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说到,梁王萧选登基后,任人唯贤,休养生息,可等到国家刚刚富强之后,便撕毁当年和滑族立下的各种协议,反而征调林燮的赤焰军,大举进攻滑族。
滑族一小族尔,怎可能是大梁的对手,很快滑族举族男子皆被屠戮殆尽,剩下的女子也被充入掖幽挺终生为奴,如此血腥行为,留在史书上的也只有降而复叛四个字而已。
虽然有诸多矛盾,可终究还不算是党争,更不至于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大家在表面还是给各自留了一些体面。大家的情分还在,关系也还在,也会互相往来定娃娃亲,言阙的第一个孩子大家都以为是一位姑娘,不正是许配给夏家的长子,那位在琅琊榜里最后才出现的那位寒濯么。
可激化这个矛盾的,不是别人,正是皇帝的皇长子,林燮的亲外甥,萧景禹。
而在背后推波助澜的,一个是谢玉,另一个则是出身掖幽挺,却能把大梁搅弄天翻地覆得璇玑公主。
如此从小不曾受过一丁点冷待,如此从小不曾见过一丁点阴暗和暗流的人,那势必性情也是温顺贤德,但也势必不懂政治的残酷性,不懂什么叫潜龙在渊,不懂藏拙。
可如果真的这么说来,那可能当真是小觑了这位后剧中连如日中天的靖王,都只能稍稍望其项背的祁王殿下。其实在我看来,祁王这样聪明绝顶的人物,还当真不是不懂权谋,而是不屑于用那些阴狠诡谋罢了。
就这样,璇玑公主鸠占鹊巢,不仅让夏江视她为红颜知己,更是为了她不惜和自己的同门师妹闹翻,最后寒夫人难受其辱,带着其子,远走高飞,远离金陵这样的是非之地。
祁王府的威势煊赫一时,庙堂之高,江湖之远,都在传颂他的贤明;林燮拥兵自重,在朝堂之上和皇帝的政见分歧,吵闹的面红耳赤,其他的朝臣,噤若寒蝉不敢一言一语。再加上林家和穆王府的联姻,夏江为求自保自然而然和祁王府林帅府走到了对立面,还有璇玑公主的推波助澜,言皇后不甘势落的枕边风,谢玉急求上位的野心勃勃……
赤焰案发生那年,林殊已经十七岁了,倘若萧选再不动手,再过两年,穆王府和林帅府成功联姻,到时候,林殊想要什么时候变天,那大梁国的天,就变了。萧选再想动这个树大根深的林家,就没那么容易了。
而且林家,可不仅仅只是军方的势力过大,在朝堂上,他的话语权也是极大,想想当时赤焰案发生时多少人为林家作保,想想夏冬的丈夫,聂峰都是赤焰军的人。悬镜司的高阶掌镜使,夏秋和夏冬这对同胞兄妹,势必也是和林家交好。
哪怕林殊稍微有一点点这样的心思,到时候就是陈桥驿黄袍加身的翻版了。
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又或者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萧选有所忌惮,实属正常。
当然这也并非给这位冷酷心狠的老梁头洗白,只不过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罢了。
如果说,林殊并没有那么出色,或者说只是一个傻子,纨绔子弟,那到林燮死后,那支集倾国之力,无敌于天下的赤焰军,自然还是姓萧的。那萧选也未必有那般忌惮林燮,毕竟忠臣良将一代而终,他也不用冒天下之大不韪,更不用因为赤焰案夜夜难安。
可林殊,十七岁便能上阵杀敌,不仅在赤焰军中威望极高,更是被尊称为少帅。再这样下去,赤焰军只认林家帅府旗,不认梁王圣旨想必也是指日可待。
其实大家都知道,林殊,自幼跟随祁王,对大梁国或者说萧家王朝,应该是一点异心都不会有,可就算林殊没有异心,那林殊的儿子呢?倘若到时林殊的儿子想要那张龙袍,那林殊会不会如同曹操那般为他儿子铺好路?人都是会变的,将一国之安危放在一家一姓的信任之上,这本身也是一件不靠谱的事情。
在琅琊榜的第二部也就是风起长林中,更是将这样的矛盾直接展示到大家的眼前。
这样看来,林燮有错么?林燮肯定没错,忠义风骨,知权谋而不权谋。
而萧选就一定错了么?也有错,但是并非全错。
而错的,是那个家天下的社会,在家天下这样的专权社会里,是不允许像林燮这样的臣子存在的。
琅琊榜是一桩悲剧,而悲剧的核心,大概就是家天下的专制社会里,理想主义和专制主义的矛盾。
可能看到这里大家就会明白,为什么秦始皇让王翦出兵,王翦不惜自污名声来证示自己没有野心,也明白了为什么历史上那么多功高震主的人,难以善终。
像郭子仪这样功高震主却又能全身而退的,又有几个。
像诸葛亮这样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又有几个。
未完待续,接下来,来细讲一下,赤焰案的开端,进行,和结束。
码字不易,给个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