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年,邓小平访问新加坡,李光耀:如果你出生在新加坡会怎样?

“他的确比我们做得好。”

在字字如金的回忆录中,李光耀不惜笔墨,毫不吝啬对自己一位偶像的赞美。

李光耀,享誉全世界的华人政治家,被撒切尔夫人、乔治·布什、布莱尔、奥巴马等人交口称赞的亚洲传奇人物。

在李光耀的治理之下,新加坡从一个简陋落后、地狭民贫的弹丸小国带到了经济富裕、人民安居乐业、比肩欧美发达国家的高度,是热带地区唯一一个发达经济体。

他所创立的“新加坡模式”被不少发展中国家所争相效仿,他的治国理念被世人所津津乐道。

被很多政治人物当作模仿对象的李光耀,心中却也有三个他所尊敬的伟大偶像。

他们分别是法国的戴高乐、英国的丘吉尔,以及和他打过许多次交道、留下最深刻印象的邓小平。

尽管一个属于资本主义阵营,一个属于社会主义大国,历史上新加坡和中国曾长期处于一种不友好的状态,但是两人一见面却有如相见如故,丝毫未曾因为意识形态的差异而彼此不容。

对这两位华人政治家,外界常常将二人的政治成就进行对比。

有的人认为中国资源禀赋更高,所以邓小平才更容易在一个大舞台上取得成就,李光耀的才能并不逊色于邓小平。

不过关于两人谁才是更伟大政治家的比较问题,在一次同邓小平的长谈中,李光耀本人以自问自答的方式早早就给出了答案。

78年,邓小平访问新加坡,李光耀:如果你出生在新加坡会怎样?

(邓小平与李光耀)

(一)李光耀问邓小平:如果你出生在新加坡会怎样

说起新加坡,邓小平可不算太陌生,年轻时的邓小平曾经驻足过这座城市。

在前往法国留学时,邓小平途径新加坡休息,在这片英国殖民地里短暂逗留过。

当时的新加坡还是工业几乎为0、产业单一的贸易港口,没想到几十年后再度踏上新加坡时,迎接他的却是被管理得井井有条、产业发达的花园城市。

在改革开放即将拉开帷幕的1978年11月,已经74岁高龄的副总理邓小平走出国门,应邀访问了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泰国、日本等国家。

78年,邓小平访问新加坡,李光耀:如果你出生在新加坡会怎样?

(1978年,李光耀在机场热情欢迎邓小平)

其中在新加坡虽然仅仅停留了2天,却成为了他印象几乎最为深刻的一次国外访问。

在以后十多年的时间内,他曾经在不少场合以新加坡为例子来指导国内改革。

在诸如利用外资、发展旅游业、法治建设方面,新加坡可以说是中国的主要老师之一,可见这次同李光耀的谈话对邓小平影响有多大。

为了让邓小平能够宾至如归,李光耀做了非常充分细致的准备。

原本在会谈室规定开冷气时不能吸烟,但为了照顾邓小平这位老烟民,李光耀还是破例准备了蓝白色的烟灰缸。

78年,邓小平访问新加坡,李光耀:如果你出生在新加坡会怎样?

谁知邓小平竟然在晚上会谈期间一口都不抽,让李光耀非常纳闷,后来才得知这是邓小平事先知道李光耀不喜欢烟味,这才罕见地戒了一会烟。

在一番外交礼仪寒暄之后,一向以务实风格著称的两人很快进入了实质性的主题交锋。

当时东南亚各国最关心的焦点莫过于,越南这个“第三军事强国”正在苏联的背后支持下四处扩张,意图成为中南半岛霸主,让周边国家感到寝食难安。

78年,邓小平访问新加坡,李光耀:如果你出生在新加坡会怎样?

(邓小平与李光耀进行会谈)

李光耀原本想小平不太可能回应这类敏感话题,谁知邓小平竟直接了当地发问:你要我怎么做?

在这之前,李光耀在外交舞台常常因为新加坡国小民弱而被饱受大国沙文主义者的蔑视,被美国、印尼、马来西亚给予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

没想到眼前这位资历远比自己高的大国领导人竟然没有一点点高傲的姿态。

李光耀高兴地说到:停止一切针对东南亚的电台广播!不再鼓动东南亚华人华侨。

78年,邓小平访问新加坡,李光耀:如果你出生在新加坡会怎样?

(李光耀)

回国后不久,邓小平就履行了自己地诺言,撤销了一切针对印尼、马来、泰国等地华人地广播活动。

可以说,在同邓小平打交道的过程中,邓身上那种不卑不亢、求真务实的大国领导人风范给了李光耀很深的印象。

因此使得他由衷地感慨和敬佩,如果把自己和小平互换,自己绝对做不到他这样的程度。

在那次会谈的最后,李光耀对邓说到,如果邓小平出生在新加坡,那么新加坡仍然还会有现如今的成就,可是如果换我出生在中国,那么绝对到不了一半就失败了。

78年,邓小平访问新加坡,李光耀:如果你出生在新加坡会怎样?

(李光耀游览长城)

“我们新加坡能够做的,你们也能做到,并且做得更好。”

该如何理解这番话?

邓小平并非那类喜欢听阿谀奉承话的人,李光耀也根本没必要在这种外交场合故意吹捧,所以李光耀大概率是发自肺腑的、结合两人几十年的从政经历所发出的一道感慨。

与李光耀相比,邓小平同样具有实事求是、讲究实用主义、渐进保守的政治品格,甚至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过邓小平数十年革命生涯所遭遇到的困难环境是远远比李光耀恶劣的,二人所面对政治环境的难易程度截然不同。

把李光耀放到中国20世纪初期那种复杂的环境下,能不能取得邓小平后来那样的成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二)李光耀VS邓小平 “easy”模式与“hard”模式

平心而论,李光耀的从政生涯在一票领导人当中算得上比较艰辛,但是跟邓小平一比起来就显得“顺风顺水”了。

首先是独立建国之路的差别。

78年,邓小平访问新加坡,李光耀:如果你出生在新加坡会怎样?

(1930年的新加坡)

早年李光耀前往英国留学,还没有打算将新加坡建立为一个独立国家,他跟多数华人一样想的是将新加坡并入到马来西亚联邦当中。

而这时二战已经结束,饱受战火摧残的大英帝国实力已然大不如前,再加上自身对于殖民地的控制欲望远不如其他老牌帝国主义强烈。

所以新加坡和马来联邦的独立之路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就像和平分割家产一样。

1957年,马来西亚独立,一年后,新加坡从英国手中拿到自治地位,而后不久新马合并。

78年,邓小平访问新加坡,李光耀:如果你出生在新加坡会怎样?

(李光耀)

但是马来西亚出于对华人的怀疑,在新加坡加入后仅仅两年就将其踢出了联邦。

某种程度上来说,新加坡属于“被迫建国”,李光耀甚至因为被逐出联邦而感到十分自责。

与之相比,邓小平所参与的建国之路就坎坷得更多了。

20世纪初的中国正处在军阀混战、外敌入侵的半殖民地社会,经历了北洋军阀、国民党的黑暗统治,邓小平以及中国共产党面对的挑战和危险数不胜数。

邓小平的前半生参与了包括在上海从事地下革命工作、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开辟抗日根据地、千里挺进大别山、解放大西南等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

好几次在战斗中面对敌人重重的包围,与子弹擦肩而过。

78年,邓小平访问新加坡,李光耀:如果你出生在新加坡会怎样?

(百色起义)

从百色起义算起,邓小平整整耗时20年才迎来了新中国成立,这与新加坡近乎“和平分家”的建国之路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

再看独立后面临的外交环境。

新加坡独立之初尽管处在两个穆斯林国家的重重包围之中,因为其华人、主流儒家信仰的身份而受到了印尼、马来的高度敌视。

但是因为有英国驻军的威慑,襁褓中的新加坡得以有了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

英军撤离后,李光耀又审时度势主动和美国搭上关系,主动向美国示好,在越战期间邀请美军来新加坡度假休闲,甚至主动喊话“美国发动的越战是在为东南亚各国提供机会”。

恰巧这时美国也感到了极其有必要把新加坡打造为避免“红色阵营入侵”的东南亚中心枢纽,两国一拍即合达成了紧密的军事合作关系。

78年,邓小平访问新加坡,李光耀:如果你出生在新加坡会怎样?

(李光耀与奥巴马)

美军得以经常性使用新加坡的樟宜军事基地,使得旁边两个庞然大物的邻居不敢对新加坡轻易动武。

国家安全了,李光耀才能游刃有余地吸引外资、兴建工厂、引进外国先进技术设备,利用新加坡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而一跃而成为亚洲四小龙。

78年,邓小平访问新加坡,李光耀:如果你出生在新加坡会怎样?

(新加坡裕廊工业区)

而相比之下,新中国建国后不久,家门口就迎来了气势汹汹的16国联合国部队。

打完这场立国之战后,又面临着西方国家全方位的严厉封锁政策,60年代后因为北方的高压,举国在“深挖洞、广积粮”,积极准备战事,无法像新加坡那样可以安心发展经济。

这就造成了70年代末中国新加坡两国的发展差距。

所以李光耀这才发出感慨说,把自己放到邓小平所处的时代背景当中未必会有那样的一番作为,而如果邓小平拥有李光耀这般相对轻松的环境,则必然会取得相同甚至更高的成就。

李光耀没有判断错误,邓小平结束行程回国后所拉开的改革开放序幕,成为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一场罕见的奇迹。

(三)取经新加坡 邓小平大刀阔斧拉开改革序幕

“新加坡的社会秩序算是好的,我们应当借鉴他们的经验。”

在邓小平所推出的诸多改革措施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新加坡模式的影子。

例如在搭建工业园、引进外资技术上,中国与新加坡所合作的苏州工业园区就是师承新加坡最大的现代化工业园区——裕廊工业区。

78年,邓小平访问新加坡,李光耀:如果你出生在新加坡会怎样?

(苏州工业园区)

在改革进度方面,邓小平与李光耀采取了类似的渐进式改革,不追求西方一些好高骛远的理论口号,而更偏爱脚踏实地、适合国情的改革举措。

在旅游业方面,邓小平从新加坡每年从外国游客创收的巨额外汇中得到启发,回国后在黄山发表的一番著名谈话掀开了中国旅游业改革的篇章。

为了便于吸取新加坡先进经验,中国方面引进了曾担任新加坡副总理的吴庆瑞博士来华做经济顾问,也派出数以千计官员前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进行干部培训。

小平将新加坡作为国内城市的标杆,南巡讲话途径珠海之时,看着高楼林立、颇有现代化风范的珠海,感叹道“珠海终于有点像新加坡了”。

78年,邓小平访问新加坡,李光耀:如果你出生在新加坡会怎样?

在邓小平主政之下,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1978年到1986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两番。

沿着他的道路,中国登上了世界第二经济体的宝座,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数百年的道路,成为后发追赶型国家的典范。

结语

1997年,邓小平逝世。李光耀发布悼念,对邓小平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称,1978年的邓小平为中国带来了繁荣,拯救了中国。当年那句看似恭维的客套话,实际上一点也没有半分夸大。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