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78年,邓小平访问新加坡,李光耀问他:如果你出生在新加坡会怎样

1978年11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大家可定都很熟知。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这次大会上邓小平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并且从此开始让中国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

但是在此之前,邓小平也经过了不停的反思和考量才最终确定改革开放的道路。

在同年的10月,邓小平访问新加坡,可以说邓小平对于改革开放的很多启发都来自于这次访问。

在小平同志访问时,还只是国务院副总理的身份,但是新加坡的最高领导人李光耀却亲自前来机场迎接。

小平同志当时已经74岁高龄,但是他却依然精神抖擞,步伐矫健。

李光耀看着眼前硬朗慈祥的老人,非常开心的握着小平同志的手,说道“您能来新加坡访问真的太好了,我们全体国民都非常欢迎您!”

邓小平也激动的回握李光耀的手,说道“能来到新加坡访问,我也十分开心!”

两位领导人的会面为什么会这么感慨呢?

偏见与渊源

其实,新加坡是海外华人最多的国家。

按照这一层面来说,中新本应早早建立和谐的外交联系才对。

但是在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中国几乎处于被封锁的状态,而新加坡自独立后,就效仿学习欧美西方国家的资本道路。

在中国的特殊时期,我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很融洽。

有多深的偏见,就有多深的羁绊,说的大抵就是中国与新加坡的关系,新加坡几百万的人口中,华人几乎占据了70%以上。

而且,自元朝时期,就有中国人民移居到新加坡的记载。

虽然有很多同胞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但是仔细观察新加坡这个地方的历史,就会发现中国之所以对新加坡的偏见这么深,是因为爱之深,责之切。

中国对于新加坡的追溯到元朝时期,1819年,英国人打开了新加坡的大门,做起了生意。

而华人大规模的移民过去也是自这一时期开始,1821年时,第一批从中国福建厦门移民过来的华人们到了新加坡,成为新加坡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成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之前,新加坡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英属殖民时期。

作为一个港口城市,新加坡的发展十分的快速,1867年成为了受英国直接统治的海峡殖民地。

虽然在主权上新加坡受到了严重打击,但是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却十分繁荣!

那时候移居到新加坡的华人们占据很大比重,但是华人在新加坡的待遇可谓是非常艰难。

新加坡为英属殖民地的时候,当地官吏驻军大部分为英国人,一些移居的马来人多为巡警和渔夫,华人们大多为商人、农民和劳工。

普通华人民众的住房、学校等都是大问题。

新加坡的经济繁荣和优越地理位置使它一直被很多人觊觎,1941年12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野心巨大,趁英国的防备薄弱一举攻下了新加坡。

这也是英国始料未及的一件事,但是,新加坡作为南洋华人聚集最多的地方,在那种特定的环境下,华人对于日本的抗争和厌恶是十分高亢的。

因为当地华人人口密集的优势,这里可以说是南洋华侨的抗日运动中心。

当时的陈嘉庚就领导“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共计发动了东南亚约800万的华人,还筹到了约合4亿余元国币的巨额外汇正支持中国的抗战大业。

在这期间,新加坡境内的华人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摧残,有些爱国志士被残忍杀害,有些则是从学校中被赶出来,还有一些房东甚至会不把房子租给华人居住。

这桩桩件件都真实的发生在那时候的新加坡。

二战结束之后,华人们的生活和处境都好了很多。有很多海外的华人华侨们也在新中国建立后回到家乡支援祖国的建设,这时候的新加坡尚未完全实现独立,但是却开始拥有很高的自治权利了。

1959年,新加坡的地位开始转变为自治邦,华人李光耀在这一年被选举为新加坡的首任总理。

在他上任四年后,通过国内的民主选举,1963年9月,新加坡和马来亚、沙巴、沙捞越共同组成了马来西亚联邦。

这本是为了各国发展,但是,联邦仅仅成立了两年之后,新加坡就退出了联邦,成为一个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

就在新加坡刚刚独立的同年,还加入了英联邦,之后新加坡因为人口增长缓慢的问题,还推出了引进人才,吸引外资的政策。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决策让新加坡背上了“帝国主义的走狗”这种骂名。

70年代前后的中国,国内的思想和经济都正在经历一场动荡和浩劫。

那时只要和资本主义相关的东西就一定是极端错误的。

而新加坡此前在抗战时期作为海外华人聚集地,现在却依靠这欧美等国家实现国力和经济的发展,这一时期中国与新加坡也一直处于未建交的关系,难免不被痛斥。

但是新加坡与中国的渊源是怎么也斩不断的,再加上当时的中国除了被欧美封锁,同时在东南亚地区又面临着苏联这个威胁,这样下去是不行的。

学习与深思

时任新加坡总理的华人领袖李光耀,是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创始人之一,还是新加坡最高领导人。

新加坡在吸引外资、对外开放上面的决策,就是由他操刀。

同时,李光耀也在时刻关注着东南亚和世界上的局势,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能受到的最直接的威胁还是来自于苏联和周边的东南亚国家。

自从50年代中苏关系极具恶化,中国就不仅是受到欧美的封锁,同时还有北边邻国苏联的威胁。

经过艰难的发展,掌握了核武器的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此前一直同中国保持着距离的李光耀也发现了微妙的局势变化想要做出一些改变。

再加上中国也一直在致力于改善自身同周边东南亚国家的关系,走出危局,1974年时,中国同马来西亚建交。

这件事也让李光耀看到了转机和希望,在1976年时,李光耀进行访华,那时候已经疾病缠身的毛主席亲自接见了李光耀,他也同邓小平进行了深刻的交流。

1978年10月,74岁的邓小平同志来到新加坡访问,其实也是想要看看,现在的新加坡究竟在那样的政策下被治理的如何,是否和两年前见到李光耀时他说的那般繁荣和谐。

邓小平曾经在20年代的时候来过新加坡,在他赴法国留学期间,曾经经过这儿,那时候的新加坡尚属英国的殖民地,整个社会都很混乱,环境也不好。

这次访问,让邓小平看到了今非昔比的新加坡,从机场去往宴会厅的路上,他一路看着车窗外的景色,不禁也想到那时候的中国国内还是一片蓝灰色世界的景象。

他十分感叹,说道,“现在的新加坡治安真好,而且真的被建设成了花园城市,变化日新月异啊。”

李光耀接着邓小平的话毫不吝啬的道,“是啊,这些年的变化真的很大,不过是越来越好啦。”

邓小平点点头微笑,其实他早就有让中国进行改革的想法,现在亲眼看到新加坡的成果是十分可观的,心中的念头更坚定了,但是改革不是一张嘴和一纸计划就能完成的事情,他还需要更加完善的计划,以及学习。

从机场来到了新加坡的内阁会议室,双方也开始展开交谈。

李光耀早在1976年就与邓小平见过面,深知邓小平有烟瘾这件事,所以在邓小平座位旁边准备了两个痰盂以备小平同志使用。

结果会议快要结束的时候,小平同志一根烟也没抽,李光耀还感到了疑惑,这烟瘾可不是那么好抑制的啊!

邓小平看出来了李光耀的疑惑,笑的很是爽朗,说道,“我记得您对烟味很是敏感,这才忍得住,今天您亲自迎接我,我自然也要做好一个客人该做的。”

李光耀对于邓小平同志的这一番话很是敬佩,随后,又应邓小平的请求,两人前去新加坡的居民区大巴窑进行了考察。

他们来到一户普通民众的家里坐了坐,邓小平这才真实的体会到了现在的中国同别的国家的差距,在这户居民家里,有一应俱全的家用电器,家具也很干净整洁。

最让小平同志感到差距的一点,是在这户人家看到的冰箱,其中塞满了鸡鸭鱼肉和各种蔬菜水果,而且在和这户人家的交谈中也能知道,要购买这些食物只需要去小区下配备的超市就可以买到。

新加坡的人民衣食住行各方面的设施都非常完善,生活也很富裕,可是现在我们国家的人民呢?

还必须在限定的日子凭借着粮票才能买到食物和衣物。邓小平不禁深深自责:为什么我们的人民生活的还这么贫苦呢?

由于这次在普通民众中的见闻,邓小平对中国以后要进行改革和开放的道路已经无比坚定。

但是他也意识到,必须解决一个实际的问题,那就是如何保持中国的社会主义国家特性的情况下,实行改革引进外资,因为改革是牵一发动全身的事情。

还有一点,那就是为什么现在中国内部会出现现在的思潮动荡,如何让大家再坚定的树立起社会主义的旗帜,并且走好这条道路是邓小平另一个深刻反思的点

改革与开放

新加坡的访问结后,回到中国时,其实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开幕了四天,但是好在这次访问之行收获颇丰。

在大会上时,邓小平首先是对党内思想进行拨乱反正,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接下来,邓小平提出了现在为什么要进行改革的几点必要,第一是现在国家面对的军事威胁基本已经不存在了,而且日后世界上最重要的竞争力一定是经济。

第二就是现在国内的生产力低下,我们必须要正视我们现在和世界存在的差距,并且要赶上去,不能够再掉队!

但是,改革,自古以来都会有守旧派的阻挠,邓小平当即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准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冲破重重阻力,邓小平提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79年7月开始,在广东、福建这两个地方划下了深圳、汕头、珠海、厦门等经济特区,通过减免关税等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开始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

虽然中国的改革起步较晚,但是在1980年,李光耀再一次访问中国的时候,已经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邓小平接待他,李光耀就对邓小平说“再一次来到中国,变化真的很大!”

这次来打中国的见闻,让李光耀第邓小平更加佩服,在两人的交谈中,李光耀甚至说过这样一句话

“如果小平同志出生在新加坡,我出生在中国,那我想小平同志还是会达到我的位置,可是我在中国却未必能做到像小平同志一样的位置啊。”

这些话足以证明李光耀对于邓小平的敬佩,但是李光耀没想到的是,这一次会面会成为他和邓小平的最后一次会面。

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在邓小平这位总设计师的规划之下,稳扎稳打,也证实了邓小平说的那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未来中国的繁荣发展就是检验改革开放的成功的试金石。

在1991年的时候,已经87岁高龄的邓小平去往南方视察,当小平同志看到现在的深圳、厦门等经济特区的发展时,他很是欣慰。

现在的普通百姓们家里已经和邓小平在新加坡访问时见到的当地居民家里一样了,生活富足,周边超市各种店铺也很完善。

在改革开放取得了如此大成就的时刻,邓小平不骄不躁,还就之后的发展发表了一些列的讲话,在上海又开设了浦东新区的建设。

关于中国所走的道路的性质,邓小平也给出过他自己的理解。“不管是白猫还是黑猫,只要是能抓住耗子的,就是好猫。”

邓小平在遇到事情的解决方法,永远都是如此灵活而又务实的,改革开放中中国能够保持住中特色的社会主义,全靠邓小平的谋划部署。

他处事的灵活还体现在“一国两制”这一构想上,一方面是和英国谈判中对于主权问题的强硬,又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解决方式避免了社会动乱的产生。

在1997年,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

也就是在香港回归的这一年,93岁的邓小平与世长辞

这不只是全国人民的悲痛,李光耀得知消息后也第一时间赶来悼念,不禁感慨,

“我失去了一位挚友,一位十分伟大的挚友,他改变的一个时代,拯救了12亿人口。”

小结

李光耀如此敬佩邓小平,并且将其当做自己的挚友,都是敬爱的邓小平同志用他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赢来的。

是邓小平的坚定,以及他对改革开放道路的总体谋划让中国开始走上一条富强之路!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幸福感!

小平同志是属于人民的一块瑰宝,我们也会永远记得,当年有一位老人,在南海画了一个圈,从此我们的时代改变了。