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梦悦 高歌
编辑 | 张雨忻
肖战ao3事件引爆了舆论场。战火不仅在饭圈内引燃,还烧到了游戏、二次元、画手圈等多个圈层里。这场引战的后果不仅仅是创作者失去了平台,爱好者失去了“粮仓”,明星路人缘败尽以及商业利益折损。
顶流明星也没能逃过被流量反噬的这一天:品牌撤下代言,演出剧集被打1星,流量明星和粉丝之前的关系变得更加无法切割。
这背后是则流量游戏裹挟下的明星和饭圈——动辄能够引发一场网络风暴的饭圈在数据泡沫中早已变形,不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就不会有理性回归的那一天。
饭圈行为准则
一切以偶像利益为出发点,是粉丝制定的“饭圈行为准则”。
不仅控评、打榜、反黑、氪金已经成为饭圈常态,时不时还会有“集体团建”,集中火力对一些账号进行攻击,或是集中对某些杂志、代言商品冲销量。上到顶流,下到十几万粉丝的选秀明星,都会有这样有组织的行为。
微博时代到来之后,明星一个个被打上数据化的标签,继而形成了愈演愈烈的攀比之势。
“别人都在做,我们也不甘示弱,不能落后。”某明星后援会的“前高层”小K对36氪表示。粉丝数据组的日常就是“巡逻广场”,只要发现营销号发表了对自己偶像不好的言论,就会在超话、各个群里发起集体控评;偶像因为某件负面的事情上了热搜,第一时间就是“压热搜”,组织粉丝用账号在热搜下发布大量安利文案,试图压倒负面言论;偶像上了杂志封面,必须卡点冲销量,做出10分钟销量破百万甚至千万的数据。
“battle是第一生产力,”小K表示,“特别是有对家的时候,这种生产力会被激发到极致。一轮轮地打钱battle,找各种刺激集资的方法,比如大粉发虐粉的小论文、组队battle、大佬个人高额追加,完成目标就出大字报吹嘘一番,只要超过对家,粉丝就高兴了。”
粉丝在一轮轮的battle中寻找自我满足,这种充满凝聚力的集体主义感使她们乐此不疲,或者说,即使疲惫也愿意。
谁在捆绑谁
不管是组织打榜还是组织氪金,粉丝们都正借“一切为了偶像”之名行使各种权力。
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权力的行使给偶像带去了热度、销量,但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当权力被滥用、当权力过界,明星便开始被粉丝越界代表着。
粉丝的“权力滥用”本质是为了获得对偶像的绝对控制权,而有影响力的大粉则是风向的掌控者,是权力的支配者。他们既可以组织粉丝“团建举报”,又可以让大家闭嘴做数据。肖战事件发展到现在,粉丝已经开始集体闭麦,专注反黑降热搜。
肖战工作室已经公开道歉,但事情并没有因此得到缓解,怒火一旦被点燃无法轻易被浇灭。“粉丝行为,偶像买单”似乎已经成为了真理,“管不好自己的粉丝就是你的问题”这种言论比比皆是,但事实上明星真的有能力约束粉丝吗?
恐怕很难。特别对于靠选秀节目出道的明星来说,他们是被粉丝送出道的,这种紧密的关系并非一日可改变的。前面提到的粉丝的掌控欲、粉丝的权力行使,是很难去界定一个边界的。可以说,在饭圈的组织体系里,虽然大家打着一切为了偶像出发的旗号,但偶像本身并非“最大权力者”。偶像更像“被架空的皇帝”,只能被动接受粉丝带给他们的一切,不管是正面还是反面的。
她们手握利剑
舆论发酵的速度极快,稍有不慎,就是一场网络暴力的狂欢。
肖战ao3事件上,个人的好恶迅速发展成群体性的攻讦,“异见者必举报之”,这是不理解世界的多样性而造成的公权力滥用。
饭圈女孩将流量游戏玩到极致。在饭圈内部,不仅按照粉龄长短、氪金多寡形成森严的等级,策划组、数据组、控评组、反黑组、网宣组,各个部门存在明确分工。而目的只有一个:紧盯着爱豆的热度。
“不花钱就是白嫖”。被流量定义的明星,为明星流量操碎了心的饭圈,这一切和数字、和商业利益捆绑,原本简单纯粹的喜欢早已变了样子。
在这场全民造星运动里,流量明星和粉丝无法切割。“为爱发电”成就了顶流的高人气和商业回报,而“战斗粉”每一次群体性的相互攻讦、引战、人肉搜索,危险的种子早已经埋下,网络暴力一触即发。也正是在这种无法切割的关系中,饭圈影响力和话语权在无形之中被放大。
饭圈女孩如此努力地为爱豆控制评论,但有好作品就夸、有坏作品就骂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同样地,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喜欢偶像的方式,不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饭圈试图控制言论、一有不同意见就群起而攻之的行为,本身就是爱豆最大的负面。
组织力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在疫情期间,饭圈女孩购买物资应援武汉,不但速度快、效率高、资金透明,还能点对点送到医院手中。这其中的组织力、号召力、行动力被人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