雌黄、不思悔改……
但是,当我看到耿爽走下台,我发现,画风完全变了……
和朋友打招呼,爽哥是这样的:
聊到高兴的事,爽哥笑得眼睛都快没了,眼角全是鱼尾纹:
爽哥也会害羞:
现在,中国外交部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每天都举行例行发布会的外交部门。
耿爽说:“以前美国国务院也是,但是他们现在改成每周只有两次,我们现在变成唯一一家。”
外交部有多忙呢?
1983年,在当时改革开放的形势下,为了国家对外宣传的需要,外交部决定正式建立外交部新闻发布制度。
1983年3月1日,中国外交部举行首次例行记者会。
在2019年一年里,一直到今年大年二十九,耿爽还在主持例行记者会。
2019年1月23日,在记者会的最后,耿爽回顾了这一年中国外交的伟大历程,并向在场的记者朋友和全国人民拜年。
最近,我又回顾了2019中国外交天团精彩回应大盘点。
真是金句频出,尽显大国气魄。
2019年,咱们的“外交天团”辛苦了。
但辛苦背后,我们都懂,他们所做的、所说的每一个字,都值得。
还记得《外交风云》里的名场面,周总理在中国外交部成立那天的经典发言:
“我们不能跪在地上办外交。”
正如那句老话:弱国无公义,弱国无外交。
如今,我们能这么底气地说话,原因就是我们的国家正变得足够强大。
多少人的努力,让我们的中国,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逐渐掌握在世界舞台上的话语权。
还有这群既霸气又沉稳的外交部的工作成员们,谁要敢污蔑我们一句,势必以最硬气的姿态“打”回去。
给一直守护我们的“外交天团”点个在看吧!
希望2020年,我们说的话更有分量,也让世界上更多的人,听到我们的声音。
文:陈星空
本文系《家庭》杂志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改编,否则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